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利用微波辅助浸提技术从黄芩中浸提黄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浸提剂、液固比、浸提温度、颗粒粒度、微波功率和浸提时间对黄芩黄酮浸提率的影响。结果:微波辅助提取黄苓黄酮的最佳工艺50%乙醇为浸提剂、液固比为20mL/g、浸提温度为90.0℃、浸提时间为8.0min,颗粒粒度为40目,微波功率为600W,此条件下黄酮的浸提率为99.42%;高于常规回流4h。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应用于黄芩黄酮的提取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白车轴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取热水浸提法提取白车轴草多糖,研究其最佳提取工艺.以白车轴草为原料,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分别对4个提取参数: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液pH值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然后对上述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白车轴草多糖提取得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100℃时达到最大;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液pH值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为单峰曲线,上述条件分别为1:15、4 h和8时多糖得率最高.pH值、料液比、温度和提取时间对白车轴草多糖得率的影响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影响多糖得率的各因素主次关系为:pH值>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浸提液pH值对白车轴草多糖得率的影响最大.白车轴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15,温度100℃,浸提液pH值为9.经验证试验测得,此条件下白车轴草多糖得率为2.26%.试验结果揭示,白车轴草多糖的提取得率受提取工艺(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液pH值)的影响显著,调整提取工艺可获得更高的多糖得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利用胰酶粉提取胰激肽释放酶的静态提取工艺.分别考察了浸提pH值、平衡液pH值、吸附过程中的NaCl添加量、洗脱过程中pH值、NaCl添加量以及醋酸钠正交试验对利用胰酶粉静态提取胰激肽释放酶的影响.利用胰酶粉静态提取胰激肽释放酶的最佳条件为:浸提pH值为6.0,平衡液pH值为6.5,吸附过程中添加0.02mol/L NaCl,洗脱优化条件控制在pH值为6.5,NaCl0.35 mol/L以及不添加醋酸钠,提取率达到76%以上,该静态条件的考察为胰激肽释放酶的进一步分离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蜂胶黄酮提取纯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蜂胶黄酮提取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蜂胶黄酮的得率和绝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法优化乙醇提取蜂胶黄酮的工艺条件,考察乙醇浓度、液固比、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蜂胶黄酮得率和绝对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对蜂胶黄酮进行纯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液固比为18ml/g,水浴温度为55℃,水浴时间为5h,上述工艺条件下,黄酮纯度为72.2%.最优树脂为D101,吸附速度为1.0ml/min,洗脱剂先采用40%乙醇2BV体积洗脱洗去杂质,再用80%乙醇5BV体积洗脱获得黄酮成分,此条件下层析得到的蜂胶黄酮纯度90.2%.  相似文献   

5.
白三叶叶蛋白提取及纯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材料探讨了叶蛋白的提取工艺和纯化方法。对白三叶叶蛋白提取中加热时间、温度、pH值、料液比、酸的种类等单因素以及纯化试剂甲醇、乙醇、丙酮、四氯化碳、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单因素最佳参数为加热时间9 min,温度90 ℃,pH值 4.0,料液比1∶2,沉淀的酸为硝酸。对加热时间、加热温度、pH值和料液比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发现影响叶蛋白提取因素为pH值>温度>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加热时间9 min,温度80 ℃,pH值4.0,料液比1∶2。对叶蛋白纯化结果表明,纯化剂对叶蛋白纯度的影响依次为甲醇>乙醇>丙酮>四氯化碳>水,但各种纯化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壳聚糖澄清法在复方蜂王胎口服液制备工艺中的除杂效果和有效成分的保留,通过正交回归试验研究了壳聚糖添加量、澄清温度、时间及药液pH等因素对多糖转移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澄清条件:壳聚糖添加量为0.05%,澄清温度为47℃,时间为3.4h,药液pH值为4.8,枸杞多糖转移率可达72.43%。同时与醇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壳聚糖澄清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成分,且成本比醇沉法低,工艺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7.
甘肃沙枣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水浸提、醇沉法提取沙枣多糖,对沙枣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选择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作为单因素进行梯度实验,确定其提取备件范围,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沙枣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沙枣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为85℃、固液比为1:60、浸提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提取得甘肃沙枣多糖含量为4.98%。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分别采用乙醇浸提技术和微波提取技术对绞股蓝中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比较和优化。实验结果显示,乙醇浸提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2h,乙醇体积分数40%,得率为4.185mg/g。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300W,微波时间10min,微波温度70℃,料液比1:25g/mL,乙醇体积分数30%,此条件下黄酮的平均得率为4.898mg/g。微波提取绞股蓝中黄酮快速高效,可将其应用在实际生产中,促进天然黄酮的快速生产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金银花为原料,采用微波法辅助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研究浸提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pH值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浸提时间30min、乙醇浓度75%、料液比1∶30、提取温度65℃、pH值为7时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率达5.068mg/g。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盐地碱蓬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采用乙醇溶液作为浸提介质,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黄酮提取过程中的料液比、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强化提取盐地碱蓬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超声功率320 W,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55%。采用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件,盐地碱蓬黄酮的提取率可达4.25%。说明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在大生产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党参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党参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党参中黄酮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党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8 min,提取温度85℃,乙醇浓度90%,料液比1∶40(g.mL-1)。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的实测值为0.839%,理论值为0.834%,两者的相对误差为0.60%,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中药加工的一般工艺,建立了黄芩的紫外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黄芩饮片经水提醇沉及壳聚糖凝絮精制后,其紫外吸收光谱没有明显变化,在274nm处有最大吸收峰,可作为黄芩提取物定性鉴别的参考;固定吸收波长为274nm,黄芩提取液中所含生药浓度与光密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黄芩提取物定量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黄芪药渣好氧堆肥化进程中关键控制参数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温控型堆肥罐进行为期35 d的好氧堆肥试验,测定了堆肥过程不同阶段的温度、pH值、C/N和发芽指数(GI)等控制参数,并对最终堆肥产品进行评价。结果:堆肥高温(〉50℃)持续14 d,最高温度达58℃;C/N持续下降到14;GI达到80%以上;最终堆肥产品的有机质和总养分(N+P2O5+K2O)含量分别比我国有机肥料(NY525-2012)标准高28.5%和93.6%。结论:黄芪药渣是一种可堆肥化循环利用的宝贵生物质资源,其堆肥产品可作为优质生物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14.
为从不同超声条件中,筛选出黄芩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黄芩总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黄芩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0%,超声处理时间为25 min,料液比1∶25,超声处理温度为70 ℃。在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5.15 mg/g。  相似文献   

15.
采用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波长510 nm为指标,以索氏回流法进行正交实验,将柿叶提取物进行紫外光谱检测,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对比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提取的黄酮化合物对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pH值对柿叶总黄酮的提取均有影响。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乙醇体积200 mL、回流时间1 h、碱提pH值9;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清除自由基有一定的作用,且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实验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建立金根芩连散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组方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确定了该制剂中金银花、黄芩、连翘及柴胡的薄层鉴别方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色谱斑点分离较好。该方法能有效的鉴别复方中的金银花、黄芩、连翘及柴胡。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为该复方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红  李波  李晨阳  杨曌 《草地学报》2022,30(3):750-757
为了探讨苜蓿(Medicago sativa L.)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及其抗氧化特性,本研究以苜蓿干粉为试验材料,采用静态和动态试验,考察树脂种类、上样液pH值和体积、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对苜蓿总黄酮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比较纯化后苜蓿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纯化苜蓿总黄酮效果较好,上样液pH值为3、体积为2 BV、质量浓度为0.8mg·mL-1纯化参数条件下,吸附率和解析率分别为92.72%和75.99%,此条件下苜蓿总黄酮纯度为31.46%。纯化后的苜蓿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8mg·mL-1时,对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2.46%,92.23%,87.79%和86.73%,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Vc,其它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较Vc有所降低,纯化后苜蓿总黄酮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提取物对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连、黄芩、白头翁、秦皮和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性质,对各药有效成分分别进行提取,获得硫酸黄连素纯品、黄芩苷纯品、30∶1白头翁、30∶1秦皮、20∶1穿心莲提取物,将提取物按一定比例组成配方,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通过单味中草药提取物和组方对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标准毒株K99和本试验室分离鉴定的O1、O2、O8、O138、O141、078、K89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中药提取物及组方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组方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单味中草药提取物。  相似文献   

19.
新促孕液及其加味方和组分药对家兔离体子宫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定了新促孕液(NFPL)和3个加味方及其组分药对家兔离体子宫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母草、硼砂、丹参和黄柏均能显著增加子宫收缩波幅,元明粉和黄芩显著降低其波幅;元明粉、红花和黄芩均能显著增加子宫收缩频率,益母草、丹参、淫羊藿和硼砂均能显著降低其频率,并表现一定的量效关系。NFPL和方1均能显著增加子宫收缩波幅、降低其频率;方2在中、高浓度时能显著增加子宫收缩波幅,低浓度时能显著增加其频率;方3在低浓度时能显著降低子宫收缩波幅、中浓度时显著降低其频率。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改进NFPL组方的科学性和提高其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根据中兽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辨证施治原则,筛选出抑制引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佳中药组方,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选用蒲公英、马齿苋、金银花、紫花地丁、赤芍、白芍、菊花、黄芩、漏芦、红花10味中药,通过L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抗菌中药组方中的最佳优选因素,再通过L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配比;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计数法分别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通过L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了抗菌中药组方最佳优选因素:赤芍、黄芩、红花、菊花和白芍;L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最佳配比为黄芩:赤芍:菊花:白芍:红花=3:3:3:1:2;新药组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为17.39 mm,MIC和MBC分别为62.50、125.0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直径为25.44 mm,MIC和MBC均为31.25 mg/mL。本研究成功筛选出了一种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药新配比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