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特异性引物从山东某发病鸡场病鸡体内分离到的命名为JN09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中扩增其F基因,预计扩增片段大小为1 700 bp。RT-PCR扩增出的目的片段大小与预计扩增片段大小相符合,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新城疫病毒F基因序列相符。对其F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结合山东地区近几年来的分离毒株的相关信息,着重分析该地区近年来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2.
试验对2005~2006年从宁夏地区分离到的6株新城疫病毒进行遗传学特性研究,采用RT-PCR扩增了分离株F基因主要功能区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6株分离株扩增片段的长度均为535bp,与预期扩增片段长度大小一致.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均为112R-R-Q-K-R-F117,具有强毒株的典型分子特征.通过构建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遗传进化树,表明6株宁夏分离株在分类地位上均属于基因Ⅶd亚型,与我国近年来新城疫病毒主要流行优势基因型一致,同时表明在宁夏地区至少有2个不同来源的毒株同时流行.  相似文献   

3.
新城疫病毒(NDV)的F蛋白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应答密切相关。为了了解朱鹮源NDV陕西分离株的变异情况及进化地位,采用RT-PCR方法对NDV陕西分离株F基因的主要功能区片段进行了扩增,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树构建。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株扩增片段的长度为535 bp,与预期扩增片段长度大小一致。其F基因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与NDV强毒株的特征性结构(112R-R-Q-K-R-F117)一致。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NDV分离毒株为基因Ⅶ型,与近年来报道的我国家禽流行的NDV基因型一致。  相似文献   

4.
对广东地区疑似发生鸽新城疫感染的鸽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通过血凝试验(HA)、中和试验、F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分离到1株血凝效价为4log2,且能被NDV阳性血清中和的病毒;用针对NDV F基因设计的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可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表 明其与山东分离株chicken/...  相似文献   

5.
猪圆环病毒2型SD2分离株ORF3基因转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PCV2 SD2株(DQ478947)进行了序列分析发现,其含有11个开放阅读框,与以往分离株开放阅读框有较大差异.根据GenBank发表的PCV2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ORF3基因,预计扩增片段大小为209 bp.分别在接毒后12、24、36、48 h,用Trizol法自病毒细胞裂解液提取总RNA,然后用DNase I处理,除去残留的病毒DNA,利用醋酸纤维素分离mR-NA,用上述引物进行RT-PCR扩增.在接毒24 h后扩增出的目的片段大小与预计扩增片段大小相符合,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PCV2 SD2(DQ478947)ORF3基因序列相符.由此证实,PCV2山东分离株ORF3基因可在接毒24 h后于转录水平表达,为ORF3基因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株鸽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发病鸽群中采集的拭子样本中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血凝抑制试验(HI)及基因测序等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此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可与新城疫病毒标准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抑制反应;用针对新城疫病毒的F基因及P基因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可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表明,其与美国新城疫病毒分离株Pigeon/US(TX)/98的F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7%以上。毒株被鉴定为鸽源新城疫病毒,并命名为Pigeon/Guangdong/ZQ-17。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广东地区某鸽场疑似鸽新城疫病毒感染的鸽群进行病原学诊断,试验采用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F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等一系列综合试验对其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这种血凝性可被新城疫病毒(ND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而不能被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禽流感病毒(AIV)-H5、AIV-H7、AIV-H9阳性血清抑制;用针对NDV F基因设计的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可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该分离株与天津分离株AG/Tianjin/07的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9%。说明该分离株为鸽新城疫病毒,命名为Pigeon/Guangdong/SD54/2006。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病毒强弱毒株PCR-RFLP鉴别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新城疫病毒F蛋白基因460 bp大小片段,而后利用PstⅠ和Bbe Ⅰ进行酶切,弱毒株酶切出120 bp和220 bp两个片段,而强毒株酶切出120 bp和340 bp两个片段,经敏感性、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强.用该PCR-RFLP检测了170份病料,检出强毒株5份、弱毒株1份,PCR阳性病料经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用MDT、ICPI试验测定其生物学毒力,并对它们的F蛋白基因克隆测序,通过MDT、ICPI和推导氨基酸裂解位点分析,确定其毒力的结果与PCR-RFLP检测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快速、特异、敏感,很适合于鸡群中新城疫快速诊断和新城疫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9.
我国部分地区新城疫病毒的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近年来由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分离到的新城疫病毒(NDV)野外分离株中,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6株,用RT PCR技术扩增其F基因重要的功能区片段,进一步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参照国内外已发表的部分毒株的F基因序列,构建了59株NDV的遗传进化树,分析其毒株间的遗传进化关系.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为535bp,所分离的毒株在分裂位点的氨基酸顺序为112R-R-Q/R-K/R-R-F117,均相当于NDV的强毒株.通过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16株分离株中有13株为基因Ⅶ型NDV,说明目前基因Ⅶ型NDV所引起的新城疫在国内呈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青海湖地区野生迁徙水鸟粪便中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QH0601,其脑内接种指数(ICPI)为1.88.以RT-PCR扩增该分离株F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QH0601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具有强毒株的特征性氨基酸序列112R-R-Q-K-R-F117,其101位和121位的氨基酸残基具有新城疫病毒基因Ⅶ型特征.聚类分析表明,QH0601毒株与我国普遍流行的基因Ⅶ型NDV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提示野生迁徙水鸟与家禽新城疫的发生在流行病学和生态学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