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多花黑麦草不同播种水平的稻田免耕直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不同海拔地区,不同用种量对一年生黑麦草稻田免耕种植技术探索,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播种量2 kg为最佳,既充分利用了稻田肥力,节约劳动力,又可以提前利用,增加牧草产量,同时也表明海拔在800~1200 mm左右地区适宜稻田免耕种植。  相似文献   

2.
在青海省低海拔地区的民和县和高海拔地区的湟中县,每隔50~100m分别设置1 740、1 854、1 960、2 080、2 190和2 614、2 668、2 715、2 784、2 918m共10个样地,研究海拔高度和混播比例(9∶1、8∶2、7∶3、6∶4、5∶5)对燕麦(Arena sativa)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产草量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燕麦、箭筈豌豆单播干草产量表现为低海拔地区平均值高于高海拔地区;除海拔1 854、1 960、2 080、2 190m外,在同一海拔高度下均表现为混播牧草干草产量最大,燕麦单播次之,箭筈豌豆单播最小;在所有处理中,海拔1 960m处的5∶5混播组合牧草干草产量最高,为12.87t·hm-2,较同一海拔燕麦单播干草产量显著提高了60.88%(P0.05)。在牧草品质方面,牧草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随海拔升高呈无规律性变化,但在同一海拔高度下,随着箭筈豌豆混播比例的增大,牧草粗蛋白含量呈增加趋势;燕麦、箭筈豌豆单播及混播牧草的粗脂肪含量均表现为低海拔地区平均值高于高海拔地区,而牧草的NDF、ADF含量表现为低海拔地区平均值低于高海拔地区。经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各个海拔高度的最佳种植方式均为混播,最佳混播组合为8∶2。  相似文献   

3.
高寒地区野生垂穗披碱草农艺性状及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青海省不同海拔和不同地区的7份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在西宁地区对其农艺性状及生产性能进行评价,为青藏高原地区筛选育种材料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7份材料中采自海南州同德县高寒草甸海拔3201m的4号材料产草量最高,可作为饲草型牧草进行选育;采白果洛州玛多县高寒草原海拔4385m的1号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综合生产性能和适应性,可作为饲草兼产籽型牧草进行选育.  相似文献   

4.
为了大面积推广农区耕地复种优良牧草箭筈豌豆,笔者在青海东部农区进行了不同地区不同海拔范围的最佳播量种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青海省东部农区1700m~4300m海拔范围内种植饲草型箭筈豌豆的最佳单播播量为90kg/hm2~120kg/hm2。  相似文献   

5.
海拔梯度对新疆梯牧草植株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布于新疆伊犁昭苏沙尔套山海拔1 700–2 200 m处的野生梯牧草(Phleum pratense)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形态学指标,探讨海拔梯度对各个形态特征的影响,以期为梯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及优异种质资源筛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梯度梯牧草在茎粗、旗叶长、旗叶宽、穗长、小穗宽、小穗数等形态特征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他形态学指标并未表现出规律性变化;综合表现为海拔1 900 m处植株高大,植株叶片最长,小穗数最多。2)不同海拔之间叶片气孔形态存在显著差异(P 0.05),随海拔升高梯牧草上表皮气孔长度显著增长,气孔数减少。3)综合指标显示,海拔1 900 m左右为梯牧草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6.
蜗牛苜蓿是一年生苜蓿,原产于澳大利亚,属于冷季型豆科牧草.青海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 000 m以上,一般品种的苜蓿在青海省海拔2 800 m以上的地区生长不能越冬.该地区缺少豆科牧草,家畜普遍缺乏蛋白质营养,探讨一年生苜蓿青贮技术,提供家畜优质蛋白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青海省湟中县上门峡引种栽培的蜗牛苜蓿做了添加纤维素复合酶青贮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1年,在四川甘孜州13个县开展了优良牧草--高丹草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高丹草在海拔3 000 m以下的农区适宜生长,每667m2最高鲜草产量可达4 334 kg;在海拔3 000~3 500 m半农半牧区生长势差;在海拔3 500~4 000 m地区生长势更差;而在海拔4 000 m以上则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元谋县大部分地区位于海拔1 000~2 200 m地带,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海拔1 400 m以下地区,气候温热,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1.9℃,几乎全年无霜雪或偶有轻霜(多年平均霜期仅为2 d),年降雨量625mm左右.海拔1 500~2 200 m地区,年平均气温14~15.6℃,年降雨量800mm左右.土壤分布情况是:海拔1 300 m以下为燥红土;海拔1 300~1 600 m为燥红土与红壤过渡型的褐红壤土;海拔1 600~2 200 m为红壤和紫色土.据对全县不同地带的27个自然土壤剖面分析,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48%,这样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大多数热带-亚热带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也比较适合种植一些饲料作物和牧草.  相似文献   

9.
2001年,在四川甘孜州13个县开展了优良牧草——高丹草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高丹草在海拔3 000 m以下的农区适宜生长,每667m2最高鲜草产量可达4 334 kg;在海拔3 000-3 500 m 半农半牧区生长势差;在海拔3 500-4 000 m地区生长势更差;而在海拔4 000 m以上则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海拔条件下梯牧草各构件的生物量分配特征,在梯牧草分布区域,按照不同海拔梯度设置样地,对成熟期梯牧草种群个体构件生物量分配策略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1)不同海拔地段,梯牧草各构件生物量大小均表现为茎>根>穗>叶;生物量分配为营养分配>储藏分配>繁殖分配;(2)不同海拔地段,根、茎、叶及穗生物量对梯牧草株体生物量的贡献率不同,海拔2000m处,生物量对株体生物量的贡献率均最大;(3)各海拔条件下,梯牧草种群根、茎、叶及穗生物量与全株生物量呈幂函数的正相关关系,各构件生物量均随单株大小的增加而增加;(4)梯牧草在生长过程中,构件大小与单株个体大小呈异速生长关系,不同海拔下,呈显著或不显著的异速生长变化.研究结果可为优异种质筛选提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1.
高寒地区5份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生产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青海省不同海拔和不同地区5份野生老芒麦(Elymuss ribiricus Linn.)种质资源在青海省海北州和西宁市对其生产性能进行评价,为青藏高原地区筛选育种材料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份材料中采自海北州刚察县高寒草甸海拔3519m的I-1-1-5号材料产草量最高,可作为饲草型牧草进行选育,同时种子产量也高出其他材料,综合生产性能和适应性较好,可以饲草为主,兼产籽型牧草进行选育。  相似文献   

12.
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冷季漫长,暖季短暂,青绿饲料的供应存在着明显的季节不平衡.苜蓿在青海省海拔2 800 m以上的地区生长不能越冬,这些地区缺少豆科牧草,家畜缺乏蛋白质营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设置4个点3个组的对比试验结果为:海拔400m以下A组年平均产鲁梅克斯鲜草128814.3kg/hm~2,B组均产107308.5kg/hm~2;海拔600~700m的A组年平均产鲁梅克斯121310.6kg/hm~2,B组年平均产107558.6kg/hm~2;海拔400~500m的C组年均产125312.6kg/hm~2。鲁梅克斯第1年种植均是3次测产,牧草生长良好。其产草量均高于我区其他牧草产量。该牧草引种栽培试验成功,将为西部大开发,退耕还草,大面积推广种植,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畜禽饲料,推动畜牧业的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皇竹草是多年生直立型丛生性耐刈割的禾本科牧草,在西昌市海拔1500m、1 760m、2000m地区年总产鲜草分别可达2.48×105kg/hm2、1.98×105kg/hm2、1.81×105kg/hm2,日平均生长高度分别为3.26 cm、3.00cm、2.85 cm,结果表明皇竹草产量高,适应性广,生长快,可在西昌市海拔1 500~2 000m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新型高产牧草鲁梅克斯引种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不同海拔高程设备四个点三个组的对比试验结果为,海拔400m以下A组年平均hm^2产鲁克斯128814.30kg,B组年平均每hm^2产鲁梅克斯107308.5kg,海拔600-700m的A组年平均每hm^2产鲁梅克斯121310.55kg,B组年平均每hm^2产鲁梅克斯第一年种植均是三次测产,牧草生长良好,其产草均高于重庆地区其它牧草产量,该牧草引种载培试验成功,将为西部大开发,退耕还草,大面积推广种植,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畜禽饲料,推动畜牧业的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皇竹草是多年生直立型丛生性耐刈割的禾本科牧草,在西昌市海拔1500m、1760m、2000m地区年总产鲜草分别可达2.48×105kg/hm2、1.98×105kg/hm2、1.81×105kg/hm2,日平均生长高度分别为3.26cm、3.00cm、2.85cm,结果表明:皇竹草产量高,适应性广,生长快,可在西昌市海拔1500~2000m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蜗牛苜蓿是一年生苜蓿,原产于澳大利亚南部年降水量在300~700 mm之间的地区,属于冷季型豆科牧草。苜蓿在青海省海拔2 800 m以上的地区生长不能越冬,而青海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 000 m以上,缺少豆科牧草,家畜缺乏蛋白质营养。种植和加工一年生苜蓿具有提供蛋白质营养的重要作用。对青海省湟中县上门峡引种栽培的蜗牛苜蓿做了添加不同水平甲酸捆裹青贮效果影响的试验,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以初花期刈割的蜗牛苜蓿鲜草作为青贮材料。试验处理:苜蓿草 85%的甲酸(甲酸的添加量分别为0·4%、0·5%、0·6%、0·7%),以苜蓿草低水分青贮(含水量为65…  相似文献   

18.
对采自青海省不同海拔和草场类型的5份野生披碱草属(Elymus L.)材料进行农艺学性状和生产性能评价,为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筛选育种材料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自高寒草原海拔3519m的材料D属上繁型高禾草,早熟(90d),且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能,可作为饲草型牧草进行选育;采自高寒草原3246m的材料E株型低矮,茎叶分布集中,适口性好,可作为放牧型牧草进行选育。  相似文献   

19.
甘肃红豆草品种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高寒地区草地退化、豆科牧草缺乏的现状,于2004-2007年在海拔3 050 m的甘肃高寒地区夏河县开展了连续4年的甘肃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cv. Gansu)适应性试验研究,并对其物候期、株高、产草量、越冬率等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红豆草在海拔3 000 m左右的高寒牧区,建植后连续3年种子均发育成熟,4年中产草量和越冬率逐年增高,各种性状表现良好,可以作为优质豆科牧草在高寒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同牧草、不同的栽培模式,比较单位面积营养物质收获量。试验表明,在重庆中、低海拔地区,牧草春秋轮作或者多年生牧草与耐高温牧草和耐低温牧草间作的栽培模式,单位面积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总可消化养分获得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