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分别对云南省滇陆新品系猪(N1)4个世代120头猪5个基因座(Tf、Pa、Po、AmⅡ、AKP)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各世代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以及对第5世代进行了遗传平衡性检验.结果表明,滇陆系所测的5个基因座均表现出多态性;平均基因杂合度逐代降低,由零世代的0.386降低到第5世代的0.303,降低了27%;第5世代除AmⅡ基因座外,其余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处于遗传平衡之中.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PAGE)测定了滇的品系猪(N3系)3个世代及其亲本(本地乌金猪)、杂优猪164头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铜蓝蛋白(CP)、淀粉酶(AnⅡ)、前白蛋白(Pa)、后白蛋白(Po)和运铁蛋白(Tf)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滇玉系所测的2个基因2座均表现出多态性;平均基因杂合度逐渐降低,由3世代的0.3808降低到5世代的0.3375,降低了12.83%;F6各基因座,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处于遗传平衡之中。  相似文献   

3.
贵州白香猪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27对微卫星标记对贵州大学香猪育种场F11、F12世代贵州白香猪的2个品系进行遗传结构分析。试验结果显示,F11世代贵州白香猪Ⅰ、Ⅱ系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1.9281、1.8189,0.4582、0.4221,0.3664、0.3348和0.5418、0.5779;F12世代贵州白香猪Ⅰ、Ⅱ系的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1.8289、1.7100,0.4315、0.3868,0.3430、0.3063和0.5685、0.6132。结果表明,经过多个世代的近交繁育,贵州白香猪群体的基因多态性低,近交程度高,已成为一个稳定的遗传群体。  相似文献   

4.
3个绵羊种群MHC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小尾寒羊、道赛特羊、特克赛尔羊3个绵羊种群共218只绵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ClassⅡ区DRB1、DRB2、DYMS、MB026基因座的微卫星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统计了3个种群的等位基因组成,并计算了微卫星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结果显示,4个基因座在3个种群中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4、10.33、12.67、5.33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315、0.8037、0.7946、0.3992;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8473、0.8229、0.8165、0.4202。研究结果说明,DRB1、DRB2、DYMS基因座为高度多态基因座,MB026基因座为中度多态基因座,在这4个微卫星基因座上,小尾寒羊、道赛特羊及特克赛尔羊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卫星标记研究东北黑熊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时掌握养殖群体的相关遗传信息,为今后黑熊的人工繁殖及育种、保种工作奠定基础。本研究选取了黑熊的6个微卫星基因座(MSUT2、MSUT4、UT3、UT35、UT36、UT38)对115头东北黑熊进行了遗传检测,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DNA分型以及ABI 3730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大小的判读,计算了6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杂合度等值。结果表明:东北黑熊养殖群体的6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平均为8.5个;6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1 9,其中5个微卫星基因座的PIC>0.5,6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平均观察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29 9、0.641 7。数据证明,6个微卫星标记均具有高度多态性,可用于东北黑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广西巴马小型猪21个微卫星座位的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1个微卫星座位统计了广西巴马小型猪品系内的等位基因组成,计算了各位点的基因纯合率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及平均杂合度。结果,21个位点的平均基因纯合率为55.5%,平均PIC为0.3501,平均杂合度为0.3881。结果提示,广西巴马小型猪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已成为一个稳定的遗传群体,符合封闭群动物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火焰光度法,对青海东部黄牛的HB,KE,TF,PTF,PA,AMY1,ALP A,ALP B,RBC-LDH1,S-LDH1 10个血液生化遗传基因座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在被研究的10个生化遗传基因座中有8个存在多态性,多态性基因座比例为80.8%;(2)各生化遗传基因座的优势等位基因是:HB^A,KE^L,TF^D,PTF^B,PA^B,AMY1^B,ALP A^A,ALP B^0,RBC-LDH1^S,S-LDH1^s;(3)平均基因杂合度和基因纯合度指数分别为0.307和0.539,实用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400和1.592个。  相似文献   

8.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首次引入我国的肉用品种绵羊波德代及其杂种一、二、三代和当地蒙古羊的血液蛋白(酶)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波德代羊及其杂种和蒙古羊在Hb、Tf、Es三个基因座上存在多态性。其中Hb和Es的基因座均由两个等位基因控制,而Tf的基因座则由三个等位基因控制。从三个基因座的Nei氏平均基因杂合度估计绵羊品种内遗传变异,发现以蒙古羊为最低,其杂合度为0.3903。品种聚类分析也符合群体遗传学原理。  相似文献   

9.
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微卫星等位基因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4对微卫星DNA引物,以五指山小型猪(Wuzhishan Miniature pig,WZSP)F13~F18世代的3个近交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估算基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等位基因数(N)等参数,对其遗传变异规律进行探讨,寻找其遗传稳定性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4个微卫星基因座上共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总群体的平均H为0.42、平均PIC为0.37、平均N为2.71个;3个家系的平均H分别为0.41、0.45和0.42,平均N分别为2.36、2.29和2.50;F13~F18世代的平均H分别为0.31、0.42、0.36、0.41、0.37和0.20,平均N分别为2.21、2.57、2.43、2.57、2.36和1.64;Sw71、Sw510和Sw2409 3个基因座在WZSP 3个近交家系的13世代时已经完全纯合,而Sw205、Sw874和Sw936等基因座在这3个近交家系的6个世代中仍未能纯合。研究结论:初步揭示了WZSP近交家系中14个微卫星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变化规律;最重要的发现是有少数几个基因座,如Sw874和Sw936等一直处于出乎预料的高度杂合状态,这可能与WZSP近交家系的种质特异性有关,推测与这些基因座处于同一连锁群的某些功能基因在维持极高近交水平下WZSP的基本生存能力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通家牦牛乳蛋白的多态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大通家牦牛的4种乳蛋白多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α-乳白蛋白和αS1-酪蛋白两个基因座存在多态性,而β乳-球蛋白和β-酪蛋白基因座呈单态,乳蛋白的多态性基因座比例为50%;(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502个,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1273,平均基因均质度指数为0.8075。  相似文献   

11.
以淮猪新品系Ⅱ系一世代(190头)、二世代(244头)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方法分别检测IGF-1基因的HhaⅠ酶切位点、Pit-1基因的Rsa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并与生长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0~90kg平均日增重、达90kg校正日龄在一世代、二世代、两个世代合并中,IGF-1基因的AA型个体均有优于AB、BB型个体的趋势,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Pit-1基因的DD型个体均有优于CD、CC型个体的趋势,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虽然IGF-1基因、Pit-1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个体在一世代、二世代的达90kg校正背膘厚的趋势不一致,但是在两个世代合并中以IGF-1基因的AA型个体、Pit-1基因的DD型个体最薄,但差异不显著(P>0.05)。若将IGF-1基因、Pit-1基因作为生长性状的遗传标记用于淮猪新品系的选育,需要在淮猪新品系Ⅱ系后续世代中扩大样本含量并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结构基因座和微卫星DNA两种遗传标记探讨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检测的9个结构基因座位上7个存在多态性,座位的基因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1767、0.1457和1.2837;7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10个等位基因,位点的基因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8867、0.8774和11.2907。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程度相对较高,反映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微卫星DNA标记揭示的遗传变异高于结构基因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麦洼牦牛现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分化特征,试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已公布的牦牛基因组中筛选到9 466个三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以191个麦洼牦牛基因组DNA样品为模板对各个位点进行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基因分型。经过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在15个三碱基微卫星位点中,有5个位点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15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性(PIC>0.5),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达到0.5041、0.8152和0.7831。进一步通过Structure 3.0软件分析发现,麦洼牦牛群体结构单一,无分化特征,表明麦洼牦牛品种虽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但是无分化迹象。  相似文献   

14.
贵州剑河白、黑香猪的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贵州剑河白、黑香猪血清转铁蛋白(Tf) 、前白蛋白(Pa) 、后白蛋白(Po) 、淀粉酶(Am) ,酯酶(Es) 的遗传多态性。并计算它们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以及5 个多态位点的平均杂合度。结果表明,贵州剑河白、黑香猪5 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差异不显著(P> 0 .05) ,平均杂合度均较小,且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 0 .05) 。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屏障环境下小规模保存实验用巴马小型猪的遗传学背景,试验运用19个微卫星基因座,对长期在屏障环境下封闭饲养的同世代、同父本但不同母本的3窝巴马小型猪(BM/HVRI猪)进行分子群体遗传学检测,计算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检验Hardy-Weinberg平衡并进行遗传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的Na、Ho和He分别为3.05±0.71,0.703 7±0.019 2和0.574 6±0.023 1,3窝仔猪的He分别为0.558 3±0.029 3,0.552 0±0.037 3和0.549 2±0.030 8,且差异不显著(P>0.05);经完全枚举法检验,A窝和C窝分别有3个和5个基因座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经U检验,A窝和C窝分别有4个和6个基因座存在杂合子过剩,仅C窝1个基因座表现出杂合子缺失现象。说明该猪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处于低度杂合状态,窝系之间不存在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现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滇玉品系猪(N3系)臁其与外种猪(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杂交组合DN3、LN3、YN3的血浆碱性磷酸酶(Akp)、铜蓝蛋白(Cp)、淀粉酶(AmⅡ)、前白蛋白(Pa)、后白蛋白(Po)和运铁蛋白(Tf)6个血浆蛋白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根据N3系测定各位点,统计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能的关系,结果显示CP位点BB基因型猪4月龄体重、0-70日龄日增重、70日龄-4月龄日增重显著高于AA、AB型(P<0.05)其它位点不同基因型各性状差异不显著。N3系及其3个杂交组合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与初生重(0.95)、6月龄体重(0.83)存在强正相关,也乳仔猪阶段日增重相关较弱,但与育肥期日增重呈强正相关,因此,平均基因杂合度可成为预估3系杂交猪生长性能的遗传指标,而CP有可能是新品系猪增重速度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7.
选取10个微卫星位点,结合荧光标记(FAM) PCR扩增技术,运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利用Microsatellite Toolkit、PopGene软件计算遗传相关指标,探讨广西树鼩群体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在10个微卫星基因座中,共检测到6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7892,平均观察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156和0.696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367,其中7个是高度多态位点,3个属中度多态位点。此外,在10个微卫星基因座中,有5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结果表明广西树鼩遗传多态性较丰富,所选微卫星位点基本可用于评估广西树鼩群体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PCR技术和全自动毛细血管电泳法技术检测牦牛BM1818、BM1824、CSSM66、TGLA53、ETH10、TGLA126、INRA037、ILSTS006、ILST0013、ETH225等10个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布,并计算该10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Pi)、杂合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等值。结果显示:68只牦牛的10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102个等位基因,平均为10.2;牦牛中10个STR基因座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85,10个基因座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大于0.5。其中10个基因座的平均观望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995、0.6154。属于高度杂合标记,遗传变异丰富。筛选出的10个STR基因座可用于牦牛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应用结构基因座和微卫星DNA两种遗传标记探讨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检测的9个结构基因座位上7个存在多态性,座位的基因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1767、0.1457和1.2837;7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10个等位基因,位点的基因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8867、0.8774和11.2907。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程度相对较高,反映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微卫星DNA标记揭示的遗传变异高于结构基因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方猪种微卫星和血清蛋白基因座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AO-ISAG联合推荐的27个微卫星DNA标记和8个常用血清蛋白多态性标记对55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和3个引入猪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平均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F-统计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和遗传距离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评估其种内遗传变异和种间遗传关系。以两种标记的联合聚类结果为基础。将55个中国地方猪种分为9类。探讨了各猪种之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为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