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奶牛产后风,是母牛外感风邪或血虚生风而发生的四肢瘫痪的一种疾病。高产奶牛多发生于产后7天,病因一是由于母畜在妊娠期间,饲养不良,营养缺乏,以致脾胃衰弱,营血不足,精气亏耗,肝肾两虚,而成筋骨萎软、腰瘫腿痪,卧地不起;二是由于母畜产后,气血两亏,加之护理不当,贼风湿邪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不通,腰胯疼痛,卧地难起之症。实际养殖过程中多数是在饲养管理、饲喂失调,产期时间较长,又感受风寒所致。  相似文献   

2.
临床症状:发生于初产母畜。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八四肢疼痛强硬,腰胯无力,甚至肉颤,四肢痉挛麻痹,卧地不起,成为瘫痪(产后两个月出现上述症状者,可按一般腰胯疼治疗)。  相似文献   

3.
产后风是指母马产后卧地不起,中兽医叫胎风,元亨疗马集中记载:“胎风者产后风也,产后外感风也,皆因产育之初,临檐依巷,近道中风,贼风乘虚而入皮肤,肌肉和经络,则令兽前行后曳,胯痛胸痛,日久传入筋骨,致使腰瘫腿痪,四肢拳挛,卧而不起,卧地昂头肾脉迟缓,口色如绵之病”。  相似文献   

4.
产后瘫痪又名“产后风”或“胎风”,是指母畜分娩后发生腰腿疼痛,卧地不起的一种病症,该病多发于产后几日或十几日。该病在畜牧生产中较为常见,文中仅以马产后瘫痪为例,就该病的中医疗法做一介绍。1病因及病理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母畜在妊娠期间,营养不良或者是劳役过重,导致畜体虚弱,加之产后气血亏损,风寒乘虚侵入肌肤;除此之外,临产前胎儿的发育比较迅速,期间摄取母体大量的营养,导致母畜肾气损耗,出现产后血虚,致使肝肾不足从而不能养筋,最终骨痿,故发此病。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截瘫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钙、磷及VD摄入不足引起,另一方面是母畜产后后躯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工作20余载,在遇到的该种病例中卧地19d不起的病牛还是第1次见到。经笔者治疗后,病牛可以站立并逐渐恢复体能,可日产15kg牛奶,现已配种怀孕。  相似文献   

6.
李海侠 《山东畜牧兽医》2007,29(2):19-19,41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由于产后血钙过少,产伤性麻痹,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产后瘫痪卧地不起性疾病。其多发生于晚秋至初春和八月,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7.
产后后躯瘫痪是指母畜产后后驱不能站立或站立困难,奶牛、耕牛较易发生。下面我们介绍一例耕牛产后后躯瘫痪的诊治情况。1发病情况2004年5月21日,我市兴隆乡李某饲养的1头30月龄本地耕牛初产1头雌性犊牛,产前3小时左右发现母牛卧地不愿站起,产后2小时左右发现卧地不起。当地兽医在牛发病后1小时,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风湿灵等药物,每日1次,连用3天,均无效果。据畜主介绍,该病牛产犊过程较慢,胎衣正常排出,食欲、排粪尿正常,犊牛日哺乳2次。2临床症状及诊断病牛膘情一般,卧地不起,由于治疗延误,造成前肩、后臀部共有3处较严重褥疮、水肿,两前…  相似文献   

8.
兽医临床上,家畜卧地不起病因较多,因病原微生物引起,或母畜生产瘫痪,或外伤所致等等,本文所指卧地不起的病畜可排除以上因素,笔者曾经历以下几例病案。  相似文献   

9.
正1阴道损伤及破裂阴道的损伤及破裂可发生于各种动物,以马、牛较多见。因动物在难产时努责过强,胎儿的前肢部如蹄可挫破阴道壁;使用产科器械助产操作不当;截胎后骨断端未加以很好保护,都可造成阴道的严重损伤。此外,阴门狭窄或严重水肿,易发生会阴撕裂。产后母畜阴道脱或因其他疾病卧地不起,由于努责过强或腹压过高,有时也能自行发生阴道破裂,甚至发生肠脱。母畜常表现不安、举尾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是常发于产后奶牛的疾病,由于分娩后血钙过少,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其多发生于初春和秋季,临床特征是奶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由各种原因引起,奶牛产后不能正常站立而爬卧不起的统称。临床上主要有三种原因引起。笔者谈谈该病的经验,供同仁参考。1产后瘫痪因产后低血钙引起。该病发生于产后48小时之内,3~6胎牛发病率最多。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瘫痪症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由于产后血钙过少,产伤性麻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产后瘫痪卧地不起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正母牛的阴道壁松弛而发生套叠并突出于阴门处,按照脱出程度不同,分为阴道部分脱出和完全脱出两种。多发于怀孕母牛中、后期,老年母牛发病率较高。1病因分析本病多因母畜身体虚弱,加之怀孕期间营养失调,卧地过久,运动不足,劳役过度;或分娩及产后努责过强;或严重便秘和腹泻而引起强烈努责;或胎儿胎水等重量过大;瘤胃慢性臌气均能引起子宫和内脏共同压迫阴道而致病。2发病机理本病主要是由于上述原因引起中气不足,气虚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低,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少,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16.
产后截瘫是母畜产后后躯不能站立或站立困难 ,但其他指标正常的一种产科多发病 ,奶牛、耕牛都较易发生。2 0 0 3年 4月 18日 ,在吉林省龙井市某乡的 2 .5岁本地黄牛初产一雄性犊牛。产前 3d发现母牛卧地后不愿起立 ,产后 2d发生卧地不起。乡兽医站兽医在发病 1d后肌注氢化可的松、风湿灵注射液 ,每日 1次 ,连用 3d,无效。主诉 :病牛生产过程较慢 ,产出犊牛后胎衣正常 ,除不能站立外 ,食欲、排粪、排尿均正常 ,犊牛日哺乳 2次。1 临床症状及诊断 病牛营养差 ,卧地不起 ;前肩、后臀部共有 4处出现较严重褥疮、水肿 ;两前肢腕部关节磨损严重 …  相似文献   

17.
奶牛卧地不起一般因缺钙、缺钾、缺磷或外伤性等因素而引起。因缺镁而引起的临床上很少见,报道也很少,但近一月来金山某场连续有4头奶牛在产前、产后出现卧地不起,经用镁制剂治疗后马上恢复。现就本病特征和治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患产前产后卧地不起症的奶牛剖检中,肝片吸虫和胆管炎占70%以上,脂肪肝占60%以上。为了弄清卧地不起症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对脂肪肝牛群和产前产后卧地不起牛群,进行血液性状及血清生化学检查。结果表明,两群牛的Ht、WBC、St、比健康牛群呈现增加趋势。而两群牛的、Ca、iP、Alb、及A/G呈现下降GOS  相似文献   

19.
奶牛生产后卧倒不起综合症是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低、分娩损伤造成肢体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产后受潮湿影响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  相似文献   

20.
综合治疗奶牛产前产后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后瘫痪症,属于家畜产科疾病的范畴,目前在我区奶牛养殖场时有发生,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常见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笔者自2000年以来在兽医临床上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节省开支,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治疗50例产前产后瘫痪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据临床资料记载,产后瘫痪多于产前瘫痪,特别是高产和体质较差的奶牛多发,多在产后1~6天发病,最急者产后1~3小时即可卧地不起而发病;产前瘫痪多在产前7~26天左右发病较高,有特殊病例在怀孕4~5个月而发病。究其原因是由于母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