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鹅养殖业历史悠久,鹅品种资源丰富,近年来,养鹅业发展迅速,我国的鹅肉制品产量、养鹅数量、羽绒制品产量在我国畜牧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在世界也排名首列。鹅饲养管理技术、品种不断改进,推动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推动了养鹅经济的迅速发展。鹅是草食性家禽,食性比较杂,种草养鹅是一种节粮型畜牧养殖项目,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并且种草养鹅的鹅肉产品无药物残留,无污染,符合绿色消费需求,顺应我国环保经济的发展趋势。本文研究对比全精料饲养模式、传统放牧饲养模式以及最新种草养鹅模式下的人工牧草配比精饲料的不同模式饲养效果,结果显示,人工种草配比精饲料养殖鹅75日龄体重3.35kg/只,95日龄出栏体重3.97kg。相比全精料饲养模式、传统养殖模式,人工种草配比精饲料养殖的存活率高,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养鹅模式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而离水养鹅会影响鹅的正常生长,尤其是羽毛的生长,使得传统养鹅与水资源保护产生矛盾。为此,研究一种既能节约水资源,又不会损害鹅的健康、生产性能、产品品质的饲养模式极为重要。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种鹅、商品鹅的节水饲养模式以及优缺点等,旨在为实际生产中节水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1.牧草-种鹅-鱼综合生产模式.该模式利用鱼池(塘)和水库养鹅,利用鹅粪喂鱼,鱼池(塘)的岸边或临近地种草.一般每公顷水面可养鹅300~500只,水面及水库周围有充足的青草供鹅、鱼食用.  相似文献   

4.
鹅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传统的养殖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进而导致养鹅生产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影响养鹅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何在整体上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生产水平,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以促进养鹅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青冈县坚持"上规模、抓大户、带全面、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和种、养、加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良好自然资源为依托,通过落实扶持政策,推广实用新技术等措施,促进了白鹅产业的稳步发展。1白鹅养殖的特点1.1养殖数量稳步增长多年来,我县大力推广秸秆养鹅,种草养鹅等饲养技术,白鹅生产得到跨越式发展。白鹅养殖遍及全县,规模养殖主要集中在新村乡、祯祥镇、建设乡、连丰乡以及东部沿河乡镇。2010年白鹅饲养量达  相似文献   

6.
目前,河南省固始县召开了由鹅业龙头企业负责人、规模养鹅户代表、规模养鹅基地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及县畜牧站相关技术人员参加的种草养鹅现场会议,大力宣传种草养鹅的好处、优势及前景,使参会人员充分认识到传统的饲料喂养成本高、利润低,而种草养鹅则是把传统养殖方式转变为科学养殖模式,饲草种植后可分茬收割,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升了产品品质;既增加了养鹅户的收入,又增强了养鹅户的市场竞争力,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张存 《中国家禽》2012,34(7):40-41
我国传统的养鹅方式是农户散养,随着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兴起,我国鹅养殖数量不断扩大,达到4亿只,并且逐年增加。我国鹅的主要养殖区域分布在东北、华东和西南等区域。鉴于鹅的养殖效益较高,农户养殖量较大。  相似文献   

8.
<正>鹅是以饲喂青饲料为主的大型水禽,具有耐粗饲、生长快、体重大、营养价值丰富,饲养成本低等特点,而且鹅身上全是宝,开发潜力巨大。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养鹅业是吉林省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东部山区、中部种植区和西部草原区组成的三条特色养殖带,很好的诠释了在当今饲料资源紧缺的条件下,为什么养鹅的人却越来越多的原因。通过"青草换肥鹅"的养殖模式,广大养殖农民尝到了低成本投入,高效益回报的甜头,种鹅饲养量逐年递增,养殖规模  相似文献   

9.
对采用人工牧草配比精饲料的最新种草养鹅模式与传统放牧饲养模式和全精料饲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草养鹅新模式75日龄体重达到3.1kg/只,同比传统模式缩短20d。95日龄出栏体重达3.8kg。种草养鹅新模式,鹅的最后存活率和纯利润都为最高,与传统养殖方式比较,增加纯利润7.54元/只。而全精饲料饲养法虽然出栏前体重最大,但消耗精饲料量最多,耗料成本最高,达到23元/只,虽然比传统养殖法纯利润高出0.6元/只,但是比种草养鹅新模式纯利润少4.6元/只。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畜禽养殖造成的空气、水源和土地污染尤为突出,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当前,低碳经济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畜禽养殖成为必然的趋势.养鹅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但目前我国养鹅业生产技术落后,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表现为低投入、低效率、高消耗的"高碳"养殖形式,严重制约了养鹅产业的升级.本文主要探讨了发展"低碳"养鹅业的饲养方式变革和相关技术,并介绍了几种健康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1.
桑园养鹅是目前新兴的养鹅喂养模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占据着一定的优势。比较传统的养鹅方式,它能够更满足时代的需求,增强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同时还给人们带来了生态环保的养殖理念,成为当下比较受欢迎的养殖新模式。文章以桑园养鹅为例,对如何提高桑园经济效益做出了讨论和探究,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和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区养鹅正从传统养殖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为了提高养鹅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需着重推广种草养鹅和秸秆饲料养鹅技术、加温育雏和网上育雏技术、配合饲料技术、种鹅高效繁殖技术、活拔鹅毛技术和鹅病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鹅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散养逐步被专业化、规模化的饲养模式所替代,进而推动了种鹅业的发展。种鹅养殖需要的技术条件和生产条件要求较高,因此,笔者就自身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浅谈一下种鹅场建设中的几个细节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序号123456789101112模式种草养鹅鱼鹅混养林间养鹅滩地养鹅堤坝养鹅荒丘养鹅沟渠养鹅河塘养鹅围网养鹅庭院养鹅麦田养鹅麦田养鹅自由放牧人工种草方法种1亩牧草,刈割利用,可养鹅200~250只。1亩水面可养鹅30~50只l亩林地可养鹅50~80只l亩林地可养鹅120~150只l亩水面可养鹅2  相似文献   

15.
1为什么要发展养鹅业 鹅的经济价值决定要发展养鹅业。我国是最具发展养鹅生产的资源和条件的国家之一,而且养鹅生产是当前广大农村最好的畜禽养殖项目之一。养鹅生产在我国有的地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养殖模式对籽鹅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籽鹅在不同养殖模式下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差异,将600只籽鹅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传统小水池洗浴养殖(对照组)、半舍饲树荫旱养(试验A组)、半舍饲遮荫棚旱养(试验B组)、全舍饲网上饲养(试验C组),记录产蛋数、破蛋数、畸形蛋数,孵化期内依据入孵蛋数、受精蛋数及出雏数计算受精率、受精蛋的孵化率等。结果:传统小水池洗浴养殖虽然可以延长产蛋周期、增加产蛋量,但是种蛋易破损,种鹅易发病,进而影响种鹅的死淘率及种蛋受精率、孵化率、畸形率;半舍饲树荫旱养易于管理,适应规模化养殖,种鹅发病率、死淘率低,产蛋量较高,种蛋破损率、畸形率低,受精率、孵化率高。提示:采用半舍饲树荫旱养及配套技术是产蛋期籽鹅饲养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28日龄太湖鹅为试验素材,采用地面平养、高床养殖和发酵床养殖3种模式进行饲养,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体重、体尺和肠道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养殖的鹅体重高于其他两种养殖模式,在70日龄时不同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在100日龄时发酵床养殖的公鹅体重显著性高于其他两种模式。除发酵床养殖的鹅胫围、胫长显著性低于地面平养外,其他指标在不同饲养模式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除少数指标外,发酵床养殖鹅肠道指标高于其他模式,大部分指标显著性高于地面平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鹅业,价格居高不下。由于鹅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鹅肉的价格很高,养鹅的利润也十分可观的。现在很多人从事养鹅业,并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生态养鹅方向发展。生态养鹅是通过改善和优化鹅的体内外环境,提高鹅肉品质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无抗养殖就是措施之一,无抗养殖是减少抗生素,甚至不使用抗生素,坚决不使用违禁药品,抛弃只以挣钱为目的简单养殖模式,可生产出绿色安全、优质高产无公害鹅及其产品,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传统的水禽养殖主要以自然水面或池塘进行小规模的放牧或半放牧饲养,但这种养殖模式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极其严重,迫切需要研究一种既能节约水资源,又不会损害鹅的健康和产品品质的饲养模式。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志跃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鹅节水养殖领域的探究,形成并推广商品肉鹅、种鹅集约化节水养殖模式,很好地促进了我国养鹅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养鹅投资少,效益高,周期短,为农村养殖好项目.本着科学养殖的原则,文章自选择适合地方养殖的鹅种、搞好鹅群饲喂管理工作、树立"防重于治"的防病理念、做好养鹅的市场调研工作等几方面,就实现高效益养鹅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