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冀丰4号是由全国著名棉花育种专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棉花育种室主任、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妙和王国印两位研究员主持培育的大铃、抗病虫、高产棉花品种。2008年参加天津市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由于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9年在  相似文献   

2.
棉花新品种冀丰107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与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4~2005年参加新疆自治区早中熟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6年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为冀丰107。1亲本来源  相似文献   

3.
李高成 《中国种业》2013,(8):103-103
冀丰103是由全国著名棉花育种专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棉花育种室主任、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妙和王国印两位研究员主持培育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该品种于2009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2013年3月通过天津市审定,审定编号为津审棉2012002。  相似文献   

4.
1973-2000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改良与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73-2000年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区域试验资料及同期该棉区棉花品种推广的统计数据,总结了棉花品种改良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棉花品种不同性状的育种效率.结果表明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效率逐年下降,早熟性、抗逆性和部分纤维品质指标的改良效率有所提高.探索性提出了提高育种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了棉花良种普及率及自育品种变化情况,针对目前美国转基因棉花在该区生产中优势,加强国产品种的推广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刘素娟 《种子科技》2004,22(6):324-325
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始于1980年,目前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试验评价体系并在全省形成稳固的试验网络,为河北省棉花生产和育种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评价体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为保证公平、公正地选拔棉花新品种,充分发挥品种试验在促进河北棉花育种研究、新品种推广应用、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完善棉花品种试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作物育种信息》2005,(11):F0003-F0004
埃及棉花研究所是棉花科研的权威机构,下设以育种为中心的5个研究室和以纤维品质检测及纺纱性能测试为主的4个研究室以及品种资源室(有152个品种)。该所的育种室是棉花育种的主要单位,埃及绝大多数棉花品种由此育成。此外,种性保纯研究室(提纯复壮室)、区试研究室(区试站)、地区研究站以及植保所、植病所等单位在进行研究、试验工作的同时,也协助进行一些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改进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素娟 《种子世界》2004,(11):10-11
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始于1980年,至今已累计开展不同类型棉花品种试验14类,试验鉴定棉花新品种365个,推荐审定品种132个,审(认)定优良品种66个。多年来,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不断发展与完善,目前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试验评价体系并在全省形成稳固的试验网络,为河北省棉花生产和育种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评价体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为保证公平、公正地选拔棉花新品种,充分发挥品种试验在促进河北省棉花育种研究、新品种推广应用、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完善棉花品种试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自1975年以来,山东育成的棉花品种主要来源于岱字棉15、斯字棉2B和乌干达系统及其衍生种系。与其他品种杂交或复交育成品种,为山东的棉花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系谱分析表明,国外棉花品种资源在山东的棉花育种中应用成效显著。同时也指出加强棉花品种资源工作的创新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我国棉花品种改良的科技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急剧滑坡,起因是自然灾害,但缺乏突破性品种,或者说品种的遗传基础过于狭窄是内在的根本原因。我国棉花生产用种以自育品种为主的世代不会逆转。今后我国棉花品种改良的科技要点是:加强原始材料的收集和育种新亲本的创造;促进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结合;常规育种技术亟待创新,重点是加强理论指导,方案要贴近生产实际;恢复诸如诱变及其与复合杂交相结合等方法研究;优质纤维将是遗传改良的重点性状。此外,品种立法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地广人稀、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棉花集中且连片种植,为棉花规模化生产、机械化采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科研人员从机采棉的农艺指标、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法等方面开始了机采棉品种的筛选和育种研究,选育出了在株型、早熟性及产量等方面都非常适宜机械采收的新品种,机采棉品种的推广应用为新疆棉花大规模化机械采收和品质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品种保证。  相似文献   

11.
高产稳产是作物育种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也是区域化试验评价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在棉花育种过程中,为了估算新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一般都采用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增产百分率及新复级差法来估算品种的产量水平。本文用温振民提出的高稳系数(HSC),辅以俞世蓉适应性参数法,对伊犁河谷棉花品种筛选试验丰产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为棉花新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彭延等 《中国种业》2014,(12):66-67
论述了近期南疆棉花种植育种中存在问题,并对未来棉花新品种选育提出了对策。确定现阶段棉花育种方向以抗逆适应性为基础,以综合性状优良为根本,逐步提高产量,重点突破和提高纤维品质性状,选择多类型品种。  相似文献   

13.
栽培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萎病的主要措施。2002年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在枯萎病团中对北疆棉区棉花推广品种进行了全生育期抗枯萎病鉴定。参与鉴定的l0个棉花品种经苗期、蕾期、生长中期及收获期剖秆检查,结果表明:近2年我区自育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抗病育种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新疆北疆棉花品种更换及新品种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疆北疆现阶段推广的棉花品种已具备了优异的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虽然抗逆性育种稍显落后,但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1年全疆植棉面积113万hm2,总产占全国近几年,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疆北疆现阶段推广的棉花品种已具备了优异的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虽然抗逆性育种稍显落后,但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1年全疆植棉面积113万hm2,总产占全国的1/3多,单产几年来一直居全国首位。1棉花品种演变新疆…  相似文献   

15.
北疆陆地棉育成品种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北疆38个自育审定品种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北疆棉花品种选择技术路线、方向及特点,以减少育种者在选育过程中的盲目性、重复性,对于提高育种选育效率,促进新疆棉花资源创新利用,选育适合生产过硬的棉花新品种和丰富新疆棉花育种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试验方法采用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后发现:(1)13个表型性状中果枝台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达到了2.077739,其次为马克隆值、籽指和单铃重,伸长率最低。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的是伸长率,仅为0.867286。(2)随着育种年代的推移,北疆棉花自育品种在表型性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自育品种生育期整体逐渐变短,果枝台数总体逐渐增加,子叶节高和株高性状有明显增加趋势。(3)不同育种年代自育品种的产量性状变化明显,育成品种铃重明显增加,籽指随铃重变化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单株铃数和衣分也呈现总体增加的趋势;衣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4)自育品种的品质性状呈现稳步提高的趋势,纤维长度和比强度逐渐增加,马克隆值呈现下降趋势,总体变化日趋合理。通过聚类研究发现:(1)38个历史自育品种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两个类群,第1类群包括30份品种,第2大类包括8份品种。同时第1类群又可划分为两个亚类群,其中第一亚类群包括16份品种,第二亚类群包含14份品种。(2)不同品种间欧氏遗传距离变幅为1.5998~25.1085,两两品种间平均欧氏遗传距离为4.9417。(3)具有相近表型性状、相似遗传背景、相同选育单位和相同类型的品种均被较好的聚类在一起,聚类结果较为符合品种本身的真实特性和遗传背景演变趋势。(4)北疆自育品种一直成为主栽品种,究其遗传原因在于合理拓展美棉成分、黄河流域中棉系列以及特早熟棉区辽棉系列的遗传组分,为新疆棉花育种打破遗传组分狭窄问题提供了启示、依据和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中国棉花主栽品种营养品质及播种品质的状况,揭示中国当前的棉花育种现状,为合理利用棉副产品及棉花特定目标育种提供参考。对当前中国三大主产棉区的142份棉花主栽品种棉子的营养品质性状(蛋白质、油分含量)、播种品质性状(发芽率)及3个物理性状(子指、仁指和仁子比)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主栽棉花品种的营养品质非常接近,油分含量集中于27.1%~33.0%,棉子的蛋白质含量集中区域为41.0%~45.0%,高油和高蛋白含量的棉花品种较少;蛋白质和油分总量变异较小,且两者呈高度负相关关系。棉种播种质量的4个必检项水分、净度、发芽率及纯度的平均值分别9.6%、100.0%、87.8%和97.1%,在连续3年的监督抽查中水分和净度的合格率均为100%,不合格项主要出现在纯度及发芽率上。研究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棉籽营养品质性状与播种品质的现状,适时开展棉花多目标育种十分必要,但对油分与蛋白质含量进行同步改良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邱林 《中国种业》2003,(10):7-8
中国加入WTO后,棉花种子行业面对国际市场,将逐步开放,品种、质量、价格、品牌、服务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兵团应抓住机遇,加快棉花种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把棉花种业作强作大。1兵团实现棉种产业化的条件基本成熟1.1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取得很大进展兵团现有5家棉花专业育种机构,还有5家种子企业设有棉花育种机构。从1995年以来,育成20个棉花新品种。为了加快抗病、优质棉花新品种的利用,自1992年以来,兵团种子管理总站先后从区内外育种机构引入109个棉花新品种(系),组织了5轮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通过试验鉴定,筛…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新疆昌吉州在售棉花品种的田间表现,筛选出适宜昌吉州区域种植的棉花品种,为生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棉花品种展示试验,试验田选址在昌吉州玛纳斯县六户地镇九圣禾早熟棉育种基地。通过田间试验,鉴定10个展示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纤维品质等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推广利用价值。结果表明,新农棉1号、新石K18、新陆早82号这3个品种综合产量优异,品质达标,无较大的产品缺陷,可作为昌吉州六户地棉区较为理想的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新疆早熟彩色棉育种特点及阶段育种目标;重点介绍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育种研究进展,已育成品系“石彩1”、“石彩6”的产量、纤维品质、抗性方面有较大突破,综合水平接近当前推广品种,并结合育种实践,浅析了彩棉遗传特点,提出了彩棉品种改良意见。  相似文献   

20.
小麦新品种冀丰703系石家庄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所和河北冀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而成。2005年9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5001),2006年被河北省农业厅列为国家良种补贴品种,2008年推广面积达到峰值,成为某些地区的主栽品种,2009年种植面积有所下降,2010年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