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县级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数字建库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是国家重要的资产和财源,准确的土地资源是国家制定政策的重要基础.耗资巨大的县级土地详查已于90年代初取得大量的成果[1].但由于技术手段落后和近年非农业生产用地大量增加及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等原因,土地资源不断变化,造成图数不一致、现势性差、需求不清、成果应用效率低等,给土地管理和政府决策带来不便,利用GIS技术管理土地资源,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SPOT5数据在县级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矢量格式的土地详查数据库为基准,以SPOT5卫星数据为信息源,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进而更新土地详查数据库,并完成地籍变更工作.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土地详查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地管理部门的需求,以现有的土地详查数据为依据,以建立区域地理信息为目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和思想分析基于GIS的土地详查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进行了GIS系统集成技术在土地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RS技术在土地详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徐州市土地调查及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建设的现状,按照国土资源部第二次土地详查总体要求提出了徐州市土地二次详查总体方案,并结合3S技术的进展探讨了RS技术在徐州市二次土地详查中应用的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土地管理部门正在大规模地进行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资源详查,为逐步建立和健全土地登记、土地评价和地籍管理等制度及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土地利用开发提供定量数据。用航空遥感进行的土地资源详查,在调绘的基础上进行各类土地面积量算,以此作为观测值。为了科学地配赋观测误差,还要取得图幅在高斯投影平面上的标准面积,以此作为真值,进行乡、村的分区控制面积平差,这样才能得到各图斑地块面积的最可靠值。在编制土  相似文献   

6.
在参与雅安地区土地详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上 ,分析了雅安地区土地资源的特点与利用现状特征 ,提出了雅安地区今后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喀什地区第二次经济林详查为例,介绍了应用MapGIS软件将详查成果转绘至MapGIS图的过程,并就所形成的成果图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产权流转需求缺口大,土地流转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成果割裂,不能满足土地流转主体需求.以对政策的研究与发展现状的分析为现实基础,综合利用对比分析法、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等进行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信息平台的分析与设计.通过对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信息平台进行构建分析,深化土地流转政务服务信息化,承担动态的土地确权登记职能,为土地流转政务服务信息化提供新的思路.在构建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政府也应该逐步探索实现土地流转信息有序开放、利用,在符合时代需求与用户习惯的前提下提供一体式土地流转政务服务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最基本、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一定数量、肥沃、清洁的耕地资源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省山多、人多、耕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根据全省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和变更调查成果,2000年全省耕地总面积138郾15万公顷(2072郾31万亩),  相似文献   

10.
咸宁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志  胡勇  刘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99-8301,8332
采用1996~2005年咸宁市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库,运用信息论的信息熵原理,对咸宁市近10年来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咸宁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主要的驱动力因子。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建设是实现土地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的迫切需求,是落实基础图件与项目成果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一张图"指导和管理平台建设的要求。该文基于Arc GIS软件平台,在分析解读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建设的规程与要求下,阐述了数据库建设的内容与技术流程,列举了数据检查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及其处理方法,为同期开展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建设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模式参考,以促进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德州市2000~2006年土地详查与变更调查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结构在某一时段内的变化贡献率、变化强度指数和变化速度3项指标对德州市陵县2000~2006年6年间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时间尺度上的分析,空间上运用了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和集中化分析,对陵县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定量比较,并分析了影响陵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汉字FoxBASE+数据管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土地详查为信息源,建立了县域土地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结构与主要功能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应用微机管理土地资源的研究”课题,1988年10月17日在北京通过鉴定。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在微型计算机上建立县级土地资源管理系统,代替人工整理、汇总进行土地资源详查时所获得的野外调查数据,进行土地变更登记,对土地资源、人口、畜牧等数据综合分析、统计和检索,为土地资源管理,为组织和领导农业生产提供数据和方便,为建立国家土地  相似文献   

15.
以敦煌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为例,探索了应用SPOT影像数据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方法。通过应用研究发现,利用SPOT影像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具有精度高、效率高、实用性强等特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与已有土地详查矢量数据及外业调查数据相结合建立数据库,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库建设的准确性,是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和变更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2007年的快鸟数据为信息源,以2004年郑州市土地详查数据为对比基准,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对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动态遥感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高新产业开发区土地利用方面存在建设用地规模增长过快、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地星软件,用图件扫描数字化的方式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面积误差主要来源于原始资料。扫描过程,矢量化过程和数据处理程序。根据以图幅为单元进行理论面积与计算机自动产生面积进行的误差分析和以统计的一级地类为对象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用地星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系统进行建库工作。精度安全能达到要求,目前国土部门的原始数据平台-详查数据应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转换。即由详查数据 历年变更数据模式向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土地资源详查统计汇总和建档工作的全过程,包括统计汇总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步骤、土地汇总中的相关性和制约性以及立卷归档。  相似文献   

19.
汝城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方  张慧翀  张淳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103-105
利用湖南省汝城县土地详查资料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运用土地利用动态指数和程度分析方法,研究1996~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数量、速度和程度,探讨土地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社会经济、人口和城镇化水平以及政策与机制等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地星软件,用图件扫描数字化的方式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面积误差主要来源于原始资料、扫描过程、矢量化过程和数据处理程序.根据以图幅为单元进行理论面积与计算机自动产生面积进行的误差分析和以统计的一级地类为对象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用地星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系统进行建库工作,精度完全能达到要求.目前国土部门的原始数据平台--详查数据应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转换,即由详查数据+历年变更数据模式向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