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接上期)8.三种旋覆花属植物提取物抗菌活性评价及防病利用单位名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评价日期:2011.04.16开展了旋覆花、土木香、Inulaviscosa等3种旋覆花属植物提取物抗菌活性研究及应用。优化了抗菌活性物提取工  相似文献   

2.
通过玻片浸渍法室内测定了8种供试中草药的3种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成螨的触杀活性。当提取物浓度达到2mg?mL- 1时,旋覆花与石楠叶石油醚提取物、蓖麻子甲醇提取物的杀螨活性较高。毒力活性测定表明:旋覆花与石楠叶石油醚提取物的LC50值分别为(1.1843±0.0868mg/mL)和(1.3731±0.0898 mg/mL)、蓖麻子甲醇提取物的LC50值为(1.2111±0.1616 mg/mL)。由此表明,这3种植物的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杀螨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安玉兴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364-369
菊科植物是杀线虫植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在植物性杀线虫剂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报道了菊科杀线虫植物及其防治线虫的种类,应用植物提取物、植物干粉或绿肥和作为间套种植物防治线虫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菊科杀线虫植物活性成分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寻找出与瑞香狼毒同科的瑞香科植株是否有潜力成为防治病原真菌的植物资源,为筛选及制备有效且安全的植物源农药打开新思路。以5种试验材料作为瑞香科植物的代表,利用其乙醇提取物对番茄枯萎、黄瓜靶斑等7种病原真菌进行毒力测定。结果显示,瑞香狼毒与梦花在所有提取物中表现最佳,尤其是针对各种枯萎病病原菌,在较高浓度下的抑菌率都接近100%。而祖师麻提取物对黄瓜靶斑以及草莓红中柱的抑制效果在所有的提取物中表现最佳,其EC50值分别为0.925、0.920 mg/mL。南岭荛花在5种瑞香科植物提取物中表现最差,但对番茄枯萎和黄瓜炭疽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良好,EC50值均小于1.1 mg/mL。研究表明,5种瑞香科植物提取物对病原真菌普遍有良好的抑菌活性,瑞香科植物可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筛选靶标。  相似文献   

5.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药材,药材本身及其提取物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冬虫夏草成分主要包括核苷、多糖、蛋白质及肽类物质等。对冬虫夏草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的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土木香对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瓜白粉菌、黄瓜霜霉菌、黄瓜炭疽菌、番茄灰霉菌、番茄叶霉菌为供试菌,测试了土木香甲醇、乙醇提取物以及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土木香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比甲醇提取物抑菌活性高。土木香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0.005 g/mL时,对黄瓜白粉菌、黄瓜霜霉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9.95%,96.30%。在乙醇提取物不同的萃取组分中,石油醚部分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地椒提取物杀螨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地椒中提取挥发油及乙醇提取物,研究并比较了地椒乙醇提取物和挥发油对棉红蜘蛛的触杀活性。结果显示地椒乙醇提取物对棉红蜘蛛显示出很强的触杀作用,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4.2967+1.1792x,LD50为3.95 mg/mL;地椒挥发油对棉红蜘蛛也具有显著的触杀活性,触杀作用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4.6691+1.4427,LD50为1.70 mg/mL,低于乙醇提取物LD50,显示其杀螨活性较乙醇提取物更高。此外,杀卵活性试验也显示地椒挥发油的杀卵作用要高于地椒乙醇提取物,其挥发油和乙醇提取物的杀卵LC50分别为2.241和5.714 mg/mL。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光禄  李青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245-248
采用玻片浸渍法室内测定了27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当提取物浓度达到2 mg/ml时,藿香氯仿提取物等8种提取物的杀螨活性较高。根据杀螨活性的初筛结果,选取触杀活性较高的8种提取物进行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毒力测定。按LC50值大小从低到高依次为:藿香氯仿提取物[(0.5380±0.1319)mg/ml]、使君子石油醚提取物[(0.5554±0.1088)mg/ml]、萹蓄氯仿提取物[(0.7153±0.1253)mg/ml]、大风子氯仿提取物[(0.7582±0.1038)mg/ml]、大风子石油醚提取物、萹蓄石油醚提取物、鸡血藤石油醚提取物、皂角刺石油醚提取物。  相似文献   

9.
利用植物提取物作为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来源,正成为提高肉及肉制品品质,延长其储藏期和增加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中草药提取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而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肉类工业.综述了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及这些提取物的抗氧化、抑菌功效等在肉及肉制品的储藏保鲜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与建议,以期为药用植物提取物应用于肉与肉制品的储藏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植物活性蛋白在大棚草莓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活性蛋白对大棚草莓有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增加产量、改善果实发育的作用。同时改善了品质,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植物提取物因其安全、绿色和高效等特点已成为目前替代抗生素的研究热点。植物提取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应用于不同水产动物效果不同。本文分别从诱食性、促生长、免疫增强、抗氧化应激和抗病原菌五个方面,综述了植物提取物在水产饲料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开发环保型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艳  王路  韩立民 《保鲜与加工》2020,20(1):191-199
当前我国水产品冷链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短板凸显,造成我国水产品冷链断链频发,腐损浪费严重且流通成本高的流通难题。将物联网技术集成运用于水产品冷链建设中,有助于破解我国水产品流通难题,补齐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短板。本文从分析水产品冷链三大应用主体--政府监管部门、冷链节点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功能需求着手,构建了集成冷链上下游企业多个信息平台和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水产品冷链物联网集成体系框架,分析了该体系的运行机制,同时设计出了物联网技术全方位应用于水产品冷链各环节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脂质氧化是影响肉类及肉制品货架期的重要因素之一。抗氧化剂可用于清除自由基,从而减缓脂质氧化、延缓不良风味产生,并提高颜色的稳定性。合成抗氧化剂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及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合成抗氧化剂逐渐被天然抗氧化剂所取代。植物材料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丰富来源,可以成为合成抗氧化剂的有效替代品。综述植物源天然抗氧化剂如中草药、香料、水果、种子提取物和精油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最新进展,以期为天然抗氧化剂在肉类产品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与技术。  相似文献   

14.
唇形科植物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应用唇形科植物粗提物、活性成分、精油等对储粮害虫进行防治的研究进展,并指明了今后防治储粮害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水产品加工是渔业生产的延续,也是渔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能防止水产品发生腐败变质,从而延长水产品货架保存期的有效办法。水产品在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溶解度、Ca2+-ATPase活性等特性指标会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水产品的营养组成及品质。水产品的加工方式种类繁多,如何选择适当的加工方式是保证水产品品质的关键。介绍了水产品加工方式及其优缺点,并对加工过程中蛋白的特性变化进行了概述,旨在为水产品加工方式的运用及新型加工方式的创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真菌诱导子是一类诱导植物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化学物质,包括有真菌菌体、菌液浓缩物、菌丝和菌液提取物、菌丝体高温处理后的可溶性成分、细胞壁降解成分、肽类和蛋白质等。该文对真菌诱导子对植物培养物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真菌诱导子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高鑫  李博 《保鲜与加工》2023,23(6):73-80
冷藏水产品是优质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低温物流过程中会受微生物侵染发生腐败变质而产生不良风味。腐败细菌在生长环境中能够依靠群体效应调控自身致腐行为。综述了水产品中的特定腐败菌及群体感应的研究进展和各类天然抑菌剂在水产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腐败希瓦氏菌作为冷藏水产品优势腐败菌的腐败能力与群体感应的关系,提出了水产品腐败机理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鲜活水产品市场增长迅猛,但产销地域差别明显,长距离运输需求显著。镇静剂能够抑制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鲜活水产品应激反应,其被应用于水产品运输、繁育和手术等环节,以提高水产品的成活率。但是镇静剂在水产品中广泛使用而可能导致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对水产品中镇静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对水产品中镇静剂的类型及使用规定进行了介绍,分析并总结了近10年来水产品中镇静剂类药物的检测研究进展。论述了水产品中镇静剂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展,归纳了相关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发展做出展望。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未来应在新型简单、高效样品前处理方法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活动是引起水产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水产品特定腐败菌(SSO)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SSO在预测与延长水产品货架期及水产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近年来常规鉴定方法、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变形凝胶电泳法等水产品SSO鉴定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并对SSO的研究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