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微颗粒饵料进行对虾育苗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杭州高成添加剂厂生产的高成牌微颗粒饵料,进行中国对虾人工育苗试验。幼体发育、成活、体长情况表明,高成牌微颗粒饵料能替代部分鲜活饵料。建议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使用75%的替代量,仔虾期使用50%的替代量。  相似文献   

2.
开口微囊饵料在罗氏沼虾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宇 《齐鲁渔业》1998,15(3):39-39
利用杭州高成添加剂生产的“高成”牌罗氏沼虾幼体开口微囊饵料,进行罗氏沼虾育苗试验。结果:“高成”牌幼体微囊饵料替代60%的卤虫卵,仔虾成活率达60%以上,成本降低1/3~1/2。  相似文献   

3.
汤年进 《齐鲁渔业》1998,15(4):44-44
为降低三疣梭子蟹育苗成本,从Z2开始,用“高成”牌幼体开口饵料替代部分卤虫幼体,育苗效果与完全使用卤虫幼体相同。“高成”饵料投后不溶解,不影响水质省工省力易操作。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卤虫卵的合适代用饵料,降低河蟹育苗成本,在1997年春季各期河蟹育苗中,进行投喂“高成”牌开口微囊配合饵料试验。结果;试验池幼体胃肠饱满度好,蜕壳时间短,变态整齐,成活率与对照组判别不五,而成本仅为对照池的45%,经济效益显著,且不会对以后幼体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以研制生产"高稳西"微胶囊稳定型维生素C制剂闻名的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成添加剂厂,日前又研制成功"高成牌"虾、蟹幼体微囊型微粒子饲料,并于日前通过了专家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产品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可在虾、蟹育苗生产中推广应用。该产品采用单项维生素低温微囊,然后与超微粉碎的氨基酸、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及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原料混合,制成全营养性的微胶囊。它在多家科研、生产单位试验与应用表明,具有较好的悬浮性及稳定性,营养成份能基本满足虾、蟹幼体生长发育需要,完全可替代50-75%的生物饵料。“高成牌”微…  相似文献   

6.
河蟹人工育苗幼体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蟹蚤状幼体前期以单胞藻、轮虫为主,后期以鱼糜为主,大眼幼体后以枝角类为主的饵料系列,作为河蟹人工育苗幼体饵料,成功育出了大眼幼体。1992年育苗613万只,平均出苗量9.73万只/米^3,平均成活率44.8%。以鱼糜代替丰年虫的饵料成本仅为7%。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14.8~21.2℃,比重1.008~1.013条件下,采用轮虫、微颗粒配合饲料、卤虫无节幼体及桡足类,以不同配比组成3组不同的饵料系列投喂香鱼仔、稚鱼。结果表明:采用轮虫 配合饲料-桡足类 配合饲料饵料系列的,其仔稚幼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均优于单纯使用生物饵料组成的饵料系列,并可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1984年进行了对虾幼体粉状微颗粒饵料的研制和小水体育苗试验,发现在对虾糠虾期和仔虾期投喂粉状微颗粒饵料都能顺利变态,并且每立方米水体出仔虾3~4万尾。1985年将这种粉状微颗粒饵料直接用于生产性育苗试验,对虾从糠虾Ⅰ期至仔虾出池,使用该饵料培育,能顺利发育变态,每立方米水体出仔虾7.5万~9.3万尾。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使用颗粒饵料养殖鲈鱼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颗粒饵料养殖鲈鱼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颗粒产与使用鱼浆比较,鲈鱼增重率提高2.70%,饵料系数降低27.6%。  相似文献   

10.
不同饵料对香鱼育苗生长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不同饲料作为香鱼开口饵料的试验情况。其结果:鸡蛋黄、对虾无节幼体饵料(BP)、丰年虫片进取有替代或部分替代轮虫作为香鱼开口饵料,其中(BP)效果较好,另外在育苗后期,用不同饲料对香鱼稚渔的生长和成活情况作了初步的比较。效果好坏依次是:桉角类+桡足类〉卤虫幼体〉半年虫虾片〉鸡蛋羹+蛏子肉。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虾粉、鱼粉、皮革蛋白粉为动物蛋白源配制颗粒饵料,在网箱、小水泥池进行养鲤试验,结果含20%虾粉的饵料效果比含10%鱼粉的饵料效果更好,含20%皮革蛋白粉的饵料效果较差。试验表明虾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全面,能替代进口鱼粉养鲤。  相似文献   

12.
水生动物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微型胶囊饵料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生动物苗种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育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传统的水产养殖育苗主要用轮虫、微藻和卤虫无节幼体等活饵料或蛋黄、豆浆等饵料。活饵料的生产易受环境影响且投资较大;而蛋黄、豆浆等饵料易污染水质且浪费较大;这些都严重制约水产育苗的发展。若能开发出适宜水生动物摄食和消化,营养全面、价格较低、可大规模生产的人工微型饵料来全部或部分替代活饵料 (或蛋黄、豆浆等 ),则可缓解育苗中饵料供应的困难。 微型饵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微粘合法、微包膜法及微胶囊法。微粘合法是将原料超细粉碎后用粘合剂…  相似文献   

13.
为了究研对虾使用螺麟的营养价值,用日本对虾幼体进行了试验。从含有0-8%螺旋藻各种含量的颗粒来喂养对虾。发现生长、成活率和色素是在含有8%螺旋藻饵料为好。当螺旋藻完全用其他单胞藻成份如乳汁酵母代替时,其对虾色素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鸭绿江斑鳜开口饵料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团头鲂仔鱼、枝角类、丰年虫幼体、鱼苗宝A1和鱼苗宝C2作为开口饵料投喂斑鳜仔鱼,经7d培育,结果表明团头鲂组生长最快,平均体长达11.25mm,平均体重达14.85mg.其成活率达52%,和其它组有极显著差异;丰年虫幼体组成活率最高达54%,但生长缓慢.五种开口饵料中,以团头鲂仔鱼最好,丰年虫幼体次之,其均好于枝角类、鱼苗宝A1和鱼苗宝C2.丰年虫幼体可作短时间替代饵料.  相似文献   

15.
蛋羹在罗氏沼虾人工育苗中应用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罗氏沼虾苗种培育过程中,分别以蛋羹替代25%、50%、75%、100%的丰年虫我节幼体,结果表明,用蛋羹替代50%的丰年虫无节幼体,幼体成活率较高,但替代75%时则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6.
潘丽萍 《齐鲁渔业》2006,23(7):41-42
在水温14.8-21.2℃,比重1.008-1.013条件下,采用轮虫、微颗粒饲料、卤虫无节幼体及桡足类,以不同配比组成3组不同的饵料系列投喂香鱼仔、稚鱼。结果表明:采用轮虫 配合饲料-桡足类 配合饲料的系列饵料,在仔稚幼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等方面优于单纯使用生物饵料组成的饵料系列,并且可以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7.
饵料、盐度对金乌贼幼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幼体培育困难的技术问题,以不同的饵料组合投喂金乌贼幼体。试验结果显示,卤虫幼体、配合饲料、糠虾、小虾、冰鲜鱼虾饵料组能满足其正常生长营养需求,60d成活率可达67%。通过金乌贼幼体在不同盐度水体培育下成活率的测定,确定其可在盐度24~37的水域正常存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对虾人工育苗的飞速发展,天然卤虫卵资源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对虾育苗日益膨胀的需求。为此,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正在加紧研制微颗粒饵料,但到目前为止,能够大批量投入生产并解决生产性问题的尚未见报道。笔者想结合几年来对虾育苗的生产实践,谈谈培育虾苗后期(M·P)幼体的几种代用饵料的加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青虾育苗中,饵料是影响幼体变态和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2000年,我们在进行青虾育苗试验的同时,进行了青虾幼体饵料研究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微型饵料在河蟹育苗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育苗用的微胶囊饵料和微膜饵料1988年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研究成功后,便应用于生产中,育苗效果十分良好,它不仅可以取代卤虫,而且其饵料成本大幅度下降、经济效益猛升.生产应用效果表明,在人工半咸水的生产条件下,分别用卤虫和微型饵料培育出的大跟幼体,其平均体重为5.651mg和5.65mg;平均体长均为4.23mm.共育蟹苗37.01kg,其中微饵育苗33.99kg.单位水体产苗量,卤虫对照组平均为0.114kg,最高为0.151kg;微饵试验组平均为0.395kg,最高为0.692kg,大眼幼体成活率,卤虫组平均为4.3%,最高5.88%:微饵试验组平均为13.18%,最高为23.47%。经济效益水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