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齐口裂腹鱼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俗称雅鱼、齐口、细甲鱼、齐口细鳞鱼,为四川省级保护动物,是我国特有的重要名优经济鱼类。由于其品质优良,肉嫩鲜美,营养丰富,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齐口裂腹鱼作为一种新的名优养殖鱼类,其引种驯化、规模化养殖与人工繁殖越来越受到广大水产科技人员及养殖者的重视。本文就齐口裂腹鱼人工养殖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齐口裂腹鱼的驯养提供依据,促进该鱼产业化养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S.)prenanti(Tchang)](图见彩中插2),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鱼类,别名雅鱼、细鳞鱼、鲤鱼。随着市场对齐口裂腹鱼需求量的增加,其天然资源量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对齐口裂腹鱼的需要,四川、重庆一些地区已开展流水池塘和网箱养殖。齐口裂腹鱼的养殖近几年发展比较快,  相似文献   

3.
正齐口裂腹鱼属于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广受群众赞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齐口裂腹鱼等名优水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电站修建、生态破坏、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齐口裂腹鱼等种群数量在不断下降,分布区域日趋缩小。因此,人工养殖是解决齐口裂腹鱼产量的最佳措施。目前在四川雅安和攀枝花地区已在开展流水池塘和网箱养殖。随着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开展,齐口裂腹鱼的  相似文献   

4.
齐口裂腹鱼疾病防治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口裂腹鱼为四川有名的珍贵鱼类,属鲤科、裂腹鱼属,为“雅安三绝”之一,其肉质鲜美,市场批发价格达100元/kg,与重口裂腹鱼、隐鳞裂腹鱼等被称为雅鱼。目前随着水产业结构步伐加快,齐口裂腹鱼已成为一个新的养殖对象。由于其养殖刚刚开始,对其疾病防治与药物的使用情况还未见报道;为推进其养殖开展,现将我们在驯养中所见的主要疾病及采用的治疗方  相似文献   

5.
齐口裂腹鱼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天然齐口裂腹鱼鱼种、成鱼以及人工养殖的齐口裂腹鱼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人工饲养的成鱼与天然成鱼相比,粗蛋白水平、灰分含量、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都有所增加,而必需氨基酸与粗脂肪含量比天然成鱼低。并通过与月鳢、鳜鱼的相应成分以及鸡蛋蛋白标准、WHO/FAO标准比较,说明齐口裂腹鱼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6.
齐口裂腹鱼又名雅鱼,丙穴鱼,细鳞鱼。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为高档食用鱼,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对齐口裂腹鱼进行流水养殖成鱼,取得了成功。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流水池条件1.水源条件齐口裂腹鱼生活于天然水流条件中,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环境稳定。我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比较和分析网箱与微流水两种养殖模式下体质量(76.5±17.8)g和(67.2±8.1)g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一般营养成分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含有18种氨基酸;除色氨酸(Trp)和组氨酸(His)外,网箱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其余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低于微流水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显示: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构成合理,色氨酸均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在必需氨基酸中评分最高。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均含有21种脂肪酸,网箱组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低于微流水组,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微流水组,且n-3/n-6比值要高于网箱组。综上所述,微流水养殖的齐口裂腹鱼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齐口裂腹鱼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口裂腹鱼地方名颇多,如:齐口、细甲鱼、雅鱼、丙穴鱼等,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分布于长江、金沙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西水、汉江的上游,主产区为四川雅安地区。齐口裂腹鱼为口下位,下颌前缘具发达锐利的角质,以在岩石、泥土上刮取食物。齐口裂腹鱼肉肥质嫩,富含脂肪,味道鲜美,具广阔的市场养殖前景。1生物学特性1.1生态习性齐口裂腹鱼是底栖鱼类,喜生活于山区河弯急流处。据实验,齐口裂腹鱼生存水温为0.8~33.5℃,适宜生长水温为5~27℃。窒息点为0.58毫克/升,溶氧1.28毫克/…  相似文献   

9.
水温17.3~21.5℃,取刚孵出的同一批齐口裂腹鱼仔鱼,暂养于2.0 m×0.8 m×0.6 m玻纤缸中,养殖到5日龄、即开口前1 d时,将仔鱼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00尾。6日龄A组试验鱼开口投喂,B组和C组不投喂,研究饥饿胁迫对齐口裂腹鱼仔鱼生长、发育、存活、卵黄囊吸收、摄食率及摄食强度的影响,确定齐口裂腹鱼仔鱼的不可逆生长点,即仔鱼初次摄食率低于最高初次摄食率50%时的日龄。试验结果显示,饥饿对齐口裂腹鱼仔鱼全长、体长、体高、肛前长等生长指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眼径、鳔等组织器官发育具有明显影响;齐口裂腹鱼仔鱼混合营养期为7 d;齐口裂腹鱼仔鱼初次摄食率约为15%,第13~14日龄仔鱼的初次摄食率达到最高值100%,17日龄仔鱼到达不可逆生长点;齐口裂腹鱼饥饿组仔鱼50%累计死亡率出现日龄为19日龄,在饥饿不可逆生长点之后。试验结果表明,齐口裂腹鱼仔鱼具有较强的饥饿耐受能力,齐口裂腹鱼最佳投喂时间为9日龄,最晚开口时间不晚于14~15日龄。  相似文献   

10.
齐口裂腹鱼(Sclizothorax)隶属鲤科,裂腹鱼亚科,俗称雅鱼,又称洋鱼、细甲鱼等,自然分布于中国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及乌江下游等水域,是产区的名贵鱼类,也是我国特有的重要冷水性经济鱼类。现在已经有关于齐口裂腹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和养殖的少量报道,  相似文献   

11.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是中国特有的冷水性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为了研究齐口裂腹鱼生长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114尾同批次繁殖、相同养殖条件的齐口裂腹鱼为研究材料,运用26个齐口裂腹鱼SNPs位点进行生长性状(体重、体高、全长、体长)关联分析。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体重占解释方差的93.42%,且特征根大于1,累积方差大于85%,是齐口裂腹鱼生长性状的第一主成分。SNPs位点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g17711-0-2201与全长呈显著相关(P0.05),ug24013-0-3669对全长、体长有显著影响(P0.05),ug25050-0-1678对体重、体高、全长和体长都有显著影响(P0.05),ug22712-0-2452对体重、体高、全长和体长都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4个SNPs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2369和0.211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18,其中ug25050-0-1678具有中度多态性(0.25≤PIC0.5)。综上所述,ug25050-0-1678和ug22712-0-2452与生长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候选位点用于齐口裂腹鱼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本研究旨为齐口裂腹鱼的遗传改良和选择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正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俗称雅鱼、洋鱼、齐口细鳞鱼,为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上游的金沙、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及乌江下游等水域,喜欢栖息于较低水温(7~10℃)的急缓流交界处,齐口裂腹鱼肉肥质嫩、富含脂肪、味道鲜美,是重庆、四川等地重要经济鱼类。但随着人工养殖迅速发展,其养殖规模的增大,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由于受到温度、水质、天气以及投饲食物等影响,容易暴发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而导致其大批死亡,使养殖户遭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胆汁酸对齐口裂腹鱼幼鱼生长、脂肪沉积、脂肪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以360尾初始体质量为(12.74±0.14) g的健康齐口裂腹鱼幼鱼为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放养30尾,分别投喂胆汁酸含量为0、75、150和300mg/kg的4种饲料,养殖时间为70 d。结果显示,随着胆汁酸含量的升高,齐口裂腹鱼的增重率(WGR)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胆汁酸含量为150 mg/kg时达到最大,为226.63%;其肠脂肪酶(LPS)、肝酯酶(HL)、脂蛋白脂酶(LPL)和总脂酶(TL)活性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齐口裂腹鱼肝脏LPL mRNA表达量呈先上调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FAS mRNA表达量呈先下调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肝脏、肌肉及全鱼中粗脂肪含量均随胆汁酸含量的升高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胆汁酸含量对实验鱼的成活率及脂肪沉积效率无显著性影响。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添加适量的胆汁酸可有效上调齐口裂腹鱼LPL mRNA的表达量,下调FAS mRNA的表达量,增强脂肪代谢酶活性,促进对饲料...  相似文献   

14.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是长江上游水域的珍稀鱼类, 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和疾病爆发野外齐口裂腹鱼数量急剧减少, 现已被列入长江上游二级急切保护的特有鱼类, 因此, 对齐口裂腹鱼的保护刻不容缓。建立齐口裂腹鱼细胞系是保护其种质资源的有效手段, 也可以在不伤害现有鱼群的条件下进行多种齐口裂腹鱼相关生物学研究。本研究建立了首个来源于齐口裂腹鱼的细胞系, SPG 细胞系。原代细胞分离自齐口裂腹鱼鳃丝组织, 呈均一的上皮状, 使用含 15%血清的 L-15 培养, 在 15 个月时间里成功传至 55 代。线粒体 COI 基因鉴定, 证明该细胞来源于齐口裂腹鱼, 核型检测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n=96。在液氮中保存 12 个月的细胞, 复苏后能保持 75%以上活力。EGFP-N3 质粒转染 SPG 细胞后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病毒类似物 poly(I:C)和大肠杆菌脂多糖 LPS 可引起细胞 IL-1β、IL-8、TNFa 和 TLR22 等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升高。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齐口裂腹鱼鳃丝细胞系可用于免疫学研究。此外, 此细胞系还将在种质保存, 外源蛋白表达和齐口裂腹鱼体外生物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0.40%硫酸软骨素(CS)和酸解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AOKGM)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抗氧化及镉胁迫之后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中(肝脏、肾脏和鳃)镉积累量的影响,实验选取450尾初始体质量为(98.00±8.54) g的齐口裂腹鱼分为3组(对照组、AOKGM组和CS组),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然后每个实验组选取120尾齐口裂腹鱼暴露在镉环境中,进行15 d的镉胁迫实验(镉浓度分别为0、0.10、0.25和1.00 mg/L),分别对2种多糖在齐口裂腹鱼生长及抗氧化性能方面进行相关研究,以及分析镉胁迫后2种多糖的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中镉的积累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种多糖显著提高了齐口裂腹鱼的特定生长率、脾体指数和头肾指数;粗脂肪、灰分和粗蛋白质相对于对照组也有显著影响。CS和AOKGM均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蛋白(TP)和一氧化氮(NO)含量,降低葡萄糖(GLU)含量;CS能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胆固醇(TC)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与镉浓度0 mg/L相比,MDA含量在镉浓度为1.00 mg/L时最高,SOD活性在镉浓度为1.00 mg/L时最低,GSH-Px活性在镉浓度为0.25和1.00 mg/L时显著降低,NO含量在镉浓度为0.25和1.00 mg/L时显著升高。镉胁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2种多糖组的S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降低;NO含量在镉浓度0.10~1.00 mg/L胁迫时显著降低;CS显著提高镉浓度0.10、0.25 mg/L胁迫下的GSH-Px活性,AOKGM组GSH-Px活性在镉浓度为0.25、1.00 mg/L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无镉组对比,齐口裂腹鱼肝脏、肾脏和鳃镉的积累量在各镉浓度下显著增加;而CS和AOKGM均能够降低机体组织镉含量。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40%的2种多糖均能提高齐口裂腹鱼生长、抗氧化性能,降低镉胁迫下鱼体肝脏、肾脏和鳃中镉的积累量,缓解镉对齐口裂腹鱼造成的氧化损伤,为齐口裂腹鱼饲料的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中阐述了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schizothorax.)prenanti)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营养需要研究进展情况,包括摄食习性、消化系统特点等生物学特性,蛋白质、脂肪、能量等主要营养需要量。以期为大力开展齐口裂腹鱼的人工养殖业及对齐口裂腹鱼的自然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纳米硒(nano-selenium,Nano-Se)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性能、肌肉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 mg/kg、0.2 mg/kg、0.4 mg/kg、0.8 mg/kg纳米硒,分别饲喂体重为(98.75±5.74)g的齐口裂腹鱼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添加剂量纳米硒均增加齐口裂腹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肠体指数,降低饵料系数(<0.05)。另外,纳米硒各剂量组鱼体血清球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丙二醛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0.05)。日粮添加0.4 mg/kg和0.8 mg/kg的纳米硒时,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日粮添加0.8 mg/kg的纳米硒,血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肌肉硒含量显著增加(<0.05)。综上,在促进齐口裂腹鱼的生长发育、改善肌肉品质以及提高血清抗氧化性能方面,3种剂量的纳米硒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特定生长率的二次回归模型拟合,获得齐口裂腹鱼饲料中纳米硒最适添加量为0.52 mg/kg,综合考虑对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推荐齐口裂腹鱼饲料中纳米硒的添加量为0.5 mg/kg。  相似文献   

18.
杨理想  向枭  周兴华  陈建  罗莉 《水产学报》2020,44(5):836-844
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核黄素水平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以540尾健康的齐口裂腹鱼[体质量(10.54±0.01)g]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核黄素水平为0.67、2.96、5.83、9.05、11.58和23.42mg/kg的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养殖时间56 d。结果显示,齐口裂腹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以及蛋白质效率(PER)均随核黄素添加水平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并均在5.83 mg/kg组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余组;饲料系数(FCR)呈先降后升趋势,5.83 mg/kg组达到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余组;核黄素可显著影响实验鱼的成活率(SR)、肝体指数(HSI)和脏体指数(VSI);核黄素可显著影响实验鱼全鱼粗脂肪含量,但对其粗蛋白质、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明显影响。肝胰脏核黄素沉积量随着饲料核黄素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肝胰脏D-α-氨基氧化酶(DAAO)活性在5.83 mg/kg组时达到最高。血清溶菌酶(LYZ)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核黄素添加水平的提高而呈先升高后稳定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则随核黄素添加水平的提高而呈先降低后稳定的变化趋势。说明核黄素可有效地提高齐口裂腹鱼随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提高免疫及抗氧化能力,促进其生长。综合考虑,齐口裂腹鱼核黄素添加水平为5.32~5.89 mg/kg。  相似文献   

19.
齐口裂腹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一般营养物质测定方法及液相色谱仪测定氨基酸方法测定齐口裂腹鱼肌肉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水分占80.90%,蛋白质16.35%,脂肪1.60%。灰分1.15%。17种氨基酸总量为干物质的78.48%。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42.76%,赖氨酸含量极为丰富,高达82.90mg/g干物质,齐口裂腹鱼高含量的赖氨酸可作为人类赖氨酸的强化食品,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正齐口裂腹鱼是长江上游的一种底层冷水性鱼类,隶属鲤科,裂腹鱼亚科,主食着生于岩石上的藻类及一些水生昆虫或植物,喜生活在水温较低、水流湍急、含氧量高的山间河流中。齐口裂腹鱼肉色雪白、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价值及学术价值较高,是名贵的经济鱼类。但目前齐口裂腹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尚处于摸索阶段,加之其生长缓慢及滥捕等因素影响,数量急剧下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探索齐口裂腹鱼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