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GeneBank公布的鸡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F基因和鸡源性白细胞介素18(ChIL-18)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且在鸡NDV F基因引物上游引入BamH Ⅰ位点、下游引入Sal Ⅰ位点,在Ch IL-18基因引物上游引入Sal Ⅰ位点、下游引入Hind Ⅲ、BamH Ⅰ位点.以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RNA为模板RT-PCR扩增其F基因,将F基因插入pMD18-T的BamH Ⅰ与Sal Ⅰ位点中.同时扩增上游带有Sal Ⅰ位点、下游带有Hind Ⅲ、BamH Ⅰ位点的ChIL-18基因,并将其插入到含有F基因的pMD18-T质粒的Sal Ⅰ、Hind Ⅲ位点之间,从而使NDV F基因与ChIL-18基因形成具有一个完整阅读框的融合基因,然后将融合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pSFV单一启动子(CMV)下游,构建成F-ChIL-18融合基因重组"自杀性"质粒pSFV-F-ChIL-18.  相似文献   

2.
鸡IL-2全基因和去信号肽基因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已发表的鸡白介素-2(ChIL-2)cDNA编码基因序列设计3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经诱导的卢氏鸡胚脾淋巴细胞中扩增出429 bp的ChIL-2全长基因cDNA和363 bp去除信号肽的ChIL-2基因cDNA.将ChIL-2全长和去信号肽的基因cDNA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8a-IL-2和pET28a-△SIL-2,并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在22 ku和18 ku处有2条清晰的蛋白带,相同条件下pET28a-△SIL-2表达量较高.RNAstructure软件分析表明,pET28a-IL-2的mRNA5′端序列形成了复杂且较为稳定的二级结构,不利于翻译的起始,证明信号肽序列的存在对ChIL-2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应用RT-PCR技术从罗曼鸡脾淋巴细胞RNA中扩增鸡白细胞介素18(ChIL-18)全基因,并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ChIL-18全序列,其大小为597 bp。将其成熟蛋白基因(510 bp)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GST-ChIL-18)。SDS-PAGE可检测到分子质量为约46 kDa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证实该融合蛋白可与鼠抗鸡IL-18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用MTT法测定表明,重组蛋白能明显促进鸡T细胞转化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鸡IL-2全基因和去信号肽基因的酵母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鸡白介素-2(ChIL-2)cDNA编码基因序列设计三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经诱导的卢氏鸡胚脾淋巴细胞中扩增出429bp的ChIL-2全长基因cDNA和363bp去除信号肽的ChIL-2基因cDNA。分别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并分别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X-33中,经甲醇诱导,SDS-PAGE检测,在28kD和24kD处有两条清晰的蛋白带,相同条件下pPICZαA-△SIL-2表达量较高。RNAstructure软件分析表明,pPICZαA-IL-2的序列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二级结构,不利于翻译,证明信号肽序列的存在对ChIL-2基因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pGEM-ChIL-18克隆质粒扩增获得鸡IL-18(ChIL-18)全基因片段,并将其重组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hIL-18(简称pChIL-18).经PCR、酶切和基因测序证实,所获重组质粒含有目的片段,且连接、构建正确.pChIL-18转染Cos7细胞,转染细胞中含ChIL-18基因的mRNA,表达产物对鸡淋巴细胞具有明显诱导转化作用.pChIL-18对ND灭活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表明pChIL-18能够提高ND灭活苗诱发的细胞免疫应答,为后续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及具有叉头相关结构域的TRAF相互作用蛋白(TIFA)基因在贵州黄鸡不同发育阶段各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为后续开展TRAF6和TIFA基因调控鸡的生长发育及二者相互作用调控鸡相关病毒复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RT-PCR扩增鸡TRAF6和TIFA基因编码区(CDS)序列,通过ProtParam、SOPMA、SWISS-MODEL及MegAlign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TRAF6和TIFA基因在鸡胚发育第14 d (E14d)、鸡出壳第1 d (H1d)、第7 d (H7d)和第14 d (H14d)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鸡TRAF6和TIFA基因CDS序列全长分别为1638和564 bp,编码545和187个氨基酸残基,对应的编码蛋白分子量约62和22 kD,理论等电点(pI)为6.14和5.18。鸡TRAF6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47.08%、α-螺旋占38.14%、延伸链占11.86%、β-转角占2.92%,鸡TIFA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51.87%、α-螺旋占27.81%、延伸链占16.58%、β-转角占3.74%,二者均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TRAF6和TIF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比对分析均显示鸡与火鸡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6.4%和92.2%,符合物种进化规律,也表明TRAF6和TIFA基因在禽类中具有一定的遗传保守性。TRAF6和TIFA基因在贵州黄鸡不同发育阶段的眼球、脑组织、心脏、肝脏、肺脏、肌胃、胸肌及腿肌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且内脏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普遍高于肌肉组织,以肺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和肌胃;从E14d发育到H14d,鸡TRAF6和TIFA基因在肺脏、肝脏和肌胃中的表达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在眼球中则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脑组织、胸肌和腿肌的表达水平较低且趋于稳定。【结论】 TRAF6和TIFA基因在鸡不同发育阶段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以肺脏和肝脏中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在脑组织、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相对较低,故推测TRAF6和TIFA基因相互作用对鸡的生长发育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中鸡的LeptinmRNA序列(AccessionNo.AF012727)设计12对引物,用RT-PCR方法从不同品种(系)、不同时期及不同处理鸡的脂肪、肝脏和卵巢组织总RNA中没有扩增出鸡的Leptin基因片段;根据鸡的EST数据库中查到的一条鸡Leptin基因前体序列设计4对引物,用RT-PCR方法在包括卵巢在内的多个组织的cDNA中没能扩增出正确序列。为提高鸡Leptin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给鸡注射胰岛素,利用RT-PCR方法对肝脏、卵巢和脂肪组织的总RNA进行扩增,没有得到目的序列。根据已发表的哺乳动物的Leptin基因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对鸡基因组DNA和脂肪、肝脏组织的cDNA进行PCR,结果没有特异性扩增条带,但在小鼠的基因组中可以获得稳定的扩增条带。用扩增长片段LATaq酶从鸡基因组DNA中也没有扩增出Leptin基因片段,而从小鼠的基因组DNA中,可扩增出小鼠Leptin基因片段;以小鼠LeptincDNA片段为探针,对鸡脂肪组织和肝脏组织来源的总RNA进行NorthernBlot分析,并未获得杂交信号;以猪的LeptincDNA片段为探针,对鸡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Blot分析,并未获得特异性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鸡的脂肪、肝脏和卵巢组织中不存在与小鼠Leptin基因同源性如此高的mRNA序列,在鸡的基因组中也不存在与小鼠、猪等哺乳动物Leptin基因序列同源性如此高的基因?  相似文献   

8.
将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基因插入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ChIL-2,通过电转化构建毕赤酵母(Pichia methanolica)GS115甲醇利用型重组表达菌株.经SDS—PAGE与Western blot分析,证实ChIL-2基因在重组GS115中成功表达出约16ku与14ku两条特异性条带,这与天然ChIL-2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提示ChIL-2可能为糖基化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从ConA诱导的5周龄SPF鸡脾细胞中提取总RNA,用自行设计的一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鸡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基因片段。经酶切鉴定后,再将该片段克隆到pcDNA3载体中,测定其DNA序列,结果表明该片段长度为669bp,其DNA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基本一致。再将该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导入菌株BL21,经诱导培养、蛋白提取和SDS—PAGE,获得分子量约为50kD的特定蛋白条带,表明所克隆的鸡Ii基因在原核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0.
鸡MHCⅡβ链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自行设计的1对引物,通过RT-PCR从鸡脾细胞中分别克隆了鸡MHCⅡβ链基因片段,大小为798 bp.核苷酸测序结果表明,与已登录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5%.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含谷胱甘肽(GST)基因的质粒pGEX-4T-1,构建了pGEX-4T-1-chMHCⅡβ.经诱导表达,获得分子大小约为53 000的融合蛋白,其中chMHCⅡβ链大小约27 000.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化GST-β融合蛋白,进一步用此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鼠源抗鸡MHCⅡβ链抗体.经过琼扩和ELISA检测,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1.
Rab是真核生物细胞器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重要的小分子结合蛋白。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22周龄母鸡脂肪组织中克隆了Rab6基因的cDNA序列。序列长度为774bp,包含1个627bp完整的CDS,编码208个氨基酸。该序列(Genbank No:DQ470138)与鸭、人、小鼠、狗的Rab6有85.8%~93.1%的同源性,而相应蛋白的同源性达97.6%以上。蛋白预测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3490Da、5.42,与鸭、人、小鼠、狗的Rab6蛋白高度相似,在78~102氨基酸处有1个跨膜结构。分析结果表明Rab6基因及其蛋白质在动物进化中是高度保守的。  相似文献   

12.
人乳头瘤病毒的16型E6和E7癌基因已广泛用于建立哺乳动物的永生化细胞,但能否用于建立鸡的永生化细胞尚不清楚。试验究克隆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和E7癌基因,分别构建这两个病毒癌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成逆转录病毒颗粒,感染鸡前脂肪细胞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E6和E7基因对鸡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E7基因显著促进鸡前脂肪细胞增殖,而E6基因则作用不明显。本研究为E6和E7基因在鸡细胞永生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化的调节是改善肉质的重要途径,最新研究表明,m6A RNA甲基化修饰在肌肉的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优良的地方品种——广西麻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成熟日龄不同部位肌纤维类型的组成差异,探究m6A甲基化转移酶相关基因甲基化转移酶样蛋白3/14(methyltransferase like 3/1...  相似文献   

14.
用放免测定法研究脑软化症患雏血浆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含量,分析了TXB2/6-keto-PGF1α比值(T/P)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患雏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及T/P比值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表明TXB2、6-keto-PGF1α的含量变化及T/P值在雏鸡脑软化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中Bcl 6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3 3例NHL病理标本中Bcl 6的表达 ,对 5 3例死于NHL的患者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Bcl 6在B细胞淋巴瘤 (BCL)和T细胞淋巴瘤(TCL)中阳性率分别为 5 4.8%( 5 1/93 )和 2 .5 %( 1/4 0 ) (P <0 .0 1) ;BCL中主要表达于滤泡性淋巴瘤 (弱阳性 ,阳性率 10 0 .0 %)和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 (强阳性 ,阳性率 5 2 .0 %) ,两者阳性率与表达强度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TCL中仅 1例CD 3阳性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表达Bcl 6。 5 3例随访病例 ,Bcl 6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 18.9月 ,阴性组平均生存时间 3 2 .1月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Bcl 6表达于滤泡中心细胞来源的BCL和一些特殊类型的TCL ,该蛋白的聚集可能是某些淋巴瘤恶性转化的原因之一并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IPv6的技术优势和过渡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地址管理、报头、路由、安全和服务质量五个方面分析了IPv6的技术优势和从IPv4到IPv6过渡的相关技术。此外,还简要分析了IPv6对我国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6个鸡种腺苷单磷酸脱氨酶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肌苷酸合成代谢过程中主要的催化酶之一的鸡腺苷单磷酸脱氨酶1(adenosine monophosphate deaminase 1,AMPD1)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分析了其在6个鸡种中的序列多样性,发现在525 bp的片段中共存在10个多态位点,其中120位的A→G,355位的A→G的碱基变化仅在泰和乌骨鸡、北京油鸡、茶花鸡肌苷酸含量较高的鸡种中出现,推测这两个位点与肌苷酸含量密切相关。另外该基因与体重也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6-DMAP人工诱导近江牡蛎三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排放法诱导近江牡蛎产生三倍体,通过6-DMAP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持续时间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得出近江牡蛎三倍体诱导3因素最优水平组合,即当30%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将受精卵浸泡在含6-DMAP450μmol/L的海水中20min;3因素影响诱导率的主次顺序为:6-DMAP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全球IPv6网络上组播的应用设计了一种新的体现实际应用的体系结构GCASM,并设计了基于差别服务的小世界密钥管理算法QoSKM,用于单个控制域CD中的密钥管理。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使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而且在密钥更新时通信量和计算量以及密钥存储量都有较明显的优势,适合于大型及多应用网络。  相似文献   

20.
用纯化的重组PRV VP6蛋白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通过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1株稳定分泌抗PRV VP6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C5D10。经鉴定C5D10为IgG1亚类,杂交瘤细胞的平均染色体数为93,细胞培养液上清及腹水效价分别为18∶00和11∶×106,且C5D10单克隆抗体不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显示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