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增强脂肪酸的氧化、提高肌肉葡萄糖摄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等作用,通过PPARα和AMP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脂联素在健康人体血清中含量丰富,在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含量降低。运动对脂联素水平影响未取得一致的研究结果,寻找一个有效干预脂联素水平的运动处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浅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30例2型糖尿病不伴DR(NDR组)、30例2型糖尿病伴单纯型DR(NPDR组)及30例2型糖尿病伴增殖型DR(PDR组)患者血浆VEGF的水平,并与20例体检健康者(健康组)比较。结果健康组、NDR组、NPDR组和PDR组的血浆VEGF水平分别为(80.87±6.32)(、91.80±7.81)(、104.25±9.36)和(120.38±10.66)n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DR患者血浆VEGF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参与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血浆VEGF浓度动态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DR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3.
2种多西环素注射液在健康猪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头健康仔猪,按随机交叉设计试验,进行肌注2种多西环素注射液(10 mg/kg)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多西环素的浓度,所得药-时数据用3P97药动软件处理。普通多西环素注射液和长效多西环素注射液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1/2Ka(吸收半衰期)分别为(0.22±0.06)h和(0.51±0.17)h,T1/2β(消除半衰期)为(5.21±1.78)h和(11.07±4.14)h,Tmax(峰时)为(0.62±0.27)h和(2.31±0.44)h,Cmax(峰浓度)为(2.61±0.58)μg/mL和(1.24±0.33)μg/mL,AUC(药-时曲线下面积)为(9.53±2.47)μg.h/mL和(19.85±5.62)μg.h/mL。普通多西环素注射液肌注给药在健康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为:吸收迅速,达峰快,体内分布广。长效注射液具有缓释和长效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3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了解APN和hs-CRP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不同证型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符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的气阴两虚组、痰浊闭阻组患者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APN、hs-CRP水平和FPG、TC、TG、LDL、HDL、HbA1c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APN和hs-CRP值分别为(10.73±1.44)μg/mL和(1.14±0.31)mg/L,气阴两虚组APN和hs-CRP值分别为(6.72±1.22)μg/mL和(3.91±2.75)mg/L,痰浊闭阻组APN和hs-CRP值分别为(7.41±1.26)μg/mL和(6.92±3.38)mg/L。气阴两虚组和痰浊闭阻组AP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气阴两虚组和痰浊闭阻组hs-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气阴两虚组APN、hs-CRP水平低于痰浊闭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APN和hs-CRP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气阴两虚证关系密切。APN和hs-CRP血清水平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治疗有参考意义,应特别注意益气养阴。APN和hs-CRP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辨证分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巨噬细胞和斑马鱼这2种模型来评价紫草素的抗炎作用。【方法】首先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紫草素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然后将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LPS 1μg/mL)、LPS(1μg/mL)+紫草素(0.3、1.5、3μg/mL))组和紫草素(3μg/mL)组。采用一氧化氮产生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促炎因子和促炎细胞介质的含量。在斑马鱼试验中,检测紫草素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并通过存活率、体型、心率和体长等结果,选择合适的紫草素浓度(0.001、0.01、0.1μg/mL)进行后续试验。在转基因斑马鱼卵黄囊中注射2 nL LPS(2 mg/mL)建立炎症模型,测定紫草素处理后卵黄囊中2种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募集情况、测定紫草素对脂多糖诱导的斑马鱼心跳的影响。【结果】在细胞研究中,与仅经LPS处理的细胞相比,紫草素的加入可以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积累。同时,紫草素还能抑制一氧化氮的分泌量,抑制率可达50%。斑马鱼的研究表明,紫草素有效地减少了卵黄囊中两种细胞的大量聚集,最高抑制率为73.3%,也减轻了LPS引起...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奶牛静脉血、胎盘组织、脐静脉血和犊牛静脉血中脂联素之间及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选取规模化养殖场正常分娩奶牛54头,按犊牛初生重将奶牛分为3组:A组,≤40kg,9头;B组,40~45kg,25头;C组,≥45kg,20头。分别采集分娩奶牛颈静脉血、胎盘组织、脐静脉血及犊牛颈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液及胎盘组织脂联素水平,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样品之间及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奶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29.15±4.02)mg/L)高于脐静脉血((13.79±1.14)mg/L)与犊牛静脉血((13.46±0.94)mg/L)脂联素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脐静脉血脂联素水平高于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奶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与胎盘组织、脐静脉血、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以及胎盘组织脂联素水平与脐静脉血、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脐静脉血脂联素水平与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极显著正相关(P0.01);犊牛初生重与奶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脐静脉血、胎盘组织脂联素水平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奶牛静脉血、胎盘组织、脐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及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在公、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脐静脉血、胎盘组织脂联素水平对犊牛初生重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对犊牛初生重具有一定影响,而奶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对犊牛初生重的影响不显著;奶牛静脉血、脐静脉血、胎盘组织及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在公、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囊素和法氏囊超滤物对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为对象,通过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的OD490值.结果表明,随着囊素和法氏囊超滤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抗体分泌逐渐增加,当囊素浓度为50μg/mL、超滤物浓度为2.5mg/mL时,OD490值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组增加8.83%和5.72%(P<0.01);随着浓度的继续增加,OD490值开始下降.同时观察到,处理48h后,500μg/mL囊素组和5mg/mL法氏囊超滤物组有部分细胞死亡,1000μg/mL囊素组及40,20,10mg/mL法氏囊超滤物组细胞全部死亡,其它组细胞正常.动态试验表明,加入50μg/mL囊素后3h,OD490值增加最高,达24.93%(P<0.01).因此,囊素和法氏囊超滤物能直接与杂交瘤细胞作用,并提高其抗体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8.
不同剂量STZ与高脂饲料联合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剂量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高脂膳食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效果。选择C57BL/6J小鼠,5周龄开始饲喂高脂饲料,持续10周,将膳食诱导的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个试验组[分别为试验组A(腹腔注射STZ 50mg/kg)、B(腹腔注射STZ 70mg/kg)、C(腹腔注射STZ 100mg/kg)],每组均为10只动物。试验组小鼠腹腔注射STZ后与对照组一起继续饲喂高脂2周。分别检测各组小鼠造模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成模后糖耐量。结果表明试验A、B、C 3组的成模率分别为70%、90%、100%,其血糖含量(分别为229.4±8.72、349.4±6.71、432.5±11.0 mg/dL)显著地高于对照组(168.7±4.18mg/dL);其血浆胰岛素含量(分别为1.83±0.288,0.659±0.058,0.438±0.02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95±0.218ng/mL)。不同STZ剂量可诱导不同程度的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动脉外膜消融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雄性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5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肾动脉外膜射频消融组(消融组,n=13)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n=12).采用自制的射频消融仪行双侧行肾动脉外膜行环状消融.结果 肾动脉外膜消融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降至正常血压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9±13.0) mmHg vs (165.0±6.7) mmHg,P<0.01).消融组术后心率逐步降低,术后3周下降最为显著,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2.5±26.3)次/min vs (392.5±34.1)次/min,P<0.01].与术前相比,消融组术后3周时左室后壁厚度(LVPM)明显减少[(1.89±0.23)mm vs (2.23±0.25) mm,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周消融组LVPM显著减少[(1.89±0.23)mm vs (2.24±0.21) mm,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消融组肾素活性显著降低[(39.1±9.2) μg/(L·h) vs (20.8±8.8) μg/(L.h),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消融组心肌组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降低[(217.3±36.4) ng/g vs (153.1±27.4) ng/g,P<0.05),消融组心肌组织肾上腺素水平显著降低[(113.5±28.3) ng/g vs (76.3±24.1) ng/g,P<0.05];Masson染色可见消融组心脏心肌间质纤维明显减少,心脏胶原容积分数(CVF)显著降低[(8.59±0.78)%vs (10.73±0.86)%,P<0.05].血管紧张素1(ACE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消融组心肌组织ACE1生成减少,而ACE2生成增多.结论 肾动脉外膜消融能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重构,交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的抑制可能是改善心肌重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降糖降压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脂肪因子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降糖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降压汤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及血浆他扎罗汀诱导基因 2(Chemerin)、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血压、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hemerin、Hcy、BN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N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 降糖降压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脂肪因子及细胞因子有较好的调节功效及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市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状况。方法:测定糖尿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并检测空腹甘油三脂(TG)、空腹高密度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然后算出体重指数,计算和分析MS的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组MS的患病率为75.7%(137/173例),高血压组为77.8%(130/16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为92.1%(58/63例),三组MS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5%,15/111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的MS患病率最高。3组患者的血糖、血压、体重指数及血脂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这些患者对MS的知晓率仅为2%。结论: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MS患病率较高,因此有必要早期对其给予指导和干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与血管钙化之间的关联性,为早期诊断和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按入选标准对59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记录临床体征、血液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值,x线摄片记录胸主动脉和髂动脉的血管钙化情况,并对各因素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腰椎骨量分析可见:骨质疏松6例(10.2%),骨量减少27例(45.8%);股骨颈骨量分析可见:骨质疏松7例(11.8%),骨量减少28例(49%).髂动脉钙化与腰椎(L1—L4)骨质疏松(P=0.04)和股骨颈骨质疏松(P=0.036)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髂动脉钙化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发现动脉钙化可能提示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用吲达帕胺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缬沙坦80mg,每日1次;观察组服用缬沙坦80mg及吲达帕胺缓释片1.5mg,每日1次。所有病例观察20周,主要观察药物降压疗效、对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缬沙坦和吲达帕胺缓释片联用比单用缬沙坦的降压效果更好。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及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缬沙坦与吲达帕胺缓释片联用能有效的降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左心室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3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45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卡维地洛3.125mg,2次/d,每2周递增直至靶剂量(25mg,2次/d)或最大耐受剂量。随访12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脏功能以及血糖、胆固醇等变化,心脏事件以及药物耐受性。结果(1)随访12个月后,卡维地洛组死亡2例、中断卡维地洛2例,对照组死亡4例,均予剔除;(2)治疗后卡维地洛组(41例)心脏功能LVEDD、LVESD及LVEF较对照组(24例)改善明显(P<0.05),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但2组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随访期间,卡维地洛组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45vs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均未发生低血糖反应、水肿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清钠、血清肌酐清除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胆固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在老年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事件发生,对血糖、血脂代谢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老年人抑郁现状及HbA1c水平,探讨Ⅱ型糖尿病老年人抑郁与HbA1c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Ⅱ型糖尿病老年人共316名进行抑郁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相关生化检查.结果 47.5%的Ⅱ型糖尿病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高值,且抑郁检出率为25.6%;抑郁组与非抑郁组Ⅱ型糖尿病老人FPG,2h-PG及HbA1c等生化指标存在差异(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并发症、抑郁是影响HbA1c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Ⅱ型糖尿病老年人抑郁症状普遍存在,抑郁患者血糖控制能力较差,临床医生应注重糖尿病老年人的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及早摆脱不良心理,恢复自信,降低HbA1c水平,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至2006年糖耐量减低患者355例,随机分为干预治疗组(n=166)和非干预治疗组(n=189),出院后随访3a,统计糖尿病(DM)发生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非干预治疗组中发生DM70例07.0%),年转化率为12.3%;干预治疗组中发生DM24例(14.4%),年转化率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与餐后2h血糖(OR=3.016)、家族史(OR=1.446)和年龄(OR=1.176)有关。结论IGT患者发生DM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餐后2h血糖、家族史和年龄,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DM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患者血清中TM和EHDF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该病中的意义.方法运用ELISA法检测32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组、25例糖尿病组及20例正常组血清中TM与EDHF的表达,统计检测相关数据.结果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组及糖尿病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两组血清中TM与EDHF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组与糖尿病组、正常组比较,血清中TM与EDHF显著高于后两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M与EDHF在糖尿病各组间血清中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 TM与EDHF参与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的发病过程,并且两者具有相关性,其可能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30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为期16周的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 干预,探讨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实验组患者后续运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以期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简单且易养成运动习惯的运动项目;方法:定制受试者入选标准,按性别比例1:1选取60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且各组性别比例为1:1),实验组患者进行为期16周的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干预,对照组正常生活(无运动干预且期间无其它规律性运动活动),实验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心理指标、生理指标评定,并在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对实验组患者后续运动人数及运动时间进行调查;结果:经过为期16周的运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则无明显变化;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实验组80%以上的患者养成了良好运动的习惯,且大部分运动者周平均运动时间在1h~4h之间;结论:16周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且易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后续运动习惯,因此,认为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易实施的运动组合,应予以针对性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每组30例,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水平,采用发光底物法测定全部观察对象的PAI-1的活性。结果治疗12周后罗格列酮治疗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血浆PAI-1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减少血浆PAI-1的表达,有助于改善或延缓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