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许超  陈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545-8547,8549
[目的]探究高效氯氰菊酯对草履虫的急慢性毒性影响,为了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毒性机理提供参考。[方法]用不同浓度梯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培养草履虫,观察草履虫的死亡状况及种群增长情况。[结果]高效氯氰菊酯对草履虫的1 h急性毒性作用(LC50)为27.536 mg/L,95%置信区间为26.290~28.841 mg/L。慢性毒性试验表明,低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促进草履虫种群增长,高浓度又抑制其增长。[结论]低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对草履虫可能具有环境类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双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98-21700
[目的]研究代森锰锌(80%剂型)、苯醚甲环唑(10%剂型)、甲维.啶虫咪(3.2%剂型)3种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方法]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试验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LC50值,并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结果]代森锰锌(80%剂型)对斑马鱼的96 h-LC50值为3.09 mg/L9,5%置信区间为2.65~3.60 mg/L,对鱼类中等毒性;苯醚甲环唑(10%剂型)对斑马鱼的96 h-LC50值为15.30 mg/L9,5%置信区间为14.60~16.10 mg/L,对鱼类低毒;甲维.啶虫咪(3.2%剂型)对斑马鱼的96 h-LC50值为3.13 mg/L9,5%置信区间为2.78~3.52 mg/L,对鱼类中等毒性。[结论]该研究为农药的风险评估和环境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杀菌剂多菌灵对草履虫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多菌灵对草履虫的急慢性毒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多菌灵溶液的浓度对草履虫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浓度越高毒性作用越大.对草履虫的1 h急性毒性作用LC50为0.534 0 mg/L,最大无致死浓度为0.075 mg/L,最小全致死浓度为37.5 mg/L.回归分析结果,草履虫种群增长率和多菌灵溶液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慢性毒性作用显示,在低浓度条件下多菌灵对草履虫生殖有促进作用,在浓度0.075~2.400 mg/L范围内,浓度对数越小(即多菌灵浓度越小)种群增长率越大,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多菌灵可能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效应.  相似文献   

4.
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究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方法]采用半静态法在室内测定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农药对鱼类的毒性等级划分,评价10种农药对鱼类的安全性。[结果]结果表明:有2种药剂的96hLC50<0.1 mg/L,属于剧毒级;5种药剂的96 hLC50为0.1~1.0 mg/L,属于高毒级;1种药剂的96 hLC50为1.0~10 mg/L,属于中毒级;2种药剂的96 hLC50>10 mg/L,属于低毒级。[结论]该研究为10种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甲维盐等农药对菜青虫触杀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室内测定,甲维盐对菜青虫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4.487+32.67x,LC50=0.036 8 mg·L^-1,其95%置信区间为0.014 0-0.060 0 mg·L^-1;锐捷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3.264+1.017x,LC50为50.933 1 mg·L^-1,其95%置信区间31.024 2-83.464 2 mg·L^-1。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甲维盐10 000、12 000倍液和锐捷500倍液与对照药剂氯氰菊酯存在显著差异,2种农药适合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于菜青虫的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铬酸钾和3,5-二氯苯酚对羊角月牙藻和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方法]以羊角月牙藻和斜生栅藻为试验绿藻,进行了重铬酸钾和3,5-二氯苯酚为参比物的72 h毒性试验。[结果]重铬酸钾对羊角月牙藻的72 h Ey C_(50)为1.02 mg/L,95%置信区间为0.98~1.06 mg/L;Ery C_(50)为2.48 mg/L,95%置信区间为2.25~2.74 mg/L。3,5-二氯苯酚对羊角月牙藻的72 h Ey C_(50)为1.12 mg/L,95%置信区间为1.08~1.16 mg/L;Ery C_(50)为2.41 mg/L,95%置信区间为2.22~2.62 mg/L。重铬酸钾对斜生栅藻的72 h Ey C_(50)为0.43mg/L,95%置信区间为0.42~0.43 mg/L;Ery C_(50)为1.07 mg/L,95%置信区间为1.02~1.12 mg/L。添加不同初始藻浓度,初始量为0.5×10~4个/m L时,3,5-二氯苯酚对斜生栅藻的72 h Ey C_(50)为1.68 mg/L,95%置信区间为1.63~1.72 mg/L;Ery C_(50)为1.43 mg/L,95%置信区间为1.42~1.44 mg/L。初始量为1.0×10~4个/m L时,3,5-二氯苯酚对斜生栅藻的72 h Ey C_(50)为1.55 mg/L,95%置信区间为1.51~1.60 mg/L;Ery C_(50)为1.39 mg/L,95%置信区间为1.38~1.40 mg/L。[结论]重铬酸钾和3,5-二氯苯酚可以作为参比物来评价绿藻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7.
毒死蜱农药对草履虫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草履虫的急慢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毒死蜱溶液的不同浓度对草履虫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浓度越高毒性作用越大,毒死蜱对草履虫的1h急性毒性作用LC50为0.0435 9mg/L,最大无致死浓度为0.002 5mg/L,最小全致死浓度为1.29mg/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草履虫种群增长率和毒死蜱溶液浓度呈线性相关。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毒死蜱浓度在0.005~1.29mg/L范围内,浓度对数越小(即毒死蜱浓度越小)种群增长率越大,说明毒死蜱溶液在一定低浓度范围内可能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效应。  相似文献   

8.
菌药复配可弥补各自的不足,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明确球孢白僵菌SCAUJH19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的相容性及其联合毒力和复配制剂,本文测定了不同浓度甲维盐和球孢白僵菌SCAUJH19混合后对菌株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的影响,测定了球孢白僵菌SCAUJH19与甲维盐联合使用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毒力,并根据最优菌药组合对复配制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SCAUJH19和甲维盐有较好的相容性;0.5~20 mg/L甲维盐处理的球孢白僵菌SCAUJH19在第3天时孢子萌发率为96.11%~98.01%;在第7天时0.5 mg/L、2.5 mg/L、5.0 mg/L甲维盐处理球孢白僵菌SCAUJH19的菌落直径分别为42.95 mm、44.50 mm、41.98 mm,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球孢白僵菌SCAUJH19和甲维盐组合1×108孢子/mL+1.5 mg/L、1×108孢子/mL+0.5 mg/L和1×107孢子/mL+1.0 mg/L第7天时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95%和95...  相似文献   

9.
腐植酸(HA)是水环境中一类重要的溶解性有机质,它能影响有机污染物对生物的急性毒性。以除草剂扑草净(Prometryn)作为目标污染物,模式生物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扑草净对斑马鱼的96 h急性毒性以及HA存在下其对斑马鱼的毒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扑草净对斑马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为7.448 mg·L-1,95%置信区间为(7.032~7.971)mg·L-1。5 mg·L-1的HA对扑草净的毒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当扑草净浓度为8.5 mg·L-1时,15 mg·L-1的HA增加了其对斑马鱼的96 h累积死亡率,较同样扑草净浓度下无HA组高出40%。研究表明在较高扑草净浓度下,15 mg·L-1HA能增加其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这可能是由于较高浓度(大于LC50值)的扑草净与HA共存时,减少污染物毒性的络合机制被其他能够引起毒性增加的机制所掩盖。  相似文献   

10.
五种常用药物对江黄颡鱼幼鱼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丹  黄凯  林岗  张盛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3):270-272
在pH7.6、溶氧为5mg/L以上、21-26℃的静水条件下,采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高锰酸钾、福尔马林、食盐、硫酸铜、敌百虫等5种常用药物对江黄颡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各药物的24hLC30、48hLC50、SC分别为:高锰酸钾5.49、5.18、1.39mg/L;福尔马林63.15、59.54、15.95mg/L;食盐9436、8945、2418mg/L;硫酸铜1.87、1.81、0.51mg/L;敌百虫5.74、5.00、1.14mg/L。依据各药物对江黄颡鱼幼鱼48hLC撤大小排列,其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福尔马林〉食盐;各药物对江黄颡鱼幼鱼SC大小依次为: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福尔马林〈食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农药对农田环境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弧菌Q67和斑马鱼作为受试生物,研究多菌灵杀菌剂对其的急性毒性,从而初步评价该杀菌剂农业生产应用中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结果]22%多菌灵杀菌剂对青海弧菌Q67的EC_(50)为7.70 mg/L,pEC_(50)为2.11;22%多菌灵杀菌剂对斑马鱼的24、48、72、96 h LC_(50)分别为8.53、8.39、8.07和7.64 mg/L;斑马鱼的安全浓度为0.76 mg/L。[结论]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对鱼类毒性评价标准,判断22%多菌灵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属中毒。  相似文献   

12.
3种杀菌剂对日本青鳉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陆伟  蔡磊明  赵学平  刘新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62-17563,17566
[目的]探讨多菌灵及三唑类杀菌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方法]以不同鱼龄的日本青鳉(Oryzias latipes)为研究对象,采用半静态暴露法,测定了多菌灵、三唑醇、三唑酮3种杀菌剂对日本青鳉的急性毒性.[结果]多茵灵、三唑醇、三唑酮3种杀菌剂对日本青鳉成鱼、幼鱼、仔鱼的LC50(96 h)值分别为:0.749 8、0.4646、0.0512 mg/L;20.5415、14.4866、1.4735 mg/L;12.4707、11.0202、0.3536mg/L.单一杀菌剂对日本青鳉不同鱼龄毒性高低依次为:仔鱼>幼鱼>成鱼;3种杀菌剂之间毒性高低依次为:多菌灵>三唑酮>三唑醇.[结论]为相关部门制定3种杀菌剂的使用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三聚氰胺对裂足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和生活史参数的影响。[方法]以裂足臂尾轮虫为受试动物,研究不同浓度(600、1 200、1 800 mg/L)的三聚氰胺对其存活率、繁殖率、生命期望、净生殖率、世代时间和内禀增长率的影响。[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对裂足臂尾轮虫的48 h LC50为2 206.376 mg/L,95%置信区间为1 822.866~2 850.378 mg/L。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三聚氰氨都显著降低了轮虫的生命期望、净生殖率和世代时间。当三聚氰氨浓度达到1 800 mg/L时,轮虫的内禀增长率显著降低。[结论]该研究可为评价三聚氰胺的毒性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3,5-二氯苯酚对沉水植物穗状狐尾藻的毒性。[方法]以穗状狐尾藻为试验对象,进行14 d生长抑制毒性试验。[结果]14 d茎长ErC_(50)为2.84 mg/L,95%置信限为0.90~8.97 mg/L;14 d总茎长EyC_(50)为2.08 mg/L,95%置信限为0.91~4.79 mg/L;14 d鲜重ErC_(50)为2.83 mg/L,95%置信限为1.68~4.77 mg/L;14 d鲜重EyC_(50)为1.55 mg/L,95%置信限为1.09~2.21 mg/L;14 d干重ErC_(50)为2.76 mg/L,95%置信限为1.83~4.18 mg/L;14 d干重EyC_(50)为1.63 mg/L,95%置信限为1.25-2.13 mg/L。[结论]3,5-二氯苯酚对沉水植物穗状狐尾藻具有一定毒性作用,可以作为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的参比物。  相似文献   

15.
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对白鲢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对白鲢的急性毒性。[方法]在实验室内的短期生物测试中,以白鲢为试验生物,将其暴露于3种化合物不同浓度的试验液中,通过其死亡率求出48 h内的最大无死亡浓度和最小全致死浓度。[结果]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对白鲢的急性毒性正式试验浓度范围分别为70~100 mg/L4、0~50 mg/L和80~120 mg/L,均属于高毒物质。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48 h内的最大无死亡浓度和最小100%致死浓度分别为70和100 mg/L、40和50 mg/L8、0和120 mg/L。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对白鲢的急性毒性大小为:硝基苯>苯胺>二甲苯。[结论]研究鱼类的急性毒性可以用作评价水体环境安全性的一个快速有效的初级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半静水法,研究了四氯乙烯对黄姑鱼幼鱼和三疣梭子蟹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在海水pH=7.85~8.04、T=24.4~25.5℃、S=25.9~27.3条件下,四氯乙烯对黄姑鱼幼鱼和三疣梭子蟹的96 h LC50分别为38 mg/L和64 mg/L,95%置信区间分别为28~68 mg/L和44~78 mg/L。四氯乙烯对黄姑鱼幼鱼和三疣梭子蟹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38 mg/L和0.64 mg/L。四氯乙烯对三疣梭子蟹和黄姑鱼幼鱼的毒性均为低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联苯菊酯和醚菊酯对真鲷的急性毒性效应和安全浓度。[方法]采用静水式换水补药方法,研究联苯菊酯和醚菊酯对真鲷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在水温(20.4±0.3)℃下,联苯菊酯对真鲷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和96 h LC50分别为2.50、1.36、0.96、0.84μg/L,安全浓度为0.12μg/L;醚菊酯对真鲷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和96 h LC50分别为17.80、2.81、1.04、0.54 mg/L,安全浓度为0.02 mg/L。联苯菊酯对真鲷为剧毒物质,醚菊酯为高毒物质。联苯菊酯对真鲷的毒性大于醚菊酯。[结论]作为鱼药使用时,应特别注意联苯菊酯的用药浓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8.
温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86-12887,12918
[目的]探究杀虫双、杀虫单有机氮农药对革胡子鲶(Clarias lazera)仔鱼的毒性。[方法]采用静水式试验方法,将革胡子鲶仔鱼置于不同浓度的2种杀虫剂溶液中72 h并观察其中毒症状,对革胡子鲶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以及革胡子鲶幼鱼对杀虫双和杀虫单的安全浓度进行评价。[结果]杀虫双24 h LC50为272.367 mg/L,安全浓度为96.640 mg/L,属于低毒级;杀虫单24 h LC50为59.688mg/L,安全浓度为7.360 mg/L,属于中毒级。[结论]为安全合理地进行人工育苗的水质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万全  张家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27-18228,18232
[目的]研究常用水产药物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在室温条件下,进行KMnO4、二溴海因和阿维菌素共3种渔药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KMnO4、二溴海因和阿维菌素对胭脂鱼24 h的LC50值分别为3.05、3.14和0.031 82 mg/L;48 h的LC50值分别为2.86、3.10和0.028 23 mg/L;96 h的LC50值分别为2.46、2.93和0.021 80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75、0.91和0.006 67 mg/L;3种药物对胭脂鱼幼鱼的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阿维菌素〉KMnO4〉二溴海因。[结论]该研究为胭脂鱼人工苗种繁育过程中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