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治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8种药物对362例急性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了治疗试验,其中新药复方左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和94%,推荐作为治疗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病迅速,死亡率较高,是山羊养殖业中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对一起宁蒗黑头山羊的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诊治,采用隔离病羊、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紧急预防接种、泰乐菌素与氟苯尼考注射液综合治疗等防治措施来控制病程的发展,取得了切实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观察氟苯尼考缓释颗粒对人工感染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疗效。选用体重1520 kg左右的大白×长白二元杂交猪60头,分为6组,每组10头。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猪气管接种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液(1×107CFU/mL)。人工感染后,用氟苯尼考颗粒治疗,并观察记录各组猪的临床表现,连续观察15 d。20%氟苯尼考缓释颗粒高、中、低剂量及对照药物(浓度分别为60 mg/kg,30 mg/kg,15 mg/kg及30 mg/kg),连续用药5 d,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愈率分别是分别为80%、90%、70%及80%,而人工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90%。结果表明,按30 mg/kg计量灌服20%氟苯尼考缓释颗粒,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5 d,对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苏中地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进行优化,提高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效果,探明该地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常见支原体病原及免疫后仍出现病例的原因,试验从3个山羊场(M、T、Z羊场)选择体重在5 kg以上的羔羊827只,在不同日龄时进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C87-1株)免疫,分别于首次免疫后第21,60,120,180,240天采集血样,通过正向微量间接血凝试验检测试验羊的免疫抗体水平,并通过正向微量间接血凝试验及PCR技术诊断、统计不同支原体病原引起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率。结果表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均为苏中地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且能单独或混合感染山羊。免疫后第120,180天的免疫合格率,每隔4个月接种1次的M羊场分别为85. 22%、91. 46%,每隔6个月接种1次的T羊场分别为83. 81%、77. 89%,每年只接种一次的Z羊场分别为83. 75%、76. 00%,说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间隔4个月或6个月接种1次的免疫效果均优于每年只免疫1次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奶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樊长润丁宝森(辽宁省锦州畜牧兽医学校,121000)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山羊丝状支原体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高热、肺发生肝变、胸膜及肺有渗出性变化,由于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致使锦州市某试验奶山羊场1996年...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广西省圈养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学的基本情况,试验采集广西省7个主要圈养山羊市未经传染性胸膜肺炎菌苗免疫的山羊血清1 950份,对155例临床病例开展调查,采用微量间接血凝(MIHA)试验对临床病例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圈养山羊中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阳性感染率平均为17.13%(334/1 950),绵羊肺炎支原体(Y98)阳性感染率平均为7.30%(30/411),PG3和Y98的混合感染率为4.14%(17/411)。确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61例,占39.35%(61/155);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绿脓杆菌混合感染3例,占1.94%(3/155)。传染性胸膜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8月份和引种后多见,3月龄至1.5岁的羊易发,发病率为20.87%~60.27%(24/115~44/73),死亡率为15.33%~56.92%(23/150~37/65)。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1908-1915
为了研究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人工感染巴氏杆菌仔猪的保护效果。本研究采用体外抑菌试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和单方氟苯尼考注射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体内治疗试验是将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分为20、40、60mg/kg 3个剂量组与氟苯尼考对照组(40mg/kg)以及氟尼辛葡甲胺对照组(3.65mg/kg)以颈部肌肉注射治疗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仔猪。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链球菌的MIC分别为0.59、1.09、0.59、2.12mg/L;氟苯尼考注射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链球菌的MIC分别为1.12、6.13、17.86、17.86mg/L。保护性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增重率分别为(10.19±4.84)、(14.33±4.07)、(15.53±5.38)kg,死亡率分别为10%、10%、0,好转率分别为60%、90%、100%,治愈率分别为20%、90%、100%;氟苯尼考组的增重率为(9.90±4.25)kg;氟尼辛葡甲胺组的增重率为(8.02±3.83)kg。结果表明,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链球菌的抑菌效果强于单方氟苯尼考注射液;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对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仔猪的保护作用也优于氟苯尼考注射液。建议本品的治疗剂量为颈部肌肉注射40mg/kg,每7d给药1次,连用2次,如症状严重可2d给药1次,连用2次。  相似文献   

8.
免疫接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是预防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Infectious peuropneumonia of goats)的有效措施,目前多采用1×104 mL配制制造。笔者采用培养罐灭活法制造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各项指标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相似文献   

9.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CCPP)是山羊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国际兽疫局控制的B类传染病〔1〕。在夏末和秋季,气温骤变时最常流行,其特征是高热、咳嗽、渐进性消瘦,以及肺实质、小叶间质及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性炎,肺有明显的肝变〔2〕。自Thomas(1873)首次报道阿尔及利亚发生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来,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有该病发生的报道〔3〕。  相似文献   

10.
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ycoides subsp.Capri,Mmc)是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为羊支原体性肺炎)的常见病原.此外,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和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等支原体也可引起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纯净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生产用菌种,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87001株冻干肺组织(1980年),通过采用绵羊肺炎支原体代谢抑制试验结合固体培养基挑取单个克隆菌落方法,进行克隆纯化。结果表明,制苗用C87001株冻干肺组织(1980年)纯化后克隆株1~15代菌种均纯净、每代活菌滴度均≥10^9.0CCU/mL,经菌落形态和PCR鉴定,获得克隆纯化的F5代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生产用菌种。该菌种经本动物回归试验,4/4发病;按规程制备灭活疫苗免疫山羊,攻毒保护为4/4(100%),对照组3/3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2.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山羊特有的急性或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咳嗽、肺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炎症为特征.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山羊养殖业迅速发展,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成为危害山羊生产的主要疾病.为了保护广大养羊场(户)的利益,减少该病的发生,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将该病的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几种抗菌药物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分别以佳木斯市周边地区10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内经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猪为给药对象,进行抗菌药物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疗效比较试验。每场选择(80±6)头猪,随机分为4组,3个试验组每组20头,其余为对照组,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选取敏感药物进行治疗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动物对氟苯尼考和盐酸多西环素敏感。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给药方案中氟苯尼考和盐酸多西环素联合用药组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治愈率显著高于其单独用药组(P〈0.05),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山羊特有的急性或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呈现高热、咳嗽、肺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近年来,随着山羊养殖的迅速发展,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已成为危害山羊生产的主要疫病。为了更好地防治本病,发  相似文献   

15.
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来自海西地区的105份山羊血清进行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体检查。结果检出了35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33.33%。  相似文献   

16.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CCPP)是山羊的急性或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疾病感染不同年龄的山羊,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肺肝变和胸腔积液,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该病在山羊饲养总量超过50亿只的亚洲和非洲地区较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已被列为严重影响全球养猪业健康发展的3种主要呼吸道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与死亡率。为比较利用不同药物对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选择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注射液和林可霉素对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治疗。实验得出结论:本研究采用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注射液治疗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选用3种药物进行对比试验,选择患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仔猪60头,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用氟苯尼考、远征配尼霉素、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远征配尼霉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进行对比治疗。结果表明,以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联合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山羊传染性胸膜性肺炎是由山羊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烂肺病"。该病在临床上以高热、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纤堆性胸膜肺炎、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以及母羊流产为主要特征。主要发生于冬春枯草季节,不同年龄山羊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此病给山羊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联合运用泰乐菌素与氟苯尼考治疗该病,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CCP)常被称为羊支原体性肺炎,俗称"烂肺病",是山羊支原体肺炎亚种所引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其临诊特征为高热、咳嗽、肺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性炎症,急性或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1〕。Mackey等(1963)首次从绵羊胸膜肺炎病例中分离出绵羊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