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对石灰在双孢蘑菇出菇过程中的作用及危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石灰对双孢蘑菇生长有明显增产效果,而且可以促进原基形成,缩短出菇周期;过量将对双孢蘑菇生长产生明显危害作用;双孢蘑菇的不同出菇阶段对石灰的需求量不同。  相似文献   

2.
《浙江食用菌》2012,(1):34-35
双孢蘑菇新品种W192是应用双孢蘑菇同核不育株间杂交技术选育而成的,与目前当家品种As2796相比,具有耐肥、耐水、抗高温性能好、转潮快、子实体成活率高、丛生菇少、产量高等优点。现将该品种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建造菇房菇房是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场所,要选择交通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褐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贤  金卫群 《食用菌》2010,32(3):63-63,68
防治双孢蘑菇褐腐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根据双孢蘑菇褐腐病菌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侵染双孢蘑菇的途径和病害发生规律,对菇房和床架采用敌敌畏和石灰进行菇房环境消毒及床架的杀菌处理;采用日光暴晒5h和38%甲醛熏蒸消毒覆土,能明显控制病害菇的发生。药物防治及综合措施防治试验以采用38%甲醛覆土消毒结合施保功化学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食用菌和蔬菜代谢方式的不同,利用传统双孢蘑菇砖砌菇房前留有的空地,搭建与菇房相通的温室大棚,用来种植蔬菜,形成一种菇房种菇、大棚产菜的菇菜共作方式。在当年12月到次年2月份的冬季,菇菜共作方式菇房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5℃,日间温度平均11℃,最高达到18℃,昼夜温差在3~6℃左右。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6%~97%,平均在88%左右;菇房内二氧化碳浓度在500~2 000毫克/升之间变化,平均为1 100毫克/升。  相似文献   

5.
利用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秀珍菇菇渣处理后以不同比例用于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菇渣栽培双孢蘑菇,与常规配方相比,具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并且随着菌渣比例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在培养基培养料中加入30%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生物学效率达到63%,比常规栽培料高出10%,说明菇渣用于双孢蘑菇生产是可行并有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又称洋蘑菇、白蘑菇,是世界上商品化栽培规模最大、生产量最多的菇类.在自然季节栽培双孢蘑菇,播种后约需40 d便进入出菇阶段,出菇期约4~5个月[1],此期间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对该阶段的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出菇情况采取合理的调控,才能保证高产和优质.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是全国双孢蘑菇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全镇2018年农法栽培双孢蘑菇面积达3 746 663平方米,菇房8 146座,平均每座种植面积460平方米。农法栽培蘑菇培养料以使用杏鲍菇菌渣和牛粪配方为主,占80%以上。2018年该镇推行由配备有环保设施的培养料厂集中生产一次发酵料11 682吨,供应农法栽培菇房种植双孢蘑菇12万平方米,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高法暖 《食用菌》1997,19(6):25-26
北方地区,冬季栽培双孢蘑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既保证出菇房的温度在7~22℃,又不能直接受太阳光的曝晒,以满足双孢蘑菇的正常生长.1995~1997年我们利用冬暖式塑料大棚在冬季栽培双孢蘑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建菇棚 与北方普遍使用的冬暖式塑料大棚基本相同,只是在顶部和后墙留通气孔,孔距2m,顶孔和墙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的是Zikhronyaa’cov现代蘑菇场的生产工艺。菇房设有自动控制的升降温装置及人工控制的通风、换气、排除二氧化碳和喷雾装置。堆肥是用小麦秆、鸡粪、大豆粉和石膏组成,每平方米菇床120公斤。菌种是双孢蘑菇“Somycel 53”和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生长最好的双环蘑菇“Somycel k-26”。通风和喷雾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它以覆土为主要传染源危害双孢蘑菇,已成为制约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若采取严格菇房处理、培养料二次发酵、重视覆土材料消毒、适时安排栽培季节、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逆性强的蘑菇菌株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双孢蘑菇打包料指将二次发酵结束后的培养料进行混合播种、压缩、打包,然后供应给具备控温、控湿、控气菇房设施设备的农户(合作社)进行周年化生产双孢蘑菇,实现现代农民模式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实现鲜菇均衡供应,解决当前传统双孢蘑菇自然季节性生产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不稳定、产出率低、效益差等问题。二年多来,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12.
朱正威 《食用菌》2017,(4):54-55
<正>在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品质,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双孢蘑菇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1菌丝生长期常见生理病害1.1播种后菌种不萌发1.1.1原因播种时温度过高,连续2~3d高于32℃,使菌丝灼伤;播种后温度高于30℃,且菇房通风不良,菌种因闷热而不萌发;料内氨气过重,菌丝中毒;菌种老化等。1.1.2解决方法如果播种后遇高温天气,菇房要在  相似文献   

13.
从商品规格上要求,15℃左右的温度应是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据报导,这时菇房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034~0.1%的范围内,最适于子实体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闲置水稻育秧大棚栽培双孢蘑菇,比较不同双孢蘑菇品种栽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闲置水稻育秧大棚栽培下,双孢蘑菇AS2796平均单产最高,达到5.93 kg/m2,菇形圆正、颜色白、单菇较重、菌盖厚。  相似文献   

15.
以牛奶和双孢蘑菇菇柄为原料,研制双孢蘑菇菇柄酸奶。对双孢蘑菇菇柄浆液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稳定剂种类及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双孢蘑菇酸奶最优工艺参数为双孢蘑菇菇柄浆液添加量13%,蔗糖添加量8%,接种量4%,发酵时间5 h;增稠稳定剂最佳复配为0.10%果胶和0.20%耐酸羧甲基纤维素钠。  相似文献   

16.
<正>双孢蘑菇的主要病害可以分为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真菌性病害;虫害有菇蚊、菇蝇、螨虫、线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与菌种、环境、基质等有关,常见的引发因素有堆肥质量,覆土质量,菌种,环境卫生,以及温、湿、气等环境因子。1双孢蘑菇病虫害的防控措施1.1菇房及环境的卫生与消毒保持菇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是病虫害安全防控的前提与基础;做好菇场及栽培材料的消毒是病虫害安全防控的重要举措。其中包括:栽培结束后的菇房通入蒸汽,使空气和料温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同核体单孢杂交育种技术,以低温高产的双1菌株和高温低产的双5菌株为亲本,选育双孢蘑菇优良新品种.通过担孢子分离和同核体的鉴别,获得同核体菌株共20个,同核体间配对杂交组合99个,获得10个杂交异核体菌株;经过菇房、出菇地棚栽培和出菇大棚生产性试验,筛选出高产优质杂交菌株Z1.  相似文献   

18.
从播种到出菇是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该阶段若管理不到位,极易引发生理性病害。文章对双孢蘑菇菌丝体阶段生理性病害的病状、发生原因进行介绍,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双孢蘑菇的营养双孢蘑菇是一种腐生食用菌,它本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完全依靠栽培基质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发育。因此,营养是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基础。双孢蘑菇能利用广泛的碳源,如各种糖、淀粉、树胶、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泥炭等。双孢蘑菇的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消耗培养料中的木质素,出菇期主要消耗戊聚糖和半纤  相似文献   

20.
主要进行双孢蘑菇菌种液氮保藏中菌丝的培养基质、不同冷冻保护剂、不同降温速率及菌种解冻方式等因素对菌种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长3d-5d菌龄的PDA菌丝块,以10%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及聚丙烯吸管安瓿为容器,制备的菌种保藏管在液氮罐口缓慢降温至-40%左右时,迅速浸入液氮保藏,提取的液氮保藏菌种以快速解冻方式进行复苏,双孢蘑菇菌种经过4年的液氮保藏,存活率达100%,栽培出菇的农艺性状仍保持原有菌株特性,研究建立的双孢蘑菇液氮保藏方法已成为我所蘑菇菌种长期保藏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