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阴离子盐酸化日粮钙、镁水平对奶牛血清离子平衡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2头二胎以上围产期奶牛,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成4组(高钙高镁组、高钙低镁组、低钙高镁组、低钙低镁组),从产前3周开始饲喂4种阴离子盐添加剂日粮,日粮阴阳离子差(DCAD)值均为-65 mEq/kg.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不同程度下降(P>0.05);尿液pH值在5.5~6.5之间变化(P>0.05).产犊当天、产后1天和产后3天,阴离子盐酸化日粮中钙水平对围产期奶牛血清Ca2+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产犊当天,阴离子盐酸化日粮中镁水平对奶牛血清Ca2+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在产后3天,阴离子盐日粮钙、镁互作对奶牛血清Ca2+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各试验组奶牛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明日粮添加过瘤胃维生素D对围产期奶牛低钙血症的调控机制,在某集约化奶牛场选取40头奶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于产前10d至分娩后10d在日粮中每天添加1.5、3.0、6.0g/头过瘤胃维生素D。对4组试验奶牛围产期(分别于产前10、7、3、0d和产后3、7、10d)血清维生素D3(1,25-(OH)2D3)、钙、羟脯氨酸、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围产期奶牛血钙水平分娩时达最低,产后逐渐上升,且产前7d至产后10d对照组奶牛血钙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分娩当天试验Ⅰ组奶牛血浆中1,25-(OH)2D3、羟脯氨酸和降钙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状旁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日粮中每天添加1.5g/头过瘤胃维生素D能调节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等激素的分泌,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动员骨钙,从而防止奶牛产后低钙血的发生,且围产期奶牛低血钙症与机体血钙稳态调节作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3.
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围产期奶牛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围产期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体重550kg左右,2~6胎次,预产期相近、体况评分3.5分的围产期中国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3组。各组饲喂基础日粮组成相同,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81IU/kgBW维生素E,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1.62IU/kgBW维生素E,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2.43IU/kgBW维生素E,试验期60d(从预产前30d到产后30d)。试验结果显示:在产前7d、分娩当天和产后7d试验Ⅲ组的血清皮质醇浓度较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低,差异显著(P0.05);在产后30d试验Ⅱ、Ⅲ组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奶牛血液中三种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在产后7d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在分娩当天,试验Ⅲ组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粒细胞百分比试验Ⅲ组低于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单核细胞百分比试验Ⅲ组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维生素E对奶牛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且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43IU/kgBW维生素E的试验Ⅲ组对围产期奶牛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健康奶牛围产期钙代谢特点,本试验选取围产期健康奶牛20头,分别在产前7d、3d,分娩当天,产后3d、7d对试验奶牛血浆Ca、P、ALP、HYP浓度进行测定。按每个时间点血钙水平将试验奶牛分为血钙正常组(C)和低血钙组(L)。结果显示:奶牛在产前7d至产后7d低血钙发生率分别为45%、20%、80%、25%、15%。产前7d到产后7d,C组奶牛血浆Ca、ALP、HYP水平均显著高于L组(P0.05)。两组奶牛血浆P浓度围产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奶牛围产期易发生低血钙,以分娩时发生率最高;围产期奶牛低血钙症的发生可能与骨钙动员能力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奶牛围产期低血钙发生状况及其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奶牛围产期低血钙发生状况及其调节作用,本试验选取围产期经产的健康奶牛20头,分别对其产前21d、14d、7d、产后7d、14d、21d及分娩当天血中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羟脯氨酸(HYP)、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降钙素(CT)浓度进行测定.按血钙水平将试验奶牛按上述时间点均分为对照组(血钙正常)和低血钙组.结果显示:奶牛在产前21d至产后21d低血钙发生率分别为:0%、45%、20%、80%、25%、15%、10%.对照组奶牛血浆Ca、BGP的浓度产前14d到产后21d显著高于低血钙组(P<0.05),ALP、HYP在产前7d到产后21d显著高于低血钙组(P<0.05).两组奶牛血浆P浓度在围产期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血浆CT浓度在产前7d和分娩当天显著低于低血钙组(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血浆PTH浓度在产前7d到产后21d时显著低于低血钙组(P<0.05).结论:奶牛围产期易发生低血钙,以分娩时发生率最高.奶牛围产期易发低血钙与钙代谢调节激素未能发挥其动员骨钙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围产前期不同钙水平日粮对奶牛血钙水平及钙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奶牛产后维持较高钙水平,减少奶牛产后低血钙病的发生,本研究按照配对试验设计原则,选择体重、胎次相近,体况评分3.5以上,机能状态、生产性能良好,无任何临床症状,即将入围产期的荷斯坦奶牛16头,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分别饲喂不同钙水平的日粮,通过测量奶牛在产前3 d到产后3 d的血清中的钙、无机磷、镁、甲状旁腺激素、骨钙素、降钙素水平以及碱性磷酸酶活力等指标数量变化。结果表明:与其它钙水平相比,在0.36%钙含量的产前低钙日粮条件下,产前第2 d和第3 d奶牛的CT(降钙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BGP(骨钙素)水平显著提高(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产前日粮中添加0.36%钙含量可使奶牛产后维持较高的钙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6,(8):1387-1392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围产后期奶牛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探讨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疾病相关指标的发生特点,为围产后期奶牛产后保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年龄、体况、胎次相近的二胎以上无疾病史的健康奶牛30头,于分娩当天(0d),产后1,2,3,7,14,21d清晨饲喂前尾静脉采血10mL,分离血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β-羟丁酸(BHBA)、游离脂肪酸(NEF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葡萄糖(GLU)、血钙(Ca2+)、血磷(P3+)和血镁(Mg2+)的检测。结果显示:在试验期内30头试验奶牛脂肪肝的发病率为46.7%,酮病的发病率为40.0%,低血钙的发病率为33.3%;血液中NEFA的浓度在分娩当天最低为(0.33±0.17)mmol/L,与产后7,14,21d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中NEFA浓度从产后1d逐步升高。奶牛分娩当天血糖浓度最高为(6.40±1.55)mmol/L,与产后1,2,3,7,14和21天的血糖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奶牛产后在7~21d时,血液中BHBA浓度逐步升高,其中第21dBHBA浓度最高为(0.84±0.68)mmol/L,与0,1,2和3dBHBA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分娩当天Ca2+浓度为(2.29±0.31)mmol/L,与其他各天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0d起,血清中P3+浓度逐步升高,其中0d相对于3,7,14,21d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中Mg2+浓度产后1d最低为(1.56±0.42)mmol/L,0d血清Mg2+浓度与产后1,2,3,7,14,21d血清Mg2+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1~21d血清Mg2+浓度逐步升高,并处于平稳趋势。结果表明,该牛场奶牛产后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对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及保健,对于集约化高产奶牛场应制定合理的保健方案,通过饲料添加剂对分娩牛保健,来预防围产期常见营养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西藏围产期奶牛常用饲料原料、机体主要阴阳离子水平及其变化,2013年4月在日喀则市白朗县和江孜县选择了416头围产期奶牛,采集产前21天和产后21天的颈静脉血样和饲喂的饲草料,测定了样品中钙、钠、钾、镁、磷、硫、氯等离子血清浓度。结果表明,奶牛血清中Cl、Na、P、Ca、Mg含量在分娩后呈现降低趋势;但K含量分娩后有升高的趋势。奶牛围产期的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D)计算结果表明:奶牛围产前、后期的DCAD值为168~248m Eq/L,日粮属于阳离子型日粮。对血清中Ca离子检测发现,80%的围产期奶牛血钙浓度低于2.0~3.0mmol/L,处于亚临床性低血钙,这表明试验奶牛围产期低血钙症发生率高与摄入高DCAB日粮有关。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阴阳离子差(DCAD)对喀斯特地区围产期奶牛体内代谢、健康状况及泌乳性能的影响。将30头荷斯坦经产干奶牛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其DCAD水平分别为+81、+20和-32 mmol.kg-1DM。结果表明:尿液pH随DCAD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血浆Ca、C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Na、K、P,葡萄糖、尿素氮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低血钙、胎衣不下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各组奶牛对DMI、奶产量和奶成分影响不大(P>0.05)。结果提示,在喀斯特地区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是可行的,可引起奶牛体内代偿性轻度代谢酸中毒,增加血Ca水平,有利于改善健康状况,对奶牛产后泌乳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选择24头干奶后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配对分为3组,每组8头牛,分别在围生前期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阴离子型日粮(试验1组)和阴离子型高钙日粮(试验2组),以研究围生前期日粮中不同日粮阴阳离子差(DCAD)与钙水平对奶牛钙代谢和泌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奶牛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奶牛分娩后24h血清中的钙离子质量浓度及产后1~60d的日平均泌乳量都有极显著的提高,且试验2组奶牛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奶牛;试验1组奶牛分娩后24h血清中的甲状旁腺素和维生素D3质量浓度有极显著提高;试验2组奶牛分娩后24h血清中维生素D3的质量浓度有显著提高,降钙素的质量浓度则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表明:围生前期饲喂阴离子型高钙日粮可更好的维持奶牛的钙代谢并提高日平均泌乳量。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24头围产前期的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阴离子盐和钙,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对奶牛产后生产性能和疾病的影响,及其配合高钙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阴离子盐可有效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显著提高产奶量(P<0.05),但对乳脂、乳蛋白的含量没有影响(P>0.05);而且显著提高分娩当天的血钙浓度,降低血清中PTH水平,有效预防了奶牛产后产乳热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将健康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预产前28d按奶牛营养需要分别饲喂100%、120%、80%能量日粮,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的产奶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测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奶牛血中神经肽Y和生长激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奶期低能量日粮饲喂,奶牛血中神经肽和生长激素浓度均高于其他2组,从产前14d至产后28d组间差异显著(P〈0.01;P〈0.05),提示低能量饲料饲喂干奶期奶牛,产后能量负平衡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前期饲粮阴阳离子差(DCAD)对产后奶牛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犊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取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2~4胎次、体重相近、预产期相近的围产前期(产前28天)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分为4组,每组5头。4组分别在围产前期饲喂DCAD为+262.31、+130.26、+78.51、+6.67 mmol/kg(干物质基础)的饲粮,阴离子盐的添加量分别为0、15.0、21.9、29.1 g/kg。试验期49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降低奶牛产前饲粮DCAD能显著提高其血清钙含量(P0.05);显著降低尿液p H(P0.05);显著提高产后血清维生素D含量(P0.05);显著提高犊牛血清抗氧化能力(P0.05);但对奶牛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β-羟丁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添加阴离子盐降低产前奶牛饲粮的DCAD可以促进其血清钙稳态,诱发机体轻度代谢性碱中毒从而减少产褥热的发病率,并提高犊牛的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15.0 g/kg(干物质基础)为阴离子盐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对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奶牛、新生犊牛血清指标的影响,为异位酸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合理添加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8头健康、第3胎次、预产期相近的经产荷斯坦围产期奶牛,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饲喂基础饲粮+30 mL/(d·头)的异位酸,Ⅱ组饲喂基础饲粮+60 mL/(d·头)的异位酸。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从奶牛产前21 d开始到产后21 d结束。结果表明:1)在产后10和21 d,Ⅰ、Ⅱ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Ⅰ、Ⅱ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组瘤胃氨态氮(NH 3-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组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产前10 d,Ⅱ组奶牛血清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奶牛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在产前10 d和产后21 d,Ⅱ组奶牛血清尿素氮(U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21 d,Ⅰ、Ⅱ组奶牛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产前10 d,Ⅰ组奶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0和21 d,Ⅱ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和产后10 d,Ⅱ组奶牛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Ⅰ组奶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0 d,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在产前10 d和分娩当天,Ⅱ组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Ⅱ组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6)Ⅰ、Ⅱ组新生犊牛血清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新生犊牛血清IgA、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围产期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可提高奶牛产奶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奶牛的抗氧化及免疫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新生犊牛的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本试验中,奶牛围产期饲粮中异位酸适宜添加量为60 mL/(d·头)。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报道,用48头经产2次以上、无产后瘫痪病史的荷斯坦奶牛进行2×2因子试验,以期确定日粮中补充铵盐和摄食钙量对分娩时血清钙浓度的影响。设计了4种日粮,分别供给53克或105克总钙,以及添加或不添加铵盐(剂量为每天氯化铵和硫酸铵各100克)。若计算日粮的阴离子—阳离子平衡:(钠+钾)-(氯+硫),则添加铵盐组为—75毫当量/公斤于物质,不添加组为+189毫当量/公斤干物质。从预测的产犊日期前21天开始直到分娩喂给试验日粮。结果表明,饲喂期间钙的摄  相似文献   

16.
过瘤胃维生素D预防围产期奶牛低血钙症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取围产期经产健康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T1,T2,T3和C组,每组各10头.产前7d分别每头每天饲喂过瘤胃维生素D 1.5,3.0,6.0和0g,直至分娩,产后均不饲喂过瘤胃维生素D,试验至产后7d结束.所有试验奶牛在产前7d,3d、产后3d,7d及分娩当天测定血浆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在前期建立了动物胃肠道钙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检测体系与表达谱分析的基础上,旨在进一步确定饲粮阴阳离子差(DCAD)水平对动物血钙浓度和胃肠道组织钙结合蛋白-D9k(Ca BP-D9k)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为揭示低DCAD水平防治动物低血钙症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将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自配种前3 d起分别饲喂DCAD水平为+300(高DCAD水平组,HD组)、+150(对照组,CON组)、-50(低DCAD水平组,LD组)的饲粮。检测母鼠产前20 d(-20 d)、产前5 d(-5 d)、产后当天(0 d)、产后3 d(+3 d)血钙浓度和胃肠道组织Ca BP-D9k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HD组相比,LD组显著提高了围产期内0 d、+3 d小鼠血钙浓度(P0.05),显著上调了小肠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与结肠Ca BP-D9k 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这一效应在-5 d、0 d表现最为显著(P0.05),并在+3 d提高了小鼠空肠与结肠的Ca BP-D9k 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统计结果显示,十二指肠、空肠与结肠3个位点的Ca BP-D9k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DCAD水平、血钙浓度具有显著的关联性(P0.05)。由此可见,降低DCAD水平可上调动物小肠及结肠肠段Ca BP-D9k mRNA相对表达水平,同时伴随更高的血钙浓度。这可能是低DCAD水平有效维持动物围产期血钙稳恒,降低低血钙发生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围产期奶牛生殖激素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发挥奶牛的遗传潜力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健康的围产期荷斯坦牛32头,按照年龄相近、胎次相近、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常规基础日粮,处理A组、处理B组、处理C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复方中草药,从产前21d~产后21d连续饲喂42d,添加量分别为50g/d、100g/d、150g/d。结果表明:奶牛围产期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可促进围产期奶牛生殖激素的分泌,促进遗传潜力的发挥;奶牛围产期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可提高第一情期受胎率、产后70d内第一次发情的母牛比率,缩短分娩至产后第一次配种间隔天数和产犊间隔,促进奶牛产后体况恢复,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围产期一胎奶牛与经产奶牛血液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反映出一胎奶牛与经产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以及变化规律,为规模化奶牛场围产期一胎奶牛与经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与产后护理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年龄、体况相近的一胎次奶牛5头,经产奶牛5头作为试验动物,在产前7(-7d),4(-4d),1d(-1d)、分娩当天(0d)和产后1,3,5,7,9,11,14,17,20d时尾静脉采血10mL,分离血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葡萄糖(GLU)、钙(Ca)、磷(P)、镁(Mg)、β-羟丁酸(BHBA)、游离脂肪酸(NEFA)、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甘油三酯(TG)的检测。结果显示,GLU浓度一胎牛在-7,-4d时极显著高于经产牛(P0.01),在0,3,5,7,9,11,14,17,20d时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且0dGLU浓度最高。Ca浓度一胎牛在0,1d时极显著高于经产牛(P0.01),在-4和-1d时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且分娩当天最低。P浓度一胎牛在0d时极显著高于经产牛(P0.01),一胎牛血清P浓度整体高于经产牛。Mg浓度一胎牛在1d时显著低于经产牛(P0.05)。BHBA、NEFA、TG、TP、ALB、GLO一胎牛与经产牛各采血时间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经产牛产后血液生化指标BHBA、NEFA、TP、ALB、GLO略微的高于一胎牛。结果表明,本试验一胎牛在能量代谢指标与Ca、P、Mg指标上优于经产牛,经产牛产后发生营养代谢病的风险高于一胎牛,建议牧场管理者应重视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最好做到一胎牛与经产牛的分群饲养,加强对经产牛的产后保健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过瘤胃复合维生素对围生期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围生期健康的荷斯坦奶牛119头,分为2组,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过瘤胃复合维生素50 g/(d·头),试验期为51 d,分别测定奶牛产前7天、分娩当天和产后30天的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奶牛在产前7天血清中Ca的浓度和产后30天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活性及尿素氮和葡萄糖的浓度均极显著升高(P0. 01),球蛋白、白球比、三酰甘油浓度显著升高(P0. 05)。说明添加过瘤胃复合维生素可提高奶牛产后葡萄糖的浓度,缓解能量负平衡,对预防肝脏疾病和改善蛋白质代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