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温室中间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淡化中间培育 ,投放虾苗 1 0 4万尾 ,平均体长 1 0cm ,平均体重 1 4mg ,密度 32 4 3尾 /m2 ,初始盐度 5‰ ,培育水温 2 5~ 2 6℃ ,以活体淡水枝角类饵料为主 ,前后分别用丰年虫和颗粒料衔接 ,前 8d淡化将盐度降至 2‰ ,培育 1 5d :出苗平均体长 2 2cm ,平均体重 1 4 2mg ;增长 0 0 8cm/d ,增重 8mg/d ;共出虾苗 78万尾 ,成活率为 75 5 %。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经调配的地下卤水在不同盐度下,不同Ca2+浓度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比盐度在10‰和20‰,在水温28℃,K+浓度在180 mg/L时的同等条件下,不同的Ca2+浓度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盐度相同Ca2+浓度,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及产量差距不大;Ca2+浓度在250~330 mg/L时,南美白对虾成活率最高达95%以上,产量达15.8 kg/m2以上,达到工厂化生产要求.从养殖成活率、产量、节约成本等综合因素考虑,Ca2+浓度为250 mg/L时为本次试验的最佳添加浓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南美白对虾塑料大棚保温三级淡化暂养技术等措施,实现南美白对虾池塘双茬淡化养殖.养成期间水质情况良好,水温平均(26±3)℃,pH值约8.5左右,溶氧量5.6 mg/L以上,氨氮约0.20 mg/L,亚硝酸氮0.02 mg/L左右,每667 m2养殖产量达426.7kg,养殖效益高达4 186.7元.结果表明,采用南美白对虾双茬淡化养殖技术,延长了对虾生长期,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对南美白对虾虾苗逐渐降低盐度的淡化过程中,加入新水换去部分老水,控制淡化池水主要水质理化因子,跟踪测定了盐度、温度、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是影响虾苗淡化成活率的关键因子,在整个淡化期间,效果最好的试验池可将氨氮控制在0.30~0.61 mg/L、亚硝酸盐控制在0.020~0.093 mg/L,淡化成活率达到89.0%。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许多单位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成活率低、抗病能力差、生长缓慢、养成个体间差异大、经济效益极差,其主要原因就是放养了不健康的虾苗,如带病毒、活力差、大小不整齐等。那么如何培育出无病毒、抗病能力强、活力好、大小整齐、生长速度快、健康的南美白对虾苗呢?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对虾育苗经验,认为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田成 《河南水产》2002,(3):22-22
南美白对虾以其生长快,盐度适应范围广(0‰-4‰),饲料蛋白要求低、抗病能力强、肉质鲜嫩、出肉率高等特点,成为我国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并迅速得到推广养殖。但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产量较低,制约了南美白对虾在内陆地区的推广。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成活率低,经我们调查分析,影响成活率的重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温静水试验,探讨了高效络合碘对鲤鱼、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同时进行了高效络合碘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高效络合碘对鲤鱼、南美白对虾的24 h、48 h、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2.99 mg/L、47.07 mg/L、38.87 mg/L和88.20 mg/L、62.48 mg/L、47.04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3.89 mg/L和4.70 mg/L.22℃,1%高效络合碘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低杀菌体积分数为2.5×10<'4>,杀菌率达100%.实验表明,新研制的高效络合碘与其它碘制剂相比具有高效、低毒、杀菌抑菌的效果,值得大规模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2种规格南美白对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的耗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小,耗氧量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平均体长53.33mm,体重1.48g的南美白对虾耗氧率是0.4493mg/g.h,窒息点0.6663mg/L,平均体长70.88mm,体重3.49g时,耗氧率为0.3004mg/g.h,窒息点1.0186mg/L,南美白对虾的耗氧率呈现明显的昼液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健康育苗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探讨一种南美白对虾健康育苗技术模式,关键技术在于幼体通过病毒检测;生物技术在育苗中的应用:育苗池小生态系的建立。2001年以来,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运用此模式进行南美白对虾的育苗试验,取得很大的成功,培苗成活率高达67.0%,且虾苗健康、质优。  相似文献   

10.
蛋白分离器对循环水养殖水质理化因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5个关键水质理化因子,研究蛋白分离器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使用蛋白分离器后,水体的pH值维持在8.0~8.3,养殖水体中氨氮最高达到0.917mg/L,亚硝酸盐最高达到0.324mg/L,DO含量在3.775~6.300mg/L,COD含量峰值为14.27mg/L。  相似文献   

11.
王芬 《海鲜世界》2002,(3):16-17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mamei.Boone),经淡化后可在淡水中养殖,具有发病率低、生长速度快等优点。为研究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在我市的发展前景,2001年初我们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南美白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和双茬淡化养殖技术”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符泽雄 《海洋渔业》2000,22(2):68-70
1999年5~10月在海南省琼海市的三口虾塘内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高产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未发生虾病,成活率达93.9%以上;生长速度快,90d左右养殖体重达15g/尾以上,110d左右养殖体重达25g/尾;经济效益好,产量高,达451.5~882kg/亩,饲料系数小,在1:5以下,是海水养殖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两种.对于细菌性白斑病,养殖户是可以控制的.2005年10月笔者走访了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北洋村养虾户刘振来,2005年他的8个池塘有3个池塘(面积7亩)发生细菌性白斑病,放养密度为90万尾/hm2.由于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措施,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成活率达到60%,到当年10月收获时这3个池塘共收获规格50~52尾/kg的南美白对虾4·!925kg,每667m2产703.6kg.现将其成功养殖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育苗厂出售的南美白对虾虾苗,体长一般在0.7~1cm,直接入池塘养殖,成活率较低.经过室内约2周左右的暂养,体长可达3~4cm,此时放入池塘养殖,成活率会大大提高.现将暂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土池大棚和水泥池大棚三个点两类池放养河蟹早繁苗培育幼蟹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每kg蟹苗经大棚培育30d左右,能产出幼蟹2—3万只,成活率20%,获纯利2万元以上,且土池大棚优越于水泥池大棚。1996年,泗洪县进行大面积推广,成效显著,这说明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南美蓝对虾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美蓝对虾 ( Penaeus stylirostris)原产于拉丁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 ,它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盐度范围广、人工繁殖较南美白对虾容易、抗病毒能力较强 ,易于集约化饲养等优点。 2 0 0 1年 4~ 5月 ,福建省漳州市出现了大规模的南美白对虾流行性虾病 ,其中海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发病率达60 %以上 ,兑淡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发病率也在30 %以上 ,严重制约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为了探索南美蓝对虾的兑淡养殖技术 ,我场于今年 6月 5日开始进行南美蓝对虾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 ,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平均单产为 2 34kg/1 0 0 0 m2。一、池塘条件利用…  相似文献   

17.
张萍  乔振国 《海洋渔业》2002,24(2):68-69
采用静水试验法,用PVP-碘对南美白对虾无节幼体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VP-碘对南美白对虾无节幼体的24h及40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737mg/L及6.512mg/L,其安全浓度为0.65mg/L。  相似文献   

18.
A_(3α)肽聚糖投喂南美白对虾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A3α肽聚糖投喂南美白对虾生产中试 ,初步确定了A3α肽聚糖在南美白对虾生产中的使用方法 :从仔虾开始投喂添加了A3α肽聚糖的饲料 ,给药剂量以 10mg/kg为宜 ,每 7天为一个周期循环间隔投喂至收获成虾止 ;科学使用A3α肽聚糖可使南美白对虾成活率及产量提高 30 %左右。  相似文献   

19.
方民杰  林丽亚 《淡水渔业》2005,(Z1):102-103
2003采用健康养殖的方式,年进行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试验,结果:单位面积产量达到2.25 kg/m2,成活率为46.30%,渔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0.
李丹  田由甲  李奇 《河北渔业》2020,(5):21-21,32
利用原有的海参育苗室改造成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养殖车间,进行了从定苗开始为期62 d的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不同投苗密度与对虾生长速度、成活率、饲料系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最佳投苗密度为500~550尾/m^3,产出商品虾规格在47~50尾/kg之间,成活率平均在90%左右,饲料系数最低为1.17~1.18,单位水体产量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