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侧深施肥技术的引进和发展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低成本、优质高产的最佳栽培技术。在日本于1981年开始推广,1986年开发出侧条施专用肥,到1992年日本侧条施肥面积达20%左右。随着侧条施肥技术的普及,形成促进初期生育、降低成本、减少水质污染等的省力化技术,至使侧条施肥面积不断扩大。1994年,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研制并试验成功水稻侧深施肥机,开姑在全省大面积示范推广。垦区已将此项技术列为水稻生产重点推广项目,于1996年在部分农场试验示范,1997年已有插秧机侧深施肥装置Z000多台,推广而积SO万亩,1998年侧深施肥面…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5月8日,农业农村部在黑龙江建三江举办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集成示范活动,展示示范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成果,加快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16种带有侧深施肥功能的32台插秧机分别进行陆地施肥效果展示和水田插秧作业演示,这是国内首次较大规模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区水稻侧条施肥技术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保型农业在我国已呈雨后春笋之势,将环境效益列为首位的水稻侧条施肥技术也在洞庭湖区得以较为广泛的应用,但这一技术在进一步深入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户认知程度不高,技术壁垒制约,缺乏相应补偿机制等。从当前推广现状人手,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分析了洞庭湖区水稻侧条施肥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当地环保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水稻插秧期采用宽窄行侧深施肥插秧机、常规等距侧深施肥插秧机进行肥料不同减量试验,试验共设7各处理,一个对照。对各处理生育期、抗性、产量及效益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从抗性调查看,常规三大肥褐变穗较重,发病率达10%,常规等距侧深施肥常量,发病率达6%,宽窄行侧深施肥常量发病率达4%。从产量看,宽窄行侧深施肥常量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最好,可增产14.5%;其次是宽窄行减量8%增产13.9%;常规等距离侧深施肥常量,可增产13.3%。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水稻机插秧的同时,将肥料呈条带状定量施用于水稻根系侧3厘米纵5厘米的土壤中,实现了水稻施肥精确定量、靶向施用,能够较大程度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稳定地为水稻秧苗提供养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亮站在插秧机上一边讲解,一边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种植大户演示施肥插秧效果。  相似文献   

6.
茶园施肥是获得茶叶高产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但目前在一些乌龙茶区流传一条错误的观点——高产难优质,优质不高产,极大地阻碍了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为此,我所从1963年开始作茶园施肥试验,以研究施肥对采制乌龙茶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7.
北方寒地水稻锦禾宽窄行侧深施肥机插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等距机插存在光能利用率低和肥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利用锦禾宽窄行侧深施肥插秧机进行试验示范。经过近2 a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确定锦禾宽窄行侧深施肥插秧机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适宜在北方寒地水稻产区推广使用。总结了2016年和2017年锦禾宽窄行侧深施肥机插技术的试验示范效果,并阐明了适宜在北方推广的技术模式。根据品种特性,合理育秧,配套机插模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能够获得较好的水稻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对水稻分蘖影响不明显,侧深施肥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三大肥测深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96kg/hm^2,奥宝肥侧深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126kg/hm^2。  相似文献   

9.
为检验土壤调理剂(粉剂)对水稻的降镉效应,2017年开展了晚稻小区定位试验。用湖南博川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土壤调理剂(粉剂)为试验药剂,设置3个处理:常规施肥+供试土壤调理剂2250 kg/hm2基施;常规施肥+供试土壤调理剂4500 kg/hm2基施;常规施肥。结果表明,该产品能显著地提高土壤p H值,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和稻谷中全镉含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以在石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8~2003年连续6年在福建省仙游县大济镇坑北村进行甘蔗连年保持不变的定位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结合使用和化肥合理配施与当地群众习惯施肥比较,其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同时,有机无机肥结合使用具有增强土壤自身能力,是培肥地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化肥合理配施对培肥土壤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生产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先进施肥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还表明:长期不施肥会造成土壤衰竭,地力贡献率急剧下降,必须合理补充肥料以归还作物所带走的养分,尤其要投入足量的有机肥料,使其土壤有机质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11.
茶树种苗工厂化快速繁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全自动智能化温室内,按组培+温室培育和直接温室扦插培育两条技术路线,采用不同材料进行了茶树工厂化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田间材料为组培起始物时,春季新梢第三腋芽萌发率最好,每周期增殖率可达2.75倍左右,成苗率在20%以上,直接移植生根率为成活小苗的90%左右。一年双季育苗试验表明,春夏季育苗在3月中旬开始,5个月后,茶苗高度达20.4±8.3βcm,练苗后移栽成活率近100%;秋冬季育苗在8~9月初开始,冬季完成根系建立,开春后达20βcm以上高度,练苗后移栽;施肥处理茶苗高度的增加量是不施肥对照的5.9倍。  相似文献   

12.
《福建稻麦科技》2019,37(2):19-19
2019年5月8日,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2019年首站试验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建三江分公司红卫农场启动。现场12支无人化的搅浆整地、插秧、施肥施药工作团队联合完成了160亩的无人作业任务。该站试验将于11日结束。试验于10时正式开始,共有4台无人驾驶整地机、6台无人驾驶插秧机和2台无人驾驶植保机进行演示。在预先输入程序的控制下,无人机械按照现场地形与预设路径,精准完成了搅浆整地、插秧、施肥施药等工作,160亩演示地块用时1小时10分钟。下一步,根据农时还将进行无人植保、无人收获和无人耕整地作业。  相似文献   

13.
合理施肥是提高甜菊干叶产量的一项重要栽培技术措施。为了做到经济合理的施肥,改变过去农民凭经验施肥的做法,我们于1995年开始进行甜菊配方施肥试验,为甜菊大面积丰产提供科学施肥依据。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山东省济宁市效区姜楼村,前茬为马...  相似文献   

14.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将侧深施肥装置安装在插秧机上,通过插秧机动力带动侧深施肥装置工作.在插秧的同时,按农艺要求,完成倒深施肥。军川农场于1996年引进了11台侧深施肥装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外地使用经验,对此项技术进行推广应用,效果如下。1基本情况试验设在22队7号地,土质为草甸土,有机质含三为3.9%,水解氛含g为4.04mg/1009土,速效磷3.omg/1009土,速效钾11·85mg/1009土,pH值6·9。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老大豆。水耙地时不施肥,在插秧时按每公顷磷酸二按100kg、尿素60kg、硫酸钾30kg的用量混拌后装在施肥箱…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发挥最佳的节本增产增收效果,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侧深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4种施肥方式均有利于水稻分蘖早生快发,单株分蘖数较对照增多,分蘖成穗率高,水稻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基蘖肥侧深同施处理的分蘖数及成穗率最高,产量高达9.97 t/hm2;肥料利用率则表现为,基蘖肥侧深同施方式有利于水稻氮素的吸收与积累,且氮素农学利用率高达55.3%,氮素偏生产力高达105.5 kg/kg,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试验结果说明基蘖肥侧深同施方式同时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及肥料利用率,是一种有效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浙江省科委下达了重点科技项目《海涂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我们承担了“海涂棉花的省肥高产试验 ,探索用计算机指导施肥 ,建立专家咨询系统”的任务 ,本项技术是在总结作者在“八五”期间进行的“浙江省新围砂涂主要作物合理的肥料结构和高效施肥技术研究”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海涂棉花高产的土壤养分指标及所需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及施肥模式 ,并进行预报 ,以达到棉花省肥高产高效的目的。1海涂棉花电脑推荐施肥技术的思路和特点海涂棉花电脑推荐施肥技术采用人机对话的专家咨询系统。在棉花播种前采集耕层土壤样品 ,分…  相似文献   

17.
侧深施肥(亦称侧条施肥或机插深施加)技术是在水稻插秧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一侧土壤中的施肥方法,并与培肥地力、培青壮秧、肥料类型。水层管理、栽培密度、病虫防治、农业机械、气象等综合因素相结合,成为一项可促进水稻生育、增强抗性、省*_、省费用、减轻水质污染、低成本的稳产高产技术。l例深施肥技术发展概况侧深施肥技术是在全层施基肥、表施追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国60年代在研究基肥全层施肥技术后,开展球肥深施试验,由于不能与机械配套而未能大面积推广。1994年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引入水稻侧深施肥机并试验成…  相似文献   

18.
滦河流域沙区冬小麦合理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栾河流域沙区土壤沙化现象严重 ,提高冬小麦种植效益 ,有助于扩大冬小麦种植面积及治沙用沙。而合理施肥技术是改善沙区冬小麦增产不增收的有效手段之一。作者于 1997~ 1999年在河北省滦县农业试区进行了冬小麦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高产高效施肥指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滦河流域沙区 ,氮和钾是冬小麦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效应 N>K2 O。提出优化施肥指标 ,即单施化肥时 ,N、K2 O用量分别为 2 97.6~ 313.7kg/ hm2 和 170 .7~ 179.0 kg/ hm2 ;每公顷施用 30 t有机肥时 N、K2 O用量分别为 2 93.4~ 312 .8kg/ hm2 和15 1.5~ 15 9.2 kg/ hm2 。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毯苗栽插侧深施肥一体机进行大面积水稻侧深施肥示范,共设置8个处理,旨在探明水稻侧深施肥方式的增产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机插稻合理的施肥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毯苗机插侧深施肥平均可减少施用总氮量、总磷量分别约21.3%、26.4%,减少施肥次数1~2次;侧深施肥时水稻分蘖发生起步较早,具有明显的早发优势,较对照早发棵3~5 d;侧深施肥处理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而千粒质量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20.
春花生高效量化施肥计算机咨询系统基本原理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花生量化施肥咨询系统是在多年高产栽培、平衡施肥试验以及与其相配套的多种技术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的。该系统充分考虑了农业措施对肥料决策的影响,并通过土壤及农业措施等对作物产量的综合影响,总结出确定适宜目标产量的方法,从而确保了咨询系统决策结果的准确性和经济性。该系统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而成,用户可直接进行人机时话,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为花生精确施肥提供了有效途径。经烟台、青岛等花生主产区应用,增产荚果480-690kg/hm^2,增效1620-234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