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分类博卡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博卡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由细小病毒亚科和浓核病毒亚科组成,包括一些重要的人和动物疾病的病原体。前者感染脊椎动物,后者感染节肢动物。细小病毒亚科分为5个属:细小病毒属、红病毒属、依赖病毒属、Amdovirus和博卡病毒属,最近又提出了Hokovirus和Cnvirus这两个新的属,还有与细小病毒亚科的任何成员都不产生聚簇的牛分离株(BPV2和BPV3)和猪分离株(PPV4)。博卡病毒属包括牛细小病毒(BPV1)、犬细小病毒(CPV)、大猩猩博卡病毒(GBoV1)、人类博卡病毒(HBoV1-4)和猪博卡病毒。  相似文献   

2.
致病性细小病毒大多为单股DNA 病毒[1],分类地位主要集中在细小病毒科,按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编写的分类报告,根据各种细小病毒侵染的宿主不同,可将细小病毒科分为两个亚科,分别是侵染脊椎动物的细小病毒亚科(Parvovirinae)和侵染昆虫等节肢动物的浓核病毒亚科(Densovirinae)[2]。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对细小病毒病毒科(Parvoviridae)的病毒进行分类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2个亚科,即感染脊椎动物的细小病毒亚科(Parvovirinae)和感染无脊椎动物的浓病毒亚科(Densovirinae)。细小病毒亚科可以进一步分为5个属,分别是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嗜红细胞病毒属(Erythrovirus)、依赖病毒属(Dependovirus)、阿留申病毒属(Amdovirus)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83-187
细小病毒(parvovirus)属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亚科(parvovirinae)、细小病毒属(protoparvovirus),是单链线状DNA病毒,病毒颗粒无囊膜。细小病毒自然感染宿主范围广,包括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及人类。由细小病毒引起的细小病毒病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并严重威胁着人与动物的健康。现阶段实验室应用广泛的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核酸探针检测、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反应(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DNA芯片技术等方法。本综述分别对不同细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水貂肠炎病毒(MEV)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一种病毒,感染水貂引起水貂病毒性肠炎。作为感染真核细胞的最小DNA病毒之一,细小病毒基因组DNA仅有5 kb左右。为了利用有限的基因序列来完成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利用了一些特殊的表达调控方式。比如:该属病毒成员(如:MVM,CPV)利用非结构蛋白NS1基因编码区的基因内启动子来调控结构蛋白VP1和VP2的表达;腺依赖病毒和浓核病毒利用leaky-scanning机制来表达衣壳蛋  相似文献   

6.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LV)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牛犬细小病毒属成员.19世纪初首次发现FPIV,但感染对象只限于猫和小鼠,且病毒对感染动物的致死率不高.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从幼儿检测到博卡病毒(Boca virus)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报道了人的博卡病毒感染和研究情况,自2009年从猪群中检测到博卡病毒以来,包括从临床健康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高热病和具有腹泻症状的猪群中检测到博卡病毒的报道也陆续增多.但其致病性研究还不够,进一步研究博卡病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病毒 博卡病毒(Boca virus)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博卡病毒属的成员.包括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 virus,HBoV)、猪博卡病毒(Porcine Boca virus,PboV).PboV与犬小病毒(Canine minute virus,MVC)和牛细小病毒(Bovine parvovirus,BPV)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浓核病毒(densovirus)属于细小病毒科浓核病毒亚科,是一类对昆虫和虾类等无脊椎动物具有高致病力的病原体,对家蚕等经济昆虫的危害很大。浓核病毒可作为基因转移载体、表达载体和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分类、病理特征、致病机制、基因组结构、转录调控和应用等方面对浓核病毒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9.
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禽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养禽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1病原体痘病毒属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为双股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具有囊膜,在细胞浆内增殖,似砖形或卵圆形。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现分四个属,各种动物的痘病毒分属于各个属。各属病毒在形态、构造、化学成分和抗原性方面大同小异,在血清学上也多少有些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0.
<正> 三、与人、畜疾病有关病毒的类属情况痘病毒科: (一) 昆虫痘病毒亚科,分A、B、C三属。致金龟子、螟、蚊、蛾、尺蠖等的感染。 (二) 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下分六属。 1.正痘病毒属:包括人(天花)、水牛痘、骆驼痘、牛痘、鼠痘、猴痘、兔痘等病毒。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动物检疫》1993,(2):32-35
按:表中每个属下所列的病毒是其代表种。双股DNA、有囊膜痘病毒科(Poxviridae) 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Chordopoxvirinae) 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 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 副痘病毒属(Parapoxvirus) 口疮病毒(Orf virus)  相似文献   

12.
正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自主复制型病毒,是最小的线状负链单股DNA病毒,其基因组全长5 323 nt。CPV具有细小病毒属的典型形态和结构。病毒粒子为等轴对称的二十面体,无囊膜。在电镜下观察,病毒颗粒的外观呈圆形或六边形,直径约为26 nm。病毒感染症状以犬的剧烈呕吐、出  相似文献   

13.
<正> 家蚕浓核病毒(DNV)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浓核病毒属(Denso-virus)。我们对该病毒进行过一些工作。本文进一步报告其DNA分子量和限制性酶切试验。 DNA感染的家蚕中肠20克,-20℃冷冻。取出融化后,加0.05M磷酸钠缓冲液(pH7.5)100毫升,组织捣碎机匀浆后,经6,000g离心8分钟。上清液用等体积冷氯仿  相似文献   

14.
犬细小病毒病又叫病毒性肠炎、传染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犬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主要特征. 1 流行病学特点 犬细小病毒在分类上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  相似文献   

15.
1病原 猪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机能障碍的传染病。猪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无囊膜,直径约20纳米,核酸类型为单股脱氧核糖核酸。本病毒在猪的原代细胞如猪肾、睾丸细胞等以及传代细胞上生长繁殖,并可出现细胞病变,用免疫荧光技术可查出胞浆中的病毒抗原。病毒在细胞中可产生核内包涵体,病毒能凝集人、猴、豚鼠、小鼠和鸡等动物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6.
<正>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禽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养禽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1病原体痘病毒属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为双股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具有囊膜,在细胞浆内增殖,似砖形或卵圆形。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现分四个属,各种动物的痘病毒分属于各个属。各属病毒在形态、构造、化学成分和抗原性方面大同小异,在血清学上也多少有些交叉反应。痘病毒可在易感动物的皮肤上或其他上皮和睾丸内培养传代外,也可在鸡胚尿  相似文献   

17.
奶牛爆发性痘病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痘是牛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原系属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Chordopoxvirinae)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中的牛痘苗病毒、牛痘病毒或天花病毒。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现已被公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种。但对牛痘苗病毒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痘苗病毒是天花病毒长期经过牛体,从而适应牛体而对人的毒力减  相似文献   

18.
羊痘病毒是动物重要的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包括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和疙瘩皮肤病毒。其引起的羊痘严重影响了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作者介绍了羊痘病毒病原学特征、危害及临床症状,重点阐述了羊痘病毒分类检测的研究进展,并对新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羊痘病毒分类检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犬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主要经消化道感染,病毒主要攻击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心肌炎以幼犬多见[1]。自2009年以来,笔者有完整治疗记录的犬细小病毒感染病犬有88例,通过综合诊治精心护理,治愈率高达90.9%,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猪细小病毒感染又称猪繁殖障碍病,主要危害繁殖母猪,以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或病弱仔猪为主要特征。本病病原为猪细小病毒(P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并具有血凝活性,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