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定样地是森林资源清查体系最基本的抽样单元,通过对所有固定样地多期的调查监测,最终得出各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所以固定样地的准确复位便成为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核心工作。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依靠人工设置一些固定样地标志,以保持样地位置的固定,并保证样地在以后的调查监测工作中不再发生位置和形状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森林资源固定样地调查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当前北京市林业发展形势及需求,针对现有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不足,提出建立北京市森林固定样地调查体系,以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本文从固定样地抽样及布设、样地调查内容、数据应用等方面做出阐述,全面介绍了北京市森林固定样地调查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一种新的野生花卉资源样地调查样方法,即利用县级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的调查成果,在固定样地中抽取并测设里生花卉资源查样地,该方法科学性较高,能达到调查成本低,效率高,精度有保证的目的,对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调查具有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文中对野生卉资源样地调查方法和蕴藏量估算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基于固定样地的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08年杭州市开展了以固定样地为基础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为将所辖县(市、区)的小班数据更新到2008年度,以建德市为例,提出了以小班档案台帐更新、补充调查、复位调查和模型推算更新为监测手段的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方法,同时探讨了基于固定样地的小班蓄积量动态模型研建技术。  相似文献   

5.
森林清查中的样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清查中的样地类型宋劲松(林业部调查规划院北京100714)由于抽样技术不断地引入森林清查中,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大小、形状的样地应需而出。为准确、高效、高精度地进行森林抽样调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正式地提出了建立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RTD GPS用于森林资源固定样地调查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讨论了应用RTDGPS从事森林资源调查的一般原理、方法和步骤。侧重探讨了RTDGPS用于固定样地中心恢复的方法及新样地建立的过程 ,样木检尺的观测和自动记录 ;讨论了RTDGPS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的途径及其发展前景。通过实例验证了RTDGPS ;用于森林资源固定样地调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森林抽样调查中的实测样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过往森林资源调查的经验,就森林抽样调查中实测样地的种类、形状、面积量测和调查方法提出了见解,并对不同样地形状和面积大小做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采取固定样地是实现森林资源清查信息连续可比、动态评价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固定样地设置是影响森林资源调查准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分析了方形固定样地产生误差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减少误差的措施,为提高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准确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国家级森林资源清查地面样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世界主要国家森林资源清查地面样地设计进行了述评, 包括样本单元的构成、样地大小、形状、样本单元中树木的选择方法、调查因子和调查周期。发现样本单元多采用群团样地或样地群, 圆形样地应用较多, 调查因子除森林资源外, 还包括森林健康、生物多样性、碳和土壤等。结合我国森林资源清查在样地设计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空间信息技术、植被调查技术,实现植物多样性监测样地控制网布设及监测样方的测设,实现每木信息采集与定位一体化作业模式。通过对设置的固定样地进行长期定时观测和信息采集,在获取了大量的森林空间信息基础上,可以实现区域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和人为干扰影响程度分析,从而对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实施评估。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为目的。该文分析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在调查内容、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调查成果可信度、成果时效性、固定样地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固定样地的林分生长模型研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杭州市开展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固定样地监测,以建德市为例,建立了无人为干扰小班主要测树因子更新模型,更新了县级森林资源小班数据库,实现了县市森林资源联动监测。  相似文献   

13.
固定样地位移情况较严重,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遥感判读成果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怎样使判读样地和固定样地相匹配,文章通过三种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精度要求,建议用GPS测定固定样地的大地坐标,对有位移的固定样地,在完成固定样地调查的同时,调查记录固定样地理论位置上各判读因子属性,用它作为遥感判读统计计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角规样地体系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下简称"广西连清)"角规样地体系,是我国唯一的以点抽样理论为基础,以固定角规样地为监测载体的省(区)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广西连清第7次复查,除了增设的方形样地调查以外,还对原有的角规样地进行了复查,因此本文得以用同时进行调查的方形样地调查结果作为参照对象,对角规样地体系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与方形样地比较,角规样地除了具有显著的隐蔽性外,外业工作量只相当于方形样地的53%,两套体系的活立木蓄积量差异仅为3.16%,角规样地和方形样地体系总蓄积量抽样精度分别为94.47%与94.57%,均达到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要求(≥90%)。角规样地复位率大于规定的98%,样木复位率远大于规定的95%,达97%以上,能满足林木蓄积生长量和消耗量监测的要求。角规样地体系的不足主要是由于漏测木和进测木的存在,导致森林资源的现状估计值偏低,且动态估计精度明显低于方形样地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几种标准地和样地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进行精度分析,找出产生误差原因,以及在不同林相条件下的精度变化。使林业企业在今后的森林调查设计中,根据各种林相条件,选择不同的森林调查方法,达到提高调查精度,减少森林调查误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刘颖 《防护林科技》2021,(2):47-49,83
通过对北京市大兴区126个森林资源固定样地调查,以2012年固定样地株数为基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6个样地共有26个树种,2020年12月调查,保存率为90%~100%的树种有香花槐(Robinia pseudoacia cv.‘Idaho’)、国槐(Sophora japonica)、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榆树(Ulmus pumila)等9个树种;保存率为80%~89.9%的树种有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等5个树种;保存率为60%~79.9%树种有银杏(Ginkgo bilob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等5个树种;保存率低于60%的树种有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泡桐(Paulownia fortunei)等7个树种。调查结果完善了大兴区森林资源数据,更精准地掌握了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调查中不同样地设置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规控制检尺样地是一种高效的抽样方法。以延寿县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监测为例,对用角规控制检尺样地与圆形样地2种样地设置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角规控制检尺样地在森林资源调查总体控制中是准确可靠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2007年广东省开展国家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试点时所采用的监测理念与方法体系,供全国开展此类工作借鉴参考。试点以连清固定样地体系为依托,构建了融植被监测系统、林地土壤监测系统、物种多样性监测系统于一体的样地调查体系;设计了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石漠化土地资源以及森林健康、森林土壤状况、森林景观、森林固碳、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效益的指标体系;形成了以固定样地调查为主体,地面调查结合实验测定,以及遥感监测、模型测算结合指数分析的综合评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人工林样地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经营活动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许多数据都必须通过样地(包括标准地,下同)调查取得,样地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调查结果的精度和工作效率。在以往的调查中样地设置仅考虑到样地的大小,形状对调查结果能否代表林分的实际情况则考虑的不够。尤其是人工林,其林木分布均匀,株行距可测,林分的密度已知,样地设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据研究,在人工林调查中,由于样地设置不当,其调查结果与实际林分密度误差有时可达20%以上,即使在样地面积较大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也时有发生。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误差…  相似文献   

20.
鸡公山森林生态站固定样地植物群落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鸡公山森林生态站6块固定样地植物群落调查为研究对象,按三级(植被型、群系、群丛)对植被类型进行划分,描述了各个样地的植物群落特征,对主要植物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各植被层高度和数量上分析相互影响因素,最后对造成相近样地植被不同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