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T55优627是宁德市农科所用T55A与亚恢627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松溪县2006年引进在各乡(镇)种植,该组合表现群体整齐、穗大粒多、分蘖力强、丰产性好、熟期转色好,深受农户喜爱.  相似文献   

2.
利用籼爪杂交育种技术育成亚恢627,与龙特甫A配组育成亚种间杂交中稻新组合特优627。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介绍了特优627的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T55优627是宁德市农科所用T55A与自育的恢复系Ⅱ恢627配组而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较广,抗稻瘟病等特点。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张挺 《福建农业》2006,(3):14-14
T优551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采用不育系T55A与强恢复系晚R-1配组育成的三系优质高产杂交中晚稻新组合,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该组合2003年引进我市小面积试种,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等特性。2004年扩大种植,又获高产丰收,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5.
利用籼爪杂交育种技术育成亚恢627,与龙特甫A配组育成亚种间杂交中稻新组合特优627,具有高产、稳产、适应广等特点。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并对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通过2005—2007年在福建福安制种实践,总结出了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杨碧成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287-287
本文介绍了杂交水稻新组合T优55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利用籼爪杂交育种技术育成亚恢627,与龙特甫A配组育成亚种间杂交中稻新组合特优627,具有高产、稳产、适应广等特点.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并对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通过2005--2007年在福建福安制种实践,总结出了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选用性状互补的地谷B、珍汕97B和龙特浦B配制成珍汕97B/地谷B//龙特浦B复交组合,采用系谱法复交F4选优株与珍汕97A测交,并后代连续选性状似龙特浦B的优株与珍汕97A回交至BC5,育成T55A。用它与恢复系晚R-1配制成杂交稻组合T优551,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好等特性,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特优627系宁德市农科所用农特浦A与亚恢627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高产新组合,2005通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2005年引进该组合在向阳乡坑头村、翔云镇椒岭村、  相似文献   

10.
株两优30是湖南省株洲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两系不育系株1S与自选恢复系潭早30配组育成的早稻早熟组合,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株两优30双亲的特征特性,结合荔浦县气候特点进行高产技术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SP优I98"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优IA"与自育的强优恢复系"SP40098"配组育成的晚稻新组合。2002~2003年该组合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区试,熟期、产量、抗性均优于同类组合对照种"汕优64",具有高产、稳产、株型好、抗性较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合于江西作二晚种植。介绍了"SP优I98"的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优I458”是利用野败同型不育系“优IA”与本所育成的早稻强恢复系“R458”配制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分蘖力强、株型适中、根系发达、丰产性好、结实率高、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且成本低,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中熟组合种植。介绍了“优I458”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要点。  相似文献   

13.
“华两优106”是以早熟早籼型温敏核不育系“M103S”为母本,与早稻新品系“T1005”配组而成的两系法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熟期早、产量高、稳产性好等特点。2004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中优315是广西大学利用优质不育系中九A与自选优质恢复系测315配组育成的中熟杂交水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生育期适宜、米质较优等特点,2003年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文章介绍了中优315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673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达彪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31-32,35
Ⅱ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超级稻育种研究室用育成的强恢复系"福恢673"与三系不育系"Ⅱ-32A"配组育成的中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型好、分蘖力强、稳产丰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对Ⅱ优673分蘖动态、分蘖成穗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促蘖肥,提高了水稻分蘖成穗率,增加了水稻产量,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杂交稻新组合丰优航9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丰优航98是用不育系丰源A与恢复系航98配组选育而成的晚稻中熟组合,具有稳产、高产、适应性广、抗性强、食味好等优点。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8~122 d,单产7560~8085 kg/hm2。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金优968”是利用湖南常德选育的优质不育系“金23A”与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强恢复系“R968”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米质优、生育期短、制种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长江流域地区可作早熟晚稻种植,在华南可作早稻栽插。2005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主要性状、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Y两优5867是用Y58S与恢复系R674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一季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熟期转色好等特点,于2010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Y两优5867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优质节水抗旱雄性不育系"沪旱1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广泛引进和测配筛选旱稻资源,获得对野败不育系具有保持能力的外引旱稻品种“EAIC139-55-1-23”,该品种抗旱性强,品质好,系统选育获得一个稳定的选系,与野败型不育系杂交并进行多代回交,于2003年选育出性状优良,抗旱性强的优质节水抗旱稻雄性不育系“沪旱1A”。以“沪旱1A”为母本选配的“旱优2号”、“旱优3号”等杂交旱稻组合在节约水资源50%的栽培条件下仍表现出较强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苏香粳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苏香粳3号"是2005年选育出的早熟粳稻品系。该品系具有熟期早、米质优、食味佳、产量较高等特性。介绍了"苏香粳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