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玉文  陈雪凤 《中国食用菌》2011,30(2):25-26,30
为了探索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的关键技术,实施适合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并实施以桑枝为主要原料的猴头菇栽培配方试验,筛选出适合利用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最佳配方为桑枝35%。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猴头菇菌株栽培试验,获得适合桑枝栽培猴头菇优良菌株,为利用桑枝高产栽培猴头菇提供依据。选择6个猴头菇菌株,分别进行菌丝生长和桑枝屑栽培出菇试验,通过分析菌丝生长和出菇情况,筛选出适合本地利用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在供试的6个菌株中,筛选出适合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的菌株为H-4。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对我省主要几个猴头菇菌株在高效栽培过程中的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猴头菇Ha是适合在本地区进行高效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筛选适宜桑枝屑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优良菌株,我们引进金针菇菌株进行工厂化出菇试验。现将该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适合桑枝屑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利用广西大量的桑枝屑为主要原料,栽培国内引进的7个秀珍菇优良菌株,观察比较秀珍菇菌丝体的生长情况、出菇温度范围、予实体经济性状、产量生物转化率等,以从中筛选出适宜广西利用桑枝屑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菌株是引自华中食用菌栽培研究所的“秀珍3号”。  相似文献   

6.
结合玉林市养蚕方式和猴头菇的栽培管理特点,试验探索出利用冬季闲置蚕房桑枝栽培猴头菇的合理栽培模式:短袋两头接种地面摆放出菇.利用桑枝栽培的猴头菇多糖含量0.32%高于用木屑栽培的猴头菇.  相似文献   

7.
以引进和自有保藏的猴头菇菌株共8株,在江苏地区进行品比试验。通过进行猴头菇菌株的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菌丝液体发酵生物量以及出菇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比较.筛选到一株产量较高性状较好的猴头菇品种(中国农科院保藏号CAHHFT一7010),为进行适合本地栽培的猴头菇新菌株诱变选育提供了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2019,(6)
以"常山99"为试验菌株,采用室内层架式栽培方法,研究了主料中不同桑枝木屑添加量(0%、30%、40%、50%、60%、70%、100%)对猴头菇菌丝长速、长势、产量和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枝替代传统栎木木屑,当其添加量达到100%时,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当添加量达到50%时,猴头菇鲜品产量最高,达0.491 kg/袋。用桑枝屑可替代传统花栎木屑栽培猴头菇,可减少传统林木类原料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9.
猴头菇十二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笔者从全国各地引进20余个猴头菇菌株,经初试选出12个菌株,1995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复壮、筛选出适合天津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菌株2个,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法测定各菌株间的同工酶,为以后研究猴头菇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1号菌株:猴头22,引自福建省宁德地区宁古食用菌所;2号菌株:猴头511,引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3号菌株:三明猴头菇,引自福建省三明市真菌所;4号菌株:冀微猴头菇,引自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5号菌株:猴头93,引自山东师范大学;6号菌株:天农猴头菇,本所组织分离;7号菌株:猴头1,引自山东师范大学;8号菌株:he8猴头菇,引自天津市林果研究所;9号菌株:H-8野猴头菇,引自山西农业大学;10号菌株:长刺猴头菇,引自湖北省仙桃市;11号菌株:农大猴头菇,引自北京农业大学;12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21,(4)
为筛选猴头菇立体逆向栽培的适宜菌株,比较9个猴头菇菌株的菌丝长势、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和子实体形态特征等。结果表明,猴头菇H3(常山猴头菇)菌株表现较好,菌丝长势旺,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颜色和形态特征优,商品性佳,平均产量可达0.75 kg/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宜宾市丰富的桑枝条资源,2018年至2019年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开始利用桑枝屑栽培香菇,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选择11个香菇菌株,分别进行菌丝生长和桑枝屑栽培出菇试验。结果表明,香菇“808”为综合性状最优菌株,适宜在宜宾市桑枝代料栽培食用菌中进行推广。若以香菇多糖含量为筛选指标,则桑枝栽培香菇“236”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三个猴头菇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芯是山西省主要的农作物副产品,资源丰富,为了获得适合玉米芯为栽培材料的猴头菇高产菌株,我们从1989~1990年对三个猴头菇菌株进行了品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21,(3)
目的:筛选适宜在浙北地区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明确不同菌株的农艺性状,以满足生产需求。方法:设施化栽培7个猴头菇菌株,比较产量、子实体形态及主要营养成分等。结果:菌株h51的产量最高,为(586.4±5.16)g/袋,生物转化率达(93.08±20.82)%,低、高温季节出菇量较多,单菇质量较高,菇形好,并且粗蛋白含量高,适宜鲜销;菌株h92产量仅次于菌株h51,为(570.8±12.0)g/袋,菇形好,折干率高,适宜鲜售、干销;菌株R和U粗多糖质量分数高,分别为(69.95±1.02)mg/g和(68.23±7.18)mg/g,可用于制备猴头菇多糖。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共在西藏林芝地区的20个不同地点采集到20株优良野生黑木耳菌株,然后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通过常规筛选程序进行菌种筛选,以期得到适合当地栽培出耳的优良黑木耳菌株。结果表明,20株试验菌株中X6菌株的母种、原种及栽培种中菌丝的生长速度、抗污染能力和长势等均优于其他试验菌株与对照菌株,然后通过栽培试验和商品性能分析,确定X6为优良菌株。最后通过rDNA的ITS序列对筛选所得菌株进分子生物学鉴定,ITS基因序列比对表明,X6菌株为木耳属黑木耳种。  相似文献   

15.
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产量、子实体栽培性状及栽培周期为指标,对6个白色金针菇菌株进行筛选,旨在筛选出适合工厂化再生法栽培的白色金针菇菌株。试验结果表明,F8903菌株茵丝生长速度快且生长旺盛;单袋产量达317g,比对照增产12g;栽培周期56d,比对照缩短5d;子实体各项栽培性状优良,是适应金针菇工厂化再生法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2个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菌株在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性状及其产量方面的比较,筛选出适宜山西省栽培的猴头菇菌株,以期为广大菇农种植猴头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号菌株和2号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强,子实体个大,圆整紧实,颜色洁白,生物学效率高,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山西省晋中市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野生云耳的分离和以桑枝秆为原料进行栽培驯化,获得一株性能稳定的优良菌株,定名为百云6号。经过小试、中试栽培,表明该菌株完全适应以桑枝秆为原料的代料栽培,正常气候条件下,桂中、桂南两地域中试的生物学转化率没有明显差别,分别达到119.34%和120.36%。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桑枝屑不同配方栽培金针菇的产量,进行了本项试验。试验采用3个添加不同比例桑枝屑的培养基配方和常规配方进行金针菇出菇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桑枝屑最佳配方,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适宜南宁地区利用桑枝屑栽培的毛木耳品种,以8个毛木耳菌株在PDA及桑枝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PDA和桑枝培养基上,毛木耳43、台毛一号菌丝粗壮有力,菌丝生长快;在子实体生物学效率上,毛木耳43最高,其次是毛木耳tld、台毛一号。综合分析,毛木耳43、台毛一号、毛木耳tld较适宜南宁地区利用桑枝屑为主要栽培基质的菌株。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分离并驯化出性状优良的金福菇菌株进行对比试验,并结合培养料配方试验、播期试验等,筛选出适合广西桂中地区栽培的金福菇菌株;并对金福菇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寻找出适合广西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