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肃南县是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二类区,为分析县内局部地方畜间布病反弹的原因,县乡两级畜牧兽医部门专题开展了畜间布鲁氏菌病疫源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初步摸清了布鲁氏菌病反弹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开展好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荷泽市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治苏庆平,董运,朱朝华,于全省,武纪军(山东荷泽市畜牧兽医站274009)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病,不仅影响人民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为控制该病在人畜间的流行,30多年来,调查、检疫...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几年来该病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状况呈上升趋势,它不仅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还直接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因此认识布鲁氏菌病对人的危害,提升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水平,对有效防控该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布鲁氏菌病对人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猪布鲁氏菌病口服疫苗免疫效果蔡福玲,张伟民,崔启仁,罗满玉(广州市畜牧兽医总站广州510000)(增城市兽医防检站增城511300)猪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猪布氏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也是人畜共患病。80年代广州市,特别是增城县猪布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疫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这不仅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大力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该病的认识,提高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水平,对防控该病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和个人防护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动物布病以流产不孕,生殖系统发炎,关节炎为主要特征,人布病则表现为波浪热、出汗、关节痛、神经痛、肝、脾肿大等症状,该病给畜牧业生产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2001年我站对全市的家畜布鲁氏菌病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剂布鲁氏菌琥红平板凝集抗原,试管凝集抗原、阳性血清均由中监所提供。1.2被检血清由各县区畜牧兽医站,乡镇畜牧兽医站组织对规模猪场、奶牛、奶山羊专业户的动物采血,将血样编号、填好采血样表后,及时送市畜牧兽医站…  相似文献   

7.
近期,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反馈县内一养羊户布鲁氏菌病血样检测阳性病例后,县畜牧兽医部门立即启动调查、监测和现场处置等工作.尽管该阳性羊场得到处置净化,但由畜向人传播布鲁氏菌病规律分析来看,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还需在今后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以问卷形式调查张家川县养殖农户和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对布鲁氏菌病及其防护措施的知晓率。结果表明:布鲁氏菌病防控总体知晓率为82.25%~92.04%,畜间具体症状表现、防控手段、消毒防护措施的知晓率为62.04%~66.94%,人间高险人群、患者症状、行为干预和认知程度知晓率为31.02%~60.90%。  相似文献   

9.
张璞  赵宝 《兽医导刊》2019,(4):66-66
布鲁氏菌病以牛、羊等畜禽为主要传染源,其传染途径以牧民接羔、兽医为病畜接生、挤乳、屠宰病畜等为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于畜牧养殖业发展、养殖副产品生产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伴随我国养殖业规模的扩大,该疾病的感染率与病发率也逐年上升,使养殖业经济效益遭到重创。本文结合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浙江省人布鲁氏菌病病例感染来源,探讨当前布鲁氏菌病防控重点,对存在人间病例的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开展溯源问卷调查。调查发现:2018年的98例人间病例以职业人群为主,主要为从事羊养殖、屠宰、运输和羊肉加工、销售的人群,占55.10%;人间病例流行病学相关场点以羊屠宰场为主,占33.67%;人感染的可能途径以接触、屠宰活羊为主,占63.27%;接触的动物或其产品来源不明的病例占44.90%,而接触的动物或其产品来源于省外、省内其他县和本县的病例分别占31.63%、15.31%和8.16%。调查认为,当前浙江省布鲁氏菌病防控的关键是对省外调入活羊的监管,应加大对违法调运活羊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快牛羊定点屠宰和牛羊肉冷链配送体系建设,协调实施畜牧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联防联控,及时深入开展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共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也是国家指令性防治疾病之一。果洛州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开始对畜间布鲁氏菌病进行检疫和防治,经过广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长期的不懈努力,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4年果洛州六县牛羊布病防治效果进行程序考核,已达到“控制区”标准。为确保“控制区”标准,根据青海省畜牧厅和青海省兽医总站的要求,我们于2002年6月对玛沁县大武乡的200头牛,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卫生部、农业部在1981年1月31日制定的《防治布鲁氏菌病暂行办法》的规定和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对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防治的统一要求,为了使青海省乐都县种羊场的羊群布病得以净化,自1991-2000年对该场的全部羊群采取了“只检、不免、淘汰”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满意  相似文献   

13.
《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要求,到2017年6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部门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完成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对于牛,通常以普查方式完成基线调查;而对于羊,则需要应用兽医流行病学技术,进行基线调查方案设计。只有严格按方案开展调查,才能获得较为可靠的基线数据。本文详细介绍了羊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方案设计的主要过程:确定抽样框,计算该县需要抽取的场户数,计算每个乡镇的抽样场户数,每个乡镇抽样场户的随机选择,场户内羊只抽样数量的计算,以及场户内抽样羊只的选择,可为县级羊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布鲁氏菌病防制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控制和减少布鲁氏菌对养殖业的危害 ,促进畜牧业发展。2 0 0 1年 12月 18日 ,由青海省畜牧厅组织 ,邀请省、地畜牧兽医和卫生部门的有关专家 ,组成考核验收委员会。根据卫生部、农业 (1992 )卫地字 2 1号文和农业部、卫生部 (1992 )农发字 4 3号文的规定 ,对海东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 (以下简称布病 )防制效果进行了考核验收。通过考核 ,海东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防制效果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海东地区牛羊布病防治工作 ,在 1995年全区牛羊布病防制效果达到卫生部、农业部“控制区”标准的基础上 ,…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四川省内兽医系统实验室对布鲁氏菌病的检测能力,我们于2022年开展了全省市级兽医实验室比对工作,共20个市级兽医系统实验室参与比对。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项目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比对,11个市(州)使用A厂家试剂,9个市(州)使用B厂家试剂。结果得出: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项目结果总体符合率为68.75%,A厂家符合率为81.82%,B厂家符合率为52.78%。本研究表明,四川省市级兽医系统实验室对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检测能力有待提高,实验试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使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和试管凝集试验两种方法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考虑试验成本,所检测样品是经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后的阳性血清),通过对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的分析比较,可以表明,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灵敏度高,且对检测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更适于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和养殖场户开展大规模监测。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浸害动物生殖系统和关节部位,对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某县畜牧兽医部门历来高度重视布病防控工作,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布病检测、净化、消毒等防控工作,布病阳性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然而今年布病防控发现,布病阳性率有明显增高,发现人间布病2例.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严重危害家畜和人类健康,从病原、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对羊布鲁氏菌病进行了阐述,为畜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畜共患病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兽医工作者常年与动物接触,是布鲁氏菌病的易感人群,因此,大连市拟建立《布鲁氏菌病兽医防护规范》,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兽医及从业人员免受布鲁氏菌病的威胁。现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沈阳市奶牛布鲁氏菌分离鉴定报告张运生,李家瑜,朱立勤,刘占华,张继询,曾庆南,李洪涛,唐忠友,李树彬,依颖新(沈阳市兽医卫生站)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其主要传染源是病牛、羊、猪。最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是分离出布鲁氏菌。多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