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荣和 《内陆水产》2006,31(5):54-54
2005年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和永安镇人民政府在永安镇。一村共同实施了“斑点又尾鮰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项目。4月3日放养鱼种.10月28日测产验收,13340m。池塘共计产鱼10117kg,其中斑点叉尾鮰7160kg、平均规格0.50kg/尾.鲢鱼2957kg,规格0.62kg/尾。每667m^2产斑点又尾鮰358kg,产鲢鱼147.85kg:每667m^2产值6318.6元.纯收入3298.6元,投入产出比1:2,经济效益明显。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池塘网条养殖斑点叉尾鮰的高产技术,探索出池塘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最佳放养模式。我们于2005年在沈高夹河进行了同规格网箱中放养不同规格同一密度与同一规格不同密度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3.
使用面积2668m^2的池塘进行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培育试验,通过合理投喂、采取有效的水质调控和疾病控制,结果共收获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1090.6kg,平均规格41.5g/尾,成活率为87.6%,平均每667m^2利润为1680.5元。  相似文献   

4.
我市1988年从湖北省引进美国云斑鮰和斑点叉尾鮰,分别放入试验池进行精心饲养。今年5月19日~20日,试验池塘饲养的13厘米左右规格斑点叉尾鮰突然出现大批死亡,两天死鱼60余尾。病鱼体色粘液较多,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由于异育银鲫"鳃出血"病肆虐,江苏盐城地区不少淡水养殖池塘更换养殖品种,斑点叉尾鮰的养殖面积逐年扩大,病害有加重的趋势,笔者将今年治愈的一例严重的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病案例总结如下。池塘条件射阳县兴阳水产养殖公司87号池塘,面积180亩,水深1.8米。主养斑点叉尾鮰,套养异育银鲫及花白鲢,斑点叉尾鮰规格为1.7斤  相似文献   

6.
1995年7月2日在本所试验池塘中放养17500尾斑点叉尾鮰.面积1.6亩,放养规格3cm,混养3cm花白鲢1500尾,经过100天饲养.斑点叉尾鮰成活率72%。产值34500元.纯收入18500元,投入产出比为1:2.16。  相似文献   

7.
使用面积2668m2的池塘进行斑点叉尾鱼回大规格鱼种培育试验,通过合理投喂、采取有效的水质调控和疾病控制,结果共收获斑点叉尾鱼回大规格鱼种1090.6kg,平均规格41.5g/尾,成活率为87.6%,平均每667m2利润为1680.5元。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斑点叉尾(鮰)鱼苗池塘强化培育、网箱养成鱼种、鱼种网箱越冬和商品鱼网箱养殖试验.(鮰)鱼苗网箱培育当年个体重达22.98 g,网箱越冬成活率94.2%.网箱养商品(鮰)净产51.3 kg/m3,个体均重341.9 g,饲料系数1.70.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奉贤地区淡水池塘凡纳滨对虾和鱼类混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在上海市奉贤全区范围内推广鱼虾混养模式,对该区四团镇有代表性的14个对虾养殖户在凡纳滨对虾和鱼类养殖过程中混养鱼类品种、数量、放养时间和水质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1)虾池内混养不同品种鱼类的养殖模式,对虾单产由高到低依次为C(对虾、青鱼、草鱼、鲢、鳙混养)B(对虾、斑点叉尾鮰混养)E(对虾、斑点叉尾鮰、鲢混养)A(对虾、鲢混养)D(对虾、青鱼、鲢混养),平均亩产(15亩=1 hm~2,下同)389.6 kg,与同年四团镇6 331亩单养虾塘平均亩产310.38 kg相比增加了79.22 kg。(2)3种规格斑点叉尾鮰(≤500、500~1 000、1 000 g/尾)与对虾混养,对虾单产为400~525 kg/亩,单位面积效益在12 000~15 000元/亩;≤500 g/尾的小规格斑点叉尾鮰组在养殖期间的净增体质量分别为其它两组的2.1倍和1.7倍,表明小规格斑点叉尾鮰在虾池中的生长速度较快。建议凡纳滨对虾池内混养的斑点叉尾鮰规格以500 g/尾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当前水产业实际,养殖斑点叉尾鮰亩纯收益可达3000多元,比养殖普通鱼每亩多收入了1000多元。我们养殖斑点叉尾鮰除要求提高产量外,还要求提高商品鱼的规格。近年来通过当地水产技术人员的不断探索实验,总结出了一套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高产高效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斑点叉尾鮰具有肉嫩味美、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近年来市场颇受欢迎的优良鱼类品种。本次试验根据斑点叉尾鮰的生物学习性,采取温室模拟砂质底质、严格控制水质和水温、施光合细菌等措施,进行高产养殖。结果表明,6~7cm的斑点叉尾鮰苗种当年养成0.6~0.75kg的成鱼,平均单产5.7kg/m2,此次高产养殖试验为西北地区推广斑点叉尾鮰温室养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俗名沟鲶,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和咸水水域中。斑点叉尾鮰生长快、产量高、市场需求大,目前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是斑点叉尾鮰养殖也存在病害多,死亡率高的问题。2009年3月中旬至5月11日,重庆市涪陵区梓里乡平安村庞家坝养殖场的斑点又尾鮰爆发传染性套肠症,因病死亡的规格10-440g的斑点叉尾鮰达646.5kg,  相似文献   

13.
斑点叉尾鮰是近年兴起养殖的优良新品种,各地都在探索斑点叉尾鮰高产养殖技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利用三口面积各1亩的池塘进行斑点叉尾鮰养殖高产试验,于1990年10月23日放养鱼种,养到1991年8月20日全部起水,10个月时间,斑点叉尾鮰5054尾,3344.8公斤,扣除鱼种重量,净产3253.3公斤;总产值10.55万元,除去鱼种、饲料、电费、人工等生产成本,获利  相似文献   

14.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饲料中添加3个不同含量(50、75和100 mg/kg)的喹烯酮来饲养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和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养殖周期为60 d,研究喹烯酮对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抗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喹烯酮的对照组相比,添加喹烯酮的实验组中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生长速度加快,死亡率降低,饲料系数下降。当饲料中添加喹烯酮的剂量为75 mg/kg时,其对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效率提高最佳(P0.05),饲料系数最低,成活率最高。在75 mg/kg的喹烯酮添加量下,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的抗缺氧能力、血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均有提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喹烯酮对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的作用呈现非剂量依赖性,而且添加75 mg/kg喹烯酮对其抗缺氧能力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建鲤和斑点叉尾鮰养殖中喹烯酮的最适用量为75 mg/kg。  相似文献   

15.
夏开来 《水产养殖》2006,27(6):16-16
滁州市水库众多,其中大中型水库达48座,占安徽省的50%,并且水质清新无污染,适宜开展大规模水库网箱斑点叉尾鮰养殖,滁州市渔业主管部门2004年首次引进斑点叉尾鮰进行养殖。为解决斑点叉尾鮰苗种本地化的问题,我站进行了斑点叉尾鮰池塘苗种培育示范养殖试验。1养殖方法1.1池塘条  相似文献   

16.
在面积 0.67 hm2,水深 1. 5 m的池塘中投放体长为 3 cm的斑点叉尾鱼苗 9万尾,用干红虫饲养 188 d,共产大规格斑点叉尾鱼种 1 174 kg,平均规格 62尾/ kg,养殖成活率 87. 5%,每 667 m2获利 3 780元,投入产出比为 1∶ 1.87。  相似文献   

17.
在一面积为 5.4亩的池塘中 ,主养斑点叉尾 ,亩放养斑点叉尾冬片鱼种 730尾 ,规格 18.8克 /尾 ,经 2 70天养殖 ,取得亩产斑点叉尾成鱼 4 2 0kg ,规格 650克 /尾 ,成活率 88.5% ,亩产值8895元 ,亩效益 4 60 4 .8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河道网箱无公害饲养斑点叉尾鮰高产技术,2003年以来,我站开展建设标准化示范网箱,积极开展研究探索。结合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开展,建成了经农业部认定的广西梧州市西江船形网箱健康养殖示范区,主要产品斑点叉尾鮰、草鱼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现正着力打造斑点叉尾鮰出口基地。目前,健康示范区养殖斑点叉尾鮰单产达到了203 kg/m~2,个别高产网箱单产达400多kg/m~2。现将主要养殖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海安市充分发挥里下河优势,积极参与江苏省农技科技项目,目前建设海安市斑点叉尾鮰(Letalurus punetaus)繁育场一家,带动周边农户优化渔业养殖结构300×667 m2,随着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普及和推广,现就斑点叉尾鮰高效健康养殖危害分析与质量控制措施简要如下。1危害分析危害分析是斑点叉尾鮰商品鱼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要求对池塘环境条件、鱼种质量的鉴定、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水质管理、饲料的使用、病害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和豆粕型饲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江进行了斑点叉尾鮰从鱼种至成鱼的养殖示范试验。斑点叉尾鮰鱼种放养在5个1m3的网箱中,放养密度为400尾/m3。经166天饲养,斑点叉尾鮰从91g/尾长到了658g/尾。试验所用饲料为蛋白质32%的全植物性蛋白源豆粕饲料,平均饲料系数为1.76:1。养殖斑点叉尾鮰的平均毛产量为185kg/m3,成活率70%。该养殖试验受到了洪水、高温和河水中高泥沙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