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门氏菌作为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公共卫生.食品卫生.畜牧兽医和口岸检疫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黄金林介绍的直接ELISA和PCR联合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对生猪屠宰加工流通环节的沙门氏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取得了满意结果。对了解目前生猪屠宰加工流通环节中沙门氏菌污染率的现状和更好、有针对性的控制沙门氏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沙门氏菌是一类对人和畜禽健康构成极大危害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分布广泛,血清型繁多,目前已分离出2523个血清型[1,2]。其不但引起多种畜禽疾病,还能造成人类食物中毒,而且人的大多数沙门氏菌感染直接或间接地与动物性食品有关。近年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和动物感染沙门氏菌十分严重[3,4]。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人的急性胃肠炎,在世界各国有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国际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课题[5]。沙门氏菌作为致病菌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公共卫生、食品卫生、畜牧兽医和出入境  相似文献   

3.
浅谈食品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氏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有效预防沙门氏菌病,人们在探索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过程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将有关进展报告如下,并介绍两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试剂盒。  相似文献   

4.
沙门氏菌病防制历来是公共卫生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沙门氏菌引发的疾病中,除伤寒和副伤寒主要是水源性传播以外,大多数均由食物传播。因此,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并列为食品中要求控制的2项细菌指标。沙门氏菌的检验在畜产品检测和动物饲养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猪沙门氏菌病(Swine salmonellosis)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细菌性传染病。该病是影响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且愈后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另外,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原菌,某些沙门氏菌能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交叉感染,因此沙门氏菌病在公共卫生、食品卫生、畜牧兽医和口岸检疫中都有重要的意义。由  相似文献   

6.
沙门氏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不仅造成畜禽养殖业的重大经济损失,其感染后的动物产品也会威胁人类健康,如何有效对其监测和防控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通过对当前沙门氏菌的传统培养方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光谱质谱法、生物传感器等检测方法与分离鉴定技术进行概述和综合比较。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与不足,将不同方法联合运用是一个可行的思路。展望未来,检测设备的小型化和自动化是一大趋势,如何开发集预处理和检测于一体的筛选和鉴定方法是未来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沙门氏菌是一类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极大危害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茵.是食品、水源及畜产品的重要污染菌,可引起人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和动物腹泻等疾病。因此沙门氏菌的检测对公共卫生、食品卫生、畜牧兽医和口岸检疫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对沙门氏茵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的综合性概述,以期为预防食源性沙门氏茼感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绝大多数沙门氏菌对人和动物都有致病性,可致人和动物发生多种不同临床表现的沙门氏菌病,并成为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之一,在医学、兽医和公共卫生上均十分重要。肠炎沙门氏菌有广泛寄主谱,对家畜的感染率不高,在人和禽中的分离率较高,主要引起胃肠炎和食物中毒。2009年6月,在贵州省金竹镇一肉鸭养殖场的樱桃谷鸭群中,  相似文献   

9.
正沙门氏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一种或多种细菌所引起鸡的一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的总称。主要包括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及亚利桑那菌病。目前世界上已发现2107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有201个血清型。在自然界中,禽类是沙门氏菌的最大贮存宿主,而人类的沙门氏菌感染和食品中毒,又常来源于患沙门氏菌病的禽类和禽蛋。因此,加强对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治,对养鸡业和人类公共卫生都有重要意义。1鸡白痢  相似文献   

10.
正沙门氏菌(Salmonella)作为一种性兼性厌氧胞内致病菌,主要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使人和动物产生伤寒、副伤寒和肠胃炎等疾病,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1]。在宿主细胞囊泡中的生存过程是沙门氏菌的重要步骤,开展对沙门氏菌与宿主细胞囊泡的相互作用研究,有助于了解沙门氏菌的胞内生存机制,对感染沙门氏菌的临床防控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沙门氏菌利用两套Ⅲ型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成员,引起的鸡白痢、禽伤寒及禽副伤寒等是鸡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可导致鸡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急性死亡,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引起禽副伤寒的众多沙门氏菌中,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海德堡沙门氏菌等是导致人类食物中毒的最为常见病原菌,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沙门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大属,包括近2,000个血清型.沙门氏菌主要寄生于人类和各种温血动物的肠道内,并有一定的致病性.家禽是自然界中最大的沙门氏菌的宿主,并且其分布是世界性的.沙门氏菌感染容易经蛋传递,也可通过环境及受污染的饲料、饮水而传染.研究表明,只要在15克饲料中含有一个沙门氏菌就能使鸡感染.饲料中的沙门氏菌不仅会给养禽业带来重大损失,而且在人类公共卫生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家禽饲料中的沙门氏菌问题.  相似文献   

13.
猪霍乱沙门氏菌是引起仔猪副伤寒的主要病原之一,同时也是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因此在养殖业和公共卫生上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其疫苗及疫苗作为载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杨汉春 《猪业科学》2009,(12):24-24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 频频暴发的食物中毒事件让很多人对沙门氏菌耳熟能详。在养猪生产中, 沙门氏菌造成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猪沙门氏菌病, 又名仔猪副伤寒, 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 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5.
沙门氏菌病感染范围广,属于人畜共患病,并且可在家畜家禽中发现,临床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人感染沙门氏菌后引起发热、腹痛、呕吐,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可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本文梳理了与人接触最密切的猫感染沙门氏菌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变化,同时对检测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并从多个角度总结猫的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措施.为有效控...  相似文献   

16.
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症及防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症及防制效果佐藤静夫已知由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简称SE)引起人的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在世界各国有增加趋势,并查明与食人被沙门氏菌所污染的鸡蛋有密切关系,已成为国际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鸡SE感染症的...  相似文献   

17.
绝大部分沙门氏菌能感染人和动物,并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在医学、兽医学及公共卫生上均十分重要[1]。1885年,学者Salmon和Smith首次分离出猪霍乱沙门氏菌,随后经过大量学者研究至今发现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已超过2500多个。随着我国畜牧业发展,很多养殖户在畜牧生产中都将抗生素添加到动物饲料中,导致沙门氏菌耐药性增强,耐药谱加宽,由此给沙门氏菌感染的治疗造成困难。  相似文献   

18.
沙门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迄今有2500多种血清型.它在宿主胞内和胞外环境中存活,其内毒素可引起有或无全身症状的肠道感染.尤其是一些无宿主特异性的沙门氏菌(如,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公共卫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沙门氏菌表面有鞭毛抗原H、菌体抗原O、荚膜抗原、菌毛抗原,再加上菌体本身对粘膜组织具  相似文献   

19.
黏菌素是目前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之一,mcr-1基因的携带可介导黏菌素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鸡源沙门氏菌作为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其血清型分布、对黏菌素的耐药性及mcr-1基因的携带对于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对2014-2016年从全国12个省份成鸡分离的450株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分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了对黏菌素的MIC检测;并用PCR方法对mcr-1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鸡源沙门氏菌的优势血清型以肠炎、鸡白痢和鼠伤寒为主;肠炎沙门氏菌对黏菌素的耐药性最强(62.9%),其次为鸡白痢(50.5%)和杜伊斯堡(38.1%);鼠伤寒沙门氏菌对黏菌素最敏感(仅7.1%的菌株耐药);未检测出mcr-1基因阳性的沙门氏菌。研究结果为鸡源沙门氏菌感染的防控以及兽医临床黏菌素的使用和风险评估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群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无芽孢直杆菌,革兰氏阴性,生化特征和抗原结构相似,兼性厌氧。绝大多数沙门氏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不同临床表现的沙门氏菌病,并为人类食品中毒的主要病原之一,在医学、兽医和公共卫生上均十分重要。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是沙门氏菌属的主要成员之一,根据血清型和宿主不同,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从轻度腹泻到严重的系统感染如肠炎、伤寒等一系列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