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鹅生长过程中血清生长抑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四季鹅在生长过程中,外周血液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了甲状腺激素T_3、T_4和血清脲氮(BUN)水平以及与其增重型的关系。同日孵出的四季鹅分批于2、16、30、44、58、72日龄时称重、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SS、T_3、T_4水平。结果表明,鹅孵出后,相对增重越高、SS水平则越低,SS与生长速度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r=-0.82,P<0.05),与T_3变化呈强负相关(r=-0.73,P<0.05),与BUN呈正相关(r=0.91,P<0.01)。提示在鹅生长过程中,SS水平降低时,T_3水平升高,组织中氮沉积增加,使增重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
公牛的体型外貌性状与繁殖性状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可通过外貌标记选择种公牛,但公驴的体型外貌性状是否与繁殖性状相关,国内外一直未见报道。本文收集种公驴体重、体尺和生产过程中的性行为数据,结合公驴射精量、密度、活力、冻精活力等精液品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单次射精量与体高(r=0.423,P=0.044)、阴茎周径(r=0.495,P=0.043)呈正相关关系,单次射精总精子数与体重(r=0.444,P=0.036)、阴囊周径(r=0.520,P=0.039)呈正相关关系。(2)射精量与爬跨次数(r=-0.159,P=0.035)、勃起所需时间(r=-0.181,P=0.023)呈负相关关系,精液密度与交配时间(r=-0.211,P=0.004)呈负相关关系,总精子数与勃起所需时间(r=-0.159,P=0.047)呈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精液品质与种公驴体尺、体重、性行为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优质鸡生长性状与部分免疫指标的相关性,以13周龄雪山鸡为研究对象,按体重大小分别将公、母鸡分为大、中、小3个组,公鸡:大体重(≥1 300 g),中体重(1 100~1 300 g),小体重(≤1 100 g)。母鸡:大体重(≥1 200 g),中体重(1 000~1 200 g),小体重(≤1 000 g))。测定每组鸡的体重、体尺性状(胫围、胫长)和部分免疫指标(血清IL-1β浓度、IgM和IgG含量以及α-干扰素),并对体重、体尺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周龄雪山鸡体重与胫长、胫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除13周龄母鸡小体重和中体重组IgM水平差异不显著外,不同体重组之间免疫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且公鸡和母鸡趋势一致。大体重组鸡血清中α-干扰素、IgM、IgG的浓度显著低于中体重和小体重组(P0.05);而IL-1β浓度显著高于中体重和小体重组(P0.05)。公鸡中除炎性因子IL-1β外,体重与免疫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介于-0.271~-0.248;母鸡体重与IgM和α-干扰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是体尺与免疫指标的关联性不显著。在体重和体尺之间,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在免疫指标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尤其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之间相关系数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雪山鸡生长性状对免疫性能有显著影响,体重与免疫指标存在颉颃关系。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6,(5)
为研究大河乌猪采食特性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选择云南富源县大河种猪场饲养的日龄相近、体重30 kg左右的50头大河乌猪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每头均打上电子识别耳标,进入测定舍测定,试验猪100 kg体重结束试验。试验期间饲喂相同饲粮,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显示:1)30~50 kg与50~100 kg体重阶段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总耗料量、日增重及料重比均差异显著(P0.05)。2)双变量分析表明,30~50 kg体重阶段大河乌猪的日采食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60;r=0.932);总耗料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88;r=0.861);日增重与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845)。50~100 kg体重阶段大河乌猪的日采食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81;r=0.990);总耗料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78;r=0.984);日增重与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69)。3)30~50 kg和50~100 kg体重阶段日采食量、总耗料量、日增重与料重比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究滩羊二毛期羊毛性状及其相关性,采集出生当天(初生期)及30~40日龄(二毛期)的滩羊样本各511个,其中公羊260只,母羊251只,分别测定初生期和二毛期羊毛的侧部毛长和侧部弯曲数;并分析了二毛期两型毛和绒毛的平均纤维直径(MFD)、平均纤维曲率(MFC)、毛纤维直径变异系数(CVFD)和毛纤维直径标准差(FDSD),对羊毛性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初生期滩羊羊毛侧部弯曲数和初生期侧部毛长呈极显著中等正相关(r=0.410,P0.001);初生期侧部弯曲数和二毛期侧部弯曲数间存在极显著中等正相关(r=0.618,P0.001);两型毛FDSD与CVFD间呈极显著强正相关(r=0.796,P0.001),绒毛FDSD与CVFD间极显著强正相关(r=0.942,P0.001);两型毛MFD与FDSD呈极显著中等正相关(r=0.511,P0.001),绒毛MFD与FDSD呈极显著中等正相关(r=0.660,P0.001);绒毛MFD与CVFD呈极显著中等正相关(r=0.410,P0.001),两型毛MFD与CVFD呈显著弱负相关(r=―0.106,P0.05);绒毛MFD和MFC间呈极显著中等负相关(r=―0.497,P0.001),两型毛MFD和MFC间呈弱正相关,相关性不显著(r=0.011,P0.05)。本试验首次大规模检测了滩羊二毛期羊毛的性状指标,确定了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为滩羊裘皮性状的选育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紫花苜蓿对猪生长及肉质性能的作用,选用16头长×大外二元育肥猪,在基础饲料中添加4%苜蓿,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脂肪代谢相关因子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苜蓿后,杂交猪骨骼肌细胞中瘦素(leptin)基因(P<0.05)和蛋白(P>0.05)的表达量下降,与日增重呈轻度负相关(r=-0.314);转录因子C/EBPβ(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CEBPβ)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过氧化氢酶体激活增殖受体(peroxisome proliterator actiated receptors,PPARr)基因和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日增重(r=-0.837)、瘦肉率(r=-1.000)、pH1(r=-1.000)呈高度负相关,与脂率(r=1.000)、熟肉率(r=1.000)高度正相关;脂联素(adiponectin)基因(P>0.05)和蛋白(P<0.05)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与脂率(r=-1.000)、熟肉率(r=-1.000)、胴体重(r=-0.500)、屠宰率(r=-0.500)、肉色评分(r=-0.500)、pH24(r=-0.500),肌内脂肪含量(r=-0.500)负相关,与日增重(r=0.837)、瘦肉率(r=1.000)、pH1(r=1.000)、眼肌面积(r=0.500)、失水率(r=0.500)正相关;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sedifferentiation-related protein,ADFP)基因(P>0.05)和蛋白(P<0.05)表达量上调,但与肉质、体增重等指标相关性不大;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和蛋白变化不明显,与各项屠宰指标不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一定量的紫花苜蓿下调Leptin、通过CEBPβ上调PPARr、ADFP和Adiponectin 3个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增加猪的日增重、肌内脂肪,影响肉质性状,对LPL的作用较小。这些研究为紫花苜蓿在养猪业中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肉兔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表达水平差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齐卡巨型白兔和加利福尼亚兔背最长肌MSTN和MyoG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84日龄时,齐卡巨型白兔背最长肌MSTN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加利福尼亚兔(P0.01),而MyoG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加利福尼亚兔(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STN基因表达量与宰前活重和日增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全净膛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MyoG基因表达量与宰前活重及全净膛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日增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MSTN和MyoG表达量与不同品种家兔在84日龄的体重差异可能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宫内发育迟缓(IUGR)对生长猪血常规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体况相近的妊娠母猪,分娩后从每窝仔猪中选取IUGR仔猪和正常初生重(NBW)仔猪各1头,每组30头,断奶后2组饲喂相同基础饲粮,单栏饲喂。分别于NBW组试猪平均体重达25和50 kg时,从各组随机选取12头,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常规指标。结果表明:与25 kg体重NBW组相比,同阶段IUGR组血液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升高(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极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数(RBC)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50 kg体重NBW组相比,同阶段IUGR组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MCH显著升高(P0.05),中间细胞百分比和血小板数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数、RBC、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压积极显著降低(P0.01)。上述结果提示,IUGR会影响生长猪的血常规指标,导致25 kg体重阶段生长猪的运氧能力以及50 kg体重阶段生长猪免疫功能、运氧能力和凝血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无角美利奴羊生产性能与血液生理指标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对 87只无角美利奴羊的生产性能及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 ,结果表明 :育成公羊的剪毛后体重与 2小时、12小时血沉值、白细胞数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育成母羊的毛细度与血红蛋白量‘、白细胞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成年公羊的毛长与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脆性、红细胞压积呈极显著负相关 ,成年母羊的初生体重、等级与血红蛋白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索微酸性电解水对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每天给大鼠按每千克体重0、24、31、52、63 mg有效氯(ACC)经口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0 d。测定大鼠血液白细胞数、红细胞指数、血红蛋白指数、血小板数及肝脏、心脏、肾脏功能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微酸性电解水ACC浓度增加,除嗜碱性粒细胞数变化不规律外,其他白细胞参数都下降(P0.05);随微酸性电解水剂量增加,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呈下降趋势(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呈上升趋势(P0.05);微酸性电解水可以促进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增加(P0.05),但对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影响不规律;微酸性电解水有增加血小板数和血小板压积、降低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的趋势(P0.05);除肌酸激酶有降低趋势外,心脏、肝脏、肾脏功能指标均随给药剂量增加略有升高(P0.05)。结果显示,按每千克体重63mg ACC的微酸性电解水经口灌胃给药,对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此剂量下微酸电解水带动物消毒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在日粮中添加复合营养添加剂对临清狮猫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将体重相近[(4.29±1.06)kg]、健康状况良好的20只成年临清狮猫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复合营养添加剂,进行为期30 d的饲养试验,分别在试验开始时和试验结束当天测定各组生长性能(初体重、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采食率、平均日饮水量),试验结束当天测定血常规指标(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粒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血液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葡萄糖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免疫性能(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IgA、IgM、IgG、IgD、IL-6含量)。结果表明:初体重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在日粮中添加复合营养添加剂不会对宠物猫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采食率及平均日饮水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宠物猫血液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提高(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云南省芒市德宏水牛乳脂率及其与DHI(奶牛生长性能测定)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本研究对2012年2~12月德宏州芒市部分奶牛场570份奶水牛DHI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乳脂率与乳蛋白率呈正相关(P0.01,r=0.332),与乳糖率呈负相关(P0.01,r=-0.264),与总固体率呈正相关(P0.01,r=0.792),与产奶量呈负相关(r=0.390,P0.01);乳脂率与非脂固体、体细胞数、尿素氮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本文通过对德宏水牛乳脂率与DHI数据分析,为德宏水牛良种资源的饲养管理和水牛乳开发利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旨在比较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SDLY08株不同感染途径对感染鸡群的致病性、免疫抑制以及水平传播能力的强弱。将试验SPF鸡群分为四组:胚胎静脉接种10胚龄鸡胚组,肌肉接种1日龄SPF鸡组,接触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于14日龄和42日龄称量各组SPF鸡体重,检测免疫器官指标、血液指标和CAV抗体水平。14日龄常规免疫禽流感病毒(AIV-H9N2)灭活苗和新城疫病毒(NDV)灭活苗,并于28、35和42日龄检测对AIVH9N2和NDV疫苗的抗体滴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胚胎静脉注射组、肌肉注射组均可表现出明显生长抑制,诱发免疫器官胸腺严重萎缩和血液红细胞、白细胞数显著下降,显著降低对NDV和H9N2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P0.05),但这二种接种途径间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胚胎静脉接种可引起一定的死亡率(4/25),肌肉接种没有引起死亡(0/25)。相对于对照组,接触感染组鸡也表现明显的生长迟缓和免疫抑制(P0.05),但多数指标低于直接感染组的鸡(P0.05)。在42d时,所有直接感染鸡血清均为CAV抗体阳性,接触感染组的抗体阳性率也达95%,说明SDLY08株有非常强的水平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异育银鲫的慢性损伤效应,将同等质量大小的异育银鲫设置为盐碱胁迫Ⅱ、Ⅲ、Ⅳ组(NaCl浓度梯度为1 mmol/L~(-1)、2 mmol/L~(-1)、3 mmol/L~(-1),NaHCO_3浓度梯度为15 mmol/L~(-1)、30 mmol/L~(-1)、45 mmol/L~(-1))以及空白对照Ⅰ组。试验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Ⅱ、Ⅲ、Ⅳ组异育银鲫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血液红细胞、红细胞压机、血红蛋白及平均血红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0.05),红细胞平均体积显著降低(P0.05),随着盐碱浓度升高,血液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Ⅱ、Ⅲ、Ⅳ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尿素氮(UREA)、血糖(GLU)、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不同程度提高,其中Ⅱ组UREA、GLU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肌酐(CREA)水平随盐碱浓度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Ⅱ组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Ⅲ、Ⅳ组肝胰脏SOD及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表明高盐碱浓度水体对异育银鲫的存活、增重及其他生理指标均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选取8只体重30kg左右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公羔,研究日粮中添加120g/d·只中草药添加剂对肉羊增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肉羊增重方面,试验组羊育肥期采食量、平均期末体重、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在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方面,试验组羊白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性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对可以显著提高肉羊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日本商品猪腰肉系水力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玲 《猪业科学》2018,(10):24-25
目的是研究日本商品猪肉系水力(WHC)与肌肉中脂肪含量(IMF)的关系。方法是测定了来自两个肉食加工厂的猪肉(猪纵肌)的IMF含量、水分含量、滴水损失、烹调损失,并通过相关分析,确定了这些性状之间的两两关系。结果为IMF含量与水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88;P0.01),与p H(r=0.32;P0.05)显著相关;IMF含量与滴水损失(r=-0.23;p=0.07)有负相关的趋势,与烹调损失不相关(r=-0.10;P=0.42)。滴水损失与p H呈显著负相关(r=0.57;P0.01)。得到的结论是IMF含量与猪肉WHC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 H是影响猪肉WHC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血液生理指标的测定可以为动物的饲养繁殖及健康状况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空腹采集上海动物园圈养健康环尾狐猴(Lemur catta)的血液样本,分别用人工镜检法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7项血液生理参数,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这些常规指标的变动范围和最佳的检测方法,以实现对环尾狐猴血常规的快速准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检验方法获得的结果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差异不显著(P0.05),红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率、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计数(r=0.971)、单核细胞比率(r=0.887)、淋巴细胞比率(r=0.967)、中性粒细胞比率(r=0.879)应用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相关性较好;红细胞计数(r=0.493)、嗜酸性粒细胞比率(r=0.256)的相关系数都较低,且P值接近或大于0.05,呈弱相关或极弱相关。针对环尾狐猴的血液生理指标检测,仪器检验在某些方面具有稳定、快速的特点,但考虑野生动物细胞的特殊性,应与人工镜检结合,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考察饲粮中添加功能性复合添加剂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0头平均体重为(21.06±1.98)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对照组)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功能性复合添加剂的试验饲粮组(添加剂组),每个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功能性复合添加剂显著提高了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ADG)(P0.05),极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生长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尿素氮(UN)含量(P0.05或P0.01),并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生长猪血液白细胞内与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相关的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功能性复合添加剂可以改善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而这可能与其可提高机体蛋白质利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辽宁绒山羊对子午岭黑山羊绒用性能的杂交改良效果,以辽宁绒山羊、子午岭黑山羊和辽宁绒山羊×子午岭黑山羊的杂种绒山羊(简称F_1代杂种绒山羊)作为试验对象,系统测定3个群体的体尺、抓绒后体重、产绒量和绒品质等指标,比较3个群体间的生产性能差异,分析不同羊绒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性。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平均纤维直径、抓绒后体重和产绒量均高于F_1代杂种绒山羊和子午岭黑山羊,F_1代杂种绒山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平均纤维直径、抓绒后体重和产绒量分别比子午岭黑山羊高9.5 cm、9 cm、7.1 cm、1.7μm、15.97 kg和424 g。绒山羊抓绒后体重与产绒量(r=0.880)、平均纤维直径(r=0.773)和粗毛数(r=0.354),羊绒平均纤维直径与产绒量(r=0.775)、绒层高度(r=0.475)、粗毛数(r=0.600)和纤维直径标准差(r=0.557)等羊绒性状间呈正相关;平均纤维曲率与体高(r=-0.304)、抓绒后体重(r=-0.395)、产绒量(r=-0.418)、绒层高度(r=-0.547)和平均纤维直径(r=-0.584)等表型性状之间呈较强的负相关。由此表明,辽宁绒山羊杂交改良子午岭黑山羊效果明显,后代的产绒量和抓绒后体重明显提高,但羊绒纤维直径也略微变粗。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对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同一批出雏、体重相近的1日龄罗曼褐蛋鸡公雏2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0.1%的IgY。试验期5周。分别于1、3、5周龄,每个重复选取接近该重复平均体重的试验鸡2只,称重、采血并用于血清免疫指标测定,然后取免疫器官、空肠食糜用于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3、5周龄雏鸡平均日增重有增大的趋势(0.05P0.10)。2)试验组1、5周龄雏鸡胸腺相对重和1周龄脾脏相对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5周龄雏鸡法氏囊、脾脏、胸腺中IgY含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3)试验组1周龄雏鸡血清球蛋白、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含量和溶菌酶活性,3周龄雏鸡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5周龄雏鸡血液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1周龄雏鸡肠道食糜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雏鸡饲粮中添加IgY可以促进雏鸡1~5周龄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提高,但从提高免疫机能的角度看,育雏前期(1~3周龄)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