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蔗糖基聚合物对荔枝的增甜作用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用1.5%的蔗糖基聚合物水溶液处理三月红荔枝,研究了其对荔枝的增甜作用及对荔枝叶片中的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挂果期喷施蔗糖基聚合物可提高三月红荔枝的果品品质,提高其叶片中的SS、SPS活性,在果实增甜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王丽娟  李天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1-12023
[目的]研究夜间亚低温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 ill.)果实几种糖含量及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9℃夜间亚低温处理对番茄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及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糖含量与糖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经过夜间亚低温处理后,番茄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小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夜间亚低温处理使番茄果实中AI和NI的活性降低,但SS和SPS活性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番茄幼果期,果实中AI和NI活性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但在果实成熟时转化酶活性急剧升高;SS活性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降低,在果实成熟期SS活性很低;试验期内,SPS活性一直处于低活性水平。番茄果实中AI和NI活性与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夜间亚低温导致成熟期番茄果实含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转化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芒果果实糖积累和转化的生理机制。[方法]以‘KRS’芒为试材,研究芒果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淀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变化,与淀粉酶、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相关性。[结果]果实发育前期‘KRS’主要积累淀粉、葡萄糖和果糖,成熟时淀粉酶活性降至最低,淀粉水解快速积累蔗糖。在整个发育过程中AI活性维持最高,完熟时降低,SPS在果实发育中期略有降低,完熟时升至最高,SS和NI一直很低且较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淀粉含量与酸性转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蔗糖、葡萄糖含量与SPS、SS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糖含量与SS、A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芒果成熟时淀粉分解、AI活性降低和SPS、SS活性的增加是引起‘KRS’果实蔗糖积累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蔗糖基聚合物对网纹甜瓜、红江橙、番木瓜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挂果期叶面喷施蔗糖基聚合物水溶液处理3种水果,测定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总糖等生化物质的变化,并与其他2种增甜剂春雨1号和果王进行比较。[结果]结果表明,蔗糖基聚合物可有效提高这几种水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水果酸度,明显改善果实品质,对网纹甜瓜、红江橙的增甜效果优于其他2种增甜剂。[结论]蔗糖基聚合物作为水果增甜剂,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0.7%蔗糖基聚合物对圣女果进行采后涂膜处理,研究了其对圣女果总糖含量、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基聚合物处理可提高圣女果采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有利于蔗糖的积累和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试材,研究了蔗糖合成酶促进剂SFE和抑制剂AMD对光周期诱导菊花成花过程芽和叶片中蔗糖含量及蔗糖代谢关键酶——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的影响。结果表明,SFE和AMD处理及对照叶片和芽中蔗糖含量在花芽分化启动期(II)均显著升高,分化启动后降低,其中AMD处理的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其它二者;SFE处理的叶片蔗糖含量在花瓣分化之前高于对照,AMD处理的则比对照及SFE处理的减少;芽中蔗糖含量始终低于叶片,但整个分化过程特别是中后期对照和SFE处理的芽中增幅高于叶中。SFE处理与对照叶片和芽中SPS和SS活性均随花芽分化启动有所增强,以叶片中SPS活性增幅最大,高达80.6%,比同期对照高26.8%;叶中SPS和SS活性高于芽中;分化启动后逐渐降低,但整个分化过程始终高于处理前水平;不同分化阶段SPS和SS活性变化与对照不尽相同,SS活性从处理至总苞鳞片分化期(III)持续升高达到峰值,而后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后期(V)与对照接近。AMD处理植株叶片和芽中SPS和SS活性自处理开始均有所下降,在花芽分化启动期(II)叶片SPS活性下降最多,达29.6%,芽中SS活性在III期降至最低,为分化前的33.7%,之后缓慢回升,至花瓣分化后期(VII)与其它二者接近。SFE和AMD处理对菊花花芽分化进程有影响,SFE处理的植株花芽分化启动和结束时间分别比对照提前1 d和2 d,AMD处理的则分别比对照推迟3 d和6 d。分析表明,AMD和SFE通过调节SPS和SS活性影响蔗糖合成进而影响菊花花芽分化进行.  相似文献   

7.
脐橙果实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罗伯逊”脐橙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蔗糖合成酶 (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测定 ,结果表明 :SS合成与分解方向的活性变化趋势相似 ,SS分解方向活性在果实的整个发育期的两次回升 ,分别是SPS和SS合成方向的活性上升阶段 ,它通过调节果实内蔗糖浓度来影响果实的库强 ;SPS和SS合成方向分别是花后 15 0d之前和花后 15 0d之后影响果实糖积累的主要酶 ,SS分解方向则是通过调节果实的库强来影响糖积累  相似文献   

8.
丁明华  涂艺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33-9235,9238
[目的]探索不同产地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差异及其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为指导南丰蜜橘的适度生产、保持地域产品声誉以及科学发展名贵稀有物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分析了6个不同产地南丰蜜桔果实的主要品质特性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特征。[结果]南丰原产地的南丰蜜桔中总糖含量、尤其还原糖含量、糖酸比、固酸比均优于其他产地的果品,故体现出品质优异;不同产地南丰蜜桔中积累的可溶性糖种类含量存在差异;通过对蔗糖中性转化酶(NI)活性与还原糖含量、蔗糖合成酶(SS)活性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与蔗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还原糖与NI活性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蔗糖含量与SPS和SS活性之和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丰蜜桔引种种植范围的界定及品质的保证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蔗糖基聚合物对龙眼果实营养成分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8年生石硖龙眼树为材料,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0.5%的蔗糖基聚合物水溶液,研究蔗糖基聚合物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喷施蔗糖基聚合物后第152、0和25天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5.2%、15.6%和7.2%。在果实采收日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2%、9.2%和12.9%;果实百粒重和可食率分别比对照高11.9%和16.4%;蔗糖聚合物处理对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结论]在龙眼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蔗糖基聚合物能明显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百粒重和可食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枸杞果实转色前后糖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枸杞果实中糖的积累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枸杞果实转色后与转色前相比: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均明显升高,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明显降低,据此认为枸杞果实糖代谢可能受SAI和SS、SPS的综合调控。  相似文献   

11.
王丽娟  李天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04-12706
[目的]探讨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6℃夜间低温处理1、3、5、7d对番茄叶片中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经过夜间低温处理,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处理期间6:00时均大于对照,11:00时则相反;处理和对照植株在6:00时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低于11:00时。番茄叶片中的淀粉含量在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夜间低温处理使番茄糖代谢酶活性发生了改变,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处理植株的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皆高于对照,而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皆低于对照;处理植株11:00时的所有酶活性均高于6:00时,对照植株11:00时与6:00时相比转化酶活性降低,而合成酶活性升高。在夜间低温处理过程中处理植株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降低,叶片中11:00时蔗糖增加量小于对照,说明夜间低温处理降低了番茄叶片的蔗糖合成能力。[结论]为番茄设施高产栽培的环境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6℃夜间低温处理1、3、5、7d对番茄叶片中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经过夜间低温处理,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处理期间6:00时皆大于对照,11:00时则相反;处理和对照植株在6:00时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皆低于11:00时。番茄叶片中的淀粉含量在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皆较对照有所增加。夜间低温处理使番茄糖代谢酶活性发生了改变,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处理植株的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皆高于对照,而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皆低于对照;处理植株11:00时的所有酶活性皆高于6:00时,对照植株11:00时与6:00时相比转化酶活性降低,而合成酶活性升高。在夜间低温处理过程中处理植株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降低,叶片中11:00时蔗糖增加量小于对照,说明夜间低温处理降低了番茄叶片的蔗糖合成能力。[结论]为番茄设施高产栽培的环境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蔗糖基聚合物对茂谷柑的保鲜效果。[方法]用0.5%、0.7%、1.0%浓度的蔗糖基聚合物对茂谷柑进行采后处理,研究其对茂谷柑的丙二醛含量(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采后进行蔗糖基聚合物处理茂谷柑,可以提高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和POD活性。[结论]蔗糖基聚合物在延缓果实组织的衰老,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延长贮藏寿命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蔗糖基聚合物对茶树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蔗糖基聚合物应用于茶树菇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1.0%的蔗糖基聚合物水溶液对茶树菇进行3种栽培处理,茶树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以及品质性状被测定。[结果]结果表明,蔗糖基聚合物应用于茶树菇栽培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效作用,其中,蔗糖基聚合物以拌料处理增产效果最优,增产率达28.4%,生物学效应达75.4%;而现蕾后以喷施处理对茶树菇品质提高有显著作用,蛋白质、多糖和Vc含量分别提高了26.1%、18.6%和2.1%。[结论]蔗糖基聚合物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食用菌生长调节剂,应用于茶树菇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