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柳毒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的重要属性之一,主要是指昆虫种群中的个体在空间的分布形式。不同种的昆虫空间分布型不同,同一虫种的不同虫态及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分布型也有差异。通过对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可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昆虫种群特征,揭示种群下的空间结构及其空间图式特征,同时又是确定资料代换和相应抽样技术的理论基础,使我们能确定在不同允许误差、不同密度下的调查抽样数。而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的研究,可使我们获得准确的调查资料,这对于种群的数量分析,预测预报都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2.
昆虫在自然界以种群形式存在。种群内的个体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即昆虫空间分布型。研究昆虫种群分布型,一方面可为我们揭示出昆虫种群空间结构特征;另一方面能为野外调查简化抽样技术,便于制定确切的抽样的方法。对于确定不同虫口密度和不同允许误差条件下的抽洋数量,提高测报质量和防治技术,特别是对分析防治效果,研究种群数量消  相似文献   

3.
赤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指昆虫在其生存空间的分布方式,在理论上可以揭示空间分布型的机制、因种群密度变化而产生的分布的变化。重要的环境变量对分布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个体在空间的分布图式,是该种群的特定属性。各种昆虫及同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都有其自己的分布型。李天生等已对我国森林大害虫、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种群空间分布型作了研究。但是对天敌昆虫的种群空间分布型,在国内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5.
松突圆蚧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属性之一,也是昆虫生态学的内容。探明昆虫的空间分布型,可以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通过种群分布的信息,揭示种群的空间结构及分布形式,为确定抽样技术、取样数量和分析提供依据,对生态学理论和生产上都有重要意义。为探索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分布特点,我们于1987~1988年,对广东省惠  相似文献   

6.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种群属性之一。昆虫的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由于种和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种群内个体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即种群空间分布型。不同种的昆虫其空间分布型不同,而且同一种的不同虫态及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分布型也有差异。研究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不论在生态学理论上及生产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了解某昆虫的生态学特性,从而提高取样技术及试验设计的精确程度,它是资料代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是指昆虫的个体或个体群在其生存空间中的散布形式,具有静态与动态变化的特点,是昆虫种群的重要属性之一。不同种的昆虫,其分布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与它们的生物学习性和适应环境的方式分不开的;同种昆虫,也往往由于世代、虫态、虫龄和种群密度的不同以及所处环境的异质性,而导致分布型的不同。所以研究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就可以了解种群的空间结构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将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8.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指昆虫在其生存环境中的分布方式,或称空间格局。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种群属性之一,是由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境条件所决定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无论在理论生态学的研究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重要属性之一。昆虫的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由于种内个体和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即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不同种的昆虫或同种昆虫不同的发育阶段乃至不同的生境条件下,其分布型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其种群的属性之一。明确昆虫的分布型,不仅可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而且还可以通过种群分布的各种信息,揭示种群下的空间结构及生态学特征,从而为生产实践服务。本项研究旨在:1)查明丽绿刺娥[Latoia lepida(cramer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Iwao m^* -m回归模型在检验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回归参数α/和β是用来控制m^*与m变化程度的参变量,不具备特定的生物学含义。(2)用多项式回归模型改进的Iwao m^* -m模型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模型的相关关系,使调查的资料可满足于检验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的需要,改进模型中的回归参数同样不具备特定的生物学含义。(3)Iwao模型和改进的Iwao模型检验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的依据是在m的取值范围内,m^*与m的比值(m^*/m)是否偏离1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间复合的三种可能途径:简单转化和两类复合;对这些分布的研究可以更清楚地解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和机理。文中提出的判定复合分布型的方法包括:扩散系效法,空间相关法和改参数法;它们分别用于判定分布的聚集与否,聚集的范围和具体的分布型。对马尾松毛虫幼虫分布的研究表明,本文的模型和方法可以提供许多传统分布方法无法得到的关于分布型形成机理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应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竹梢凸唇斑蚜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竹梢凸唇斑蚜在竹林间呈聚集分布,且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种群聚集主要是由昆虫本身的习性和某些环境因素引起.在空间分布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松突圆蚧空间分布型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空间分布型是指一种昆虫群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空间分布结构。这种分布结构是昆虫种的遗传特性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结果。明确昆虫的分布型,可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为确定抽样技术、取样数量提供理论依据。对害虫发生的预测预报及其防治对策的抉择均有指导意义。为了研究松突圆蚧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工作中能够采取较合理的取样方法和取样数量。我们运用几种聚集度指标法和比较频次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空间利用与生境选择动态特征研究,是深入了解野生大熊猫种群动态及生境状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大熊猫保护的主要科学依据。本文基于2001年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2012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及2016年保护区野外生境调查数据,研究了草坡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和生境选择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空间利用方面,随着草坡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大熊猫的空间利用面积扩大了45.62%,大熊猫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扩散的现象。生境选择动态方面:在选取的7个微生境因子中,草坡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对坡向、海拔、坡度的选择趋向于均衡选择、向高海拔选择、向较大坡度选择;对坡型、植被类型、森林起源、主食竹类型的选择并无明显变化。在一定空间和食物资源条件下,种群数量急剧增加产生的生境压力导致大熊猫对生境的空间利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大熊猫对生境利用面积的扩大和对一定生境的适应表明野生大熊猫有着明显的环境适应和迁移扩散能力。因此,在较大时间尺度上研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空间利用变化与生境选择动态变化特征,能够了解大熊猫种群的种群动态和对不同生境因子的需求程度,对野生大熊猫种群保护及生境恢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威布尔(Weibull)空间分布型模型的抽样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运用威布尔分布于昆虫空间分布型的抽样式研究中,经推导得出符合威布尔分布型模型的理论抽样式和序贯抽样式,具体给出了惠安县马尾松毛虫种群的抽样规则,旨在为实际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昆虫种群空间分型间复合的三种可能途径:简单转化和两类复合;对这分布的研究可以更清楚地解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和机理。  相似文献   

18.
Weibull空间分布格局模型与应用研究张连翔,鲁凤芹(喀左县森防检疫站122300)(凌源市森防检疫站)1引言鉴于经典的离散型空间分布格局横型存在的种种弊端,国内外许多学者试图寻找变通性较强的体系,用于描述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Perry等(19...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分布在喀斯特生境中的濒危植物单性木兰自然更新种群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种群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环境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点格局对单性木兰更新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利用广义混合线性模型对幼苗的密度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线性拟合。[结果](1)研究区域中的单性木兰种群结构呈倒"J"型,种群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Ⅲ型,大量小龄级幼苗的分布预示其种群更新状况良好;(2)单性木兰种群除在小尺度上有微弱的随机分布外,其余所有尺度上都呈聚集分布;(3)郁闭度、土壤湿度和岩石裸露率是影响单性木兰种群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论]研究区域中的单性木兰更新种群状态良好,高强度的空间聚集分布主要是种子生物学特性和喀斯特生境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昆虫种群动态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种群动态研究经历了田间种群动态研究、实验种群动态研究和种群系统研究的发展阶段.在田间种群和实验种群动态研究阶段,研究重点是描述昆虫种群的动态变化.在田间种群研究阶段,主要进行种群聚集与扩散迁移的研究和自然种群的数量调查.通过对实验种群的研究,使昆虫种群动态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根据实验的结果提出了种群生长型的特征.在种群系统研究阶段,将害虫种群与其所处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研究,并且在计算机和各种数学手段的帮助下,模拟、预测和控制昆虫种群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