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现已成为我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伴随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当地马铃薯种植面积与规模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目前市场对马铃薯的需求不断加大,为甘肃省马铃薯种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马铃薯种植技术已不适应现代化马铃薯种植需求,加上频繁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对甘肃省马铃薯种植产量造成巨大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甘肃省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旨在提高马铃薯种植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采用不同的种植技术,其产量有明显的差别。为探索适应宁波鄞州区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特进行了马铃薯翻耕挖穴、免耕、覆盖等种植技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翻耕挖穴种植马铃薯产量高,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品质好、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赤峰市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该文对赤峰市的马铃薯种植条件进行分析,论述了机械化种植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重要意义,并对品种选择、选地、施肥、种薯处理、肥料选择、田间管理等赤峰市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进行逐一介绍,希望给马铃薯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西吉县火石寨乡小川村开展马铃薯不同覆盖方式的种植试验,观察马铃薯的生长情况,为当地马铃薯种植选择合理的覆盖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覆盖方式种植的马铃薯比露地种植增产幅度在11.5%~19.7%。全膜双垄沟播、膜下覆盖秸秆种植马铃薯能有效解决当地马铃薯出苗率不高、种薯青头、生长不规则等现象,对增加马铃薯产量,提升马铃薯品质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对红桥乡的马铃薯种植区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自然环境概况、马铃薯的种植历史、生产的现状以及种植规模等等,也探讨了适合该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选择一些合适的栽培技术。同时对该地冬作和早春作的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规范了其管理措施,提供一些适合红桥乡种植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以求促进该地区的马铃薯产业可以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率。1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随着马铃薯市场需求增加,河北省张北县持续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但病虫害随之频繁出现。该文阐述了张北县马铃薯种植现状,介绍了种植地确定、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水肥管理、收获等种植技术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降低病虫害对张北县马铃薯种植的影响,促进当地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红河州冬马铃薯的种植技术、规模、面积和产量均在云南省前列,但晚疫病的发生给冬马铃薯种植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威胁。笔者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海拔种植区域冬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总结了科学种植防控技术措施,推进了红河州冬马铃薯的种植和晚疫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营养丰富、产量较高,是适应性很强的一种粮菜兼用作物。我国作为马铃薯的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已经实现了马铃薯种植栽培产业的全面发展,截止到2018年,我国马铃薯的种植总产量已经达到12000万t,种植面积超过600万hm2,且近年来伴随马铃薯种植技术的不断优化提高,马铃薯的种植规模与效益也正在不断提升。本文以我国晋西南山区马铃薯种植为例,探讨了当地马铃薯不同栽培密度的栽培效果,结合试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前言:近些年,随着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我国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了加深对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了解,本文主要从对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概述、对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等两方面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国马铃薯种植活动不断增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种植马铃薯过程中,提高马铃薯质量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马铃薯种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种植密度与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关系、种植密度与马铃薯产量的关系,分别从不同土地、品种、密度控制和不同耕作方式等方面详细阐述马铃薯种植密度与产量的有效控制技术,从而提升马铃薯种植质量,提高马铃薯产量。1.种植密度与马铃薯农艺性状、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甘蔗套种马铃薯的最佳播种密度,提高土地复合产值,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通过连续2 a开展新植蔗和宿根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条件下甘蔗和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植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4.5万粒/hm2,宿根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3.9万粒/hm2。其中,新植蔗田马铃薯产量达35 275 kg/hm2,甘蔗产量增19.9%,糖锤度提高1.2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99.7%,新增纯收入126.3%;宿根蔗田马铃薯产量达24 115 kg/hm2,甘蔗产量增19.2%,糖锤度提高1.3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89.9%,新增纯收入11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有限的耕地上,在基本不影响大宗粮食作物生产的前提下,利用0.5熟光热资源,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方法]通过填闲复种和间套增种,分区构建马铃薯多季高效种植新模式,提高马铃薯单产和效益。[结果]在平原丘陵区稻田构建"秋马铃薯/油菜-水稻"、"冬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和"秋(冬)马铃薯-水稻"等3种新模式;在平原丘陵区旱地构建"春(冬)马铃薯/玉米/甘薯"、"春(冬)马铃薯/玉米-秋马铃薯"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等3种新模式;在高原山区构建"春马铃薯/玉米"新模式。[结论]新模式复种指数200%~300%,积温利用率68.9%~93.4%,光能利用率0.98%~1.59%,秸秆利用率50%~100%。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新模式全年产量提高2.6%~93.0%,效益增加15.8%~284.3%。马铃薯多季高效种植模式已成为四川农作物增产增收的主体种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温度、水分及光照条件,分析了广西冬耕季气温、降雨及日照气候条件对冬种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指出广西冬耕季灾害性天气霜(冰)冻、干旱及连阴雨对冬种马铃薯的影响,区划出广西适宜冬种马铃薯的主要区域,并提出了规避广西冬种马铃薯不利气象条件的栽培措施,以为广西冬马铃薯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中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技术要领,同时对马铃薯种植技术中关健的技术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对指导脱毒马铃薯的生产栽培技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方式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均霞 《农技服务》2009,26(12):20-2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的马铃薯单位产量、个体重量及经济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一方面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切块播种比整薯播种单产高,说明切块播种有利于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无论是整薯播种还是切块播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单产也在增加。但高密度条件下尽管有利于马铃薯总个数以及总产量的提高,但经济效性状受到影响,所以适当控制种植密度有利于马铃薯大薯和中薯的增加,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5因素4水平L16(45)正交设计,以甘薯品种渝薯6号为研究材料,研究栽插期、栽插密度、剪顶期、剪分枝数以及生根剂浓度对渝薯6号的结薯数、薯重、地上鲜重、商品率以及干率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极差比较和均值比较来确定最优栽插方案。结果表明栽插期在6月13日,栽插密度为90 000株/hm2,栽后70 d剪顶,剪分枝数为3个/株,使用生根剂浓度为30 mg/kg时能获得最大产量。  相似文献   

17.
郑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593+4596-4593
[目的]为了探索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与芝麻(Sesamum indicum)套种的经济效益及甘薯对芝麻农艺性状的影响,为两种作物套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普通大田肥力为基础,甘薯选择匍匐型短蔓品种,芝麻选择中高秆、中早熟品种;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3处理水平(纯种芝麻、纯种甘薯、甘薯芝麻套种),以纯种甘薯和纯种芝麻作对照。[结果]甘薯芝麻套种效益均比单种其中一种作物高,较纯种甘薯增收4 971.79元/hm2,增幅达16.8%,较纯种芝麻增收4 192.65元/hm2,增幅达13.8%;甘薯芝麻套种使芝麻株高降低,降幅为9.0%,始蒴高度降低,降幅为10.4%,千粒重增加0.13 g,增幅为4.4%;套种的芝麻茎秆粗壮,综合抗性较强,子粒商品性佳,出油率提高。[结论]芝麻甘薯合理密度套种不仅可以增强芝麻的抗逆性,增加千粒重,提高子粒品质,而且可以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我国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广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为甘薯产业高效优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甘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明确其区域分布、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及产量、加工规模、产品品牌、主要销售市场及渠道,阐述广西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甘薯主产区,2019年甘薯种植面积20.4万ha,总产量242.3万t;甘薯种植遍布全区,种植品种多且杂。种植季节以夏秋种为主,6—8月扦插种植,10—12月采收;桂东南地区全年均可种植甘薯,满足周年鲜薯供应。广西甘薯大约35%用于加工,加工产品以甘薯粉丝和薯干为主,还有少量的薯片和馅饼等休闲食品,60%以上用于鲜食。甘薯销售方式以客商收购为主,电商销售和自行销售为辅。广西在发展甘薯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生态和气候环境、产业基础及种植效益优势。甘薯是广西第三大粮食作物,2010—2019年种植面积与总产量统计数据显示甘薯产业总体发展较平稳;但存在种植品种退化、缺乏健康种苗、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缺深加工及品牌产品、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加强功能型甘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规范无毒健康种苗生产,建立标准化的种植技术体系,建立甘薯产业联盟,打造品牌效应,完善甘薯优势区域布局,延长甘薯产业链,以促进广西甘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贵州马铃薯的生产发展及机械化生产水平现状,对贵州近年来引进的马铃薯种植及收获机具的性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在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推广中,选配种植和收获两种主要机具时应主要考虑的情况,为贵州省在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合理选配主要机具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于2004—2005年开展了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和肥料运筹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以F1D4产量最高。在不同密度处理下马铃薯产量随马铃薯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增产,马铃薯种植密度降低有利于形成大薯,平均单个薯重增加,提高商品性,提出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最低密度不宜少于60000穴/hm2,高肥下可适当降低播种密度,低肥下应适当增加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