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偃师四号是偃师县农科所从河南省农科院引进的〔(郑引四号×郑州17)×6609〕早代材料中系统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经全省有关单位进行区域鉴定,被评为优良品种。我校从1977—1980年连续对该品种生育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产量表现三年来,我们在校农场(偃师)高肥水地试验,虽然经历了1977—1978年的干旱、冬暖,1978—1979年的倒春寒和1979—1980年的冬冷、春寒,由于良种良法配套,仍使亩产稳定在900斤以上,最高亩产(1.13亩)达1,030斤。其中1978年亩产966.2斤,1979年亩产937斤,1980年亩产913.5斤。三年共种8.45亩,平均亩产953.2斤,与对照郑引一号相比增产10—15%。  相似文献   

2.
1980、1981年在无锡东亭公社春雷二、五队进行日本引进水田农机具试验。两年的总产和单产都超过1979年,且远远超过太湖地区单季稻平均单产水平。试验方面积为390.6亩。1980年水稻总产400,602斤,1981年418,681斤,分别比1979年增产21,013斤,39,092斤即增长5.54%和10.29%;1980年单产1025.61斤1981年单产1071.89斤分别比1979年增加90.11斤和136.39斤,增长9.63%和14.58%,1980年高产田块有42.67亩,平均单产1136.12斤,最高田块单产1240.75斤,1981年亩产1100~1200斤的高产田块有90.63亩,最高田块单产1282.3斤。  相似文献   

3.
1978~1980年,我们在太湖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点吴县越溪一大队进行了三麦机械化栽培试验.实践结果证明,不仅能高产稳产,而且能提高经济效益.1979年915亩三麦平均亩产753斤,比上年增产129斤.1980年三麦生产遇到多种灾害,单产仍然超过大丰收的1979年,亩产达到764斤.100亩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试验方,亩产848.5斤,其中1.95亩“宁7317”小麦,亩产达到1042.9斤.百亩试验方与人工操作相比,每生产1斤麦子,减少工本费0.04元,降低30%;每工时生产麦子6.18斤,为手工操作的2.75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甘薯高产规律,为大面积大幅度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及有效措施。我校从1978年秋至1980年春在本校实习农场进行甘薯高产栽培试验研究。两年来获得了比较高的产量。1978年有5块共10.6亩秋薯平均亩产10.839斤;其中有1.17亩,平均亩产达16,613斤。1979年有3块共6.9亩秋薯。平均亩产13,706斤;其中有1.01亩,平均亩产达14,396斤。  相似文献   

5.
偃师四号是偃师县农科所从河南省农科院引进的[(郑引四号×郑州17)×6609]早代材料中系统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经全省有关单位进行区域试验,评为优良品种.我校于1977-1980年连续对偃师四号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作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产量表现三年来在校农场(偃师)共种偃师四号8.45亩,虽经历了1977-1978年干旱冬暖、1978-1979年倒春寒和1979-1980年冬冷春寒等不同气候特点的年份,由于良种良法配套,仍使平均亩产稳定在900斤以上,有1.13亩单产达1030斤,比对照郑引一号增产10-15%.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于1980~81年在无锡县东亭公社春雷大队第二、五耕作队进行。目的是研究、探讨引进日本农机具的合理工艺和农艺途径,并考核其技术经济效果。1980年在水稻生长期间,虽然遇上阴雨、寡照、低温和强台风等极为不利的条件,“试验方”栽培的390.6亩水稻,1980年仍获得平均亩产1025.6斤的好收成。比1979年单产935.5斤,增加90.11斤,增长9.63%;总产达400602.75斤,比1979年(双季稻约占35%)增长5.54%。其中 IR661和 IR24,142.2亩,单产1024.68斤,5.93亩最高单产达1242.73斤。东亭3号51.9亩,单产1059.19斤,昆稻2号78.2亩,单产1026.71斤,嘉农76—298亩,单产1011.68斤,小品种21.3亩,单产960.94斤。1981年试验方平均亩产1071.89斤,超过1980年,比1979年增产14.585。实践证明,从日本引进的水田农机具,只要机械工艺与栽培农艺相互适应,密切结合,应用于单季稻栽培是能达到高产要求的。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春小麦高额丰产形态生理指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在柴达木盆地一些国营农场,亩产小麦1,500斤以上的高产典型不断涌现。为了研究这一地区春小麦高额丰产规律,为大面积大幅度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及有效措施,1976—1978年间,我们在柴达木盆地香日德农场,与该场干部工人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春小麦高额丰产的试验研究,连年获得了比较高的产量。1976年首次获得19.68亩平均亩产1,534.6斤的高产,另有1.45亩亩产1,632.8斤;1977年亩产超过1,500斤的总面积有101.9亩,有三块试验田(1.121亩、1.0亩、1.032亩)亩产分别达1,765.5斤、1,737.5斤、1,727.1斤;1978年由于运用了前两年的经验,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高产作物,但要有适宜玉米生长发育的栽培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增产作用。74年老庄大队种249亩玉米,亩产553斤,比当年本队小麦单产低20%。75年玉米扩种到370亩,单产800—900斤,比当年小麦单产高40—60%,比去年玉米增产60—80%。  相似文献   

9.
198(?)~1985年,以平原县王风楼鎮的万亩开发试验区为中心,开展了小麦“八项改革、两个坚持”的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及推广,效果良好。至1985年,万亩开发区的小麦平均单产达645.6斤,较开发试验开始前三年(1980~1982)平均单产263斤,亩增小麦382.6斤,计增145.5%。同时,也明显的影响和推动了王风楼鎮、平原县及德州地区小麦生产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迅速改变我区大豆产量低而不稳的局面,从1978年开始,研究了我区当前大面积种植的夏大豆58—161的生长发育规律.现将有关结果总结如下.产量结构我区自1978~1980年开展夏大豆创高产活动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有关单位亩产350斤以上的面积为4505.7亩,单产变幅为356.2~477斤,平均单产372.95斤.从亩产350斤以上的典型田块综合资料来看:每亩实收密度在1.4~1.9万株,单株实粒数45.2~  相似文献   

11.
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群众运动中,我站学习外地经验,认真总结当地经验,对三麦耕作技术进行了大胆革新,开展了小麦大沟双行压土培土丰产试验。 1976年,试种110亩,占全站麦田面积的50%,当年小麦平均单产618斤,比1975年增产50斤,试验田最高单产810斤;1977年又试种110亩,普遍生长良好,小麦平均单产719斤,比1976年又增产101斤,试验田最高单产812斤,连续两年小麦单产过了“长江”,一跃而为全县小麦高产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芝麻高产稳产规律,尽快地把芝麻生产搞上去,从1976至1978连续三年进行了芝麻高产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1976年种植2亩,单产256斤,1977年种植1.2亩,单产275斤,1978年种植1.31亩,单产294,7斤。我们的做法是:1.细致整地,施足底腮。芝麻是小籽作物,幼芽顶土力弱,出土困难,在播种前必须精耕细耙,同时每亩撒1%的六六六粉4斤,防治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南方多雨地区小麦高产的规律,我们原有教师和贫下中农教师、农场工人、工农兵学员一起进行了小麦高产栽培试验。1973年扬麦一号小麦试验田7.2亩,平均亩产737.4斤,其中1.04亩,亩产812斤。 一、高产试验田的产量结构和茎蘖动态  相似文献   

14.
<正> 我所于1980年—1982年参加了开封地区花生攻关协作组,对花生产量结构和群体生育动态规律进行了探讨,连续三年获得花生高产,1980年单产769斤,1981年单产848.4斤,1982年单产762斤,现将试验结果整理于下:一、花生亩产700—800斤的产量结构直立、中熟普通型大果花生的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15.
苏联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据FAO生产年鉴报道,1978—1980年,苏联小麦平均总产10,304.5万吨,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23.4%。其中冬小麦面积约2/5,而单产比春麦高1倍左右。 苏联冬小麦单产近年来有很大增长。1969年亩产252斤,1978年达378斤,9年增加  相似文献   

16.
<正> 新乡市郊区牧村公社玉河大队,是一个大蒜高产单位.1982年全大队65亩大蒜平均单产3400斤,其中1.5亩高产田单产鲜蒜头5042斤.这个大队的大蒜只所以能够高产,其主要原因是长期进行科学实验,掌握了大蒜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了一套栽培技术措施,因而使大蒜,不断获得高产.如1980年的高产田亩产鲜蒜头4370斤.  相似文献   

17.
<正> 我队处豫西丘岭区,常年种谷子500亩上下,大部分是山岭旱地.几年来,由于重视探讨谷子的生长发育规律,不断改革种植方法,实行科学管理,产量逐年提高.1977年单产突破400斤,1980年在两次7——8级大风、雹袭击下,550亩夏谷平均亩产达到446.7斤,单产比历史上最高的1978年增产41.7斤.在同等条件下.谷子比玉米每亩增产22斤.粮草折价谷子多收39.81元,改变了  相似文献   

18.
遵照毛主席“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为了探索小麦高产规律,1972年秋播,我们种了60亩小麦丰产试验田。经过一年的努力,获得了平均亩产736.7斤的较好收成。其中30亩济南九号亩产661.7斤,10亩蚰包麦亩产771.6斤,20亩毛颖阿夫亩产831.7斤,在毛颖阿夫中有8亩亩产达954.3斤。同时,为今后夺取小麦高产更高产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 1974-1980年我们从抓夏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抢时早播、一次全苗、蹲苗和施肥等关键措施入手,对夏玉米亩产千斤以上的栽培技术开展了研究.除1975、1978年,其余五年种植的8块夏玉米高产田,单产都在千斤以上,平均1126.9斤.1980年,铁茬种植的10.5亩高产田,在苗期多雨、抽雄前严重干旱、灌浆期阴雨连绵的气候条件下,总产12309.2万,平均单产1172.8斤,其中博单一号4亩,单产高达1206.8斤.  相似文献   

20.
1965年黄冈专区早稻获得了丰收,尤以矮秆型品种中的矮脚南特产量更为突出。全区种矮脚南特9.3万亩,平均单产在800斤左右,比全区早稻平均单产增产3—4成,并出现了大量的千斤高产典型。如浠水十月大队1,101亩,单产1,010斤;鄂城新庙公社鷹山大队第七生产队19.63亩,单产1,034斤;新洲县农科所12.2亩,单产1,001.2斤;黄冈农校16.14亩,单产1,016.4斤;专区农科所51.63亩,单产1,079.9斤,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