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21-13523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用超声-微波辅助法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微波辅助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参数,并研究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性。[结果]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120 s,料液比1∶20,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花生壳黄酮得率为6.11%;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的自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加入量的增多,抗氧化能力增强。[结论]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较好的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诸葛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和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欣  李向  王红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67-8669
研究诸葛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性。用3种方法提取诸葛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率及含量,从而得到最佳的提取方法,同时对诸葛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在3种提取方法中,微波辅助70%乙醇浸提法的提取物颜色最浅,总黄酮量最大,为86.30 mg/g;总黄酮提取率最高,为16.8%。它的实验条件为:固液比1 g∶10 ml,乙醇浓度70%,微波功率600 W,时间4 min。3种方法的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为:微波辅助70%乙醇浸提法>70%乙醇冷浸法>水浸提法。微波辅助萃取70%乙醇浸提法是较好的提取方法。诸葛菜黄酮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并与黄酮溶液浓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欧阳娜娜  李湘洲  罗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68-11369
[目的]寻求银杏叶总黄酮外场辅助提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银杏叶总黄酮的外场(微波场、超声波场)辅助提取工艺,并采用DPPH检测法对最佳工艺条件下的微波、超声波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银杏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5min,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5;超声波辅助提取银杏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4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微波法和超声波法提取得率分别为4.09%和3.68%,微波法所用时间仅为超声波法的1/3。[结论]微波法是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较好方法,超声波法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强于微波提取物。  相似文献   

4.
王菲  孙丽萍  高俊  杨双春  陆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687-2688,2692
[目的]优化美味猕猴桃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方法]对影响美味猕猴桃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及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出对黄酮提取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浸提法提取美味猕猴桃中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条件。[结果]超声波辅助浸提法提取美味猕猴桃中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 g/ml、超声波功率70 W、超声波时间5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黄酮得率最大。[结论]研究可为开发利用美味猕猴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水花  钱磊  赵红艳  林雪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21-11422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提取普洱茶中茶褐素的工艺,为普洱茶加工和普洱茶深层次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普洱茶为原料,茶褐素得率为指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普洱茶中的茶褐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并对所得茶褐素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和主要理化性质分析。[结果]对茶褐素产率影响最大的是提取次数,其次是料液比,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影响最小,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产率有显著性影响。微波辅助提取普洱茶中茶褐素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10 min,微波功率320 W,在此条件下产率达到16.83%。茶褐素是弱酸性物质,含有蛋白质、多糖化合物。[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普洱茶中的茶褐素是一种较理想的工艺。  相似文献   

6.
韩秋菊  鲍亚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65-9567
[目的]研究木立芦荟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法提取工艺。[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木立芦荟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微波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乙醇浓度80%,微波功率560 W,微波处理时间为40 s。在此条件下,测得的提取率为5.604%。[结论]与乙醇浸提法相比,微波法具有提取时间短、乙醇用量低、提取效率高的优点,是芦荟黄酮类化合物的理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确定从青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方案,测定提取的粗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0%,提取时间3.0 h,固液比为1 g∶40 ml,提取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2.885%。此外,青蒿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随着猪油中黄酮类化合物添加量的增加,其抗氧化作用逐渐增强。[结论]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青蒿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玉澜  张春艳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402-4404
为研究超声波-微波辅助法提取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nnb.)Lindl]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枇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160 W、提取时间为240 s、料液比为1∶50(m/V,g∶mL)、乙醇体积分数为45%,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最高达115.41 mg/g.超声波-微波辅助法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高,提取时间短、乙醇用量少,是从枇杷叶中提取总黄酮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守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06-707,744
[目的]研究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法进行提取,然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考察了提取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优选最佳超声提取条件。[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银杏叶中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浓度70%的乙醇为溶剂,pH值为5.0的酸性条件,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温度为60℃,振荡时间为10 min,振荡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银杏叶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率为0.201 2%。[结论]优选出了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银杏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韩秋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12-8614
[目的]探讨微波辅助法提取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和液固比4个因素对提取山楂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60∶1、乙醇浓度80%、微波处理时间60 s、微波功率420 W。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率达到3.47%。[结论]该工艺条件适合于提取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发酵型普洱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保健普洱茶饮料。[方法]以云南普洱茶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酵母菌共生发酵,考察了普洱茶浸提和茶饮料发酵过程中主要风味物质的变化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并对茶饮料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参数进行详细探讨。[结果]发酵型普洱茶饮料最佳加工工艺为茶水比1∶8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15 min;接种最佳条件为保加利亚乳杆菌(Lb)和嗜热链球菌(St)按1∶1接入,接种量4%,38℃下发酵8 h后接入0.2%酵母菌,28℃下发酵24 h;调配p H 4.5,蜂蜜添加量为4%;温度135℃,5 min瞬时灭菌。[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发酵茶饮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倩  佟玲  李文博  高钧  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72-7073
[目的]为普洱茶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回流法提取普洱茶中的挥发油,并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各组分进行定量。[结果]从普洱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n-棕榈酸,其次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顺式芳樟醇、植醇、十四烷、1,2,3-三甲氧基苯、1,2-二甲氧基苯、己醛、二十一烷和苯甲醛,以上成分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1.43%。[结论]普洱茶挥发油中主要含醇类、酸类、醛类、烃类、酯类、杂氧类、芳香族、杂环类等7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官兴丽  鲍治帆  桑守强  刘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125-3126,3128
[目的]探索适合普洱茶中水溶性果胶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提取方法,并用3,5-二甲基苯酚比色法测定普洱茶中水溶性果胶含量。[结果]试验表明,在波长448 nm处,3,5-二甲基苯酚比色法的线性方程是y=0.009 9x-0.004 4,R2=0.998 9,普洱生茶和熟茶的水溶性果胶回收率分别为96.6%、95.6%,RSD=2.89%、0.82%(n=6)。采用该方法测定的普洱茶生茶和熟茶水溶性果胶含量分别为1.89%、4.97%。[结论]3,5-二甲基苯酚比色法测定普洱茶中水溶性果胶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数据稳定,可作为普洱茶水溶性果胶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草药白头翁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白头翁为原料提取总黄酮,通过对影响白头翁中总黄酮得率的4种因素(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白头翁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白头翁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3 h,乙醇浓度为70%,此时,总黄酮得率为8.29%。[结论]该研究为建立白头翁黄酮的质量标准、有效地控制白头翁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桑叶黄酮和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不同提取方法测定桑叶中黄酮和多糖的含量,探讨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法、碱水提取法和煎煮法3种方法提取桑叶中多糖和黄酮,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桑叶中多糖和黄酮的含量。[结果]超声波法测得黄酮含量最高,为1.702%;煎煮法测得多糖含量最高,为2.437%;碱水法测得黄酮和多糖均为3种方法最低的。[结论]利用不同提取方法,桑叶中黄酮和多糖测定结果差异较大,黄酮测定用超声波法效果最佳,多糖测定用煎煮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金银花总黄酮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醇提法提取金银花中的总黄酮,利用烘箱法测定其抗氧化性、H2O2/Fe2+体系法测定其对羟基的清除作用、邻苯三酚法测定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结果]金银花醇提物对猪油的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羟基的清除达52.59%;对自由基的清除达17.12%。[结论]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清除羟自由基以及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金果榄总黄酮的最优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金果榄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结果]影响金果榄总黄酮提取的主要因素为料液比,其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质量浓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5(W/V,g/ml,下同)、乙醇质量浓度60%;在此条件下金,果榄总黄酮得率为8.926 mg/g。[结论]试验优选了金果榄总黄酮的最优提取条件,为金果榄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袁燕  李燕萍  曹智启  高路  罗利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47-12848
[目的]提取蒜头果中黄酮类成分,并计算其含量。[方法]采用回流法、微波法和磁力搅拌法从蒜头果种皮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蒜头果种皮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回流法和磁力搅拌法提取黄酮的含量较高,得率分别为1.764和1.721mg/g;微波法最低,得率为0.810mg/g。[结论]回流法和磁力搅拌法适于蒜头果种皮中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不同物候期狭叶柴胡茎、叶等不同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狭叶柴胡各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比较不同物候期狭叶柴胡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变化趋势.[结果]在狭叶柴胡不同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积累在茎、叶、花及幼嫩果实中,其中以叶中的含量最高,为2.259%;而根和成熟果实中的含量很低,分别为0.032%和0.046%.在茎、叶的发育过程中,盛花期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坐果时含量有所下降,果实成熟时含量又开始上升,至枯萎前期,两者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又恢复到一个较高水平.[结论]对狭叶柴胡中黄酮类物质的开发利用应重点选择叶片,并在狭叶胡植株枯萎前期采收其地上部分,以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剂,研究了在不同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温度和回流时间等单因素影响下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得率,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黄酮类化合物得率的单因素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g/ml)、回流温度85℃,回流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9.51%。[结论]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得率较高,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