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福平 《农友》2001,(9):10-10
1.品种特性。豫麦68号属于偏冬至弱春之间类型,生育期222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耐寒性好。亩成穗40万左右,穗粒数38粒,千粒重40克左右。穗长方形,长芒、白壳、无茸毛。成穗前秆、叶、穗黄亮,抗干热风能力强。高抗秆锈、叶锈和白粉病。  相似文献   

2.
正郑原玉432是河南金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耐密、多抗优质、宜机收的玉米新品种,2018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农艺性状。该品种植株清秀,叶片窄短,穗下叶片间距大,螺旋互生,通透性好,耐密而不显密;茎秆坚韧,站秆能力强,抗倒性好。高抗穗腐病,抗茎腐病、小斑病、瘤黑粉病。  相似文献   

3.
三、小麦 品种名称:云麦47(原编号3F6-12358)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78天,株高86.2cm,最高分蘖42.16万,有效穗20.29万,单株分蘖3.58个.穗长11.44m,每穗结实率56.6粒,千粒重50.4g,单穗重2.84g,属大穗大粒型品种.该品种耐肥抗倒,高抗白粉病和秆锈病,轻感叶锈病,中抗条锈病.  相似文献   

4.
<正>特征特性冀丰703是多穗型品种,成穗率高,667米2穗数45万穗左右,穗粒数33个左右,千粒重42克左右;株高74厘米左右,叶片上举,秆矮秆壮,抗倒;耐病、耐干风、耐后期高温,灌浆好,抗寒力强。产量表现该品种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5.
《宁夏农林科技》2007,(6):F0004-F0004
1 综合性状好、抗病性强 该品种生育期140天左右,属中秆、紧凑大穗型杂交种。绿叶活秆成熟,抗倒性强,耐瘠薄。耐密性好,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中抗大、小斑病,中抗茎腐病。  相似文献   

6.
《河北农业科技》2006,(3):41-41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半紧凑,穗下部叶片平展,上部叶片上冲。夏播生育期95-100天,株高260厘米左右。穗位110厘米,果穗大小均匀、无空秆。果穗简型,穗长22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45,粉轴。籽粒黄色白顶浅马齿型,千粒重340克,出籽率86%左右。该品种根系发达、茎秆坚韧,高抗倒伏、耐旱性强。高抗玉米大、小斑病,抗玉米粗缩病毒病、青枯病,活秆成熟。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主要番茄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不同致病力的番茄青枯菌菌株,就广东生产上栽培的主要番茄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于致病型Ⅰ的代表菌株(ZC-1),除年丰、穗丰和益丰3个品种表现为耐病外,其余6个品种均表现为感病;而对于致病型Ⅳ的代表菌株(SS-6),丰顺、大丰顺、新星101、年丰、益丰和穗丰均表现为高抗,金丰1号表现为中抗,红宝石和益农101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8.
鲁单50是由山东省农科院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该品种在我地试种3年,表现出苗期生长势强,光合效率高,单株生产力高,耐肥抗倒,适应性强,高抗玉米大、小叶斑病、叶锈病、黑穗病,后期熟相好,穗大粒多等优良性状,高产田块亩产量达650公斤。现将其高产栽培关键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鲁单50是由山东省农科院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该品种在我地试种3年,表现出苗期生长势强,光合效率高,单株生产力高,耐肥抗倒,适应性强,高抗玉米大、小叶斑病、叶锈病、黑穗病,后期熟相好,穗大粒多等优良性状,高产田块亩产量达650公斤。现将其高产栽培关键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水稻大面积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14个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的抗稻瘟病性进行了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对叶稻瘟,除Ⅱ优725、扬两优6号、金优725表现为中抗外,其余11个品种均表现为抗到高抗;对穗颈瘟,除丰两优1号及扬两优6号表现为感病外,其余12个品种均表现为抗到高抗:品种对叶稻瘟与穗颈瘟之间的抗病性没有明显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1.
该品种植株叶色浓绿.苗株茁壮,成株株高洗阳地区为3米左右.穗位高约1.45米,单株叶片数23-24片.持绿力强,活秆成熟。抗地区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青枯病,抗倒伏,抗旱性强,丝黑穗病自然发病率低。沈阳地区生育期127天左右。果穗长筒型,穗长23.5厘米,  相似文献   

12.
以24个东北水稻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模拟水稻分蘖期低温胁迫条件,研究低温胁迫对东北水稻主栽品种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光合特性方面,低温胁迫下不同耐冷性水稻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Tr)、蒸腾速率(Gs)均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表现为低抗品种中抗品种高抗品种,而胞间CO2浓度(Ci)则有所上升;在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方面,低温胁迫下不同耐冷性水稻品种每公顷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所下降,其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大小表现为每公顷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尤对低抗品种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将寒地水稻种质资源按照不同的栽培方式,分为直播时期水稻品种、育苗移栽时期水稻品种和旱育稀植时期水稻品种三个群体,并对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时期的寒地水稻种质资源中,旱育稀植时期的水稻品种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均在合适的数值范围,对其产量均有贡献。同时研究提出在旱育稀植的栽培条件下,水稻新品种的育种目标是适高抗倒,少蘖、大穗、密穗,抗病虫,耐冷,出米率高,优质,根系活力强,叶片上举,活秆成熟等。  相似文献   

14.
“常优1号”是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省级审定。种植表现为:米质优(国标二级米);产量高(一般亩产600~650k,高产田块达700kg以上,比常规稻增产8%左右);穗粒结构协调(有效穗数16~17万/亩左右,每穗总粒165~17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7~28g);抗性强(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抗纹枯病,耐肥抗倒);生长清秀(成熟时秆青籽黄);熟期适宜(5月中旬播种,9月上旬齐穗,10月底成熟.全生育期160天)。  相似文献   

15.
耐连作大豆品种(系)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4年对23个品种经正茬、连作一年、连作二年及连作三年的四个茬口连续种植,利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对其耐、抗病虫性和产量进行鉴定比较,鉴定和筛选耐连作、丰产性好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抗线1号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对大豆根腐病和根潜蝇未发现有高抗品种,但品种之间有差异,垦农5号高抗灰斑病。产量结果看出品种间差异显著,垦农5号和黑农35产量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此品种为一代优质高产高粱新品种。本品株高1.6~1.7米,属矮秆大穗型品种。穗长28~35厘米,穗码紧凑。粒红色,秆粗,抗倒伏,活秆成熟。生育期120天左右,对土壤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种植。抗叶斑病、黑穗病,抗旱、耐涝能力强,一般667米2产800千克左右。“吨粮2号”高粱  相似文献   

17.
秀水52是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中熟晚粳新品种。表现高产优质,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分蘖力强,穗粒重兼顾,生育期适中,抗稻瘟病,熟色好等特点。200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北稻区作单、双季晚稻种植。栽培要点:适期播栽,合理密植,适氮增钾,加强肥水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水稻品种耐冷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吉林省水稻主要推广品种和新育成希望品系的各生育阶段耐冷特性鉴定结果表明:第一,我省目前推广和新育成的品系在水稻生育前期都具有较强的耐冷性,但在低温条件下出穗期明显推迟而且品种间推迟差异显著;第二,水稻孕穗期耐冷性表现较强的品种(系):上育397、吉94—B2、通系103、长白7号、农大3号、一目惚;第三,中长期低温处理条件下耐冷性表现稍强的品种(系):上育397、吉94—B2、一目惚。  相似文献   

19.
延单2000是陕西省延安市农科所在2000年选育出的杂交新组合,通过观察、鉴定、试验、示范,于2007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18~120d,夏播98~102d,需≥10℃有效积温2350℃·d,幼苗顶土能力强,苗势强,高抗穗粒腐病和大小斑病,抗青枯病,抗倒伏、抗旱,活秆成熟.一般单产11250kg/hnl2,较对照品种农大108平均增产15.45%.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定广西主栽玉米品种的耐低氮能力,筛选适合广西种植的耐低氮型玉米品种,为当地山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进行10个主栽玉米品种氮胁迫试验。主处理设正常施氮(N 180 kg/ha,CK)与氮胁迫(N 0 kg/ha)2个处理,灌浆期测量株高与穗位高,成熟期测产并调查穗部性状。分析各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指标的耐低氮指数差异性及相关性,并采用模糊函数法五级制划分标准对各玉米品种的耐低氮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氮胁迫处理的株高、穗位、穗长、穗行、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均低于CK,果穗秃尖长则较CK长。不同玉米品种在氮胁迫下各性状的耐低氮指数存在差异,其中以产量的耐低氮指数最小,氮胁迫对其影响最大;株高、穗长、穗行、百粒重等性状的耐低氮指数差异不明显;秃尖长的耐低氮指数变幅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秃尖长呈显著负相关;氮胁迫条件下,玉米各性状对产量影响程度排序为穗粒数>百粒重>秃尖长>穗行>穗长>株高>穗位。以模糊函数法对各品种耐低氮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单0810、迪卡008、华优168和桂单162的耐低氮能力较强,先达901、亚航0919、兆丰788、桂单901和正大808种的耐低氮性属于中间类型,瑞特237的耐低氮能力较弱。【结论】产量、穗粒数、百粒重和秃尖长可作为大田生产中快速、简易筛选耐低氮玉米品种的指标;初步筛选出耐低氮能力较强的品种为桂单0810、迪卡008、华优168和桂单1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