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早期限饲开始日龄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早期限饲开始日龄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1日龄健康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其中1个处理为对照组,其余为限饲组.限饲组在非限饲期及对照组肉仔鸡均为自由采食和饮水.3个限饲组的限饲开始日龄依次为6、9和12日,限饲强度为对照组前一天采食量的80%,限饲时间为7 d.研究结果表明:早期限饲可显著降低肉仔鸡21日龄体重(P<0.05),但对42日龄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早期限饲对肉仔鸡全期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早期限饲有降低肉仔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的趋势;早期限饲町极显著降低肉仔鸡1~21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P<0.01)及屁著降低日增重(P<0.05),而6日龄开始限饲则显著降低了肉仔鸡1~21日龄的饲料转化率(P<0.05);早期限饲对肉仔鸡22~42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早期限饲开始日龄对肉仔鸡胴体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6、9日龄开始限饲的试验组42日龄体重已经超过对照组,表明6、9日龄开始限饲的肉仔鸡在42日龄时达到完全补偿生长.以上结果表明,以9日龄开始限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壳寡糖与金霉素在肉仔鸡生长性能上的对比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400羽1日龄健康肉公雏[初始体重为(43.0±0.4)g]以研究壳寡糖与抗生素(金霉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对比效应。试验鸡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鸡。处理1为金霉素组,其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添加量分别为80 mg/kg和50 mg/kg;处理2至4为壳寡糖组,3组前期添加量分别为50 mg/kg、100 mg/kg、150 mg/kg,后期添加量同前期。试验期为42 d,分别在21日龄和42日龄计算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结果表明,4个处理肉仔鸡在1~21日龄时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当壳寡糖水平为100 mg/kg和150 mg/kg时,22~42日龄和1~42日龄的肉鸡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金霉素组(P<0.05)。壳寡糖和金霉素组肉鸡之间的饲料转化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壳寡糖剂量的增加,22~42日龄和1~42日龄肉鸡的饲料转化效率呈现出改善趋势(P=0.10;0.16)。由此可知,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壳寡糖具有较好的促生长效果并能用于替代肉鸡日粮中的金霉素,本试验获得的最佳添加量为100 mg/kg。  相似文献   

3.
脲酶抑制剂对肉仔鸡血液生理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60,90,120mg/kg)脲酶抑制剂对肉仔鸡血液生理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120mg/kg脲酶抑制剂添加组21d和42d肉仔鸡血液RBc及Hgb测定值显著降低;120mg/kg添加组肉仔鸡21d和42d血液红细胞比容(Hct)显著降低;各质量浓度脲酶抑制剂添加组21d血浆尿酸含量显著降低,90,120mg/kg添加组42d肉仔鸡血浆尿酸质量浓度降低。120mg/kg添加组日平均增重显著大于对照组和60mg/kg添加组;120mg/kg添加组21~42日龄阶段和0~42日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脲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三种饲料添加剂对霉变饲料饲喂肉鸡的脱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80只8日龄艾维茵肉仔鸡,研究3种饲料添加剂(大豆异黄酮、葡甘露聚糖和膨润土)对饲喂霉变饲料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骨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饲料组相比,霉变饲料组显著地降低了肉鸡的采食量、日增重,增加了料肉比(P<0.05);但霉变饲料中添加大豆异黄酮,显著地提高了肉鸡采食量、日增重(P<0.05),降低了料肉比(P<0.05),提高了7周末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和IgG的浓度。霉变饲料中添加葡甘露聚糖和膨润土显著提高肉鸡日增重(P<0.05),对日采食量有提高的趋势(P>0.05)。但膨润土显著降低了胫骨中钙、磷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3种添加剂对霉变饲料均有一定的脱毒作用,大豆异黄酮对霉变饲料的脱毒效果显著优于葡甘露聚糖和膨润土。  相似文献   

5.
植物甾醇对肉仔鸡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植物甾醇水平对1-21和22-42日龄AA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液生理指标、血浆生化指标及对42日龄肉仔鸡器官发育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从而评价植物甾醇对肉仔鸡饲用的生物安全性。【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240只1日龄AA肉仔鸡(公母各半),按平均体重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0只鸡(公母各半),分为6个重复笼饲养,每个重复笼10只鸡,公母各5只。分别饲喂含植物甾醇300 mg•kg-1 的基础饲粮和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植物甾醇为80、400和800 mg•kg-1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分为两个阶段:1-21日龄和22-42日龄。用SAS9.0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饲粮添加植物甾醇对肉仔鸡前期(1-21日龄)日增重、采食量、耗料增重比和死亡率及对肉仔鸡后期(22-42日龄)日增重、耗料增重比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肉仔鸡后期的采食量有显著影响(P<0.05),400 mg•kg-1处理组肉仔鸡后期的采食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80 mg•kg-1添加组(P<0.05);饲粮中添加植物甾醇对21日龄肉仔鸡多数血浆生化指标和42日龄肉仔鸡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21日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肌酐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800 mg•kg-1植物甾醇显著提高21日龄肉仔鸡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添加400 mg•kg-1植物甾醇降低21日龄肉仔鸡血浆肌酐浓度(P<0.05);饲粮中添加植物甾醇除对42日龄肉仔鸡胰脏相对重量有显著影响外(P<0.05),对其他器官相对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80和400 mg•kg-1添加组42日龄鸡胰脏相对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植物甾醇对21日龄和42日龄肉仔鸡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P>0.05)。另外,42日龄肉仔鸡的重要器官均未观测到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饲粮添加80-800 mg•kg-1的植物甾醇水平对肉仔鸡多数生长性能指标、血液主要生理指标、血浆系列生化指标和脏器发育均无不良影响,鸡只均未出现毒性反应;因此,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的本底植物甾醇含量约为300 mg•kg-1的条件下,肉仔鸡饲粮中植物甾醇的最高添加量定为80 mg•kg-1,即饲粮中总植物甾醇含量为400 mg•kg-1对肉仔鸡饲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以14日龄AA肉仔鸡为试验动物,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添加不同水平的N-乙酰-DL-蛋氨酸代替日粮蛋氨酸,研究N-乙酰-DL-蛋氨酸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蛋氨酸等量基础上,用N-乙酰-DL-蛋氨酸代替对照组日粮中蛋氨酸量50%和100%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对肉仔鸡的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可以提高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降低肉仔鸡死亡率,对蛋白质消化率有改善作用.以上结果提示,肉仔鸡能够利用N-乙酰-DL-蛋氨酸.  相似文献   

7.
叶酸对1~3周龄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用雏鸡120只,按叶酸添加水平不同分为4个不同处理组,添加量分别为0,0.75,1.5,3.0mg·kg-1。于21日龄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叶酸显著提高3周龄肉仔鸡血清蛋白和胆固醇的含量(P<0.05),叶酸对3周龄肉仔鸡血清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血糖和血钙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植物精油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消化率和肠道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来源一致、体质健康、体重为(44.08±0.79)g的1日龄商品代AA肉仔鸡600羽,采用6处理5重复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负对照组和不同量的植物精油组(100、200、250、150 mg/kg),探讨植物精油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一定量植物精油(100、200 mg/kg)可以显著促进日均采食量,但差异不显著;100、200 mg/kg植物精油添加量可以显著提高肉仔鸡的日增重(P<0.05);植物精油可以使料重比有所降低,但是差异不显著.(2)饲粮中添加适量的植物精油(100、200、250 mg/kg)可以提高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植物精油可以提高钙磷的消化率,但差异不显著.(3)植物精油(100、200、150 mg/kg)可以提高肉仔鸡肠道淀粉酶活性(P<0.05);植物精油(100、200、150 mg/kg)能提高肉仔鸡肠道蛋白酶的活性(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木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为木聚糖酶在家禽小麦型饲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4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2只,研究含400g/kg小麦的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木聚糖酶(0,500,1000,5000U/kg),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血液中葡萄糖、尿酸、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影响,试验分1~21d和22~42d两期进行。【结果】添加木聚糖酶不影响1~21,22~42及1~42d肉仔鸡的体增质量、采食量及血液中葡萄糖、尿酸、胰岛素和IGF-Ⅰ的含量(P>0.05),但可显著改善1~21和1~42d肉仔鸡的饲料转化率(P<0.05)。【结论】添加低剂量(500U/kg)木聚糖酶可显著提高肉仔鸡饲料转化率,高剂量(5000U/kg)木聚糖酶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和内分泌无改善作用,但也未产生负面生化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蛋白酶和木聚糖酶分别作为消化酶(或内源酶)和非消化酶(或外源酶)的代表,研究小麦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蛋白酶和木聚糖酶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液指标、消化器官指数及肠道组织学形态的影响,为酶制剂在家禽日粮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1日龄健康肉仔鸡972只,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处理9个重复,每重复12只,采用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蛋白酶(0、4 000、32 000 U/kg)和木聚糖酶(0、1 000、8 000 U/kg)的试验日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4 000 U/kg蛋白酶+1 000 U/kg木聚糖酶组显著降低肉仔鸡采食量(P<0.05),32 000 U/kg蛋白酶添加水平趋于提高采食量(P=0.080),但对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2 000 U/kg蛋白酶添加水平显著降低血糖含量(P<0.05)。1 000 U/kg和8 000 U/kg木聚糖酶水平均趋于提高回肠指数(P=0.051)。32 000 U/kg蛋白酶组趋于降低空肠绒毛高度(P=0.081)。与8 000 U/kg木聚糖酶组相比,32 000 U/kg蛋白酶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集约化养猪场生产条件下分别用葡萄糖酸(Gluconic acid,GA)、谷氨酰胺(Glutamine,GN)、葡萄糖酸+谷氨酰胺替代饲用抗生素后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4窝1日龄仔猪,随机分为四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试验期为42 d.分组情况:对照组为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60 mg/kg抗敌素、75 mg/kg金霉素);GA组为1 kg基础日粮中加GA1.5 g;GN组为1kg基础日粮中加GN2 g;GA+ GN组为/kg基础日粮中加GA 1.5 g+GN2 g.仔猪28日龄断奶.以窝为重复单位.在第1、21、28和42 d早晨逐头空腹称重.记录仔猪每天的投料量、剩料量,同时记录每窝的仔猪数、腹泻数以及死淘数.计算各阶段及全期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死淘率.[结果]21~42 d,GA组、GN组、GA+ GN组仔猪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8.00; (P >0.05)、16.00; (P <0.05)、8.00;(P>0.05);全期各组仔猪腹泻头次分别为37、31、27、18,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平均日采食量、平均体重、饲料转化率、死淘率方面,试验组仔猪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仔猪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饲用抗生素组仔猪21~42 d的平均日增重要好于各替代组,但各替代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活体重及料重比等指标上与饲用抗生素添加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与饲用抗生素组仔猪相比,各替代组的仔猪腹泻发生频次有降低的趋势.试验为在集约化养猪场生产实际中用葡萄糖酸、谷氨酰胺或葡萄糖酸+谷氨酰胺替代仔猪日粮中饲用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选择日龄、体质量相近的2月龄波尔山羊和本地山羊的杂交羊,随机分为3组,进行粪链球菌对杂交山羊增质量速度的影响试验。其中,1组添加100 mg/kg粪链球菌;2组添加100 mg/kg粪链球菌+100 mg/kg低聚异麦芽糖;对照组饲喂常规山羊日粮。结果表明,1组、2组日增质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0.2%和7.5%,组间差异不显著。这是由于粪链球菌分泌的乳酸为L型乳酸,可完全被动物吸收利用;其添加到日粮中可提高饲料的转化和吸收率,表现为体质量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紫花苜蓿草粉对鲤鱼生长性能及鱼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750尾规格整齐、体格健壮的黄河鲤鱼,随机分为5组。各组饲粮的苜蓿草粉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0(试验Ⅰ组),100(试验Ⅱ组),150(试验Ⅲ组)和200 g/kg(试验Ⅳ组),研究鲤鱼全价配合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苜蓿草粉对鲤鱼生长性能、鱼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相对生长率、增重率、饵料系数均优于对照组,尽管差异不显著(P>0.05),但也说明添加50 g/kg苜蓿草粉对鲤鱼生产性能有积极作用;试验Ⅱ组的各项指标稍低于对照组(P<0.05),但显著低于50 g/kg草粉组(P<0.05);试验Ⅲ组、Ⅳ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除试验Ⅳ组外,其余试验组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第Ⅰ组外,其余3组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添加苜蓿草粉有助于提高鱼肉品质。(3)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添加50 g/kg苜蓿草粉(试验Ⅰ组)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钼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屠体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100只2日龄的AA+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4个重复,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1、10、20、50 mg/L的钼(以Na2MoO4·2H2O的形式),肉鸡自由饮水采食.预饲5d后,记录日耗料量,于试验第0、7、14、21、28、35天分别称重,记录结果,并计算平均耗料量、平均增重和料肉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钼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增重和耗料量(P<0.05).其中,钼添加量为50 mg/L时的肉鸡增重和耗科量增加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检验大白猪母系选育效果,分别在选育群一世代、二世代、三世代后代仔猪中选取日龄、体重相近(P>0.05)的公母猪进行为期80 d左右的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世代选育进展,公母猪的结束体重显著增加,达到100 kg体重的日龄显著缩短(P<0.05);母猪30~100 kg体重的日增重及公母猪出生-结束日增重均呈增加趋势(P<0.05),同时耗料量增加,饲料利用率下降(P<0.05);公母猪背膘厚显著增加,公猪眼肌面积显著下降(P<0.05),母猪变化不显著(P>0.05);产仔性状比较稳定(P>0.05),35 d断奶重和35 d断奶个体重明显升高(P<0.05).可见生长速度、增重及断奶重这些指标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增重的同时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眼肌面积以及降低背膘厚是兼顾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选择240只2周龄的罗曼公雏,随机等数分为4组,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分别饲喂添加胆碱700、1000、1300、1600mg/kg的日粮.测定了4、6、8周龄的体重和料重比.结果表明,日粮胆碱添加水平为1300mg/kg时,公雏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日粮胆碱添加水平在1000mg/kg以下时,8周龄体重偏低;日粮胆碱添加水平为700和1600mg/kg时,饲料转化率皆偏低.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镉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30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饲料镉添加水平分别为0、50、100、200、400 mg/kg,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镉添加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逐渐降低,200、400 mg/kg添加水平组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之间摄食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镉添加水平组罗非鱼肠道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饲料中添加50 mg/kg镉时,罗非鱼肠道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即可显著降低(P<0.05);罗非鱼脂肪酶活性仅在饲料镉添加水平400 mg/kg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罗非鱼对饲料镉耐受程度较高,饲料中镉达到200 mg/kg时,才可显著影响罗非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饲料中不同水平镉对罗非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饲料中添加50 mg/kg镉时即可显著降低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肠道脂肪酶活性仅在400 mg/kg时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王飞  章生根  李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08-17610
选择1日龄爱拔益加(AA)商品肉鸡135只,随机分成3组(A、B、C),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洛克沙生和750 mg/kg 10%金霉素;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大蒜素,研究大蒜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大蒜素组在21、42日龄都能显著提高肉鸡的体重、日增重和成活率,显著降低21日龄料重比(P<0.05),但42日龄料重比降低不明显,采食量在42日龄明显增加(P<0.01);与B组相比.21日龄大蒜素组也能显著提高肉鸡体重(P<0.01)、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在42日龄大蒜素组也使肉鸡体重、日增重增加,料重比下降(P>0.05);与A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大蒜素后肉鸡胸腺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效价显著提高(P<0.05),但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有所下降(P>0.05);与B组相比,胸腺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效价也有所增加(P>0.05).这说明大蒜素具有促进肉鸡生长和提高免疫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选择20窝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4窝,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抗生素组合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形成5个处理,即:土霉素 阿美拉霉素组、金霉素 黄霉素组、土霉素 黄霉素组、喹乙醇 黄霉素组、磺胺嘧啶 三甲氧苄胺嘧啶组。分别在21、35日龄取粪样进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测定。结果表明:在哺乳前期,各不同抗生素组合对仔猪日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在哺乳后期,50 mg/kg土霉素 20 mg/kg黄霉素组对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试验全期100 mg/kg喹乙醇 20 mg/kg黄霉素组抗腹泻效果显著(P<0.05);21、35 d,磺胺嘧啶 三甲氧苄胺嘧啶能显著(P<0.05)抑制大肠杆菌,喹乙醇 黄霉素组乳酸杆菌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