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参真空冷冻干燥工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年生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为实验材料,样品平均体质量125 g。水发后在冻干机上对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试验。通过实验提出:冻结温度为(-25±1)℃,冷阱温度为-29~-31℃,真空度为10~20 Pa,冻干最终温度为60℃,并给出了对应于海参的冷冻干燥曲线以方便控制升华干燥速度。实验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海参经复水后口感与水发的海参相同,且保持了海参的营养、色泽和形状。[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62-666]  相似文献   

2.
真空冷冻干燥水产品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产品特点的剖析,阐述了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中前处理、预冻、升华干燥及解析干燥四个过程的工艺特点和技术参数。在对鱼、虾、贝三大类水产品进行差异分析后,得出了不同种类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上的区别。同时,针对上述分析指出了水产品冻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3.
大型海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燥是海藻储存、加工、生产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同的干燥方式对海藻脱水效率、能耗和品质影响很大。本文对藻类传统干燥和新型干燥技术的特点、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太阳能干燥技术能够充分做到干燥过程中绿色、环保,与空气热泵构成组合干燥模式,可解决太阳能不连续的问题;过热蒸汽干燥效率高、能耗低,藻类干燥后复水性好;真空冷冻干燥产品品质好,能最大限度保持藻类的营养和功能性成分;远红外加热技术对海带进行干燥,与同风速的热风干燥相比,可显著缩短干燥时间,降低能耗;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干燥江蓠,在保持品质的基础上干燥时间较热风干燥减少70%。本文同时对藻类干燥技术与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国内藻类干燥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不同干燥方式对封鳊鱼品质及鱼肉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采用自然、冷风、冷冻、冷风—热风联合和热泵5种干燥方式对封鳊鱼进行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鳊鱼质量损失、干燥速率、硫代巴比妥酸值、挥发性盐基总氮、水分活度、复水率、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自然干燥的干燥速率低、鱼肉复水率差、氧化最严重、腐败程度较高,但弹性和咀嚼性较好;冷冻干燥的干燥速率最快,鱼肉复水率最高,氧化和腐败程度最低,但弹性和咀嚼性差;冷风干燥的干燥速率低,但鱼肉复水率较好,仅低于冷冻干燥,氧化和腐败程度也仅高于冷冻干燥,且弹性和咀嚼性最好;热泵干燥的干燥速率较高,但鱼肉复水率低、氧化和腐败程度均较高、质构特性较差;联合干燥的干燥速率较快,但鱼肉复水率最低、腐败最严重、质构特性差。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1):9-10
干燥技术是食品加工中关键工艺,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紧密联系。随着真空、红外、非热加工等技术发展,食品组合干燥技术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主要对微波真空、微波冷冻、远红外真空、热风红外等组合干燥技术原理、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新的加工技术势在必行。冻干食品以其优良的营养品质,易流通、贮藏和方便食用,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前处理工艺(切片处理、超声波处理、浸渍处理、涂膜处理等)、冻干工艺参数(预冻工艺参数、干燥条件等)、品质变化(感官、质构、营养、风味、滋味、复水性)和品质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并重点探讨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今后的研发趋势,为水产真空冷冻干燥制品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干燥方式对罗非鱼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为罗非鱼片加工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了经超声波辅助聚葡萄糖渗透热泵干燥(UAPOHPD)、热泵干燥(HPD)、超声波辅助聚葡萄糖渗透真空冷冻-热泵联合干燥(UAPOVFHPCD)和真空冷冻干燥...  相似文献   

8.
<正>虾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等。目前虾主要以冷冻虾仁、虾干、冻虾形式面市,干虾仁主要以热风干燥或日晒干燥为主,产品发硬,口感比较差。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将湿物料或溶液在较低的温度下冻结成固态,然后在真空下使其中的水分不经液态直接升华  相似文献   

9.
调理食品作为一种新兴方便食品,它具有卫生、优质、方便、多样、营养丰富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冷冻调理食品业发展较快的有西欧、美国、日本等。日本是亚洲地区冷冻食品销量最大的国家,冷冻调理食品的消费占全部冷冻食品消费的50%以上,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势态强劲。冷冻调理食品依其调理状态分为三种:1.冷冻前未加热处理过的冷冻调理食品;2.冷冻前已加热处理过的冷冻调理食品;3.不需加热即可食用的冷冻调理食品。一、鱼糜牡蛎饼加工工艺1、原料:采用冷冻鱼糜和新鲜活牡蛎为原料。2、原料处理:冷冻鱼糜采用搅拌解冻法,即将冷…  相似文献   

10.
海参微波冻干过程活性成分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参传统干制技术周期长、复水困难、活性成分损失率大的问题,寻找一种合理的干制海参方法以有效保存海参中的活性成分,同时操作成本又较低.研究了不同干燥工艺对海参活性成分的影响规律,以及各种干燥方式的能耗和复水性,得出微波冷冻干燥可有效保存海参活性成分,其能耗较低,干燥周期较短.最后得出合理的微波冷冻干燥工艺参数:最佳物料表面温度上限设为60℃,最佳功率取2 W/g.能耗比常规冷冻干燥节约近50%.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渗透处理在提升罗非鱼肉冷冻干燥效率、改善干制品复水后品质的影响,为罗非鱼肉冷冻干燥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使用食盐、丙二醇、复合渗透剂(食盐+丙二醇)预处理罗非鱼肉,再结合烫漂处理后进行冷冻干燥,分析了渗透剂预处理对其肉蒸煮损失、冷冻干燥特性、复水率和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盐、丙二醇和复合渗透剂均能降低罗非鱼肉的蒸煮损失,提高其干燥效率。复合渗透处理冷冻干燥用时最短(19 h),食盐和丙二醇渗透处理后鱼肉干燥时间(20 h)较对照组(24 h)明显缩短。丙二醇与复合渗透剂显著提高了干制鱼肉的复水性(P<0.05),其中丙二醇渗透处理干制鱼肉的复水率最高(71.11%),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食盐渗透对干制鱼肉复水后的质构影响显著(P<0.05),其中对硬度和弹性影响最大,分别为(94.3±3.9) g和(3.44±0.23) mm;丙二醇添加对鱼肉硬度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鱼肉弹性。添加食盐加速肌原纤维蛋白氧化,肌原纤维蛋白质量浓度和巯基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下降0.32 mg·mL-1和0.47μmol·g-1,表面疏水性和羰基质量摩尔浓度分别...  相似文献   

12.
《海鲜世界》2005,(2):47-47
我国传统的名贵海产品加工制品,如干贝海参鱼翅海米等,几乎都是采用干制的方法加工而成的.研究表明,采用传统的自然风干或人工热风干燥加工上述海产品时,水溶性及热敏性等营养养活性物质有一定损失,同时,制品的体积缩小严重,复水较难,还易出现表面结壳龟裂脂肪氧化,导致产品表面变色等质量缺陷,影响了制品质量的均一性和耐藏性.如果采用真空冷冻技术代替传统方法来加工海珍品,将会有效克服上述不足,不仅可以保证制成品品质的均一性,还可改善其外观和内在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信息总汇     
《渔业现代化》2000,(1):45-46
“十五”需重点研究的水产品加工技术 淡水鱼加工:按照“一保活,二保鲜、三加工””原则,即以活、鲜销售为主、在冰鲜或冷冻条件下发展三去、分割、切片、配送。对淡水鱼蛋白质冷冻变性、鱼肉存在泥土味、冷链技术及运输保活技术进行研究;海水中上层鱼类加工:主要研究鱼类成分、肉质结构、保鲜技术及食品工艺等;贝类加工:必需加快净化工艺和设备研究;水产食品:利用食品有效成份的改性、重组、成型技术研制即食方便水产食品;继续进行低温冷冻粉碎和干燥的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研究等。 ’99全国农业引智成果水产类项目 国家外国专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啤酒槽加工工序中机械脱水和干燥脱水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以螺旋挤压脱水和流化干燥脱水为关键技术的啤酒槽加工工艺流程,使含吕率在80 ̄85%以上、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食品糟渣,成为有价值的饲料工业原料。  相似文献   

15.
热泵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海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热泵与微波真空联合的方式对海参(Stichopus aponicus)进行干燥,并与单纯热泵干燥的试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热泵+微波真空联合干燥方法与单纯热泵干燥比较,干燥时间缩短50%以上,产品复水率有较大提高.其中,先在热泵(温度T=30 ℃,湿度RH=30%,风速V=1 m/s)中干燥至40%的含水率,再以微波真空(微波功率230 W,真空度0.060 MPa)干燥至13%湿基含水率,所得干燥海参的10 min复水率达到50%,收缩率减小到32.2%,干燥海参感官品质良好,色泽黑亮,参刺及表面无焦糊现象,外观形状保持完好,参体饱满.  相似文献   

16.
<正>鲈鱼营养成分极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_2及微量元素P、Fe等。近来,为延长鱼类制品的贮藏时间,国内外基本采用干燥、腌制、低温贮藏等方法。在水产品干制方面,一般使用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法和低温冷风干燥法等。本文研究的是不同的冷风干燥温度对鲈鱼片品质的影响,适宜的干燥条件能提高产品的贮藏性能、提高干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条斑紫菜在干燥和酸雨胁迫时叶绿体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在干燥3 h后脱水94.5%,光合作用停止,复水后迅速恢复其原有的光合能力。刚脱水的条斑紫菜在未干燥时如遭遇酸雨,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随pH降低和时间延长而降低。试验中最低的pH 4.0酸雨处理6 h后,复水6 h仍能恢复光合能力。如干燥脱水后遭遇酸雨,除pH 5.6处理1h组经过24 h恢复,可基本达到原有的光合能力外,pH 4.5组24 h内不能恢复。而pH 4.0组藻体变红死亡。如干燥后酸雨处理3 h,pH 5.6和pH 4.5组均受到严重伤害,而在24 h内不能恢复正常光合能力,pH 4.0组趋于死亡。说明干燥脱水和酸雨的双重胁迫,严重危害条斑紫菜的生存,可能造成条斑紫菜养殖的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8.
调味鱿鱼制品是以冷冻鱿鱼为原料经调味干燥而成的调味干燥食品,既可以直接包装销售,又可以做为加工鱿鱼丝的半成品原料,是很受欢迎的休闲食品和下酒菜肴。 鱿鱼加工产品很多,调味鱿鱼干和调味鱿鱼丝是两种颇具代表性的加工产品。本文就来料加工销往日本的调味鱿鱼制品的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一、调味鱿鱼片 (一)加工工艺:原料→解冻→去头、去尾、去内脏→剖腹→浸烫→冷却→拌料→腌渍→摆片→干燥→揭片→包装→成品→入库冷藏 (二)技术要求: 1.原料:采用进口冷冻阿根廷鱿鱼为原料。  相似文献   

19.
正利用冻干技术,把南美白对虾加工成冻干食品,既可保持南美白对虾原有的色、香、味、营养和外观,其中又具有良好的复水性,不含任何添加剂。现就冻干南美白对虾加工技术简介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南美白对虾(鲜活,120~160尾/千克)、食盐。2.设备清洗机、分选机、蒸煮机、速冻库(-40℃)、冷冻干燥机、包装机。3.工艺流程南美白对虾→清洗分选→蒸煮→预冻结→冷冻干燥→后处理→包装。  相似文献   

20.
正四、养殖大黄鱼加工技术闽东大黄鱼捕获后大部分直接投入市场鲜销或冷冻贮藏,部分加工成各类半干制品(黄鱼鲞),而养殖大黄鱼加工处理技术包括盐腌、半干制、熏制、糟制、脱腥处理等方法,采用加盐或其他添加剂腌制、特殊的烟熏或酒糟发酵等方法,降低鱼体水含量,延长大黄鱼制品的货架期,还赋予其独特的风味口感。1.糟制大黄鱼去头、去内脏,清洗过后适当脱水干燥后就可进行糟制。蔡瑞康等利用甜酒酿外加25%黄酒,添加适当比例的白砂糖、精盐等调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