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新发细菌性传染病,我们对其毒力因子的了解却很少。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该病原体,作者对副猪嗜血杆菌各种因素与菌株毒力的关系做了简要的介绍。其中重点介绍了血清型与毒力的关系,较为全面地概述了巴氏杆菌科毒力相关因子荚膜、菌毛、脂多糖、外膜蛋白以及酶类与副猪嗜血杆菌毒力的关系,并认为神经氨酸酶是副猪嗜血杆菌重要毒力因子。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因子的研究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作为猪呼吸道综合征主要的继发感染的细菌性病原,由某些高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引起,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蓝耳病病毒感染时,总是伴随着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副猪嗜血杆菌抗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格拉瑟氏病的病原,主要引起SPF猪和断奶前后仔猪的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等。其抗原主要有荚膜、脂多糖和外膜蛋白等,不是所有的菌株都存在荚膜抗原,外膜蛋白抗原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的主要抗原,菌株抗原性的高低与毒力的强弱呈正相关,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因子至今仍不清楚,推测其荚膜、外膜蛋白、菌体细胞膜表面的自动传输三聚体蛋白等与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有关。至今已经定型的副猪嗜血杆菌有15个血清型,还有约30%为未定型的菌株,其中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为强毒力代表菌株,常作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抗原性的代表菌株。副猪嗜血杆菌抗原性的深入研究必将为新型、高效疫苗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特点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也称革拉瑟氏病。副猪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报道显示,强毒力菌株一般呈短杆状。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  相似文献   

5.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或革拉瑟氏病,由某些高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引起。该病可见于2周龄到4月龄的猪,但最常见于5周龄到8周龄的保育仔猪。2009年4月,通海县某规模养猪场发生了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的混合感染,现将发病、诊断和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预防和控制革拉斯氏病仍然非常困难,副猪嗜血杆菌是革拉斯氏病的病原菌,定殖于健康猪群的上呼吸道中。了解副猪嗜血杆菌的病原性对于确定其如何引起发病和更好的区分"毒力"和"非毒力"菌株是必要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需要粘附和入侵宿主细胞,抵抗巨噬细胞的吞噬,抵抗补体结合并诱发炎症反应。鉴定这些机制过程中的毒力因子在方法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关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集中在突变株的构建,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所谓的毒力因子需要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饲养技术的应用和饲养高度密集,使得副猪嗜血杆菌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或革拉瑟氏病,该病由某些强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健康的猪群当中也能发现。2015年8月,通海县杨广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新发细菌性传染病。本文对副猪嗜血杆菌相关致病因子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HPS上假定的hhdA和hhdB基因所编码的溶血素激活蛋白,进而对副猪嗜血杆菌相关毒力因子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诊断、流行病学和防制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是常规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共栖菌,它可在特定条件下侵入机体而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副猪嗜血杆菌侵入全身的有关因素仍然很不清楚。然而,我们已知的副猪嗜血杆菌主要研究进展包括:(1)建立了具有种特异性的PCR诊断方法用于检测临床样品中的副猪嗜血杆菌;(2)利用rep-PCR技术进行猪场内和猪场间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3)提出了另一种血清分型技术;(4)提出并测试了一种新的活体动物模型用于致病性和毒力研究,以及(5)使用低剂量的有毒力副猪嗜血杆菌活菌在控制下感染青年猪的方法来降低发病猪场保育猪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是影响全球养猪业的重要病原细菌之一.作者对国内外关于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制、毒力因子、防治措施进行系统、深入的归纳总结,以期为掌握副猪嗜血杆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为日后研发高效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河南地区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从发病猪的肺脏、心血、关节液等病料中分离、纯化副猪嗜血杆菌,并对分离纯化的副猪嗜血杆菌进行PCR鉴定,同时进行血清型分型、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肺脏中分离得到一株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该菌株携带有vta1、vta2、vta3、wza、ompP2、nanH、cdtA、cdtC、espP2 9种主要毒力基因;对保育仔猪表现出轻微的致病性;对头孢噻呋、头孢他啶、阿莫西林等16种抗生素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卡那霉素等8种抗生素耐药。说明分离得到的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毒力较弱,对大多数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6,(8):1-7
为了掌握浙江省近几年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血清型流行情况,通过PCR扩增的方法来鉴定浙江省2010—2015年从113个猪场中分离鉴定的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同时检测6个可能与副猪嗜血杆菌毒力相关的基因(B14、D45、nha C、fhu A、hhd A、hhd B),并分析其与血清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浙江省副猪嗜血杆菌近几年的优势血清型为5/12型、4型、13型和14型,未检测到3型、9型、11型和15型;2010—2015年副猪嗜血杆菌的主要血清型流行趋势并未发生明显改变,部分猪场存在2种血清型菌株共感染现象;对潜在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D45基因在毒力菌株中出现的比例(82.4%~87.5%)高于其在无毒力菌株中的检测比例(50%);fhu A基因在强毒力菌株中的检测比例(55%)却低于其在中等毒力和无毒力菌株中的检测比例(70.6%~90%);其他4个毒力基因(B14、nha C、hhd A、hhd B)在所有菌株中均有较高的比例。提示:副猪嗜血杆菌潜在的毒力基因与血清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副猪嗜血杆菌thyA基因的遗传特性,针对于分离的副猪嗜血杆菌辽宁分离株的thyA基因进行测序,并运用软件对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thyA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辽宁株亲缘性较高,其中基因序列与已公布的参考菌株同源性为95.7%~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2%~100%,预测thyA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发现thyA毒力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中保守存在,为揭示thyA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中功能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主要毒力因子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斯氏病(Glasser’s disease),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脑炎,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细菌性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并已证实在中国绝大多数猪场存在和流行。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差异很大,对其毒力因子了解很少,对其主要的致病机理更是知之甚少,现已发现该病原可能的毒力相关因子有荚膜、菌毛、脂多糖、外膜蛋白及酶类等。笔者对这些毒力因子及该病的致病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华中农业大学何启盖教授介绍了当前临床上广泛存在的两个呼吸系统疾病——副猪嗜血杆菌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我国流行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国内流行主要有1、2、3、7这几个血清型,其中血清1型、5型和7型阳性率最高。副猪嗜血杆菌则以血清4、5和13型为主。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不同,高毒力(1、5、10、12、13、14型):引起急性死亡;中等毒力(2、4、8、15型):引起浆膜炎和关节炎;低毒力(3、6、7、9、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是由某些高等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为高温高湿的夏季和秋季常发,近几年本地区此病的发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通过本病的诊治实践,笔者认为,用中西药配合治疗本病可取得理想疗效,现就一起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体,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随着我国集约化猪场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逐渐呈现上升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外对HPS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临床病猪的分离率高达20%左右,毒力比较强的血清型,如血清5型、4型和13型等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18.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革拉泽氏病的病原体,该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副猪嗜血杆菌相关致病性毒力因子的研究目前很少,关于转铁结合蛋白更是鲜为人知。在此对副猪嗜血杆菌转铁结合蛋白的结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免疫原性进行综述,对阐明致病菌的慢性感染机理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可引起猪格拉塞病和其它许多疾病,对与该茵有关的疾病进行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细菌分离,但由于有无毒菌株(nonvirulent strain)的存在及其在健康仔猪上呼吸道上的早期定殖,使得对该菌的诊断变得较为复杂.而且,在同一猪场甚至是同一只猪体内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菌株,因此确定可导致临床发病的特定菌株显得尤为重要.最近,科研人员开发了一些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基因分型方法,目的是确定该茵的基因型与其毒力强度之间的关系.由于缺乏副猪嗜血杆菌完整基因组序列及其致病因子(virulence factor)的知识,因此将副猪嗜血杆菌的基因型与其毒力联系起来极富挑战性.  相似文献   

20.
谈副猪嗜血杆菌病之前,必须要先谈蓝耳病和圆环病毒.没有蓝耳病和圆环病毒这两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副猪嗜血杆菌就不会像今天那样的严重. 1 病原 猪副嗜血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多为小杆状,形态多变.有15 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毒株的毒力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