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建立鹧鸪茶RAPD-PCR的优化反应体系,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定其各影响因子比较适宜的浓度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鹧鸪茶RAPD-PCR反应的5种因素进行四水平优化试验。并运用SA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确定优化的RAPD-PCR反应体系为:10×Buffer缓冲液2.5 μL+Mg2+ 2.5 mmol/L + dNTPs 0.2 mmol/L + TaqDNA聚合酶1.5 U + S28引物0.48 mmol/L + 80 ng模板,定容至25 μL。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然后按94℃变性30 s,38℃退火45 s,72℃延伸120 s,进行4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16℃保存。该优化的RAPD-PCR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应用于鹧鸪茶不同居群间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一套适宜于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退化研究的RAPD-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通过采用L16(45)正交试验及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的单因素优化对反应体系中的各因素进行优化组合。结果表明:20μL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中各因素优化组合为,10×Buffer 2μL,MgCl2(25 mmol/L)2.4μL,4种dNTP(各2.5mmol/L)0.8μL,随机引物(10μmol/L)1.4μL,TaqDNA聚合酶(5 U/μL)0.4μL,模板DNA(10 mg/L)1μL。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2 min,94℃变性30 s,38℃退火40 s,72℃延伸1 min,循环次数40次,72℃延伸5 min。  相似文献   

3.
以东北蓖麻为材料建立蓖麻RAPD反应优化体系,用于蓖麻遗传多样性分析.用CTAB提取蓖麻基因组DNA,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蓖麻RAPD-PCR扩增的反应组分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蓖麻RAPD-PCR反应体系(25μ1)中含10xbuffer 2.5μ1,模板DNA 4ng/μ1,dNTP 0.4mmol/L,引物0.321μmol/L及Taq酶0.1U/μ1.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2min;94℃变性30s,35℃退火30s,72℃延伸1min20s;40个循环;72℃延伸5min.通过正交体系优化,获得了较优的蓖麻凡RAPD-PCR反应体系,为蓖麻RAPD分子标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喻晓  文涛  曾杨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6):1304-1306
以大百合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大百合RAPD-PCR扩增的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以期建立大百合RAPD反应的优化体系。结果表明最优大百合RAPD-PCR的反应体系(20μl):Mg2 (2.0 mmol/L)1.0μl、dNTPs(0.2 mmol/L)1.0μl、primer(0.6 umol/L)1.3μl、DNA(30 ng/μl)1.0μl、Taq酶1U、10×buffer2μl;扩增程序为:在94℃下预变性5 min,然后进行35个循环(94℃变性30s、37℃退火50s、72℃延伸1 min),最后在72℃延伸10 min,在电压为50 V下电泳1 h。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和优化泡桐属植物高效、稳定的ISSR-PCR反应体系,本试验采用了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以及单因素梯度优化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了泡桐属植物最适的ISSR-PCR反应体系,即20μL体系中含buffer 2.5μL,Taq酶2.0U,Mg2+ 3.75 mmol·L-1,0.4 mmol·L-1dNTPs,引物0.35 mmol·L-1,模板40 ng.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94℃变性30 s,55℃复性45 s,72℃延伸90 s,40个循环,72℃延伸7 min,最后4℃保温.  相似文献   

6.
椰子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椰子叶片为实验材料,探索了椰子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并对影响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椰子的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试验最终建立的椰子RAPD反应总体积为20μL,各有关成分的最佳浓度分别为Mg2+2.5 mmol/L,Taq DNA0.75 U,dNTP 0.2 mmol/L,Primer 1μmol/μL,模板DNA2.5 ng/μL。PCR循环程序为:94℃预变性1.5min;94℃变性20 s,36℃退火20 s,72℃延伸45 s,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3 min。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快速建立并优化平果金花茶ISSR-PCR反应体系和程序。平果金花茶ISSR-PCR适宜的反应体系:20μL反应体系含模板DNA 50ng、引物0.75μmol/L、dNTP 0.15 mmol/L、Mg2+1.50 mmol/L、TaqDNA聚合酶1.00 U、10×buffer 2.00μL。扩增程序: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2.2℃退火45 s,72℃延伸1.5 min,45个循环;72℃延伸7 min,4℃保存。经过8份平果金花茶种质的检测,表明该体系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平果金花茶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本课题组已获得的洋葱Ms位点侧翼序列为基础,设计、筛选引物获得了一个兼容的多重PCR分子标记,并对其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扩增体系:10×PCR buffer(Mg2+free)2.5μL、25 mmol/L MgCl24μL、2.5 mmol/L dNTP 6μL、DNA模板1μL(约50 ng)、10μmol/L引物各1μL、5 U/μL rTaq聚合酶0.6μL、用灭菌双蒸水补齐至25μL;反应程序: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65.4℃退火45 s,72℃延伸1 min,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优化后的体系和程序可以检测到清晰的目的条带,通过一次PCR反应即可鉴定Ms位点的3种基因型(MsMs、Msms、msms),操作简单,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_(16)(4~5)对桑树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引物、Mg~(2+)、dNTPs和rTaq酶5个因素及反应程序中变性时间、退火时间、延伸时间和循环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水平变化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大小依次为DNA模板rTaq酶Mg~(2+)引物dNTPs。最终确立了最佳反应体系,即在10μL反应体系中,含25 ng/μL DNA模板1μL、10×PCR buffer 1μL、20μmol/L引物0.2μL、2.5 mmol/L Mg~(2+) 0.8μL、2.5 mmol/L dNTPs 1μL、5 U/μL rTaq 0.1μL。优化得到的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40 s,合适的退火温度退火45 s,72℃延伸90 s,40个循环;72℃延伸10 min,16℃保存。通过梯度PCR,确定引物ID37的退火温度为49.5℃。稳定性检测表明该体系能用于桑树ISSR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沙地云杉叶基因组DNA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ISSR-PCR体系中的主要成分Mg2+、d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浓度、退火温度进行筛选,建立并优化沙地I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UBC835是最适引物,适宜退火温度为50℃。沙地云杉ISSR-PCR分析的最适反应体系(20μL PCR反应体系)为:2.0 mmol/L Mg2+、1.0 U/μL Taq DNA聚合酶、0.25 mmol/L dNTPs、0.25μmol/L引物、50 ng/μL模板DNA。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5 s,50℃退火45 s,72℃延伸2 min,40个循环;72℃延伸7 min,4℃保存。  相似文献   

11.
巴旦杏RAPD-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巴旦杏DNA为模板,利用L25(56)正交设计,研究了dNTPs、DNA模板、Mg2+、Taq酶和随机引物5种RAPD反应组分浓度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量化的分析结果表明,正交试验的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各个因素在不同水平上对RAPD-PCR的影响.试验研究建立的巴旦杏RAPD-PCR最佳反应体系为:25 μL PCR反应体系中, 10×Taq Buffer 2.5 μL, 2.0 mmol/L Mg2+,0.25 mmol/L dNTPs,模板DNA为30 ng,随机引物0.8 μmol/L,Taq聚合酶1.5 U.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红、绿鹧鸪茶鲜叶之间挥发性物质的差异,解析不同品种鹧鸪茶香味差异的机制,采用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技术对红、绿两种鹧鸪茶鲜叶的低分子量挥发性代谢物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寻找二者间的差异代谢物。采用GC-MS方法,从红、绿鹧鸪茶鲜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156种;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红、绿鹧鸪茶鲜叶间的代谢物差异明显,15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香味决定物质橙花叔醇含量在红、绿色鹧鸪茶之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江西酸橙不同栽培变种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江西酸橙的不同栽培变种进行RAPD分析。[方法]采用RAPD标记对江西酸橙不同栽培变种进行了种间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建立了酸橙RAPD标记PCR扩增的最适反应条件。[结果]结果表明,酸橙RAPD—PCR扩增的最适条件为:60ngDNA模板,2.5UTaq酶,镁离子终浓度为2.0mmol/L,dNTPs终浓度为150μmol/L,PCR反应总体积为25μl;酸橙不同栽培变种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但是同一品种各单株之间遗传差异不大。[结论]为江西酸橙良种培育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苦丁茶冬青RAPD-PCR反应的5种因素4水平进行优化试验,最终确定苦丁茶冬青RAPD—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DNA模板20ng,Mg2+ 2.5mmol·L-1,引物浓度为0.3μmol·L-1,Taq聚合酶浓度为2.0U,dNTPs浓度为200μmol·L-1。最佳的RAPD-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30s,36℃退火30s,72℃延伸120s,进行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4℃保存。然后通过RAPD技术筛选了91条随机引物,共计有24条引物能在雌/雄DNA/样品池间显示多态性,其中引物S164和S191分别扩增得到2个雄性特异标记S164—900和S191—800。经多次重复实验,RAPD标记均能在雄性个体中稳定出现,故此标记可应用于苦丁茶冬青性别的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法对影响花椰菜RAPD-PCR反应的5个实验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花椰菜RAPD反应的优化体系为:dNTPs 0.12 mmol/L,引物0.8~1.6μmol/L,模板DNA为20~80 ng,Taq酶为0.75 U,退火温度34~36℃。试验证明,Taq酶用量对RAPD-PCR反应体系的影响最大,退火温度、引物浓度、dNTPs用量对RAPD-PCR反应结果影响均小于Taq用量,但相差不大,模板浓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用改良CTAB法提取甜瓜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对DNA的质量和产率均有一定影响。用SPSS软件设计正交试验L9(33),对甜瓜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体系进行优化,获得了RAPD-PCR反应组分的最佳组合及反应程序。对确定的反应体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体系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栝楼的RAPD-PCR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优化。[方法]以栝楼叶片为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栝楼叶片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对RAPD-PCR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水平变化对PCR反应影响大小依次为:Mg2+、TaqDNA聚合酶、引物和dNTPs。通过试验分析,优化的栝楼RAPD反应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2.5μl,Mg2+2.0mmol/L,Taq酶1U,引物0.8μmol/L,dNTPs0.1mmol/L。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2mim;94℃变性30s,37℃退火温度40s,72℃延伸1.5mim,36次循环;72℃延伸10mim,4℃保存。[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栝楼RAPD反应体系稳定可靠,为栝楼性别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鹧鸪茶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扦插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和插穗剪切方式等对鹧鸪茶扦插生根和移栽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00 mg/L的NAA处理8.0 h以上对鹧鸪茶插穗的生根效果最佳,采用保留3个腋芽和5片叶片的剪切方式对鹧鸪茶插穗的移栽存活较好。  相似文献   

19.
甘草RAPD-PCR反应体系正交优化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甘草分子学研究的RAPD-PCR反应体系。[方法]以甘草种质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对影响RAPD-PCR扩增的主要因素dNTPs、引物、Taq酶和DNA模板进行优化筛选。[结果]总体积25μl的甘草RAPD-PCR最佳反应体系为:10×PCR缓冲液(含MgCl2)2.5μl,10mmol/LdNTPs2.5μl,50ng DNA2μl,10μmol/L引物2μl,5UTaq酶0.4μl。对引物的退火温度进行了梯度筛选,34℃时扩增效果较好。[结论]进行甘草RAPD-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