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微管(microtubule,MT)是由微管蛋白组装成长管状细胞器结构,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微管外径的平均值为24nm,对较高的压力、较低的温度和秋水仙素很敏感。微管在细胞内呈网状和束状分布,并连同其它蛋白质组装成神经管、轴突、纤毛、鞭毛、中心粒、基粒、纺锤体等结构,参与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2.
设计1对正、反向引物btubf/btubr,对家蚕微孢子虫(镇江株)基因组DNA的β-微管蛋白(beta-tubulin)基因进行扩增,得到部分片段。经PCR鉴定、酶切及测序分析,该片段与Nosema属其它微孢子虫的beta-tubulin同源。采用邻近归并法(Neighbour-Joining)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微孢子虫和真菌关系密切。研究结果对于微孢子虫的系统发育研究和家蚕微粒子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细胞型朊病毒蛋白(PrPc)的双荧光标记,发现PrPc NH2端和COOH端片段在N2a细胞和HpL3~4细胞内有明显不同的分布,N2a细胞是鼠成神经瘤细胞,HpL3~4细胞是prnp基因敲除鼠的海马细胞系细胞.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定位于细胞内部分的PrPc的NH2端片段,采用微管解聚剂(nocodazole)处理后在细胞内聚集.鼠PrPc的残基片段1~121、1~111和1~91在细胞内呈现适当的分布轮廓,而残基1~52和1~33不能表现出明显的分布区域,这些资料显示微管相关的PrPcNH2端片段的定位至少需要包含91个氨基残基.  相似文献   

4.
利用细胞型朊病毒蛋白 (Pr Pc)的双荧光标记 ,发现 Pr Pc NH2 端和 COOH端片段在 N2 a细胞和 Hp L3~ 4细胞内有明显不同的分布 ,N2 a细胞是鼠成神经瘤细胞 ,Hp L3~ 4细胞是 prnp基因敲除鼠的海马细胞系细胞。值得注意的是 ,主要定位于细胞内部分的 Pr Pc 的 NH2 端片段 ,采用微管解聚剂 (nocodazole)处理后在细胞内聚集。鼠 Pr Pc的残基片段 1~ 12 1、1~ 111和 1~ 91在细胞内呈现适当的分布轮廓 ,而残基 1~ 5 2和 1~ 33不能表现出明显的分布区域 ,这些资料显示微管相关的 Pr Pc NH2 端片段的定位至少需要包含 91个氨基残基。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12):110-115
为探讨Aurora A激酶在猪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分布及其与细胞微管蛋白相关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检测Aurora A蛋白的动态分布与亚细胞定位,然后分别使用Aurora A特异性抑制剂(MLN-8054)、微管蛋白抑制剂(秋水仙素)处理猪卵母细胞,研究Aurora A与细胞骨架分布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生发泡(GV)期,Aurora 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即MⅠ和MⅡ期,Aurora A则主要伴随着纺锤体分布,与纺锤体有着相似的亚细胞定位;使用Aurora A特异性抑制剂MLN-8054处理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纺锤体形态异常的比例显著增加;使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后,α-微管蛋白结构紊乱地分布在染色体周围或消失,而Aurora A蛋白或以异常形态伴随纺锤体分布,或消失。结果表明:猪卵母细胞成熟分裂过程中Aurora A与纺缍体微管的分布密切相关,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Aurora A可能通过参与调节纺锤体微管的组装进而参与猪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从分子水平了解江苏地区火鸡组织滴虫的分类地位与进化特征,以江苏地区感染火鸡组织滴虫发病鸡群的病变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DNA提取、PCR扩增、DNA片段的克隆与测序,获得该地区火鸡组织滴虫β-微管蛋白(Betatubulin)序列,通过软件与GenBank收录的其他地区火鸡组织滴虫和相关虫体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获得的11个火鸡组织滴虫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相互之间同源性在95.3%~100.0%之间,亲缘关系较近,与德国株相似性94.9%以上,与美国株相似性91.6%以上。同时,该地区虫体在基因进化过程中形成2个大的分枝和多个小的分枝。表明江苏地区火鸡组织滴虫存在不同的基因型,应进一步研究其分子流行病学与种群遗传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肌动蛋白细胞质骨架负责细胞形态的维持,其多方面的功能涉及到细胞的运动性,如小囊泡运输与胞质分裂。肌动蛋白微丝的排列与组装受到大约100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分离和鉴定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Rh)新基因,为防治镰形扇头蜱提供药物靶标或候选疫苗。从镰形扇头蜱唾液腺抑制消减杂交文库中筛选了一条编码微管蛋白的基因片段,通过3'-RACE的方法得到全长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等对该cDNA进行分析。获得1个镰形扇头蜱新基因-微管蛋白基因(RhM1),全长680bp,开放阅读框(ORF)全长537bp,编码179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20KDa,等电点为4.71;抗原表位可能位于cDNA序列N末端第18~25氨基酸处。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冷应激对猪卵母细胞发育能力及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基因表达的影响。常规体外成熟猪GV期卵母细胞,置于室温(25℃)下冷应激处理0.5、1、2、6、12和24 h,观察冷应激处理对其后卵母细胞成熟率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率的影响和微丝、微管等亚细胞结构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猪卵母细胞CIRP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短时间(2 h)冷应激处理后各组成熟率和体外受精卵裂率均与对照组无异(P0.05);微丝、微管及染色体等亚细胞结构均无明显改变(P0.05),但2 h组的囊胚发育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9.7%对12.3%,P0.05)。冷应激处理超过2 h后,各组成熟率和囊胚发育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微丝、微管正常率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分别为76.8%和53.6%对90.2%和77.2%;P0.05)。在冷应激条件下,猪卵母细胞CIRP mRNA表达水平升高,并在一定范围内随冷应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至冷应激处理4 h时达最高。猪卵母细胞在短时间冷应激条件下,其发育能力和亚细胞结构并未受到显著影响;适当的冷应激条件可有效激发猪卵母细胞CIRP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Tau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主要在神经细胞中表达,作用是促进微管的聚集及微管的稳定.在一些神经退行性的疾病中,如人类的阿尔氏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皮克氏病(Pick's disease,PD)、牛的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 lopathy,BSE)等,Tau的代谢机制均发生了变化.这些Tau蛋白的改变包括突变、转录后修饰(如磷酸化)、异常Tau聚集以及自身不同异构体的表达,这些都能够引起病理学效应,从而导致神经紊乱症状的出现,这类疾病亦被称为Tau蛋白病(Tau病).本文介绍Tau蛋白及其功能,并综述近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张平  刘吉平 《蚕业科学》2007,33(2):329-334
微孢子虫作为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生物,由于具有许多原核细胞的特征而被广泛研究,且作为人类新发的病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微孢子虫蛋白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评述了对微孢子虫蛋白质研究在分类和防治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瘟病毒非结构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与探寻瘟病毒病的控制方法密切相关。论文对瘟病毒非结构蛋白Npro、P7、NS2、NS3、NS4A、NS4B、NS5A、NS5B等的结构特点,以及非结构蛋白在瘟病毒基因组复制、前体蛋白质加工和病毒粒子组装以及对细胞和宿主致病性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综述,并进一步分析了非结构蛋白在瘟病毒感染和疾病防控中的可能作用,可为瘟病毒新型疫苗和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简化丝素微球的制备方法及保证丝素微球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安全性与结构稳定性,以丝素蛋白为原材料,采用自组装方法并调节丝素蛋白溶液浓度、冷冻温度、异丙醇添加量等条件,制备粒径在0.4~1.3μm之间的丝素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制备的丝素微球呈规则的球状结构,球面光滑,粒径分布较为均匀;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分析仪(DTG)测试自组装后丝素微球的分子构象已发生转化,β-折叠结构含量明显增加,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丝素蛋白溶液浓度、冷冻温度、异丙醇添加量对丝素微球的形态结构有影响,可以通过自组装方法制备出粒径可控,结构和性能稳定的丝素微球,并有望开发为药物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14.
动物热应激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鑫  陈辉  张竞乾 《饲料研究》2008,(3):26-27,30
热应激蛋白(HSPs)是生物细胞受应激作用而合成的一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热应激蛋白主要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的折叠、转运及组装等过程,并能恢复或加速清除细胞内已变性的蛋白质而稳定细胞结构.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检测山羊痘病毒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初步建立了用于诊断山羊皮肤组织中山羊痘病毒的PCR方法。试验设计了2对引物,用以分别检测山羊痘病毒的特异性基因和α-微管蛋白基因。克隆到的DNA扩增产物的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8%。试验表明,用PCR方法可快速检测样品中的山羊痘病毒。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究Plk1在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及其作用。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Plk1在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有丝分裂进程中的亚细胞定位,并通过Plk1特异性抑制剂GSK461364处理进一步分析Plk1在细胞有丝分裂进程中的潜在作用。结果显示:Plk1在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都有分布,且在细胞核周围有相对较高水平的Plk1表达;经GSK461364处理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周期进程阻滞在G2/M期,出现细胞核碎裂,并伴随着α-微管蛋白结构紊乱。研究表明:Plk1参与了调控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有丝分裂的进程,并与G2/M期的细胞核分裂和微管组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捻转血矛线虫阿苯达唑耐药虫株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情况,对来自内蒙古乌审旗、察右后旗和科右前旗3个地区各19条捻转血矛线虫雄虫进行ITS-2基因特异性PCR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后,扩增出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测序后对耐药相关167、198和200位点突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这3个地区均未发现167位点突变,主要是198和200位点发生突变,总体上看198位点突变频率高于200位点。分析这57条雄虫基因序列发现4种基因型,分别是198纯合耐药型及200纯合敏感型、198纯合敏感型及200纯合耐药型、198纯合敏感型及200杂合耐药型和198及200均杂合耐药型。而耐药基因型频率乌审旗为100%,察右后旗68.42%,科右前旗94.74%,这与粪便虫卵减少试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可有效避免耐药性或者减缓耐药性的产生,减少畜牧养殖行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感染动物宿主细胞后,病毒非结构蛋白进行表达而参与病毒基因的复制、基因组的组装及病毒粒子的释放。BTV基因组至少编码NSP1、NSP2、NSP3/NS3a和NSP4 4种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s,NSPs),这些NSPs在BTV基因组的复制、组装及拮抗宿主细胞干扰素免疫应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BTV主要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BTV新型疫苗的研发、病毒诊断及病毒基因组复制及组装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犬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冠状病毒 ( CCV )基因组为一 2 8~3 2 kb大小的单股正链 RNA,基因在病毒自身RNA聚合酶的存在下、以先导引物转录机制进行转录 ,不同的病毒基因组和亚基因组翻译产生除病毒依赖 RNA的 RNA聚合酶以外 ,还产生其它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其中有相对比较保守、参与病毒核衣壳形成、介导宿主细胞免疫的核衣壳蛋白 ( N ) ;在病毒出芽、组装和成熟中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 ( M) ;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且易变异的纤突蛋白 ( S) ,另外 S蛋白还决定着病毒血清型、感染力 ,同时通过识别 ,并与病毒宿主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决定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 ;参与病毒组装的小膜蛋白 ( E)和其它病毒蛋白。 CCV还可识别猫氨肽酶 N( f APN)并与之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是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的病原,PEDV可导致猪的急性腹泻、脱水甚至死亡。如今PEDV已成为引起猪腹泻最常见病原体之一,给我国养猪行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PEDV的四种结构蛋白在病毒结构、感染宿主、复制和组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同时在逃避宿主天然免疫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阐述了PEDV四种结构蛋白Spike(S)蛋白、Membrane(M)蛋白、Nucleocapsid(N)蛋白、Envelope(E)蛋白在病毒感染中与宿主细胞的互作机制,为PEDV防控以及疫苗研发等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