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华  蓝泽桥  兰大华 《河北渔业》2011,(6):44-45,53
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利用工厂化车间培育达氏鳇、欧洲鳇亲本,经过多年精心培育,70%的达氏鳇、欧洲鳇亲鱼性腺发育成熟.2010年12月选择2尾达氏鳇雌鱼和1尾欧洲鳇雄鱼杂交成功,获得受精卵41.8万粒,孵化出优质鱼苗36.5万尾,平均受精率82%,孵化率87.5%,亲鱼成活率100%.  相似文献   

2.
<正>鲟科(Acipenseriformes)鱼类是比较古老的鱼类,世界现存的鲟科鱼类有28种,并有许多亚种和杂交种。鲟科鱼类是淡水鱼类中寿命最长,个体最大的鱼类之一。黑龙江的鲟科鱼类有两种,分别为鲟属的施氏鲟和鳇属的达氏鳇。我国鲟科鱼类主要是长江水系的中华鲟、白鲟和达氏鲟,新疆区域内的裸腹鲟、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黑龙江水域内的施氏鲟和达氏鳇[1]。世界上鳇属鱼类只有两种,一种是栖息于欧洲的欧洲鳇(最大  相似文献   

3.
杂交鲟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达氏鳇和史氏鲟为黑龙江特产大型经济鱼类 ,近几年捕捞过度 ,资源枯竭。为挽救和开发这一日渐衰弱的品种 ,我们连续进行了杂交鲟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的研究。由于父本和母本不同 ,鲟杂交可分为鳇鲟杂交和鲟鳇杂交。鳇鲟杂交为鳇 (♀ )×鲟 (♂ ) ,鲟鳇杂交为鲟 (♀ )×鳇 (♂ )。鳇鲟杂交繁养成功 ,在我国尚属首次 ;鲟鳇杂交以前曾有过人工繁殖成功先例 ,但驯养失败。杂交鲟生长速度和抗病力要高于史氏鲟。1 材料和方法1 999年 5月 2 5日捕鳇 (♀ ) 1尾、5 0kg ,鲟 (♂ ) 1 0kg ;5月 30日捕鲟 (♀ ) 35kg ,鳇 (♂ ) 4 0kg。采…  相似文献   

4.
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测量5批次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黑龙江杂交鲟(达氏鳇Huso dauricus♀×施氏鲟♂)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共644尾)的体长、体质量,观察其生长、个体繁殖力、卵巢发育、卵径、卵质量和卵色等。结果表明:3种鲟雌亲鱼的体长与体质量差异显著,施氏鲟的体长和体质量显著小于杂交鲟与达氏鳇(P0.05),而杂交鲟的体长和体质量则显著小于达氏鳇(P0.05)。施氏鲟、杂交鲟和达氏鳇雌亲鱼的成熟系数(GSI)和繁殖力差异显著,杂交鲟的GSI和平均绝对繁殖力显著高于施氏鲟和达氏鳇(P0.05),而施氏鲟与达氏鳇的GSI无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鲟的相对繁殖力(Fw)显著高于施氏鲟与达氏鳇。3种鲟雌亲鱼产卵质量与体质量比值以10%~15%为主,该比值范围内雌性施氏鲟个体数约占同龄雌性个体的42.66%,杂交鲟为42.91%,达氏鳇为41.93%。施氏鲟和杂交鲟的卵多为棕色,而达氏鳇的卵为棕灰色。达氏鳇的卵径显著大于施氏鲟与杂交鲟。杂交鲟的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及成熟系数均高于施氏鲟与达氏鳇,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5.
欧洲鲟形目主要种类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相忠 《淡水渔业》1999,29(3):24-27
世界鲟鱼类计2科6属26种,分布在欧洲水域的有1科2属8种。也即欧洲鳇、俄罗斯鲟、裸腹鲟、闪光鲟、小体鲟、波斯鲟、大西洋鲟及意大利鲟。本文就欧洲鲟形目5种主要种类生物学概述如下。1欧洲鳇Husohuso(Linnaeus,1758)11形态与食性鱼...  相似文献   

6.
鲟鱼人工繁育技术探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宜都天峡鲟业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外鲟鱼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种质资源库,鲟鱼水花鱼苗年产量在1.5亿尾以上。本次试验所用亲鱼均为湖北宜都天峡鲟鱼有限公司模仿自然水域环境培养的子一代鲟鱼,繁育出的鱼苗更容易转口,人工养殖成活率高。一、试验材料1.受体鲟试验用亲鱼雌鱼为达氏鳇、雄鱼为史氏鲟,均是公司从黑龙江引进经7~14年模仿自然水域环境培育的子一代亲鱼,公司各类鲟鱼品种性成熟共有1万多尾,其中达氏鳇有1000多尾。达氏鳇平均尾重121  相似文献   

7.
达氏鳇活体取卵繁殖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达氏鳇的自然资源,使达氏鳇亲鱼在取卵后能继续存活下去,并能再次怀卵,再次利用进行人工繁殖。2008-2010年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对达氏鳇的取卵方式进行了研究。利用3尾雌性达氏鳇进行活体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人工饲养的达氏鳇和欧洲鳇的杂交繁殖技术,利用工厂化养殖车间人工驯养达氏鳇和欧洲鳇.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70%的达氏鳇、欧洲鳇亲鱼性腺发育成熟.于2010年12月选择2尾达氏鳇雌鱼与1尾欧洲鳇雄鱼进行杂交,获得受精卵41.8万粒,共孵化出优质鱼苗36.5万尾,平均受精率为82%,孵化率87.5%,亲鱼成活率100%.  相似文献   

9.
漫话鲟鱼     
《河南水产》1999,(4):31-31
鲟(鳇)鱼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熊猫”之称。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地球上尚有鲟(蝗)鱼26种:分布于北美7种、欧洲12种、亚洲11种(我国8种)。多数种的常见个体都在几十公斤至数百公斤,欧洲鳇最大个体1600公斤,我国中华鲟最大个体600公斤。  相似文献   

10.
用配合饲料饲养达氏鳇仔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德福 《淡水渔业》2000,30(1):32-33
达氏鳇 (HusodauricusGeorgi)系鲟科鲟属 ,栖息在黑龙江 ,属肉食性鱼类 ,有定栖和洄游两种 ,5~ 6月是其产卵繁殖活动主要季节 ,成熟年龄雌体为 16~ 17年 ,雄体 12年以上。达氏鳇一般体长为 70~ 2 3 0cm ,体重 80~ 15 0公斤 ,最大达 5 60cm ,体重在 10 0 0公斤以上。 1999年 ,达氏鳇第一次人工繁殖成功 ,利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表明达氏鳇对饲料适口性同其它鱼类没有明显差异 ,本实验为形成达氏鳇集约化 ,商品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试验用的达氏鳇苗种来自黑龙江抚远江段 ,亲鱼所产孵…  相似文献   

11.
四川涌泉珍稀鱼养殖有限公司利用川西得天独厚的天然涌泉水开发养殖名贵珍稀鱼类,效益显著。目前,该公司主要养殖品种有鲟鱼(俄罗斯鲟、闪光鲟、史氏鲟、小体鲟、达氏鳇、西伯利亚鲟)、虹鳟鱼,正在开发的品种有加拿大红大麻哈鱼、雅鱼(地方名)、老虎鱼(地方名)、花鱼(地方名)等。该公司现有流水养殖面积3000余平方米,养殖用水全部取自涌泉泉水,泉口水温恒定18℃,属重碳酸钙镁型矿泉水。因此全年均可养殖冷水性鱼类,养殖周期短,所产“涌泉”牌鲜鱼品质高、味道好。日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林美娇副站长一行到该公司参观指…  相似文献   

12.
正鲟鱼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类。据记载,隶属于鲟形目鳇属的欧洲鳇鱼(Huso huso)最大捕捞个体约重3200千克。最大年龄个体为1952年捕获的152岁湖鲟。鲟鱼类肉质营养丰富,鱼子酱更具有"卵黄金"的美誉,从欧洲的古罗马,到中国的皇室均将其视为美味珍馐。鲟鱼商业捕捞始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达到捕捞高峰。由于过度捕捞、拦河筑坝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致使目前鲟形目所有27个种和亚种均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鲟科鱼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世界鲟科鱼类计4屑24种,其中:蜂属2种,鲟属17种,铲鲟属2种,拟铲鲟底3种。我国有鲟科鱼类计2属7种,其中:鳇属1种,鲟属6种。原苏联是世界产鲟大国,一是鲟科鱼类种类多,计3属14种,其中:蜂属2种,鲟属9种,拟铲鲟属3种。二是产量大,原苏联田科鱼类捕捞量占全球的90%-95%。1985年原苏联鲟科鱼类产量计2.5万吨,占世界鲟科产量92%。现把我国和原苏联鲟科鱼类名录列于附表。二、我国鲟科鱼类简介1.鳇:又名黑龙江煌、达氏鳇。是产于我国的唯—一种煌底鱼类。据记载最大体重可达1000公斤。是产于我国待科鱼类中最大的一…  相似文献   

14.
鲟鱼养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鲟鱼品种约有29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我国拥有鲟鱼9种,其中史氏鲟、中华鲟和达氏鳇为主要养殖品种。欧洲有鲟鱼9种,其中俄罗斯鲟、裸腹鲟、闪光鲟和欧洲鳇为主要品种。北美洲有鲟鱼11种,其中高首鲟、美洲鲟、中吻鲟和匙吻鲟为主要品种。我国已先后从欧洲引进了俄罗斯鲟、裸腹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闪光鲟和鳇鲟,从北美洲引进了匙吻鲟和高首鲟。可望人工养殖成功后移入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域中形成群体生产力。现将我国及世界主要鲟鱼品种人工养殖进展状况介绍如下。1中国鲟鱼养殖1.1史氏鲟史氏鲟亦称黑龙江鲟…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业发展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合股投资660万元,组建“杭州千岛湖鲟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千岛湖建立鲟鱼网箱养殖示范基地,从2002年3月起,先后从北京、广东等地引进史氏鲟、俄罗斯鲟、欧洲鳇等鱼种16000尾。生长非常迅速,目前大的个体已达20多千克,预计至2005年性腺将陆续成熟,可进行鲟鱼人工繁殖。该公司已列入杭州市高新科技企业行列。下图为欧洲小体鲟和欧洲鳇杂交的三龄杂交鲟,体重已达15千克。杭州千岛湖建成鲟鱼网箱养殖示范基地@孙燕生…  相似文献   

16.
鲟是鱼类家族中一个古老的类群,起源于2亿年前的古老硬骨鱼类,有鱼类活化石之称,由于其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鲟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的淡水养殖对象之一。鲟人工繁殖研究始于1869年,前苏联专家奥夫相尼科夫在伏尔加河河段,发现了小体鲟的产卵场,进行小体鲟的人工授精,并获得成功,为前苏联建立大规模人...  相似文献   

17.
<正>鲟科鱼类是淡水鱼类中重要的经济鱼类,而达氏鳇(Huso dauricus)是鲟科鱼类中个体最大的品种之一。世界上鳇属鱼类只有两种,即欧洲鳇和达氏鳇。达氏鳇作为黑龙江流域的特有经济鱼类具有繁殖周期长,性成熟晚,经济价值大的特点。近些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达氏鳇也作为经济鱼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推广养殖。而作为原产地的黑龙江由于气候水温的原因,达氏鳇作为经济鱼类养殖发展的速度比较慢。因此在2017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人工放流鲟鳇幼苗250万尾1987年勤得利农场与黑龙江垦区水产处联合在黑龙江勤得利江段建立了施氏鲟养殖放流实验站。自1988年始.每年农场在鲟、鳇鱼繁殖期内组织人员向江中放流幼鲟和鲟、鳇杂交的幼鱼,计250万尾,其中施氏幼鲟为120万尾(朱利)...  相似文献   

19.
西伯利亚鲟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7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Brandt),第1次产卵前4个月,放入2组不同温度的水池中越冬,Ⅰ组水温13~14℃;Ⅱ组7~8℃。每组4尾雌鱼,6尾雄鱼。催产前水温升至15~16℃,人工催产结果,Ⅰ组1尾雌鱼排卵和2尾雄鱼排精,Ⅱ组3尾雌鱼排卵,5尾雄鱼排精;雌鱼排卵全部采用输卵管切割手术取卵,获得成熟卵3.26kg,共计21.5×104粒;用“半干法”授精,获受精卵19.11×104粒,受精率86.7%~95.6%;孵出鱼苗12.5×104尾,孵化率40%~68.9%。结果说明,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西伯利亚鲟能够成熟并成功地进行人工繁殖;产前培育温度变化对西伯利亚鲟性腺发育和人工繁殖效果有明显影响;与养殖施氏鲟的人工繁殖比较,催产效应时间基本相同;雄鱼发育较差。  相似文献   

20.
随着鲟鱼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人工养殖的鲟鱼逐渐成为商业开发的主要来源。在人工养殖品种中,杂交鲟因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优点,引起养殖业界的重视。国外较为成功的杂交品种为小鲟鳇,即欧洲鳇×小体鲟,我国利用野生资源曾进行过史氏鲟×达氏鳇,而利用人工养殖鲟鱼杂交育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史氏鲟、闪光鲟的试验,并与西伯利亚鲟自交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1)试验亲鱼均来源于公司自购受精卵人工培育而成,母本为西伯利亚鲟,父本为西伯利亚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