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水稻优质育种的必要性,综述了野生稻优异品质特征及其在优质育种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利用野生稻进行优质育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pH对普通野生稻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雁山普通野生稻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同土壤pH栽培,比较不同pH下普通野生稻的生理特性变化。[结果]在pH为6.8的中性条件下,普通野生稻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维持最低水平,且CAT和POD活性均为最高。[结论]雁山普通野生稻对中性偏碱环境的适应性较强,适宜的环境pH范围为6.0~7.4。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浮床法研究了3种湿地植物野生稻Oryza rufipogon、香根草Vetiverial zizanioids和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构建的浮床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试验水体中均能较好地生长,并能有效降低水体总悬浮物和叶绿素a含量,其中,香根草和风车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豫芝4号芝麻新品种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选育的.1985年在我所、我省进行了区试、生产鉴定、示范、增产显著.几年平均亩产达到66.43公斤,明显高出中芝7号和霸王鞭.1989年在我省7个试验中单产为55.42公斤,比中芝7号增产57.7%.1990年最高单产为86.29公斤,比中芝7号增产26.41%.  相似文献   

5.
不同芝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选适宜在南京地区种植的芝麻品种,对豫芝4号等14个芝麻品种进行丰产性分析,鉴定参试品种在当地生态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晋芝2号产量最高,适应性强;冀芝1号、中芝13、驻芝15产量高于对照,适合在南京地区推广应用;鄂芝2号产量极显著低于中芝16,不适合在南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洲栽培稻CMS基因起源及水稻线粒体atp6特异性引物作为稻属DNA条形码标记的应用。【方法】用水稻atp6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检测产于中国的4种水稻,共720个个体,并对111个个体测序。【结果】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中均检测到atp6保守序列。药用野生稻中没检测到扩增产物。疣粒野生稻中检测到的5个单倍型间共计17个变异位点。澜沧、普洱、勐海居群共同拥有H1,单倍型H2、H3、H4和H5分别为新平、墨江、保亭和崖城居群特有。云南组和海南组,组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组间为0.02;组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92.08%;变异位点数(S)、单倍型数(h)、核苷酸多样性(Pi)均显示:云南组(4、3、0.002 01)遗传多样性大于海南组(1、2、0.001 31);云南组单倍型多样性Hd为0.6,海南组为1。5个单倍型与水稻atp6保守序列的相似度最高为45.19%。最大似然法ML进化树显示:澜沧、普洱及勐海一带可能是疣粒野生稻的起源地,海南疣粒野生稻可能源自大陆。【结论】水稻atp6特异性引物可作为疣粒野生稻种内条形码标记,该标记也可区分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从线粒体DNA角度证实亚洲栽培稻CMS基因源自普通野生稻。  相似文献   

7.
中国野生稻多样性的评价与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稻资源在水稻育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天然的基因库.中国现有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分布,均已成为濒危物种.因此,对现存野生稻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全面深入评价和科学有效地保护刻不容缓.同时,野生稻的多样性研究对其自身的遗传进化探讨以及在遗传育种上的利用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表明,中国野生稻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切实有效的多样性保护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回顾了近年来有关中国野生稻多样性的评价与保护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又名香草、苦草、季豆、芝香草、香苜蓿、苦朵菜、苦豆、苦草、香豆子、芦巴子,为豆科胡芦巴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9.
野生稻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因来源。广东自1978—1980年开展首次全国野生稻资源普查搜集以来,在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广州建立了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和广东省水稻种质资源库,目前入圃种植保存野生稻资源5 188份、繁殖种子入库保存4 000余份,涵盖20个野生稻种;在广州和茂名各建立了1个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形成了种茎入圃、种子入库保存及原生境保护相结合的野生稻资源保护体系。利用广东野生稻资源直接或间接育成156个品种通过国家、省、地品种审定,其中18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而且大部分品种米质达到国标、部标或省标优质3级或以上等级,说明野生稻资源在优质稻品种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广东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育种利用工作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布局不全面,野生稻自然生存呈现濒危趋势;野生稻资源鉴评设施设备条件不完善,深度鉴评基础薄弱,影响野生稻资源充分利用。建议加大野生稻保护与鉴评经费投入,加强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野生稻资源优异种质创新、育种新材料创制和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以促进野生稻资源保护和育种利用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0.
获得品质优良的愈伤组织是野生稻资源离体保存和遗传转化的基础。以高秆野生稻为材料,通过采用N6D与NB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高秆野生稻愈伤诱导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优质胚性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的情况。结果表明,以N6D为基础培养基,2,4-D浓度为2.0 mg·L-1的培养基诱导高秆野生稻的出愈率最高,达到50.00%。以NB为基本培养基,最优激素组合为2.0 mg·L-12,4-D+3.0 mg·L-1NAA+3.0 mg·L-1IAA+1.5 mg·L-1KT,出愈率为35.0%,愈伤直径为0.43 cm,愈伤色泽淡黄,质地紧密。说明适宜的激素组合能够诱导高质量的高秆野生稻胚性愈伤,良好的胚性愈伤在MS分化培养基上的分化率为60.0%。通过培养基改良的方式可建立高秆野生稻脱分化与分化的离体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1.
野生稻     
1.基本信息野生稻为亚洲栽培稻的近缘祖先种,是稻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稻杂交育种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材料,也为培育优质全株饲料稻提供了优良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价值. 2.保护等级野生稻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为"极危(CR)"物种,同时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相似文献   

12.
多元配组杂交在野生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元配组杂交遗传育种法,直接利用增城野生稻与国内外栽培稻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成功地培育出一系列兼具野生稻和栽培稻主要优点的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表明多元配组杂交遗传育种法是利用野生稻培育优质,高产,高效益水稻新品种的卓有成效的育种方法,在遗传育种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红壤丘陵区春季黑芝麻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适宜在江西红壤丘陵地区春季种植的优良黑芝麻品种。[方法]以金黄麻为对照,对中芝9号、08-1、旱芝3号、赣芝5号、ZGBA、金黄麻、青麻、油墩黑、青3-3、赵公鞭10个黑芝麻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中芝9号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457.77kg/hm^2,增产42.47%,08-1、旱芝3号分别比对照增产24.32%和18.34%,赵公鞭产量最低,比对照减产14.90%;08-1单株塑果数最多,为95.6蒴,赵公鞭单株塑果数最少(36.2蒴);中芝9号每蒴粒数最多(96.2粒),赵公鞭每蒴粒数最少(44.0粒);旱芝3号千粒重最重(2.90 g);中芝9号单株产量最高(11.27 g)。[结论]中芝9号、08-1、旱芝3号、赣芝5号综合性状优良,可代替金黄麻在红壤丘陵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4.
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选择。引进高产优质品种。目前,江苏主推品种有豫芝9号、豫芝11号、中芝七号等。  相似文献   

15.
陆良县种子管理站从普通野生稻后代材料中选育出的云资粳41号具有高产、优质、抗旱性、抗病性强等优点,适宜在海拔1500~1800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鉴定评价云南药用野生稻对白叶枯病菌株的抗性,为药用野生稻的保护及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4个近年在云南稻作区流行的白叶枯病菌株及国内外部分标准强致病菌系对云南8个居群(OF1~OF8)的31份药用野生稻材料进行接种鉴定,测量病斑长度,按照抗性分级标准进行抗性等级划分,建立抗病谱,比较分析不同药用野生稻材料间和不同居群间的抗性差异.[结果]接种24个白叶枯病菌株21 d后,感病材料金刚30的病斑长度均超过20.00 cm,而未接种的叶片未发生任何变化,说明24个白叶枯病菌株均未丧失致病力;31份药用野生稻材料大多出现典型的白叶枯病症状,但抗病等级存在差异,其中,67.7%的供试药用野生稻对XOO8菌株表现抗病,说明XOO8菌株的致病性最强,所有材料均抗XOO14菌株,说明XOO14菌株的致病性最弱.31份药用野生稻的抗菌率均在50.0%以上,其中OF2-1的抗菌率最高,为100.0%,OF4-2的抗菌率最低,为50.0%.8个居群中,以OF5和OF7的抗菌率最高,均为100.0%,说明二者对24个白叶枯病菌株均表现抗性;OF4的抗菌率最低,为79.2%,仅抗19个菌株.8个居群抗性由强至弱排序为:OF5=OF7>OF6>OF1=OF2=OF8>OF3>OF4.各居群内样品个体间抗性差异明显,推测是由于野生稻杂合程度较高所导致.[结论]云南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对当前在云南流行的白叶枯病小种及国内外部分强致病菌整体抗性较好,其抗性差异来源于居群内的杂合度,与地理分布无关,推测云南药用野生稻具有特异的优良抗白叶枯病基因,其在遗传研究和品种改良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用SSR标记比较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50  
 用 30对SSR引物比较了 5 2份不同生态型的栽培稻和 34份不同省 (区 )的普通野生稻 (简称CWR)的遗传多样性 ,发现在 2 84条多态性带中 ,有栽培稻特异带 15条 (5 .2 % ) ,普通野生稻特异带 117条 (41.2 % ) ,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差异主要来自野生稻。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的平均基因多样性分别为 0 .6 7和 0 .9,每一位点在栽培稻中的等位基因平均为 5 .3,而在野生稻中平均为 9.6 ,栽培稻中的等位基因数仅为野生稻的 6 2 % ;野生稻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80 11,远大于栽培稻品种之间的 0 .6 6 0 3,说明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大于栽培稻。此外 ,籼稻品种与粳稻品种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也明显大于籼、粳亚种内品种间的遗传距离 ,表明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遗传分化的主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SSR标记既能较好地将栽培稻与野生稻分开 ,又能较好地进行籼粳稻的分类。  相似文献   

18.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特色优质油料作物,提高芝麻单产水平是实现我国粮油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为建立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本研究以黑芝麻新品种豫黑芝1号为试验材料,在3个产区(漯河、信阳和三门峡),开展了不同栽培密度(12万、15万、18万、21万株/hm2)下豫黑芝1号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豫黑芝1号在不同产区的生育期差异明显;种植密度对豫黑芝1号的株高、有效果节数、主茎果轴长、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变化程度不同;在21万株/hm2密度下,豫黑芝1号单产水平最高,达到1 463.33 kg/hm2(三门峡)。  相似文献   

19.
野生稻对潜根线虫的抗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水稻分蘖期和乳熟期,调查了9份野生稻及4份栽培稻对潜根线虫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根内线虫量栽培稻大于野生稻,普通野生稻大于其他类型野生稻;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受多种潜根线虫侵染,药用野生稻、南方野生稻和尼瓦拉野生稻上仅发现水稻潜根线虫(Hirschnanniella oryzae),表明野生稻对潜根线虫种间存在选择抗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芝麻花期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含量在正茬和连作条件下的变化及其自毒作用的研究,初步探讨了3个不同连作抗性芝麻品种根系分泌物中具有化感作用的酚酸类物质。结果表明:水杨酸、柠檬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在3个芝麻品种根系分泌物中含量均较高;苯丙酸、苯甲酸和香豆酸分别在赣芝9号、金黄麻和玉山黑芝麻根系分泌物中含量也较高。与正茬条件下相比,在连作条件下,赣芝9号根系分泌物新检测到香草酸,金黄麻和玉山黑芝麻根系分泌物均新检测到丁香酸和苯丙酸;赣芝9号根系分泌物中柠檬酸、香豆酸、苯甲酸和丁香酸含量显著上升,金黄麻根系分泌物中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香草酸、柠檬酸、苯甲酸和香豆酸含量显著升高,玉山黑芝麻根系分泌物中阿魏酸、苯甲酸、水杨酸和绿原酸含量显著升高。对酚酸类物质的自毒作用进行生物检测,发现绝大多数酚酸对芝麻发芽表现出"低促高抑"现象。结合酚酸类物质在芝麻根系分泌物中的含量,认为香豆酸、柠檬酸和丁香酸是导致赣芝9号连作障碍的化感物质,苯丙酸、苯甲酸、水杨酸和丁香酸是导致金黄麻连作障碍的化感物质,水杨酸、苯丙酸和丁香酸是导致玉山黑芝麻连作障碍的化感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