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冯禹潮 《茶叶》1995,21(3):35-37
茶园作业机械化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方向,杭州茶叶试验场90%以上茶园推广耕作作业,机采茶园鲜叶量占83.56%,每亩茶园耕作,采茶用工约为原来人力作业的1/10。本文着重介绍该场实行C-12茶园耕作机的作业规格与效率,及双人抬弧形采茶机与修剪机的应用技术与掌握,最后指出机手培训是确保作业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林泽光  曾跃辉 《茶叶通讯》1995,(3):21-24,20
本示范试验1991-1995年,在桃源县盘塘茶场进行,结果表明,运用低产茶园改造综合技术,取得了预期效果,(1)茶叶产量由1991年1050kg/公顷,上升到1994年2256.10kg/公顷,增加1.14倍;(20茶叶品质,改造后的茶园比对照,正常芽叶提高35个百分点,氨基酸提高21.37%,茶多酚提高4.34%,水浸出物提高5.70%,酚氨比下降1.84;(3)茶园 产值,除必法当年减少16.  相似文献   

3.
桃江是全国八大产条基地县之一,有茶园5800公顷,而大部分茶园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展的,由于当时建园标准低、质量差,再加上茶园培管粗放,茶树树势衰弱。1990年,全县每既666.7m2平均产干茶54.4kg,平均产值139.2元,种茶效益极低,严重阻碍了我县茶叶生产的发展。1991年我们在桃江县近香茶场开始了低产茶园改造的试验示范。现将6年低产茶园改造效益整理报告如后。1试验区菜场基本情况近香茶场创办于1968年,茶园面积用公顷。1991年选择该场的2公顷茶园开展低产茶园改造试验示范,茶树为安化群体种,23年生,单行条栽,平均密…  相似文献   

4.
茶园施肥现状与无公害茶园高效施肥技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韩文炎  李强 《中国茶叶》2002,24(6):29-31
施肥在茶叶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世界主要产茶国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四国的调查表明,在1970-1992年间,肥料投入对茶叶增产的贡献率高达41%,超过土地(25%)和劳动力(8%)的贡献率。由于肥料在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中的特殊地位,施肥已成为茶园管理最重要的常规技术之一。为此,调查我国茶园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方向,提出无公害茶园高效施肥技术,对于提高茶园施肥技术水平,促进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徽郎溪茶场茶园适度经营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规模问题是技术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地研究了安徽省朗溪县茶园经营规模的适度性。认为在目前茶园生产技术水平下,以承包茶园面积为0.68-1.00hm^2的农户能获得最佳规模经济效益,并通过灵敏度分析认为该场茶园适度规模可以逐步向1.34-1.67hm^2面积发展。  相似文献   

6.
1加速低产茶园改造,调整品种结构1.1自然资源的优势:我县地处闽西北山地丘陵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达76.5%,尤以宝山、郭岩山海拔高达1304-1385m。全境环山群抱,碧绿丹青,交通便利,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茶园旅游观光和有机茶的开发。1.2低产茶园改造与良种引植: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267hm2,多为上世纪70-80年代开垦种植,有性种约占70%。这些茶园经过近30年的耕作、采摘和自然风蚀,成为水土流失严重、茶树衰老的低产茶园。为此,从1994年开始,我站将调整品种结构和加速改造低产…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初,浙江义乌市在茶叶生产上推行了承包责任制,至今虽只有10年多的历史,却显示了很大的威力,全市2.1万亩茶园,1991年产茶896吨,其中专业承包的茶园为9500亩,生产茶叶720吨,分别占茶园总面积和茶叶总产量的45.22%和80.35%,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NZN有机微肥在茶园中效果。结果表明:A休园喷施NZN有机微肥能促进茶芽萌发和芽叶生长,增加单位面积的芽头数和混合芽叶重,从而提高茶叶产量,在花岗岩红壤花茶园中喷施,增产幅度为0.1-27.3%,在第 红壤茶园中施用增产4.4-8.7%,而施NZN有机微肥对茶树的氮素营养及茶叶品质主要成分影响效果不显著,但能降低芽叶的酚氨比,这地名优绿茶品质有利。该微肥在茶园中的喷施浓度以400-600  相似文献   

9.
报告了G生物叶面肥在茶园中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茶园喷施该生物肥料能促进春茶芽叶的萌发和生长,提高茶叶产量,使春茶中后期茶叶产量增加约10%左右。使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尤其是G肥和尿素混合喷施的处理,氨基酸的含量增加21.3-33.8%,酚氨比降低17.0-36.0%,这有利于绿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金晶  陆德彪  刁学刚 《茶叶》2013,39(3):186-188
1今夏全省茶区遭受严重高温干旱危害 我省自7月以来遭遇连续高温伏旱天气影响,茶叶生产遭受重创。茶园受灾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杭州、湖州、绍兴、丽水等地。据各地初步调查和反映,截止8月13日,杭州西湖区、名胜区等西湖龙井产区部分茶园旱情严峻,成灾面积预计达到20%以上。湖州市白茶受灾严重,拥有国家级万亩白茶园的安吉溪龙乡,全乡1.9万多亩的白茶山受灾面积60%以上,其中接近40%左右灾害严重,部分茶园已完全枯死,明年预计减产一定幅度。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新常态和茶叶消费回归理性的背景下,提高茶叶生产率对于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7年微观跟踪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分析茶叶种植户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增长及源泉,并进一步利用2013—2016年微观混合数据,基于“一步法”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分析茶叶种植户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特别关注不同技术扩散路径和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期间茶叶种植户TFP年均增长2.71%,且呈增长趋势,但具有较为明显的西高东低的区域特征;(2)茶叶种植户的规模报酬率及技术进步率年均下降0.25%和1.50%,技术效率年均增长4.46%,表明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是技术效率的改进,而规模报酬率和技术进步却有阻碍作用,而且东中西部均表现出相同的特征;(3)进一步分析技术效率的决定因素,发现茶叶种植户参加合作社、参加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和政府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的技术推广和扩散途径能够显著提高技术效率,而且采用生物防治和放置粘虫色板的技术采纳行为同样显著提高技术效率,而是否为种植大户、是否与其他种植户交流病虫害防治经验以及是否安置杀虫灯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对于识别茶叶TFP增长及动力源泉、深刻理解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扩散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茶叶超声波辅助浸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浸提与传统水提对茶叶品质成分的浸出效果,优化筛选了茶叶超声波辅助浸提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在茶水比、浸提温度、时间、次数等相同技术参数的条件下,茶叶超声波辅助浸提优于传统水提。采用茶水比1:15、浸提水温95℃、浸提两次(第一次、第二次的水量分别为总水量的8/15、7/15)、每次15βmin的操作参数是茶叶超声波辅助浸提的最优技术参数,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茶多酚、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咖啡碱、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水浸出物的浸出率分别比传统水提提高23.13%、36.92%、14.88%、24.40%、19.24%、26.45%、10.12%、12.27%。  相似文献   

13.
姚明哲 《茶叶科学》2013,(2):179-184
发明专利是衡量一个行业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十一五"期间在我国申请的2 228件茶叶发明专利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茶叶发明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23.3%,但授权量和授权率较低;(2)企业和个人申请的发明专利占76.7%,已成为专利技术研发的重要力量;(3)浙江、江苏和云南三省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较高,排名全国前三;(4)茶叶加工和综合利用是专利申请的热点领域,其申请量占82.2%。本研究从发明专利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茶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水平,指出了我国茶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挑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生产布局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芹瑶  杨江帆  林程  管曦 《茶叶科学》2022,42(2):290-300
以农业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理性"经济人"假说为基础,构建考虑文化因素在内的中国茶叶生产布局变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1993—2018年16个产茶省区的面板数据,阐述了中国茶叶生产布局变迁的特征与规律,厘清其主要影响因子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3—2018年期间,中国茶产业在生产规模上急剧扩张,茶叶生产空...  相似文献   

15.
利用茶厂中的再生资源——茶叶灰末,进行了制取茶叶绿素铜钠盐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灰末可制取得率约为0.33%的茶叶绿素铜钠盐。其技术关键,是除去其中的多酚类物质的干扰,采用转溶水分离除杂可以使之纯化。影响茶叶绿素铜钠盐制取得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丙酮浓度、提取次数与固液比、提取时间。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丙酮浓度90%,固液比1∶2,4次提取,每次1小时。该研究结果为茶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茶叶绿素铜钠盐的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艺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揉捻是茶叶加工的一个重要工序,对形成茶叶的优良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国内外茶叶揉捻机的现状,对目前揉捻机的揉盘凹倾角、揉桶转速、棱骨数量等关键结构参数的优化研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连续化揉捻、自动加压、自动进(出)料等结构创新及自动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当前茶叶揉捻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刘娜  陈立勇 《茶叶》2021,47(1):9-11
以江苏省1980-2018年茶叶单产资料为基础,利用HP滤波法对茶叶产量进行分离,对相对气象产量进行产量年景分级,分成丰产年、平产年和歉产年三个年景,分析产量年景发生概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省茶叶丰产年发生概率26.8%,平产年概率44.5%,歉产年概率28.7%,平产年发生概率呈上升趋势,歉产年和丰产年发生概...  相似文献   

18.
茶叶抗癌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茶叶抗癌研究的世界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从1987年日本富田熏最早报道茶叶提取物可以抑制人体癌细胞起,全世界约发表了4000~5000篇关于茶叶抗癌的研究论文。作者将这些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主要集中在活体外、活体内以及临床实验,九十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主要在流行病学研究和抗癌机理的研究,新世纪初继续进行抗癌机理研究同时进行活性成分在动物和人体内的代谢、运转和归宿的研究,从2004年起开始了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改造以期提高其生物可利用性和生物活性。本文重点对2003年以来的文献分流行病学实验、抗癌机理、儿茶素类化合物在动物和人体中代谢与归宿、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改造与生物活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就茶叶抗癌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配方肥、有机替代和蚯蚓生物培肥4种化肥减施增效复合技术模式对广东单丛茶区茶园土壤肥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模式的肥料农学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4种技术模式可减少化肥养分投入量20%~30%(总养分投入量减少17%~0),产量增加4.9%~12.3%,且品质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年经济效益每公顷增加1.51~3.26万元。其中,控释肥模式的肥料农学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最高,分别比习惯施肥增加58.0%和10.9%;有机替代模式品质提升最显著,氨基酸增加10.2%,可溶性糖增加9.6%,酚氨比下降13.4%。控释肥和有机替代两种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在广东单丛茶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提高茶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既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创业型精英教育的根本要求。本文根据新形势下茶产业对创新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客观需求,分析了当前我国茶学硕士研究生在招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以及导师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生源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完善研究创新条件、强化导师职能、健全保障制度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茶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