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果农之友》2011,(11):42-42
柿子脱涩办法有温水脱涩、石灰水肥涩、二氧化碳和乙烯、乙烯利脱涩等。  相似文献   

2.
正1、温水脱涩。将柿果放在缸、桶、坛等容器内(不用铁制容器),加入40℃左右的水,水量以淹没柿果为度。通过不时掺入热水或在容器口盖棉被或其他保温材料来保持水温。一般1~2d即可脱涩。用这种方法脱涩的柿子肉质脆硬,颜色美观,风味好,但柿果含水量大,不宜久贮,只适用于少量柿子脱涩处理。2、石灰水脱涩。将柿子放入7%的澄清石灰水溶液中,用竹条压住,使柿果浸没在石灰水下,在20~25℃条件下,经3~4d即可脱涩食用。用此法处理的柿子质地脆嫩,  相似文献   

3.
1 温水脱涩法。将涩柿浸泡在40℃左右的温水中,使之在较高温度和缺氧条件下,呼吸作用加强,并转向无氧呼吸,经一昼夜即可脱去涩味。用此法脱涩的柿果肉质脆硬,颜色美观,风味好,但柿果含水量大,不耐久贮,只适用于少量柿子脱涩处理。  相似文献   

4.
柿的几种脱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长红 《落叶果树》1992,24(3):50-50
一、硬柿脱涩法 脱涩后柿子仍保持硬脆. 1.温水浸泡法:先用50C的温水浸柿子5分钟,再放在密封容器中,水温保持40℃,浸24 /小时. 2.冷水浸泡法.把柿子放在冷水中5~7天,要经常换水,亦可固定于流动的河水中. 3.石灰浸泡法:将柿子浸于3~5%的石灰水平3~4天. 4.石灰食盐液浸果法:生石灰和盐各0.5kg,加40~50℃温水溶解后把柿果放入浸泡1~2天. 5.明矾盐水脱涩法:清水50kg,加入明矾0.5kg,食盐1.5kg,充分溶解,将柿子放人浸泡6~7天. 6.熏烟法;挖一圆形地坑,上下留口,将柿果放入坑内,留出通道,从底部留出的口中烧柴草熏烟,待坑内烟气充满时,将上口…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将柿果内可溶性单宁变为不可溶性,使人感觉不到涩味,对涩柿品种脱涩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温水法即用草帘围护大缸保温,将柿果浸入40℃左右的温水中,保持水温,经10~24h即可脱涩。此法可使柿果保持原有硬度及脆度,且果色鲜亮。石灰水法将采收后的柿子浸泡于用生石灰刚配好的4%的石灰水内,约2~3d即可脱涩。此法脱涩的柿果鲜脆可口。鲜果混存法100kg柿果与3~5kg苹果、梨等分层相  相似文献   

6.
柿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C,钙、磷、铁等,矿物质也很丰富,含糖量13%-24%。为使柿子转化增值,要及时做好脱涩、加工等工作。一、脱涩未成熟的柿子,因含有单宁,吃起来很涩口。要进行脱涩。脱涩方法有①石灰水浸泡法:把柿子果装入桶或缸内,倒入石灰水,石灰水要淹没柿果为宜,石灰与水的比例为1:10;②喷酒精法:用75%的酒精喷雾在柿果上,密封4-5天;③温水浸泡法:将柿果装入缸内、然后灌入50℃左右的温水,封盖保温15-30小时;④密封祛:柿果放入米缸内,与鲜松针混合密封,以促进柿果呼吸达到脱涩的目的。二、加…  相似文献   

7.
柿子脱涩,许多地方常用温水脱涩,但水温不易保持,脱涩后味道不够鲜甜。也有一些地方用乙烯、乙炔、乙烯利、酒精、二氧化碳等处理脱涩,方法虽好,但一般社员家庭不易做到。我县广大农村流传着一种芝麻杆脱涩的方法,效果好,甜味正,果味  相似文献   

8.
柿子采后,未经脱涩不能食用,因柿果中存在可溶性单宁物质,吃入口中使人感觉有涩味。柿子脱涩就是采取某些措施,使可溶性单宁凝固呈不溶性的单宁,涩味便消失。脱涩的方法很多,下面只介绍几种适用家庭脱涩的方法。 1.温水法:将柿子放入缸、桶、坛或铁锅中,例入摄氏四十度左右的温水,量以淹没柿子为度,尽量保持水温,水温降低后可加换热水,一般经过一至二天后便可食用。 2.石灰水法:将柿子浸泡入澄清的百分之十的石灰水溶液中,密封保温摄氏二十五度左右,二至三天  相似文献   

9.
柿为我国栽培较少的果树树种,具有抗旱、耐湿,结果早,寿命长,产量高,收益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及早面市而提高其经济效益,各地都有不同的方法进行催熟脱涩处理。现介绍几种既方便又适用的方法。一、硬柿脱涩法1冷水脱涩法将柿果放入缸和水桶内,注入冷水淹没柿果,每隔2天换水1次,7天即可脱涩。2温水脱涩法把柿果装入大缸。约占容积的70%,然后灌入40℃至50℃的温水,缸口用旧棉被或其它保温材料盖严。由于水中供氧不足,又在较高温度的作用下,果实缺氧呼吸旺盛,促使柿子在10~24小时即可脱涩。3石灰水脱涩法按每…  相似文献   

10.
柿果中含有单宁,采收后需经脱涩处理方可食用,下面介绍几种柿果脱涩的处理方法。1石灰水脱涩将柿果浸泡于3%~5%的石灰水中3~4天即可脱涩。2温水脱涩将柿果浸泡于45℃左右的恒温水中10~24小时即可脱涩。3冷水脱涩将柿果浸于冷水中5~7天,每天更换冷水一次。4无氧法将柿果置于充满二氧化碳的密闭容器中7~10天。密闭容器可选用扎口塑料袋。5梨果脱涩将柿果和其它鲜果梨、苹果等混放于密闭容器内5~6天即可,密闭容器可选用扎口塑料袋,通常1个梨果可脱涩10个柿果。6乙烯利液脱涩配制25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水溶液,将柿果浸于其中3秒钟,取出后置…  相似文献   

11.
涩柿常用的脱涩方法陈阵(山东省枣庄市果业局277400)涩柿采收后,必须经过脱涩方可食用。兹将几种常用的脱涩方法简介如下。(1)温水脱涩法;将柿果放入清洁缸内(忌用铁器),注入40℃~50℃的温水淹没柿果,密封缸口,四周用厚草帘包严保温,一般12~2...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的产柿大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然而到目前为止,市场上除了柿饼外几乎见不到任何其它柿加工产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1)柿子主要种植于边远山区,运输困难,而就地加工又无条件;(2)柿子在脱涩前不能用于加工,而在脱涩后(一般是用二氧化碳进行大规模脱涩)往往品质下降,如变软,变黑等;(3)脱涩加工产品往往易于复涩,即再产涩味。笔者曾对柿酱复涩的机理进行过研究,而我们国内对于柿子的脱涩和脱涩机理的研  相似文献   

13.
对柿饼在人工干制过程中单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柿果脱涩初期,ST含量逐渐降低,IST含量相应增加,TT基本保护不变,但在脱涩后期,经脱涩剂脱涩处理的柿果,在干制过程中ST出现滞后期,随着脱涩剂浓度增加,滞后期出现时间提前。未经脱涩剂脱涩处理的柿果或干燥温度大于65℃时,在干制过程中未出现滞后期。ST、IST及TT在整个人工制过程中都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人工脱涩处理时间超过48小时,滞后期在干燥前人工脱涩期间出现;脱涩处理时间超过60小时,柿子变软而无法削皮。设计柿饼脱涩干制工艺时,脱涩剂浓度和脱涩时间的选择以使ST极大值即将大值即将出现且柿子尚未变软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涩柿常用的脱涩方法涩柿品种的果实采收后,必须经过脱涩方可食用。现将几种常用的脱涩方法简介如下:1.温水脱涩法。将柿果放入清洁缸内(忌用铁器),注入40-50℃的温水淹没柿果,密封缸口,四周用厚草帘包严保温,一般12-24小时便可脱涩。2.冷水脱涩法。...  相似文献   

15.
杨勇 《西北园艺》1999,(4):10-11
问:啥是甜柿?我们那里的柿子软后,都甜得很,是不是就是甜柿? 答:甜柿就是从树上摘下来就能吃的硬柿,不用脱涩,直接可以脆食。普通的柿子成熟变色后,硬的是涩的,需要用温水等方法脱涩后才可以吃,放软后也就变甜不涩了,但这不叫甜柿。 问:柿子都是零星栽植的,甜柿是不是也只能零星栽植,不能建园?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采收期、二氧化碳浓度对磨盘柿脱涩的效果及脱涩后磨盘柿贮藏温度。在北京地区,磨盘柿脱涩的最佳采收期为10月15日左右,脱涩温度20℃,脱涩二氧化碳浓度为90%,脱涩时间48小时。在本课题自主研制的多功能脱涩保鲜库脱涩后可就地进行冷藏,冷藏温度为0℃,保硬天数达到30天。  相似文献   

17.
我省柿树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全省九个地市农村均有栽培。主要栽培品种为南方品种类群的牛心柿、油柿等。据统计,1995我省种植面积达2.61万hm2,总产量3.1万t,仅次于李、亲,为全省落叶果树第三位。以往,我省柿子主要是加工成柿饼、柿丸、柿油等商品销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鲜柿子的要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前景看好,但我省柿子多为涩柿,前几年也从广西、日本引进甜柿品种,但产量低,发展不快。涩柿含有可溶性单宁物质,必须脱涩,才能食用。传统的脱涩方法很多,如温水脱涩、石灰水脱涩、碱法脱温等,这些传统的脱涩技…  相似文献   

18.
柿树品种资源丰富,在全国分布很广,产量仅次于苹果、梨、柑桔。由于涩柿含可溶性单宁(主要成分是三羟基苯和没食子酸也称柿子素 Diospynin)味涩。涩柿充分成熟之后,不能在树上脱涩,采后须经后熟或人工脱涩方可食用。脱涩作用是在适当温度下通过某些化学物质使酶活化刺激果实成熟,或由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与单宁物质结合使之凝固成为不溶性的树脂状物质(络合物),食用时感觉不出涩味。传统的脱涩方法很多,如农家自古以来有使用温水脱涩法、碱法脱涩、草法(辣蓼草)脱涩、土窖烟烘法、盐矾法等。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又采取了物理化学方法脱涩,  相似文献   

19.
选择能密闭的任意容器,在其底部垫上棉花(一般品种垫几张报纸也行),上面摆上柿子。每摆一层用酒精或烧酒喷雾,然后密封。酒精用量:一般的柿子,以每10公斤用35%的酒精80—100毫升为标准。在120℃的温度下,脱涩时间,一般的品种5—6天,较难脱涩的品种8—10天。  相似文献   

20.
晓岫 《果农之友》2009,(9):48-48
刚收获的新鲜柿子果肉内含有一种叫可溶性单宁的物质。也称“柿子素”,柿子素存在于柿的果肉中,分散在特殊的单宁细胞内,呈水溶性,在口嚼时,细胞破裂而流出,与口中黏膜的蛋白质结合变成有收敛感的浓郁涩味。不堪食用。因此,将成熟的涩柿果肉中的可溶性单宁变为不可溶性就需要对其进行脱涩处理。下面介绍几种柿果脱涩的几种方法,供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