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甜菜夜蛾中肠cDNA表达文库免疫学筛选、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围食膜是由几丁质和蛋白质组成一个半透膜结构,由中肠分泌,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性损伤和细胞微生物感染.以害虫生物防治的新靶标--中肠围食膜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和鉴定甜菜夜蛾中肠围食膜蛋白基因.依据免疫学筛选方法,用制备的甜菜夜蛾围食膜蛋白多克隆抗体,对甜菜夜蛾中肠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筛选.获得231个围食膜蛋白阳性克隆,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得到8个几丁质结合蛋白,2个肠粘蛋白;并对结构功能进行分析预测.研究结果为揭示围食膜分子结构,进一步以中肠围食膜为靶标进行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荧光增白剂和增效蛋白对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体和活体处理粘虫幼虫围食膜后,通过SDS-PAGE分析其围食膜蛋白条带的变化、观察其形态学特征、生物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荧光增白剂FB28和棉铃虫颗粒体病毒增效蛋白(En-Ha)对粘虫幼虫围食膜的破坏作用及其对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MsNPV)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FB28离体处理围食膜能够解离大部分围食膜蛋白,幼虫摄取含有l?28的饲料4 h后,围食膜破裂.呈现出蓝色的荧光,高分子量蛋白条带消失.En-Ha离体处理围食膜,能够降解高分子量蛋白,出现高分子量蛋白条带消失,低分子量蛋白条带出现的现象;幼虫摄取含有9 ug/mL En-Ha饲料7 h后,围食膜极易断裂,高分子量蛋白条带消失.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实验后,FB28和En-Ha处理的幼虫围食膜都能够恢复正常,其破坏作用是短暂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FB28和En-Ha均能够通过破坏围食膜完整性提高MsNPV的感染率,使IC50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鞘翅目害虫-华北大黑鳃金龟围食膜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生化技术,研究了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围食膜的基本结构和表面形态,初步分析了围食膜蛋白质的种类,蛋白质和糖的含量,测定了棉铃虫颗粒体病毒增效蛋白对围食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大黑鳃金龟围食膜表面平滑致密,富有弹性,但与多数昆虫围食膜相比韧性较差,主要由蛋白质、糖和几丁 质组成,其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36.25%,糖的含量约为8.9l%,其他为几丁质等;经SDS-PAGE测定,围食膜的蛋白质种类较多,有28条多肽比较清晰,分子量多在17.6-320.3 kDa.棉铃虫颗粒体病毒增效蛋白不能降解华北大黑鳃金龟围食膜中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为克服传统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复杂而费时的弊病,研究介绍了一种从多克隆抗体库中快速分离高特异性抗体的方法;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以大肠杆菌系统表达的甜菜夜蛾围食膜蛋白SeP89为抗原,从多克隆抗体库中分离其特异性抗体;成功从甜菜夜蛾围食膜蛋白抗血清库中分离SeP89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以快速分离围食膜蛋白SeP89抗体为例,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从多克隆抗体库中分离特异性抗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Zwittermicin A (ZwA)能够增加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esis,Bt)Cry1Ac蛋白的杀虫活性.生物测定使用生长在人工饲料上的甜菜夜蛾幼虫.用 Cry1Ac蛋白单独处理甜菜夜蛾初孵幼虫,体重抑制活性明显,杀虫活性较低;单独用ZwA处理时无杀虫活性.当ZwA浓度为0.1 mg/mL、Cry1Ac浓度为1 mg/mL时,48 h校正死亡率达90%.对甜菜夜蛾5龄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当用25 μg ZwA和5 μg Cry1Ac分别饲喂试虫时,无杀虫活性;用25 μg ZwA和5 μg Cry1Ac同时饲喂试虫时,84 h试虫全部死亡.对甜菜夜蛾5龄幼虫中肠组织切片分析发现,口服25 μg ZwA和5 μg Cry1Ac的幼虫12 h,中肠变细小,中肠壁变厚,围食膜无法正常形成;36 h后中肠壁逐渐恢复正常,围食膜重新形成.  相似文献   

6.
类钙粘蛋白位于昆虫中肠刷状缘膜囊泡上,该蛋白作为Bt毒素的受体可以与其结合导致昆虫死亡,因此,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与类钙粘蛋白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以烟夜蛾五龄幼虫中肠的总RNA为模板,根据已经克隆的其他昆虫的类钙粘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了烟夜蛾类钙粘蛋白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连接到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后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测序得到的1 335 bp的片断编码444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析表明,该氨基酸序列与棉铃虫和烟芽夜蛾类钙粘蛋白的一致性分别为95%和86%。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昆虫对Bt毒素产生抗性的机制以及发展分子技术快速检测并监测田间昆虫抗性基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液泡膜型钠氢逆向转运蛋白(Tonoplast Na~+/H~+antiporters,NHX)在植物耐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RACE方法克隆了蓖麻Rc NHX2基因的3'端和5'端片段。最后设计全长引物获得蓖麻Rc NHX2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蓖麻液泡膜型钠氢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c DNA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序列为1 626 bp,推测其可编码541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液泡膜型钠氢逆向转运蛋白典型的Na~+/H~+交换泵(~(50)NES~(52))和氨氯吡嗪咪的结合位点(~(84)LFFIYLLPPI~(93));存在12个跨膜结构域,属于跨膜蛋白;预测其定位于细胞质膜和液泡膜及内质网膜。  相似文献   

8.
摘要:【研究目的】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inn) 是C4光合途径作物,有着特殊的能量代谢系统,研究其能量代谢过程的ADP/ATP转运蛋白酶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原理和PCR技术克隆甘蔗AAC转运蛋白酶基因,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物理性质分析、三级结构预测、亚细胞定位、跨膜区域预测和疏水性分析。【结果】克隆获得甘蔗AAC cDNA序列全长为1170bp,包括一个可编码387氨基酸的完整ORF。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AAC家族基因的N端序列相对不保守,C端序列高度保守;其的分子量是42.265 kD,理论等电点是9.79,预测其为稳定的蛋白;GRAVY值为-0.099;含有6个跨膜区域;其6个跨膜螺旋(TM1-TM6)跨越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盐桥可能是通过中间的3个连接螺旋α1-α3共同构成的;定位在细胞质的概率为60.9%。【结论】本研究获得甘蔗AAC 完整ORF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为一个稳定跨膜蛋白,其可能定位在细胞质。这些研究为甘蔗AAC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9.
旨在建立麻疯树BIBAC文库筛选目的基因快捷高效的方法,并对其克隆的叶绿体?-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利用高密度杂交膜从麻疯树BIBAC文库中筛选到含有叶绿体?-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克隆,对其测序并用生物信息软件对获得全长序列及编码的蛋白质序列的特性进行分析。将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并将该序列与麻疯树叶绿体?-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进行比对,相似性达到99%,证实此克隆为含叶绿体?-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JcFAD7)的BIBAC克隆。麻疯树叶绿体?-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长度为2655 bp,含有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编码525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不具有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元件多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有2个大的跨膜区域,在麻疯树中为单拷贝。本研究建立了高密度杂交膜从BIBAC文库中筛选目的基因快速高效的方法,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克隆到的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16S rRNA与Vitek-32对临床感染猪肠球菌鉴定结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旨在研究两种常用的细菌分型方法对感染猪的肠球菌鉴定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对从河南洛阳、济源、许昌、南阳等地送检病猪体内分离到42株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纯化后,分别用16S rRNA基因序列和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Vitek-32对42株分离菌中的34株鉴定到种的水平,分别是粪肠球菌(E. faecalis) 10株、屎肠球菌(E. faecium) 2株、铅黄肠球菌(E. casseliflavus) 22株;另有8株未成功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42株分离菌成功进行了鉴定,分别为粪肠球菌12株,屎肠球菌30株。通过对两种方法鉴定结果比较发现,Vitek-32鉴定的10株粪肠球菌中除1株被16S rRNA鉴定为屎肠球菌外,其余9株均相同;Vitek-32鉴定的2株屎肠球菌与16S rRNA鉴定结果相同;Vitek-32鉴定的22株铅黄肠球菌除了1株被16S rRNA鉴定为粪肠球菌外,其余全部被鉴定为屎肠球菌;8株未被Vitek-32鉴定的肠球菌中,16S rRNA将其鉴定为2株粪肠球菌和6株屎肠球菌。【结论】在感染猪的肠球菌分型鉴定中,Vitek-32对粪肠球菌鉴定结果与16S rRNA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75%);而对于屎肠球菌的鉴定结果与16S rRNA比较出现了较大的差异(93.3%)。  相似文献   

11.
运用SMART技术成功构建了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皮肤组织全长cDNA文库。根据蛙科动物抗菌肽的信号肽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PCR法成功从文库中随机挑选的阳性克隆中筛选出2个抗菌肽cDNA序列,命名为tigerinin-HR1和tigerinin-HR2。这2个抗菌肽cDNA序列是首次从虎纹蛙皮肤组织中克隆出的抗菌肽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12.
为克隆并分析小鼠催乳素释放肽基因,从小鼠下丘脑提取总RNA,进行RT-PCR,PCR产物与pMD-19T连接后转化E.coli DH5α,检测阳性克隆并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所得序列与大鼠催乳素释放肽编码区序列的相似指数为86.3%。克隆所得序列为小鼠催乳素释放肽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长cDNA序列的小麦cSNP发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测序得到的来自小麦不同基因组的基因序列为源序列,用AutoSNP软件,在GenBank中的小麦EST库中检测到一批cSNP,开辟了一条发掘小麦基因组特异候选cSNP的新途径。在2089个源序列中,检测到1 296个cSNP,其中有397个来自A基因组,322个来自S基因组,420个来自D基因组;另外,A和D基因组共有的SNP有154个,A和S,S和D,A、S和D基因组共有的SNP各仅有1个,这一结果也同时表明,小麦的3个基因组供体种中,A、D基因组关系比较近,而它们与S基因组的关系比较远。统计分析表明,小麦中SNP出现的频率约为0.914‰。  相似文献   

14.
油脂形成期棉花种子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取海岛棉7124开花后25~35 d胚的总RNA,利用SMART技术,经21轮LD-PCR扩增获得全长双链cDNA,经SfiⅠ酶切、层析柱分离后,收集500 bp以上的片段与pDNR-Lib载体连接并转化到感受态DH10B细胞,构建了棉花种子全长cDNA文库。所构建的原始文库库容为5×106,文库滴度为1.5×108 cfu·mL-1。在文库中随机挑取180个克隆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文库中插入片段长度为0.5~2.5 kb,将挑取的180个单克隆进行EST测序,无空载序列,说明文库重组率为100%;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中与油脂形成相关的EST有13条。以上数据说明构建的文库质量较高,为进一步从文库中分离棉花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提高棉花含油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子延伸序列,本试验克隆并分析了鸡Muslin基因。肌肉组织提取总RNA,利用设计的引物进行RT-PCR,PCR产物与pMD19-T连接后转化E.coliDH5α,检测阳性克隆并测序;克隆的Musclin基因与人、大鼠、小鼠同源性分别为74%,73%,70%,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58%,54%,50%,氨基酸序列含有"KKKR"结构和与小鼠ANP,BNP,CNP蛋白的同源性区域。试验成功克隆了鸡Musclin基因并注册GenBank(EF551041)。  相似文献   

16.
葡萄果实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葡萄果实cDNA文库是研究果实发育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基础工作.本实验从巨峰葡萄果实中提取了高质量的RNA,利用MMLV反转录酶把总RNA中的mRNA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用特异引物进行LD-PCR扩增合成双链cDNA.将分级纯化的带有粘性末端双链cDNA与λTrip Ⅰ Ex2载体连接,重组载体体外包埋成为cDNA原始文库.初步鉴定原始文库的滴度为1.32×106 pfu/mL,文库扩增后滴度达1.45×1010 pfu/mL.从扩增文库中随机挑取250个克隆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率为98.7%,插入片段大小在0.5~2.0 kb之间,因此,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葡萄果实cDNA文库.  相似文献   

17.
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cDNA酵母表达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遗传学背景,克隆及研究该菌功能基因,根据Gateway技术构建了既能在酵母细胞中表达外源基因又能在原核细胞大量复制的酵母表达载体pRS-DEST42,构建了细极链格孢菌(A. tenuissima)cDNA酵母表达文库。经检测,该文库的平均滴度为2.44×106(cfu/ml),文库总容量为2.44×107,阳性克性率为100%,平均插入片段约为1.38kb。细极链格孢菌(A. tenuissima)cDNA酵母表达文库是一个质量较高的表达文库,为克隆与分离全长目的基因及其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狼毒大戟cDNA文库构建及EST测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克隆并分析绵羊intelectin基因;【方法】十二指肠粘膜组织提取总RNA,分别以上游电子克隆的拼接体和下游保守区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RT-PCR,PCR产物与pMD-19T载体连接后转化E. coli JM109,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结果】克隆的绵羊intelectin基因与牛、猪、人、大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3%、87%、83%、79% ,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包含FBG结构域。【结论】成功克隆了绵羊intelectin-2基因,并注册GenBank (Accession. EF624459)  相似文献   

20.
黄麻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对开展黄麻遗传和功能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生产上的优良品种闽引一号为材料,利用Creator SMART cDNA Construction Kit技术,成功构建了黄麻苗期的全长cDNA文库.文库的滴度为1.9× 106 pfu/mL.随机挑取86个克隆进行菌落PCR鉴定,结果显示:插入片段的大小在0.5~2.0 kb之间.研究结果表明,黄麻全长cDNA文库的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