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能量营养的影响饲料能量的高低对母猪的产仔数、仔猪初生重及泌乳量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母猪生产由妊娠、哺乳、断奶后再发情配种几个阶段连续循环进行。妊娠早期,过度的能量水平会导致胚胎的死亡率增高。据报道:在妊娠期前两周摄入高能量会增加胚胎死亡  相似文献   

2.
<正> 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据资料统计,仔猪死亡率约20%,大多数死于断奶前。怎样使哺乳仔猪多活全壮。我县商品猪基地场养种母猪40头,几年来通过采取保温、防压、防病等措施,使哺乳仔猪成活率均在95%以上,最高达98%。初浅体会如下: 一、早吃初乳、固定奶头。母猪分娩后,装好护仔拦,或设置护仔间。防止仔猪被大母猪踩、压死。仔猪生后1小时内,必须人工扶助及时吃上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营养和大量抗体,能增加仔猪的抗病能力;同时扶助训练固定仔猪只吃一个奶头。对产后体重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仔猪断奶提前做为提高生产效率的一项措施已经普及,仔猪在30~40日龄施行断奶即所谓的早期断奶。优点:可缩短母猪泌乳期,有利于母猪及时发情,显著提高母猪年繁殖率和饲料利用率,提高母猪生产率,降低仔猪培育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猪的饲料配方中,添加3%—5%的饲用动物脂肪,有如下的几种优越性:①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一般情况下,约有30%的仔猪在达到上市体重前死亡。而对分娩到泌乳的母猪饲喂高脂日粮,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据试验,从孕后109天前后,开始给母猪高脂日粮,能增加母猪乳脂含量,可使仔猪成活  相似文献   

5.
三合激素诱导母猪发情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农村母猪生产中,常常碰到母猪断乳后发情延缓(无疾病原因,断乳后14天内不发情)的现象。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约有8.65%的母猪出现这种情况,有的短则十几天,有的长则几十天,为了缩短仔猪的世代间隔,提高母猪利用率,我们进行了利用三台激素诱导母猪发情的试验,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甲酸钙可增肥。据芬兰研究,在仔猪断奶后头几周饲料中添加1.5克甲酸钙,可使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12%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4%,并能减少仔猪的发病率。 二、投喂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可使母猪多产仔。德国畜牧专家研究的方法是:从仔猪断奶后的第三天起,给母猪喂料时添加200毫克维生素E和400克胡萝卜,到母猪发情时,将这两种添加剂的数量减少50%,喂至怀孕后21天为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母猪产仔数增加21.9%,而且母猪、仔猪体质强  相似文献   

7.
<正>母猪料:顾名思义就是用于饲养母猪的饲料。由于母猪肩负着猪场生产仔猪的重大任务,是猪场效益的源泉,母猪的产仔数、存活率直接关乎猪场的效益。众所周知,母猪年产商品猪头数已是判断猪场养殖水平的一项主要参考指标,发达国家母猪年产商品猪头数平均达到27头水平,而国内平均水平不到14头,为何差距如此悬殊?越来越多的国内猪业有识之士和广大规模猪场逐渐认识到,主要根源在于母猪营养管理被忽略。重视母猪营养管理、给母猪使用专用饲料无疑是提高母猪  相似文献   

8.
在后备母猪的发情诱起中,公猪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在诱情的细节和技巧上做好工作,则不仅有利于诱情,对公猪的身心发展也大有裨益. 笔者对规模化猪场的生产记录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猪场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繁殖能力低的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正常的青年后备母猪发情情况为:26周龄确认发情的在50%以上;29周龄前确认发情的占85%以上;32周龄前确认未发情的后备母猪在5%以下.如果您的猪场没有达到以上水平,不妨仔细阅读下文给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推广生猪标准化配套技术是针对生产优质生猪过程中存在母猪多、乱、杂、劣和繁殖性能低及高代商品猪少,还有突出的PIC、LY、洋土二杂母猪发情不明显、配种难、受胎率低,窝产仔数少,仔猪育成率不高等技术问题而组装集成的综合技术,主要从母猪饲养方式、圈舍改造、疫病防治、发情鉴定、仔猪培育、肉猪育肥等技术环节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0.
试验由126头带仔母猪及所带仔猪组成7个试验小组,从分娩后21天开始进行限量哺乳(LN),目的是观测限量哺乳对母猪在泌乳期中的发情、受胎率以及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情况。试验分两期进行,前三个试验小组为一个试验期,组内二分之一的母猪每天给自己的仔猪哺乳4次,每次30分钟,持续12天;后4个试验小组为一个试验期,组内二分之一的母猪先每天给自己的仔猪哺乳4次3天,后每天哺乳3次4天(限量哺乳7天);两个试验期剩余的母猪按常规哺乳。所有仔猪限量哺乳期结束时全部断奶。结果前3个试验小组内26头限量哺乳的母猪有8头在断奶以前发情,常规哺乳的泌乳期未发现发情的母猪(p<0.01),限量哺乳和常规哺乳的母猪从断奶到再配种的平均间隔时间是1.7天和6.6天(p<0.01);后4个试验小组内37头限量哺乳的母猪有5头断奶前发情,常规哺乳的泌乳期也没有发现有发情的母猪(p<0.07),限量和常规哺乳的母猪从断奶到发情的平均间隔时间是3.3天和4.3天(p<0.05);母猪的受胎情况:虽限量哺乳期和哺乳方法不同,但母猪受胎率都差不多。仔猪性能:主要研究了仔猪断奶及断奶后14天的增重情况和限量哺乳期仔猪补料的摄入情况,结果试验期母猪限量哺乳养育的仔猪比常规哺乳养育的仔猪增重低(p<0.01)、饲料摄入量多(p<0.01)。断奶后,前3个试验小组限量哺乳养育的仔猪比常规哺乳养育的仔猪增重快(p<0.05),后4个试验小组内限量哺乳和常规哺乳养育的仔猪增重情况却差不多。整个试验中不同限量哺乳期及不同哺乳方法哺育的仔猪死亡情况也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4年起,猪价出现长达17个月的低迷期,生猪行业出现新一轮的洗牌。猪场要想实现盈利,需从各方面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从当前我国母猪生产性能来看,明显低于世界水平。我国母猪年出栏商品猪头数平均为13-17头,世界平均水平为26-28头,相差甚远。如要提高生产水平,缩短差距,不仅需抓好仔猪的饲养管理,更要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在此,让我们谈谈猪场母猪的便秘问题。1母猪便秘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养猪的目的就是以最低饲料消耗,取得最高的饲料报酬,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仔猪的饲养是商品猪生产的第1阶段,养好仔猪,为以后的商品猪生产提供了前提条件。1 初生仔猪 首先,待产母猪进入分娩舍后,对母猪全身清洗,用敌百虫或双甲咪等药物进行全身喷雾1次。分娩时,要用0.1%高锰酸钾液对母猪的乳房、阴户进行消毒。仔猪出生后,擦干全身、断脐、然后放在保温箱里。其次,在仔猪哺乳前,用0.1%高锰酸钾液清洗母猪乳头,仔猪口服庆大霉素或土霉素,3小时内让仔猪吃上初乳。2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根据哺乳仔猪的特点,哺…  相似文献   

13.
我场畜牧队是具有180头生产母猪的繁殖场,有29年饲养母猪的历史。我队1986年3月前,哺乳仔猪黄痢病发病严重。初产母猪发病率在40%左右,经产母猪发病率在10%左右。有头31338号母猪连续三胎的仔猪均患黄痢病,发病的仔猪死亡率达80%以上。黄痢病治疗困难,严重时整窝死亡,造成较大损失,据1985年资料统计,全年产仔4300头,死亡320头,其中因仔猪黄痢病死亡194头,占死亡数的60.6%。1986年3月起,应用了中科院市植物生理研究所试制  相似文献   

14.
据国外许多学者研究,在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脂肪,可提高其生产性能和仔猪成活率。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使仔猪脂肪酸氧化酶的活性得以较早发挥,且血糖水平升高;妊娠后期添加脂肪,可使母猪泌乳量增加10~30%,同时乳中脂肪含量也有很大提高。因而,初生仔猪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增强利用脂肪的能力,从而减少死亡率。泌乳期继续在饲料中添加脂肪,可使母猪保持较高的产奶量,明显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缩短母猪断奶到发情的间隔时间;同时,脂肪还可满足高产母猪的能量需要,增强母猪食欲,防止母猪体重损失过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前言随着北京市规模化猪场的发展,“全进全出”批次生产商品猪的管理形式,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分散养猪方法。猪的同期发情已成为养猪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用同期断乳的方法,控制母猪发情,7日内同期发情率较低(36%左右),往往不能以“每周”为单位安排生产。本试验用药物处理,探讨断  相似文献   

16.
将51头经产母猪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7头,于断奶后12小时内注射猪宝灵600IU,对照组不作处理,以观察同期发情率,情期受胎率和产仔质量。用猪宝灵分别处理48头乏情母猪和12头初情青年母猪,以观察其调节体内激素代谢水平,治疗某些繁殖疾病。研究结果表明:同期发情试验,受试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同期发情率差异显著(P<0.01)。处理乏情母猪发情率87.5%(42/48)情期受胎率83.3%(35/42),初期青年母猪诱导发情率83.3%(10/12),情期受胎率80%(8/10)。确立了猪宝灵处理不同类型母猪,对初情青年母猪有诱导性早熟作用,提高了经产母猪同期发情水平,同时又能有效地治疗乏情母猪,以达到最佳排卵率和较理想受胎率。因此猪宝灵的应用对提高母猪繁殖力,实现工厂化、集约化批次生产商品猪起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要想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能力。1选择优良母猪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商品猪的母本大都采用杂种母猪。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市场需要,内销商品猪场可选择长本、大本等二元母猪。选择后备母猪,体型应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  相似文献   

18.
<正>养猪的关键在于养好母猪,尤其是哺乳母猪,哺乳母猪管理得好,仔猪断奶重大,母猪自身的体失重小,母猪断奶后易于发情,减少了非生产天数,从而缩短了繁殖周期,提高了母猪的年产胎数。反之,母猪过肥或过瘦则影响其下一次发情,仔猪生长不良,育成率低,从而影响整个生产。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不同甜菜粕添加水平对哺乳母猪生产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哺乳母猪饲料中甜菜粕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选取3到5胎健康PIC母猪4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分别饲喂甜菜粕添加水平为0%,5%,10%的3种试验日粮。结果表明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甜菜粕可以显著提高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P0.05),10%水平组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仔猪生长性能及母猪日均泌乳量、平均日采食量、发情间隔各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10%水平组可获得较好的仔猪平均断奶重、仔猪断奶窝重、窝增重、仔猪平均日增重、母猪日均泌乳量、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母猪断奶发情间隔。研究表明,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0%甜菜粕可提高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有利于缩短哺乳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和提高断奶后母猪发情率。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农村散养能繁母猪生产效益低下,养猪收益不理想。为提高养猪的经济收益,保证农村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针对能繁母猪出现的产仔少、配种难、发情难、仔猪成活率低等问题,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能繁母猪的饲养管理、配种、产后护理等技术措施,供读者参考借鉴。1做好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1)母猪生产前2周,开始向哺乳期饲料过渡,避免突然更换饲料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诱发下痢。生产前1周,如果母猪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