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选用7种饲料样品作为试验样本,以优化测定饲料粗灰分方法为目的,探索不同样品称样质量(2~5 g)和不同灼烧方式(时间及温度)对饲料中粗灰分含量的影响,以期在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和精密度高的同时,缩减试验时间,探索出一种准确、高效、实用和简便的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样品称样质量影响样品中粗灰分的含量,当样品称样质量为2和3 g时,现行国家标准法(3+1)法粗灰分含量的测定值重现性好,精密度高;不同灼烧方式影响样品中粗灰分的含量,测定豆粕和鹅料建议样品称量质量为2.000 g,采用580℃灼烧3 h法,效率最高;对于鸡料、鱼粉、麸皮和甘蔗渣样品称样质量为2~3 g,直烧4 h法效率最高;玉米样品粗灰分含量测定建议采用恒重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2个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对鲤鱼生长和前肠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Ⅰ选用540尾均重11.7 g的鲤鱼,随机均分为6组,随机选取3组分别饲喂鱼粉含量为10%、15%、20%的3种等蛋白基础饲料,另外3组分别饲喂添加有175 mg/kg蛋白酶AG的以上3种饲料,试验期60 d.试验Ⅱ选取120尾均重48.7 g的鲤鱼,随机分为2组,一组饲喂鱼粉含量6%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饲喂添加175 mg/kg蛋白酶AG的基础饲料为试验组,试验期为30 d.试验Ⅰ结果表明:摄食10%鱼粉饲料和20%鱼粉 175 mg/kg蛋白酶AG饲料的鲤鱼分别具有最低和最高的增重率;在10%鱼粉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P<0.05),但在15%、20%鱼粉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对鱼体增重率没有显著影响.试验Ⅱ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鲤鱼增重率提高了6.4%(P<0.05),饲料系数降低了5.4%(P<0.05).试验Ⅰ和试验Ⅱ中,添加蛋白酶AG对鱼体肌肉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消化酶活性的测定表明,在鱼粉含量为10%、6%的基础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可显著提高前肠组织蛋白酶活性和食糜蛋白酶活性(P<0.05),但在鱼粉含量为15%、20%的基础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对前肠组织蛋白酶活性和食糜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综上所述,在鱼粉含量较低的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可提高鲤鱼消化道蛋白酶活性,改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在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对肉鸡屠体成分的影响,进行了下面两组试验。实验1:以6种饲料为试样:1、以粗蛋白质(CP)20%的玉米—大豆粕为基础饲料,2、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8%的赖氨酸,或添加0.28%的赖氨酸+0.3%的 DL 蛋氨基的饲料,3、添加3.43%甘氨酸的 CP 含量24%的玉米—大豆粕饲料,4、在饲料3中添加0.28%的赖氨酸+0.3%的蛋氨酸的饲料,5、CP24%的玉米—大豆粕饲料,6、在饲料5中添加0.2%的蛋氨酸的饲料。用上述饲料饲喂4~7周龄的肉鸡,饲喂时间为4周。然后测定7周龄肉鸡屠体的脂肪含量与腹脂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索氏抽提残余法与ANKOM滤袋法测定饲料中粗脂肪含量的准确性与检测效率,试验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饲料加工厂采集12份饲料样品,采用索氏抽提残余法和ANKOM滤袋法同时对试验样品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在3%以下,符合《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GB/T 6433—2006)~([6])的要求;索氏抽提残余法和ANKOM滤袋法的差值在-0. 16~0. 32之间,比值在96. 57%~101. 94%之间,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经配对样本t检验,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二种方法均能准确检测出样品中粗脂肪含量,但索氏抽提残余法检测效率较低,而ANKOM滤袋法操作简易,检测效率较高,是值得推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添加棕榈油饲料中添加2种磷脂对中间球海胆生长、性腺发育及营养组成的影响。以酪蛋白、豆粕为主要蛋白质源,在鱼油饲料中添加大豆卵磷脂作为对照组饲料,在棕榈油饲料中分别添加大豆卵磷脂(PO+SL组)和磷虾油(PO+KO组)作为试验组饲料。选择初始体重的(18.86±0.55) g的中间球海胆45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投喂上述3种饲料,每组15只,单笼养殖。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各组之间终末体重、增重率和性腺湿重无显著差异(P>0.05)。PO+SL组的性腺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 PO+SL组的性腺水分含量显著高于PO+KO组和对照组(P<0.05),PO+SL组的性腺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各组之间性腺亮度和红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PO+SL组的性腺黄度值显著低于PO+KO组和对照组(P<0.05)。4)性腺组织切片可见,PO+SL组的性腺发育速度最慢,雄性和雌性个体仅发育到Ⅱ期。PO+KO组和对照组的雄性个体性腺发育较快,均发育到Ⅲ期;而雌性个体性腺仅发育到Ⅱ期。5)PO+SL组的性腺...  相似文献   

6.
糖萜素-Ⅱ对黄羽肉鸡生长、肉质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黄羽肉鸡为试验对象,研究糖萜素-Ⅱ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机体抗体水平的影响。1800羽黄羽肉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糖萜素-Ⅱ500mg/kg、糖萜素-Ⅱ250mg/kg+抗生素和抗生素。试验结果表明,肉鸡的全期平均增重和料肉比糖萜素-Ⅱ组和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肉质测定后在滴水损失和肉色方面,糖萜素-Ⅱ组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糖萜素-Ⅱ组肉鸡的肌苷酸含量比抗生素组提高了12.07%,糖萜素-Ⅱ组胆固醇含量、重金属铅和镉含量比抗生素组分别降低了37.10%,27.83%,37.96%,差异都显著(P<0.05)。NDV抗体水平处于9lg2以上的血清样品,糖萜素-Ⅱ组占73.33%,抗生素、糖萜素-Ⅱ+抗生素组都含56.67%,比后两组提高了16.66%。试验结果表明,糖萜素-Ⅱ饲料添加剂能促进肉鸡生长,改善肉的品质,有效提高肉鸡机体的免疫力,是一种安全、高效、环保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任维美 《饲料研究》2001,(12):31-31
为提高卵苗质量,东南亚渔业发展中心的水产科研人员给遮目鱼亲鱼投喂的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VC)和维生素E(VE)进行了试验.将个体重5 23~5 75 kg的遮目鱼亲鱼分别放养在10 m×3 m的浮式网箱中,每箱放养31~36尾,投喂含蛋白质36 %、脂肪7 %~8 %的配合饲料,饲料中分别添加VC 0 1 %、VE 0 05 %、VC+VE.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3 %,投喂饲料连续3年,测定遮目鱼亲鱼高产卵率的适宜营养.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添加VC和VC+VE饲料的亲鱼产卵率、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高,而投喂添加VE饲料的鱼产卵少.饲料中加VC和VE对亲鱼产卵数量和卵直径无影响.试验结果证实,亲鱼饲料中添加VC可提高卵苗质量.  相似文献   

8.
汇总2001 ~ 2016年国内猪群中PTTV核酸检测的文献发现:(1)41篇文献中共有相关信息150条、被检样品12614份.(2)被检猪群主要来自赣等12个省份;使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普通PCR;检测的猪群多数为随机抽样猪群和发病猪群;检测的样品主要是血液或血清.(3)PTTVⅠ型、Ⅱ型、Ⅰ+Ⅱ型的样品阳性率区间均为0~100%,平均阳性率降序排列分别为Ⅱ型(44.87%,5217/11626)、Ⅰ型(46.21%,5634/12191)、Ⅰ+Ⅱ型(29.15%,2967/10179),三者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研究低胆固醇鸡蛋饲料添加剂时,对母鸡产蛋量及饲料报酬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饲料中添加纤维一螯合剂可以提高产蛋量及饲料报酬,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饲料及添加剂配方京白3系母鸡168只,22周龄,体重865-1310克,随机分为4组,喂石家庄市第一配合饲料厂生产的全价蛋鸡4号饲料.适应1周后,各组分别喂实验饲料.1、基础饲料(CD):即对照组饲料,11550千焦/公斤,蛋白质16.5%;2、纤维饲料(FD):基础饲料加4%除杂质、过20目筛的杂木锯末;3、螯合剂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17,(8):4-8
分别在高鱼粉(12%,HFM)和低鱼粉(6%,LFM)饲料配方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面包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YE),研究其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摄食率和摄食选择性的影响。每种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和1.0%YE(HYE-0.5、HYE-1.0、LYE-0.5、LYE-1.0),此外各设一组添加0.05%甜菜碱作为正对照(HB和LB),共8组饲料,每组4种饲料中分别添加Y2O3、Yb2O3、La2O3、Nd2O3作为惰性标物,用于测定摄食选择性。依据不同基础饲料,试验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共进行2周短期有效性试验。第1周,每组分别饲喂不添加诱食剂的HFM和LFM饲料;第2周,各组分别将4种饲料等量混合过量饲喂,统计摄食量,并收集最后3 d的粪便,检测粪便中4种稀土标物的含量。HFM组中,异育银鲫对添加0.05%甜菜碱饲料的偏好选择性与基础组差异不显著(P0.05),异育银鲫偏好选择添加酵母提取物的饲料,且随添加量的增加,选择性显著提高(P0.05)。LFM组中,异育银鲫显著倾向选择LYE-1.0组饲料(P0.05),LB组与LYE-0.5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饲料中的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实验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AFS)法,用盐酸、硝酸和高氯酸消解样品,以钴离子作为镉荧光信号增强剂,测定饲料及饲料添加荆中的镉.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镉在0~2.0μg/L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317.8x+78.203(r=0.9995),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n=11.2μ/L),检出限为0.08μg/L,加标回收率为78.3%~106.7%.用本方法测定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的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镉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钙、磷添加水平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的生长性能、体成分、组织钙和磷水平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在钙添加水平为0、0.50%、1.00%的条件下,分别添加0、0.40%、0.80%、1.20%、1.60%的磷,配制15种不同钙和磷水平的试验饲料。将1 800尾初始重为(0.38±0.01)g的对虾随机分为15组,每组投喂1种试验饲料,每组3重复,每重复40尾虾。养殖8周。结果表明:1)饲料钙添加水平及钙添加水平与磷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FCR)(P<0.01);饲料磷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WGR、SGR、PER、FCR和存活率(SR)(P<0.01)。2)饲料钙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肌肉粗蛋白质(CP)、粗脂肪(CL)、粗灰分(Ash)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CL、Ash的含量(P<0.05);饲料磷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全虾CP、CL含量,肌肉CP、CL、Ash含量(P<0.01);饲料钙添加水平与磷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全虾CL含量,肌肉CP、CL、Ash含量(P<0.01)。3)饲料钙添加水平和磷添加水平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肌肉、虾壳的钙和磷水平(P<0.01)。4)饲料钙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酚氧化酶(PO)活性,钙离子(Ca2+)含量(P<0.01);饲料磷添加水平极显著的影响对虾血清ALP、PO的活性,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无机磷(IP)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血清Ca2+的含量(P<0.05);饲料钙添加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ALP活性,Ca2+、IP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血清TG含量(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以SGR为判断依据,通过二次回归曲线模型分析得出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钙和磷的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1.00%和1.26%。  相似文献   

13.
通过向含有镉和锌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添加几种金属离子进行试验,旨在研究这几种金属离子的添加是否会影响钝顶螺旋藻粉对镉和锌吸附性能的影响。经过试验得出Mg~(2+)、Na~+两种金属离子的添加抑制了钝顶螺旋藻粉对Zn~(2+)的吸附性能,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Ca~(2+)、K~+的添加也抑制了钝顶螺旋藻吸附重金属Zn~(2+)的量,但影响的吸附性能不大;试验还得出金属离子Mg~(2+)、Na~+的添加对钝顶螺旋藻吸附Cd~(2+)的性能几乎不影响,但是金属离子Pb~(2+)和Cu~(2+)的添加较大幅度的降低了钝顶螺旋藻吸附Cd~(2+)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奶牛饲料样品中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3种除草剂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样品经分散固相萃取法处理后,取上清液用安捷伦HP-5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3 种除草剂在 5~500 μg/kg 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4.5%~115.4%,相对标准偏差(RSD) 为4.4%~9.2%,最低检测限为1.5 μg/kg。本方法前处理操作快速简单,可重复性好,满足国内外对饲料中甲草胺、乙草胺和莠去津的快速、准确的检测要求,适合大量样品的准确定量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比较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ic-CLEIA)与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dc-CLEIA)检测家禽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的方法,采用二因子交叉试验优化确定最佳包被原浓度和抗体稀释度,建立ic-CLEIA和dc-CLEIA。结果显示:icCLEIA在0.05~5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383 5x+0.417 9(R2=0.994 6),灵敏度(IC50)为0.611 ng/m L,检出限(LOD)为15 pg/m L,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为1.79%和1.02%,家禽饲料添加样品回收率为91.9%~112.1%,变异系数小于10.5%;dcCLEIA在0.025~5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386 5x+0.334 1(R2=0.991 8),灵敏度(IC50)为0.372 ng/m L,检出限(LOD)为3 pg/m L,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为1.16%和1.20%,添加样品回收率为87.3%~119.3%,变异系数小于9.8%。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精确,灵敏度高,均可作为定量检测ZEN的有效手段;与ic-CLEIA相比,dc-CLEIA更适用于检测家禽饲料中的ZEN。  相似文献   

16.
选取大白猪(加×美)二元杂种猪32头,仔猪3~4周龄断奶,保育到8周龄。随机分为Ⅰ、Ⅱ、Ⅲ、Ⅵ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2%苦荞、基础日粮+3%苜蓿、基础日粮+6%苜蓿+1%葛根,试验期内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对其育肥性能、屠宰测定及肉质品质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2%苦荞能有效提高外二元猪育肥效果,提高饲料报酬,有助于提高猪的瘦肉率,显著提高猪肉间脂肪沉积;3%的苜蓿能提高猪育肥效果,节省饲料成本,对猪的背膘厚和皮厚略有降低作用,但会降低猪肉的脂肪沉积水平;添加1%葛根有助于提高生猪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旨在评价金鲫鱼饲料中血球蛋白粉替代鱼粉的应用效果。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并比较血球蛋白粉和鱼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必需氨基酸组成;将27尾金鲫鱼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试验1组(血球蛋白粉添加比例为0,鱼粉添加比例为50%)、试验2组(血球蛋白粉添加比例为15.5%,鱼粉添加比例为25.0%)、试验3组(血球蛋白粉添加比例为35.8%,鱼粉添加比例为0),测定并比较各组金鲫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当饲料中血球蛋白粉的添加比例为15.5%时,对金鲫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利用一定比例的血球蛋白粉替代鱼粉不会显著影响金鲫鱼的生长及其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可以节约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喹乙醇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级喹乙醇、预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中喹乙醇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C1 8,1 5 0× 4.6mm ,5 μm ;流动相为甲醇 +水 ( 1 5∶85 ,V/V) ;检测波长为 2 60nm ;柱温为室温。结果表明 :在 0~ 1 83.2 6μg/m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r2 =1 .0 ;3个不同浓度样品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6.1 4%、98.61 %和 99.42 %。本方法简便 ,快速 ,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 ,适用于饲料中喹乙醇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大观霉素常被用于饲料添加剂中防治猪的细菌感染及支原体病,但是对于饲料中添加的大观霉素尚无检测方法.研究通过向空白猪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大观霉素对照品,经提取和净化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对其中大观霉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观霉素在5~100 mg/kg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和5 mg/kg;在样品中添加5、20和100 mg/kg的大观霉素,平均回收率为71.4 %~88.6%,每质量浓度6个重复样品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1%、4.8%和1.9%,满足对饲料样品检测的要求.该方法是首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测定猪配合饲料中大观霉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建立在饲料中检测氟苯尼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0.25~50μg/mL范围内质量浓度(x)与峰面积(y)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203.4+21 817x,相关系数r=0.999 98;在样品中分别添加10、50和100 mg/kg 3种质量浓度水平的氟苯尼考时,回收率为94.3%~101.3%,相对标准偏差为0.7%~1.4%,最低检测限可达1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