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解决膜下烤烟人工开孔破膜费工耗时和破膜不及时导致烟苗素质差、高温高湿蒸死烟苗、烟苗成活率低的问题。[方法]开展了不同开孔位置及大小的白膜对膜下烤烟影响的试验。[结果]中低海拔烟区移栽膜下烤烟使用烟苗正上方中间开孔2 cm白色地膜,移栽至掏苗前14∶00可降低膜内温度4~12℃,烟苗成活率提高11.5百分点,烟株早生快发,减轻病害,大田生育期提早5 d,减少人工破膜开口用工7.5个/hm~2,产量和产值比对照分别提高418.35 kg/hm~2、4 165.65元/hm~2,经济效益明显。[结论]中低海拔烟区膜下烤烟移栽使用相邻2株烟苗中间开孔2 cm白色地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贵州烤烟省工栽培方法与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传统烟叶生产工序复杂、用工多的情况,为推进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阐述了适合贵州烤烟生产的几种省工栽培方法与措施.在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的环节应推行机械化作业,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改变传统的栽培方式,实施地膜覆盖免追肥免中耕栽培技术和少耕免耕技术,减少烟叶生产耕作次数;视烤烟品种、烟株生长量、每季烟叶的成熟情况调节烟叶采收间隔和时间来减少烟叶的采收次数,并推行散叶装烟方式密集烘烤;在烤烟栽培过程中针对传统的生产工序,优化烤烟栽培工序流程管理,从而达到省工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赣州烟区最适宜的移栽方式,研究了膜下小苗移栽、井窖式移栽和常规膜上移栽3种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田间农艺性状、化学成分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窖式移栽较其他两种移栽方式,对烟株的生长发育更为有利,提高了烟叶产质量和产值;较常规移栽,在移栽环节节省用工成本675.2元/hm~2,增加产值8 064.30元/hm~2。综合分析,井窖式移栽在生物学性状、产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在赣州烟区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氮用量为150 kg/hm~2时,烟叶产量适中,可达2 032.5kg/hm~2;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是5个不同施氮量处理中最高的,分别为56 097.0元/hm~2、27.6元/kg、93.3%。由此表明,在衡阳烟区,烤烟施纯氮150 kg/hm~2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浦城烟区提供更加适宜的烤烟生长模式。[方法]探讨了不同移栽方式下烟叶植株的生态学特性及烤后烟叶的主要经济性状,测定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移栽方式与营养土配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极大,其中膜下移栽+营养土30 kg/hm~2(T_1)处理在大田生育期、烟草植株生长前期的生态学性状和干物质积累量、抗病性、主要经济性状方面最优。[结论]膜下移栽+营养土30 kg/hm~2最适宜浦城烟区烟叶种植及培育。  相似文献   

6.
摸清传统烟叶生产与开展专业化服务一体化模式生产烟叶的用工数量及用工成本,探索一套适宜六盘水山区烤烟种烤分离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服务体系,实现烟农种烟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同时探索一套专业化服务队伍处理不适用烟叶的有效方法.试验表明,烤烟种烤分离专业化服务一体化模式在烟叶采收-不适用鲜烟叶处理-运输-绑杆装烟-烘烤5个环节中累计平均每公顷减工57.90个,降本4 634.40元,尤其在烘烤环节减工降本效果最为显著,在不适用鲜烟叶处理环节管理精细,对烟叶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勇  盖振岭 《农技服务》2010,27(7):888-888
从育苗、烟田施肥、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烘烤、出售等方面总结了烤烟的种植技术,收获烤烟后,接茬种植娃娃菜。从品种选择、育苗、整地、施肥、做垄、大田管理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娃娃菜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8.
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慧 《河南农业》2002,(11):15-15
移栽是烟草生产的关键环节。移栽期不同,烤烟生长期间的气候条件不同,烟草的生长发育及品质均有差异;移栽过早,烤烟大田生育前期常受低温影响,易导致早花,减产降质;移栽过晚,烟叶成熟期间气温低,烘烤后易挂灰,品质差,而且会因赤星病的发生流行造成严重损失。作者初步研究了驻马店铜山烟区烤烟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为确立烤烟适宜移栽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膜下烤烟人工开孔破膜费工耗时和破膜不及时导致烟苗素质差、高温高湿蒸死烟苗、烟苗成活率低的问题,在云南省楚雄州中低海拔烟区研究了黑膜不同开孔位置及大小对膜下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海拔烟区膜下烤烟移栽后,在烟苗正上方开孔2cm(孔直径),移栽至掏苗期间14:00时膜内温度较对照(不开孔)降低5~10℃;与对照比较,烟苗成活率提高3%,烟株早生快发,病害较轻,大田生育期提早5d,产量和产值比对照分别提高292.5kg/hm~2、9 271.2元/hm~2,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适宜陕西洛南烟区的烤烟移栽期和施氮量,试验以云烟99为供试材料,对比不同移栽期(4月25日、5月1日、5月6日)和施氮量(112.5 kg/hm~2、120 kg/hm~2、127.5 kg/hm~2)对烤烟主要生育期、农艺性状、病害发生、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洛南以5月1日移栽、施氮量为120 kg/hm~2时,烟叶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烤烟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技术措施,研究散叶烘烤和挂杆烘烤对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散叶烘烤推广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试验分2个部分进行,试验一选取素质一致的第8~12叶位鲜烟叶,设置散烟堆放、散烟插扦及挂杆对照3个处理;试验二选取素质一致的第8~12叶位鲜烟叶,设置散叶堆放,装烟密度分别65和55 kg/m~2;散叶插扦,装烟密度分别75和65 kg/m~2共4个处理。分析处理间的用工成本、经济性状、烟叶质量及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散叶堆放对提高密集烤房的装烟量有限,但用工量可降低60%以上;散叶插扦可有效提高密集烤房装烟量,装烟量可提高15%以上,用工量可降低40%以上。散叶插扦适宜的装烟量在65~75 kg/m~2,散叶堆放适宜的装烟量在55~65 kg/m~2。散叶烘烤可有效降低烤青烟的比例,但杂色烟的比例增加,散叶烘烤烤后效果综合评价高于挂杆烘烤,尤其是颜色、成熟度、油分等指标都有提高。[结论]从装烟量、用工量、外观评价及协调性综合评价认为,散烟烘烤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更好,可在皖南烟区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烤烟生产的烘烤环节中装烟成本偏高、耗时费工等问题,本项目根据弹簧夹紧原理,设计开发了一种弹簧预紧挤压式烟竿(以下简称为“弹簧烟竿”)。采用异形扭转弹簧调整压条实现鲜烟叶的夹紧,结合变形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分析优选出弹簧的结构参数和布置形式;进行弹簧烟竿装烟烘烤的田间试验,通过鲜烟叶滑脱力、装烟量、烘烤用工量、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分析应用效果。变形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弹簧数量为6个、间距240 mm,弹簧圈数为3圈时,鲜烟叶装夹牢固、不会损伤叶梗,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相关要求。通过田间试验得到弹簧烟竿的装烟量增加了18.8%,每炕可节省用工4.6个,设备技术改造费用与梳式烟夹相比减少了22.3%。与传统竹制烟竿和梳式烟夹相比,弹簧烟竿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改善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实现了烟叶烘烤过程中生产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烘烤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散叶烘烤在施甸县的适用性效果,以烤烟品种105为材料对散叶堆放烘烤、烟夹烘烤进行了装烟量、每1 kg干烟叶用工成本、每1 kg干烟叶能耗成本和综合收益比较。结果表明,散叶烘烤在装烟量、每1 kg干烟用工成本及综合收益等方面都不如烟夹烘烤,散叶烘烤较烟夹烘烤装烟量低了7.57%、用工成本高了1.27元/kg、耗能成本少了0.11元/h、综合总收益低了3.71元/kg。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烟87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3个不同种植密度即1.65万、1.80万、1.95万株/hm~2对其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和产量、产值、化学成分等指标的影响,得出六盘水盘县烟区优质适产的栽培密度。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95万株/hm~2的烟株大田生育期比1.80万株/hm~2有所延长,植株农艺性状有所减小,自然发病率稍重,均价、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单叶重等经济指标也有小幅度的下降,但种植密度增高移栽的烟株增多,收获的产量高,产值也随之增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比种植密度低的烟株效益高,为六盘水盘县烟区烤烟适合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烟叶采烤环节对烟叶烘烤损失率的影响,查找烘烤损失率成因,对采烤一体化专业化烘烤标准作业与烟农常规采烤作业的烟叶烘烤损失率和用工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熟采收和分类编装烟对烘烤损失的影响最大,对烘烤损失率的影响分别占烘烤损失的41.59%和35.47%;采收、编装和烘烤3个环节全程按照规范专业化作业用工成本较烟农常规作业模式增加0.31元/kg,但降低烘烤损失3749.40元/hm2,专业化用工产出投入比为595.51%.  相似文献   

16.
基肥减氮增钾对烤烟光合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楚雄烟区基肥减氮增钾对烤烟光合特性和产质量的影响,以K326为材料,设置基肥不同氮钾运筹处理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减氮增钾均能明显影响烤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产质量,其中处理N2K3(N减量20%+K增量40%)烤烟生长发育较快,农艺性状优良,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水平,叶片SPAD值最大,各项经济指标均表现最高,产量2 737.5 kg/hm~2、产值83 020.5元/hm~2,化学成分协调。综上,推荐楚雄烟区生产K326基肥氮钾最佳施用量为氮72 kg/hm~2、钾151.2 kg/h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上部烟叶4-6片充分成熟一次性采烤试验,分析总结盘县上部烟叶烘烤质量差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合理施肥、科学打顶留叶、田间管理到位的前提下,上部烟叶4-6片充分成熟一次性采烤烟叶的光泽、油分、叶片结构、身份、色度均好于常规采收烘烤处理,上等烟比例比常规采收烘烤高12.31个百分点,一次性采收烘烤烟叶均价较常规采收烘烤高2.83元/kg,一次性采收烘烤亩产值较常规采收烘烤高112.24元/667 m~2。  相似文献   

18.
为使烤烟烘烤环节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对箱式夹烟烘烤技术及其省工节能效果、烘烤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挂竿装烟方式相比,箱式夹烟装烟方式能显著增加装烟量、降低烘烤环节的用工和耗能成本,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品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甘肃烤烟的适宜移栽时期,以当地烤烟主栽品种秦烟96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移栽期对烤烟生育期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移栽相比较,正宁县和徽县植烟区提前烤烟移栽期处理明显缩短了烤烟大田生育期;2个植烟县提前20 d移栽期处理都显著提高了上等烟比例;与正常移栽相比,正宁县植烟区提前10、20 d移栽处理显著降低了中部烟叶烟碱含量,而徽县植烟区差异不显著;2个植烟区提前移栽期处理烤烟中部烟叶感官质量差异不显著,但都好于正常移栽处理。以上研究结果推论,秦烟96在正宁县植烟区最佳烤烟移栽期为4月23日,在徽县植烟区最佳烤烟移栽期为4月25日,适宜移栽期具有更加合理的气候资源配置,进而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目前烤烟密集式烘烤大多是挂杆式烘烤,但挂杆烘烤存在程序复杂、用工多、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达到简化烤烟烘烤工序、减少烟农劳动投入、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目的,2015年宜章县黄沙烘烤工场进行了烤烟散叶堆集烘烤试验,结果表明: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烘烤与挂杆式密集烤房烘烤相比:1烘烤烟叶时间长36 h,加煤次数多18次,煤炭用量多150 kg,明显用工劳动强度增大、经济成本增加;2不列级比例高55.4个百分点,低次烟叶偏高,优质烟叶比例偏低。3烤后单叶重降低0.48 kg,蒸片烟、青片烟、糟片烟比例相对较高,合计达到97%。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烘烤与烤挂杆式密集烤房烘烤相比存在一定缺陷,尚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