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皮膨化是油脂企业为提高榨油效率而增加的一道加工工艺。据称大豆经膨化后榨油效率和产品质量可提高20%-30%。去皮膨化豆粕是在油被浸出后剩下的一种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原料。经膨化后能使豆粕中的营养抑制因子活性降低,从而使其养分消化率提高。为此我们在仔猪配合饲料中使用去皮膨化豆粕代替带皮豆粕,配制成相同营养浓度,从仔猪增重、饲料转化率、腹泻等指标观察仔猪生产性能方面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口黑鲈幼鱼饲料中白鱼粉与两种豆粕的适宜配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8种等氮、等能和等脂的饲料,以实验鱼的生长、体组成、饲料效率、非特异性免疫和血液学参数作指标,评定大口黑鲈幼鱼饲料中去皮豆粕和酶解豆粕分别替代白鱼粉的可行性和适宜配比。在4水平的去皮豆粕饲料(D1~D4)和酶解豆粕饲料(E1~E4)中,白鱼粉和两种豆粕的配比均分别为45∶5、40∶12、35∶18和30∶25。用上述8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5.32±0.05)g的大口黑鲈,每饲料设3个重复,每重复35尾鱼。采用表观饱食投喂,每天饲喂2次(8:00和16:00)。结果显示,各组之间实验鱼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当去皮豆粕和酶解豆粕在饲料中的含量分别高于5%和12%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随着饲料中白鱼粉含量从45%降低至30%,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显著升高;同时,全鱼、肌肉和内脏的蛋白质和水分含量均呈显著降低,但脂肪含量却显著升高;肝体比和肝糖含量显著降低;实验鱼的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但血清补体活性无显著差异;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但红细胞数差异不显著。实验表明,大口黑鲈幼鱼饲料中白鱼粉与去皮豆粕的合适配比为45%和5%,而白鱼粉与酶解豆粕的合适配比为40%和12%;豆粕经酶处理后能去除其中的部分抗营养因子,可替代饲料中11%的白鱼粉。  相似文献   

3.
去皮豆粕对幼建鲤生长性能和肠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幼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初始体质量(10.29±0.10)g,分别饲喂去皮豆粕蛋白占总蛋白0、25%、50%、75%和100%的等氮饲料代替白鱼粉蛋白,进行为期9周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随去皮豆粕增加,SGR下降,饲料系数升高。当替代50%时,SGR、肠重和前肠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中肠后肠溶菌酶含量和抗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50%~100%大豆蛋白组出现肠道皱襞顶端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白细胞数量增多等症状。由本结果可知,高比例去皮豆粕抑制幼建鲤生长,并使其肠道生长受阻和结构受损从而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降低饲料利用率;肠道损伤的原因涉及肠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在饲料总蛋白水平为33%时,去皮豆粕在体质量为10~35g幼建鲤饲料中替代白鱼粉蛋白的适宜比例为25%。  相似文献   

4.
膨化饲料有益于幼龄动物。饲喂膨化饲料能减少仔猪腹泻,增加采食量。对肉鸡而言,膨化饲料的主要优点是清洁卫生,细菌数很少。 1 仔猪膨化饲料   为了在育肥阶段获得满意的日增重、胴体组成肉脂比和饲料转化率,需要为仔猪提供高能量的饲料。高能量饲料是指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包括必需氨基酸平衡的饲料。德国饲料法规定体重在35kg以上的仔猪饲料营养指标见表1。  相似文献   

5.
膨化葵花籽饼粕作饲料美国纽尔卡斯畜牧水产研究所采用榨油以后的葵花籽饼粕经过膨化处理后可作为畜禽、鱼饲料的原料。试验中,分别在各类饲料的配方中掺入14和15经过膨化处理的葵花籽油渣饼粕粉,再压制成颗粒状复合饲料,其增重效果和饲料的消耗比与按鱼粉和大豆蛋白作配方的饲料效果相同;因而证明了采用葵花籽饼粕膨化粉末代替鱼粉,大豆蛋白、豆粕等高蛋白饲料原料,而在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可降低饲料成本25%~37%。  相似文献   

6.
在浙江省千岛湖利用豆粕型全植物蛋白沉性和浮性饲料在小体积高密度网箱进行了杂交罗非鱼的对比试验.试验将罗非鱼放养在6个1米3大小的网箱内,放养密度为400尾/米3.各网箱均投喂一种含粗蛋白32%的配合饲料,该饲料由去皮大豆粕作蛋白源配方而成,并被制作成膨化浮性和沉性颗粒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膨化与非膨化饲料对湘云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同一批的膨化与未膨化的硬颗粒饲料饲喂湘云鲫,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膨化后,试验组IB、ⅡB、ⅢB湘云鲫的瞬时生长率下降了1.03%-14.34%,饲料系数增加了10.78%-25.41%;试验组ⅣB、ⅤB湘云鲫的瞬时生长率增加了1.46%-3.67%,饲料系数下降了3.32%-5.45%。而随着豆粕(膨化)比例的降低,湘云鲫的瞬时生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豆粕含量为24%(膨化豆粕25%)时,湘云鲫的瞬时生长率达到最高,饲料系数最低。总之,湘云鲫对膨化饲料的利用并没有显示出优势性。  相似文献   

8.
<正>D渔用膨化饲料应用技术技术概况:膨化饲料是将饲料膨化处理后形成一种膨松多孔的饲料。膨化是对物料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利用水分瞬时蒸发或物料本身的膨胀特性使物料的某些理化性能改变的一种加工技术,分为气流膨化和挤压膨化。饲料经膨化处理后,使淀粉糊化,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的长链  相似文献   

9.
科海撷英     
《畜禽业》2006,(9)
●膨化玉米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王潇等选择96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公母各半)。I组为对照组,为普通玉米豆粕等配制的日粮;II,M,N组分别以占日粮20%、40%和60%含量的膨化玉米替代日粮中的玉米,其它饲粮成分不变。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膨化玉米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膨化玉米的各组都显著提高了0~14d的平均日增重;60%的膨化玉米组0~14d和0~28d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膨化玉米的各组0~14d的料重比显著降低,但不同添加量间无显著差异;从平…  相似文献   

10.
戎青  曹进  毛秀峰 《畜禽业》2006,(5):17-18
在两个独立猪场各自选用21日龄断奶的杜长约杂交仔猪80头,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采用二次膨化粉、全脂膨化大豆粉、市售全脂熟豆粉、商品大豆粕作为仔猪日粮的蛋白原料调制饲粮,在同等条件下饲喂16d,发现二次膨化粉引起的腹泻情况与豆粕相同,二次膨化粉和全豆粕组中,初采食量大的仔猪均出现了水样腹泻,且腹泻都发生在初采食量大的仔猪上。结果表明,物理加工方法不能消除大豆蛋白质中引起早期断奶仔猪迟发性过敏性腹泻的抗原物质。  相似文献   

11.
岩原鲤对7种饲料消化力离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 Tchang)肠道的粗酶液作为酶源,采用离体消化法测定鱼粉、豆粕、菜粕、棉粕、膨化豆粕、膨化菜粕、膨化棉粕等7种蛋白饲料的干物质和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及其4h内氨基酸生成量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和氨基酸的生成速度。结果表明:(1)岩原鲤对鱼粉干物质的消化率和酶解氨基酸的生成速度均为最高,其次为豆粕;以菜粕、棉粕的效果最差。其中,鱼粉、豆粕、菜粕、棉粕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7.95%、40.46%、28.16%、16.74%,酶解氨基酸的生成速度分别为21.800mg&#183;h^-1、17.233mg&#183;h^-1、13.033mg&#183;h^-1、14.100mg&#183;h^-1。同时,肠道酶液对测定饲料的蛋白质离体消化率均大于肝胰脏酶液。(2)棉粕和菜粕膨化后,岩原鲤对干物质、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以及酶解氨基酸的生成速度都增加。其中,棉粕膨化后干物质、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在肠道分别增加6.25%、10.53%,在肝胰脏分别增加8.43%、8.15%;菜粕膨化后干物质、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在肠道分别增加9.30%、7.72%,在肝胰脏分别增加7.99%、11.20%;棉粕和菜粕膨化后的酶解氨基酸的生成速度分别增加10.74%、16.08%。而豆粕膨化后,其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以及酶解氨基酸的生成速度却显著下降。结论认为,岩原鲤对所用的7种人工配合饲料有较强的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9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34.72±0.28)g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其中1组投喂对照饲料(含50%鱼粉,不含豆粕),另外8个试验组分别投饲由去皮豆粕(DSM)、酶解豆粕(ESM)、发酵豆粕Ⅰ(FSMⅠ)和发酵豆粕Ⅱ(FSMⅡ)替代20%和40%的鱼粉的饲料,9组分别命名为FM、DSM20、DSM40、ESM20、ESM40、FSMⅠ20、FSMⅠ40、FSMⅡ20、FSMⅡ40。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7周的养殖实验后,评定4种豆粕替代鱼粉的可行性及适宜替代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鱼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显示,FM组和FSMⅡ20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FM、DSM20、FSMⅠ40、FSMⅡ20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DSM40、ESM20、ESM40及FSMⅠ20组(P0.05),不同试验组的丙二醛(MDA)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酶解豆粕替代40%鱼粉导致实验鱼的血清对哈维氏弧菌的抵抗能力下降,去皮豆粕替代20%鱼粉导致血清对溶藻弧菌抵抗能力下降;但发酵豆粕不影响血清及黏液对3种菌的抵抗能力。研究表明,以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抗菌能力为评价指标,发酵豆粕是鱼粉的最佳替代源,发酵豆粕Ⅰ和Ⅱ均能替代20%~40%的鱼粉,但存在抗氧化能力下降的风险,尤其是发酵豆粕Ⅰ40%替代组;去皮豆粕和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在抗菌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方面无优势。  相似文献   

13.
"海水鱼膨化饲料的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是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重大科技兴渔项目.湛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下属基地湛江市东海对虾良种场负责石斑鱼膨化饲料养殖试验的研究与推广应用.针对目前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和生长情况,试验按项目要求设计的膨化实验饲料,并以冰鲜野杂鱼为对照,以增重率、饲料系数、生长速度、成活率、养殖效益等为衡量指标,评价膨化饲料的养殖效果.经2005年养殖周期(1年)的养殖试验后,改进饲料配方,2006年重复并扩大试验进行验证.经过两年多时间,项目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饲料中补充晶体或微囊赖氨酸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配制了豆粕含量为23%(高豆粕组),15%(低豆粕组)的两种实用饲料,在低豆粕饲料中补充晶体赖氨酸或微囊赖氨酸,使赖氨酸达到与高豆粕组一致的水平,共4个处理组,即高豆粕组、低豆粕组、低豆粕+晶体赖氨酸(晶体赖氨酸组)、低豆粕+微囊赖氨酸(微囊赖氨酸组),每处理设3个平行。饲养平均体重为(49.0±2.0)g的草鱼8周。结果表明,各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279.3%、239.7%、245.6%、277.5%,饲料系数为1.62、1.88、1.85、1.62。与低豆粕组相比,添加晶体赖氨酸对草鱼生长无改善(P>0.05),而添加微囊赖氨酸则提高草鱼增重率15.8%(P<0.05),降低饲料系数0.24(P<0.05),在增重率与饲料系数方面达到与高豆粕组基本一致的水平(P>0.05)。对草鱼摄食上述4种饲料0、1、2、3、4、5h后的血浆总游离氨基酸浓度测定结果表明,添加微囊赖氨酸血浆总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趋势与高豆粕组、低豆粕组一致,即在饲后3h达到高峰,而添加晶体赖氨酸使血浆总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提前。晶体赖氨酸经微囊化后,其水中溶失率显著降低(P<0.05),仅...  相似文献   

15.
在两个独立猪场各自选用21日龄断奶的杜长约杂交仔猪80头。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采用二次膨化粉、全脂膨化大豆粉、市售全脂熟豆粉、商品大豆粕作为仔猪日粮的蛋白原料调制饲粮,在同等条件下饲喂16d,发现二次膨化粉引起的腹泻情况与豆粕相同,二次膨化粉和全豆粕组中.初采食量大的仔猪均出现了水样腹泻,且腹泻都发生在初采食量大的仔猪上。结果表明,物理加工方法不能消除大豆蛋白质中引起早期断奶仔猪迟发性过敏性腹泻的抗原物质。  相似文献   

16.
涂华钦 《畜禽业》2006,(11):56-57
福建省龙岩市龙马畜牧饲料有限公司涂华钦,根据性别、体况等相一致的原则,将30头30日龄断奶长大或大长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2个重复(即设对照组、试验Ⅰ组、试脸Ⅱ组)。时照组以玉米、豆粕等配制饲粮,试验Ⅰ组以膨他全脂大豆替代50%的豆粕,膨化玉米替代50%的玉米;试验Ⅱ组日增重以膨化全脂大豆替代全部豆粕,膨化玉米替代全部玉米,其它饲粮组成不变,进行4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8.9%,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2.3%,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饲料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7%和6.5%.  相似文献   

17.
饲用酶制剂在规模养猪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俭  张彬  林兆京 《畜禽业》2005,(4):36-37
添加饲用酶制剂不仅能有效地消除饲料抗营养因子和毒素的有害作用,而且能全面促进饲粮养分的分解消化和吸收利用,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增进畜禽健康。应用饲用酶制剂有利于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提高常规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畜禽排泄中有机物、氮和磷的排出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和规模养猪企业的经济效益。为验证酶制剂在规模养猪中的实际效果,选用120头45日龄的杜大长杂交断奶仔猪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华芬酶0.2%,以观察华芬酶在断乳仔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饲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8.84%;饲料转化率提高9.95%;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降低9.2%。  相似文献   

18.
石斑鱼配合饲料中发酵豆粕和豆粕部分替代白鱼粉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罗智 《水产学报》2004,28(2):175-181
在浮式海水网箱(1.5m×1m×1.5m)中养殖石斑鱼幼鱼(9.4±0.1g),在等氮(52% CP)基础上进行以发酵豆粕和普通豆粕替代鱼粉的实验, 为期56天.结果显示在石斑鱼饲料中添加14%发酵豆粕,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后随着发酵豆粕添加量的上升,这些指标都显著下降(P<0.05).在同样替代水平下,添加21%发酵豆粕组,增重率,SGR,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都比添加20%豆粕组高(P<0.05),表明对海水肉食性鱼类来说,发酵豆粕是一种比豆粕更优良的蛋白源.用折线模型分析增重率随白鱼粉替代水平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石斑鱼配合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白鱼粉的最适量为10%.从实际生产的经济效益出发,建议在饲料中添加14%发酵豆粕,对石斑鱼的生长和鱼体组成不会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技     
《海洋与渔业》2012,(7):14-15
翘嘴红鲔抗应激膨化料生产方法获国家专利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病害与饲料研究室发明的“一种翘嘴红鲐抗应激膨化饲料及其生产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0910232360.3。该发明涉及一种翘嘴红鲐抗应激膨化饲料及其生产方法,特征是先将鱼粉、豆粕、蚕蛹、膨化大豆、沸石粉、磷酸二氢钙等搅拌混合混匀,后粉碎为混合物料,再将混合物料移入调制器通入水蒸气调制,调制后进入挤压膨化制粒机制成饲料颗粒,膨化后的饲料颗粒烘干、冷却后即可包装。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中华鳖养殖业中普遍使用的是粉状饲料.粉状饲料在水中的溶失率大,对水体污染比较严重,同时也增加了养殖管理费用.通过适当的加工工艺,可以改善饲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中,膨化工艺越来越受到水产养殖界的重视.我国挤压膨化水产饲料在上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起步,近些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福建南部和广东沿海地区已形成了规模产业,并且正在向全国迅速推广.但是有关鳖用膨化饲料的研究报道很少,本实验研究了膨化饲料对中华鳖稚鳖摄食、生长和营养组成的影响,为鳖用膨化饲料的研究工作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