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调查瑞丽地区柑橘园内橘小实蝇的危害情况和发生动态,以枳壳砧冰糖橙、沃柑、爱媛、默科特、砂糖橘这5个品种为试验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瑞丽地区橘小实蝇危害期长,从4月下旬一直到11月下旬均有发生,危害高峰期是6月和7月,12月至次年的3月基本没有危害;果实的受害程度与成熟期密切相关,果实成熟得越早受橘小实蝇危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默科特橘橙在贵州郜柳江河谷地区的栽培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贵州都柳江河谷柑橘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对默科特橘橙在都柳江河谷的栽培适应性、成熟期和果实品质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默科特橘橙果实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成熟,属杂柑中的晚熟品种;平均单果重153 g,高接后第4、5年平均株产量分别为27.2 kg和39.1 kg;抗逆性、适应性强,果实品质优良,适宜在贵州都柳江...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贵州柑橘7个主栽种(椪柑、朱橘、沙田柚、温州蜜橘、南丰蜜桔、纽贺尔脐橙和默科特桔橙)对柑橘炭疽病和煤污病的抗病性,采用室内离体鉴定和田间调查的方法,对柑橘主栽种的炭疽病和煤污病的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默科特桔橙对炭疽病和煤污病的抗性最强,而朱橘最易感这2种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和病毒病在广东省梅州市柑橘主产区的危害情况,分析该地区柑橘黄龙病菌(CLas)的原噬菌体多样性。【方法】以16S rDNA为模板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梅州市不同抽检地在2017—2019年3年间柑橘黄龙病的发病情况;同时分别采用已报道的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柑橘裂皮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柑橘褪绿矮缩病毒(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 V)、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和柑橘黄脉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的特异性检测引物,提取样品的RNA,反转后以样品的c DNA为模板,通过普通PCR的方法分析梅州市抽检地区柑橘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此外,以基于2种原噬菌体类型(SC1和SC2)对应的超变异基因区域设计的2对引物(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运用普通PCR方法分析该地区CLas菌株原噬菌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除2018年9月梅州大浦顺兴公司蜜柚基地的抽检样品外,梅州市其他被检地区均发现CLas。总体来说,梅州市的脐橙CLas检出率为55.3%,蜜柚为61.5%,沙田柚为61.7%。其中2017年采集自平原县大拓镇的蜜柚和沙田柚样品CLas检出率为100%,兴宁市白马镇的蜜柚为100%,沙田柚为80%;其他抽检地区的样品CLas检出率在16.7%—83.3%。虽然梅州市部分地区的检出率较高,但其病原菌的含量并不高,大部分处于柑橘黄龙病发病初、中期,属可防可控阶段;此外,梅州市柑橘病毒的总检出率不高,CTV、CTLV和CYVCV为梅州的主要病毒,CEVd和CCDa V没有检测到。CTV、CTLV和CYVCV在脐橙上的检出率依次为78.9%、7.9%和21.1%,蜜柚为15.4%、25.0%和9.6%,沙田柚为6.4%、2.1%和4.3%。基于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来研究CLas原噬菌体多样性的PCR扩增条带共有4种类型(SC1-1、SC1-2、SC2-1和SC2-2),经过PCR电泳和测序得出,来自梅州市脐橙和沙田柚的CLas菌株以SC2-1型为主,蜜柚上以SC1-1型为主。【结论】梅州柑橘产区的柑橘黄龙病目前属于可防可控阶段,其病原菌菌株的原噬菌体在不同品种上具有其独特性;由于在抽检时发现有柑橘病毒病的存在,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加强种苗监管,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柑橘黄龙病和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进行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5.
砂糖橘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的柑橘品种,筛选合适的砧木对提高砂糖橘的产量、果实品质等园艺性状有重要意义。分别以粗柠檬、枸头橙、红?檬、枳橙、酸橘、香橙、枳壳、砂糖橘(本砧)8种柑橘砧木嫁接砂糖橘,研究不同砧木对砂糖橘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砧木相比,以枳橙为砧木的砂糖橘果面粗糙,果顶放射沟纹明显,果实亮度低;以香橙为砧木的果面较光滑,果皮较厚,果实红色度指标较亮,果实偏向圆形,果肉硬度显著大于其他砧的砂糖橘果肉硬度,中等糖酸型,但产量低;以枳壳为砧木的砂糖橘果皮色泽较亮,果皮较粗糙,果实纵横径、果肉汁胞、可滴定酸、单果重显著小于其他砧果实,可溶性糖和固酸比显著高于其他砧果实,单果轻,单株高产。说明枳砧的柑橘果实品质优于其他砧,可考虑作为广东省砂糖橘主产区的合适砧木。  相似文献   

6.
为了综合评价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对砂糖橘果实品质的影响,文章以健康砂糖橘植株和具有HLB症状植株上采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对两类果实的外观、内在、感官、果皮及果肉着色等品质指标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与健康砂糖橘相比,感染HLB的果实单果重明显变小变轻,果形发生显著变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可食率和出汁率显著减小,而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硬度明显增加;两类果实在果皮及果肉着色上差异显著。通过人为感官评价,感HLB果实的综合风味明显下降,果实萎缩,部分变僵硬,果实有异味,食用价值变低。HLB对砂糖橘的大小、果形、果实硬度、果皮果肉色泽亮度、感官及内质存在显著影响,造成砂糖橘品质严重下降,应高度重视砂糖橘感染黄龙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和病毒病在广东省梅州市柑橘主产区的危害情况,分析该地区柑橘黄龙病菌(CLas)的原噬菌体多样性。【方法】以16S rDNA为模板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梅州市不同抽检地在2017—2019年3年间柑橘黄龙病的发病情况;同时分别采用已报道的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柑橘裂皮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柑橘褪绿矮缩病毒(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V)、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和柑橘黄脉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的特异性检测引物,提取样品的RNA,反转后以样品的cDNA为模板,通过普通PCR的方法分析梅州市抽检地区柑橘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此外,以基于2种原噬菌体类型(SC1和SC2)对应的超变异基因区域设计的2对引物(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运用普通PCR方法分析该地区CLas菌株原噬菌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除2018年9月梅州大浦顺兴公司蜜柚基地的抽检样品外,梅州市其他被检地区均发现CLas。总体来说,梅州市的脐橙CLas检出率为55.3%,蜜柚为61.5%,沙田柚为61.7%。其中2017年采集自平原县大拓镇的蜜柚和沙田柚样品CLas检出率为100%,兴宁市白马镇的蜜柚为100%,沙田柚为80%;其他抽检地区的样品CLas检出率在16.7%—83.3%。虽然梅州市部分地区的检出率较高,但其病原菌的含量并不高,大部分处于柑橘黄龙病发病初、中期,属可防可控阶段;此外,梅州市柑橘病毒的总检出率不高,CTV、CTLV和CYVCV为梅州的主要病毒,CEVd和CCDaV没有检测到。CTV、CTLV和CYVCV在脐橙上的检出率依次为78.9%、7.9%和21.1%,蜜柚为15.4%、25.0%和9.6%,沙田柚为6.4%、2.1%和4.3%。基于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来研究CLas原噬菌体多样性的PCR扩增条带共有4种类型(SC1-1、SC1-2、SC2-1和SC2-2),经过PCR电泳和测序得出,来自梅州市脐橙和沙田柚的CLas菌株以SC2-1型为主,蜜柚上以SC1-1型为主。【结论】梅州柑橘产区的柑橘黄龙病目前属于可防可控阶段,其病原菌菌株的原噬菌体在不同品种上具有其独特性;由于在抽检时发现有柑橘病毒病的存在,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加强种苗监管,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柑橘黄龙病和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进行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14,(1):34-35
<正>东方红橘是柑橘优良新品种,果实扁圆球形,单果重80克左右,果面鲜红色,油胞细,果皮光滑,比砂糖橘、南丰蜜橘漂亮;果皮薄、易剥离,果肉脆嫩,浓甜化渣,少核,香气浓郁,含糖量高达17~20度,同砂糖橘一样好吃;果实在11月下旬成熟后,可留在树上到春节期间采摘鲜果上市,比砂糖橘、南丰蜜橘耐贮运;早果丰产性极强,当年种植的苗,第二年就可挂果,在丰产期,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3500千克以上;东方红橘无衰退病,高抗溃疡病、黄龙病,比砂糖橘、南丰蜜橘抗寒性强,是砂糖橘和南丰蜜橘的换代品种。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梅州地区柑橘不同品种的特性,优化品种结构,通过对梅州地区12个柑橘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特征、果实品质性状等观察测定。结果表明,12个品种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其中W.默科特在果实外观、果实风味、品质等方面表现较好,成熟期较晚。天草、可口葡萄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成熟期稍晚,集中在12月中下旬,果实风味佳、易化渣。综合各项特征,天草、W.默科特、可口葡萄柚可适度栽培发展,延长本地鲜果供应时间。  相似文献   

10.
柑橘新品种东方红橘果实扁圆球形,单果重80克左右,最大120克,果面鲜红色,油胞极细,果皮光滑,比砂糖橘、南丰蜜橘漂亮;果皮薄、易剥离,果肉脆嫩,浓甜化渣,少核,香气浓郁,含糖量高达17~20度,和砂糖橘一样好吃;果实在11月中下旬成熟后,可留在树上到春节期间采摘,比砂糖橘、南丰蜜橘耐贮运;早果丰产性极强,当年种植的苗,第二年就可挂果,丰产性期667平方米产量可达3500千克以上;东方红桶无衰退病,高抗溃疡病、黄龙病,比砂糖橘、南丰蜜橘抗寒性强.  相似文献   

11.
以“蜀脆枣”为试验材料,采用HPLC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利用qRT-PCR分析糖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蜀脆枣”果实发育前中期以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白熟期蔗糖含量迅速上升,至成熟期其含量占总糖的73.17%。果实发育过程中,苹果酸含量始终最高,成熟期达3.30 mg/g,占总酸的65.74%;柠檬酸含量次之,占成熟期总酸的31.08%;酒石酸含量最低。糖酸代谢基因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表明,蔗糖含量与Zj SS3Zj SPS1Zj SPS2的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 Zjv INV2的表达显著负相关,果实发育后期Zj SS3Zj SPS1Zj SPS2的高表达和 Zjv INV2的低表达共同促进成熟期蔗糖的迅速积累,是影响果实糖代谢的关键因素。Zj PEPC1的表达与苹果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其高表达是果实苹果酸积累的重要因素;Zj PEPCK1-1的表达与柠檬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是调控柠檬酸积累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日本鸢尾(Iris japonica)内生真菌的类群分布。方法 通过菌落形态特征、显微镜下的孢子观察及基于ITS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日本鸢尾各部位内生真菌的类群组成。结果 从日本鸢尾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5种内生真菌。根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为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茎中为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叶中为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肉色隔孢伏革菌(Peniophora incarnata)、首都叶点霉(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结论 自日本鸢尾分离获得5种内生真菌,其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可为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利用UPLC-MS/MS检测柑橘不同部位中的柠檬苦素含量,以了解柑橘中苦味物质的分布规律,从而为柑橘产品深加工提供依据。试验采用色谱柱Waters ACQUITY BEH C18(50 mm×2.5 mm,1.9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纯水,梯度洗脱,乙腈梯度为10%(0 min)-50%(3 min)-10%(4 min)-10%(5 min);流速0.3 m L/min、柱温40℃、进样量5μL、检测时间5 min;正离子模式(ESI+)质谱检测器:柠檬苦素母离子m/z=471.1;定性离子m/z=425.3,定量离子m/z=161.1;等等。结果表明,柑橘不同部位中柠檬苦素的含量差异显著,橘茎、橘叶、橘花、橘皮、橘络、橘肉、橘子的柠檬苦素含量分别为980.5±15.8、880.0±10.2、2 500.0±30.5、768.4±9.6、1 780.0±20.5、220.2±8.1、3 200.0±35.1 mg/kg。说明柑橘中柠檬苦素主要分布于橘花、橘络、橘子中,可以通过橘花、橘子提取;所以在柑橘加工过程里,为避免苦味的产生,应尽量剔除橘络和橘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砧木砂糖橘树体内Ca素含量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整株肢解法,于果实成熟期(2008-01-05)将7年生酸砧和枳砧砂糖橘树体分为23个部位,分别测定各个部位的生物量和Ca素含量。【结果】枳砧砂糖橘根部的Ca素含量显著高于酸砧,枝干、叶和果实Ca素含量与酸砧差异不显著。砂糖橘枝干和枝干木质部Ca素含量均随着部位粗度的增加而降低,而枝干皮部Ca素含量变化则相反,枝干和枝干木质部Ca素含量变动幅度以枳砧较大,枝干皮部则以酸砧较大;砂糖橘果皮Ca素含量显著高于果肉;叶片和叶柄之间Ca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在2种砧木中,除根颈外,砂糖橘根部Ca素含量均为须根侧根主根,但枳砧根颈、须根Ca素含量均显著高于酸砧。【结论】砧木对砂糖橘根部Ca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对叶、枝干、果实Ca素含量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壳聚糖双胍盐酸盐(CGH)对柑橘绿霉菌和柑橘青霉菌的抑菌能力,并通过涂膜的方法处理砂糖橘,测定了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维生素C(Vc)含量及总酸含量(TA)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壳聚糖(CTS)比较,CGH 对柑橘绿霉菌和柑橘青霉菌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当CGH浓度为0.4 mg/mL和5.0mg/mL时,可分别完全抑制柑橘青霉菌和柑橘绿霉菌的生长;质量浓度为2%的CGH涂膜处理的砂糖橘在28(±2)℃下存放27d后,失重率仅为2.25%,TSS为13.7%,Vc含量为每100g砂糖橘鲜重含有15.01mg、可滴定酸含量为0.85%。与对照相比,CGH涂膜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砧木对砂糖橘果实糖积累、相关酶活性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激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揭示不同砧木影响砂糖橘果实糖积累的生理与分子机制,为生产上柑橘砧木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砂糖橘为接穗,枳壳和红黎檬为砧木,测定果实成熟过程中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对蔗糖代谢相关酶及蔗糖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测定果实中脱落酸(ABA)水平和ABA生物合成中的限速酶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砂糖橘果皮以积累还原糖为主,而果肉以积累蔗糖为主。在果实成熟期,枳壳砧砂糖橘果皮和果肉中可溶性总糖及蔗糖含量皆显著高于红黎檬砧的。枳壳砧砂糖橘果实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更高。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在成熟期枳壳砧砂糖橘果皮与果肉中蔗糖合成酶基因SS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红黎檬砧的,而酸性转化酶基因CWINV1表达明显低于红黎檬砧的,且CWINV1表达量与蔗糖积累呈显著负相关(r=-0.648*)。同时,果皮与果肉中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UC3表达随果实成熟呈上升趋势,且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7*),后期都为枳壳砧的显著高于红黎檬砧的。此外,随着果实的成熟两种砧木砂糖橘果皮中ABA含量逐渐升高,且与SS2、SUC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后期枳壳砧的果皮ABA含量显著高于红黎檬砧的;果肉中ABA含量变化波动不大,同样是枳壳砧的ABA水平更高。在果皮中,ABA生物合成中的限速酶NCED的基因NCED1表达趋势与ABA含量变化相似,呈上升趋势,后期枳壳砧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红黎檬砧的;果肉中,枳壳砧的NCED1表达在后期明显上调,其表达量也显著高于红黎檬砧的。【结论】不同砧木对砂糖橘果实糖积累产生显著的影响。柑橘砧木主要通过影响砂糖橘果实蔗糖代谢酶的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如SS2CWINV1等来调节糖的代谢从而调控果实糖的积累;不同砧木也影响砂糖橘果实中内源激素ABA水平及果实糖的转运,从而影响果实糖积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檀香Santalum album L.人工林心材和边材的矿质养分分布规律,为深入研究檀香心材的形成过程提供参考。方法 以海南尖峰岭21年生檀香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从东、南、西、北4个方位在髓心、心材中部、心材外部和边材部位分别取样测定主要矿质养分——氮(N)、磷(P)、钾(K)、钙(Ca)和镁(Mg)的含量,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海南尖峰岭21年生檀香人工林不同矿质养分含量在心材和边材的分布规律因元素种类而异。P、K、Ca含量在径向自外向内依次降低,边材、心材外部、心材中部以及髓心的P质量分数依次为0.153、0.032、0.020和0.020 g·kg-1,K质量分数依次为1.883、0.529、0.190和0.182 g·kg-1,Ca质量分数依次为2.414、1.417、1.321和1.281 g·kg-1。边材中P、K、C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心材(P<0.01),而N的分布规律相反,心材中的N含量显著高于边材(P<0.01)。Mg含量在径向上差异不显著(P=0.132)。各矿质养分含量在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檀香心材形成过程中P、K、Ca元素会逐渐由心材转移到边材中进行循环利用,以提升养分利用效率。N在心材中保持较高含量,表明檀香能从寄主植物或土壤中获得足够的N源。  相似文献   

18.
以高原高寒地区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其在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和成熟期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物候期红地球葡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有光合午休现象;从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到成熟期,Pn日变化的峰值和均值逐渐降低;膨大期和成熟期Pn午休主要是非气孔限制所致,转色期Pn午休主要是气孔限制引起;日光温室延后葡萄栽培可以极大地提高葡萄WUE,冬季低温季节表现更明显;Chla、Chlb和Chl(a+b)含量均为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成熟期Chlb表现显著下降;Pn同Chl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1.柑橘的换代品种—东方红橘:最新选育的柑橘新品种。单果平均重80克,最大120克。果实扁圆球形,果面鲜红色,果皮光滑,如打蜡般,极漂亮;果肉脆嫩,浓甜化渣,少核,香气浓郁,含糖量高达17~20度,比南丰蜜橘、砂糖橘好吃;果实11月中下旬成熟后,可留在树上到春节期间采摘鲜果上市,售价50元/公斤;早果丰产性极强,种后第二年可挂果,丰产期每667平方米(1亩)产可达3500公斤。专家预言:东方红橘的最新选育成功,有望全面取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镁肥在柑橘的合理施用量并提高柑橘果实的内外品质,以20年生枳砧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为材料,设置5个镁肥水平,分别为MgO 0、100、150、200、250 g/株(记为CK、T1、T2、T3、T4),研究镁对温州蜜柑果实转色期及成熟期果肉糖酸组分、果皮色差值和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镁相比,施镁能明显提高果实膨大期叶片镁含量;显著提高果实产量,且产量随镁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2019年及2020年分别以MgO 124、122 g/株时果实理论产量最高。镁肥能提高温州蜜柑果实转色期果肉蔗糖含量,显著增加果皮L、a、b、C值,显著降低果皮H值、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提高果皮亮度、彩度及纯度;但对果实成熟期果肉糖酸组分、果皮L、a、b、C值及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在果实转色期,T2、T3及T4处理果实内外品质整体较好,但T4处理得分最高,果实品质更佳。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温州蜜柑果实产量最高且品质较佳的推荐施镁量为MgO 122~150 g/株,果实品质最佳推荐施镁量为MgO 200~250 g/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