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华鳖穿孔病的病原菌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具有典型穿孔病症状的中华鳖体分离到C-1,C-2,C-3,C-4,C-55株细胞,经人工感染试验均对健康产生了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的症状,由此证实这5菌株中华鳖穿孔的病原菌,对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证明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和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alcaligenes)。同时进行了病原菌的药敏试验,提出了较  相似文献   

2.
将分离自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主要细菌性疾病—肠道出血性败血症、鳖穿孔病(疖疮病)、红脖子红底板病、鳖腐皮病的4株病原菌,在体积分数为3.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灭活24h。在灭活的4株菌中添加不同佐剂,充分混匀后分别制备成总含菌量为6×10^9个/mL的4价菌苗,分别免疫8只ICR小鼠,并设不加佐剂免疫组及空白组作为对照。经3次免疫后,随机选3只小鼠抽血制备血清,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4组小鼠的免疫血清效价为1:1.6×10^4-1:2.56×10^5,各免疫组的效价依次为弗氏佐剂〉白油佐剂〉蜂胶佐剂〉不加佐剂。另外5只小鼠用于免疫保护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佐剂的免疫保护率均为100%,而不加佐剂组免疫保护率为80%,空白对照组死亡率为100%。考虑到弗氏佐剂的成本较高且白油佐剂有副作用,故选择蜂胶作为免疫佐剂,制备了中华鳖4价菌苗。用该菌苗免疫接种50只体重为100~150g/只的健康中华鳖,注射剂量为0.2mL/只,并设置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接种20只健康中华鳖。分别于免疫后第20、30、40、50天随机采集3只受免疫的中华鳖和对照组的1只中华鳖血液并制备血清,用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制备的针对中华鳖IgM的单抗3H3介导的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当中华鳖免疫后40d,血清中抗体效价达到最高,为1:6.4×10^4;免疫后50d将受免中华鳖分成4组,分别用4种菌株以5LD50(9×10^6个/mL)进行攻毒试验(0.5mL/只),结果免疫保护率均达到100%,而对照组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3.
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苗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具有HEC毒素的致病性菌株AH3,按照最佳培养条件制成AH3灭活全菌苗。免疫接种小鼠和鲫鱼,小鼠获得完全免疫,鲫鱼注射免疫组保护率为75%,浸泡免疫组保护率为33%,对照组保护率为0%。  相似文献   

4.
从豫南地区部分猪场,采集100余份病料,筛选出致病力强,具备K88抗原的大肠杆菌菌株,再将不同来源的菌株制成灭活菌苗。实验结果表明,磷酸三钙苗免疫效果确实,母猪产前2周1次免疫,仔猪黄痢保护率85%,仔猪白痢保护率63%。适用于本地仔猪大肠杆菌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用鸡胚和普通培养基增殖的大肠杆菌在免疫效果方面有无差异,用致病性大肠杆菌地方菌株与标准菌株混合,经鸡胚及固体培养基增殖后,制成两种油佐剂灭活疫苗,分别免疫10日龄雏鸡,免疫后21d抗体达到峰值,抗体在3log2以上维持35d以上,免疫后42d用混合菌液对两种菌苗免疫组分别进行攻击,鸡胚苗免疫组对混合菌液的攻击保护率为93.3%,常规培养苗免疫组对混合菌液的攻击保护率为83.3%。  相似文献   

6.
柱状嗜纤维菌的血清型与其菌苗抗原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采用不同血清型的柱状嗜纤维菌G-4,CTS-5,和M-157等3个菌株,分别制备成福尔马林灭活菌苗(FKC)和热灭活菌苗(HKC),注射接种草鱼4周后,通过测定血清中凝集、交叉凝集抗体效价以及活菌攻毒试验,证明了3个菌株制备的菌苗的抗原性不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7.
以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致病性大肠杆菌O85、O119、O18等菌株制备的兔巴氏杆菌 大肠杆菌油乳灭活菌苗,经实验室免疫实验和中间实验表明,该菌苗在免疫后第14天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攻毒实验表明。该菌苗的保护率为93%,免疫期为9个月。免疫效果普遍反应良好。该菌苗在4℃可保存18个月以上。室温阴暗处可保存10个月以上。临床证明该菌苗能有效地控制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在兔群中的流行。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鸡传染鼻炎标准A型菌株(HPG-0083)和标准C型菌株(HPG-Modesto)与山东分离株HPG-HZ株制备的鸡传染性鼻炎多价油乳剂灭活苗,通过多批次免疫试验,安全性试验,攻毒保护试验,抗体产生及其变化规律和免疫测定,结果表明,疫苗接种后15天产生HPG血清凝集抗体,免疫接种6个月用强毒攻击,免疫保护率为100%,疫苗保存期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9.
牛大肠杆菌油乳剂疫苗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K99、F41菌毛兼生性牛大肠杆菌分离株8511-2菌毛亚单位油佐剂灭苗、8511-2全菌体灭活苗、8511-2菌毛与菌体混合灭活苗给产犊前7周的怀孕母牛免疫,用玻片凝集试验检测母牛抗体水平;产犊后8-10h犊牛口服攻毒800亿菌/ml8511-2株。结果表明:三种苗免疫母牛均能使犊牛获得一定保护,犊牛腹泻平均保护率分别为55.6%、98.1%、94.6%,对照组为16.3%;菌毛苗和混合苗效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流行株耐药特性对其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人工诱导不同耐药水平的菌株,改变其耐药特性,制成灭活制剂免疫小鼠,2周后分别用致死剂量的原菌株和24株同期分离菌株感染免疫小鼠,考察小鼠存活率。结果表明:“O”抗原相同的菌株免疫小鼠,耐药种类少且耐药水平较低的1号菌株对24株同期分离的致病性鸡大肠杆菌的保护率仅为31%,免疫后接受体外敏感药物环丙沙星(CIP)治疗保护率为34%。经体外诱导耐药后保护率无明显变化,但再给药治疗保护率明显提高,达到54%。而135号菌株对受试的11种抗生素耐受9种,且耐药水平较高,其培养物免疫小鼠后对致病大肠杆菌感染的保护率显著提高,达到67%,含有抗生素培养基培养的菌液免疫小鼠,保护率略高于普通培养时的保护率,达到72%。当使用体外不敏感药物CIP对免疫小鼠治疗时,其免疫保护率达到最高77%。但使用抑制剂抑制其耐药性后,保护率随之大幅下降,为37%。7号菌耐受6种抗生素耐药水平中等,无药培养后灭活物的保护率为54%,含药培养后灭活物的保护率为61%,体外不敏感药物在体内可以加强免疫保护作用,保护率达到79%。大肠杆菌流行菌株的耐药特性可能与其免疫学效果有关,多重耐药株对当前流行菌株具有更好的免疫保护作用,而且已耐受抗生素可加强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91年我国小麦秆锈除四川、河南省局部流行外,其它地区发生较轻,本年度标样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41个县,涉及到94个小麦品种。经分离,鉴定了菌株197份,其中小种21C3出现频事为85.3%,34为8.7%,34C2为4.5%,34C1为1.5%;致病类型21C3-CKH出现频率为57.4%居首位,其次为21C3—CKR,为23.4%。在利用197个菌株对41个Sr单基因系的毒力频率测定中,没有发现对Sr9c,11和21有毒力对菌株;对Sr25,26,30,31,35和38的毒力频率均在2%-6%之间,结果与1990年相似。  相似文献   

12.
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株是用化学方法将强毒株C78-1致弱,用于预防仔猪副伤寒的弱毒疫苗株,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但仍有一定的残余毒力。SC-1是临床分离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强毒株。为了研制更加安全的弱毒株,利用重组自杀性质粒通过接合转移的方法构建了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株、C78-1及SC-1的crp缺失株。C78-1、crp-C78-1、SC-1、crp-SC-1、C500、crp-C500 6个毒株经小鼠毒力试验检测。LD50结果显示,crp缺失对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毒力影响不大,毒力只是略为降低,其中以crp-C500株毒力最弱。综上所述,可以选用crp-C500株毒株作为猪霍乱沙门氏菌弱毒疫苗株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重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作为新型的活病毒载体疫苗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城疫病毒作为防制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vvIBDV)及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病毒载体疫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股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救获野生型NDV LaSota疫苗株rLaSota及表达vvIBDV Gx株VP2基因的重组疫苗株rLaSota-VP2,分别经滴鼻点眼途径免疫SPF雏鸡,免疫后21 d分别以vvIBDV Gx超强毒和新城疫强毒进行攻击。【结果】rLaSota及表达vvIBDV-VP2基因平均鸡胚致死时间均大于120 h,脑内致病指数(ICPI)分别为0.4和0.36,静脉内致病指数(IVPI)均为0;接种后72~96 h每毫升尿囊液EID50则分别达到109.0以上。rLaSota-VP2以106.0 EID50一次免疫7日龄SPF鸡雏,免疫后3周对新城疫强毒致死攻击100%保护,对vvIBDV攻击免疫保护率达90%以上。 【结论】重组病毒rLaSota-VP2保持了LaSota亲本疫苗株高滴度的鸡胚生长特性和低致病性及遗传稳定性,免疫雏鸡对新城疫强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的致死均形成有效免疫保护。本研究为研制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重组二联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猪链球菌病单价与多价灭活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猪链球菌C、D、E血清群菌株制成两种单价灭活苗S1(C群菌株苗)、S2(D群菌株苗);一种二价灭活苗S3(C、D群菌株苗)和一种三价灭活苗S4(C、D、E群菌株苗)。四种灭活苗经免疫家兔和断奶仔猪后,比较血清抗体水平,四种疫苗的各群抗体水平均能规律性地转阳,其抗体水平间无明显差异。四种疫苗分别免疫小鼠2周后采用强毒进行攻击,它们对相应的血清群强毒株的攻击均能保护,且保护数无明显差异,结果显示多价灭活苗能够保护相应的致病血清群强毒株的攻击,其保护效果与单价灭活苗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用地方分离的基因Ⅵ型和Ⅶ型代表株 (LD - 3- 0 0株和LD - 7- 0 2株 )配以传统的LaSota株所制备的灭活油乳苗与LaSota株单价灭活油乳苗进行的免疫效果比较显示 :前者在接种后各个时期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与LaSota株灭活苗免疫鸡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无明显差异 ,至接种后第 4 2天两者均具有 7.3log2 的HI效价。在对具有不同HI抗体水平的试验鸡进行的攻毒试验中 ,对F4 8E9标准强毒株的攻击 ,无论是LaSota株疫苗免疫鸡 ,还是不同基因型灭活苗免疫鸡 ,在HI抗体效价为 6log2 以上时均能 10 0 %地被保护 ;但对不同基因型野毒株的攻击 ,尤其是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 ,2种疫苗则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LaSota株疫苗免疫鸡HI效价为 6log2 时 ,对不同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 ,保护率只有 0~ 2 0 % ;而具有 6log2 效价的不同基因型疫苗免疫鸡则对不同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具有 6 0 %~ 70 %的保护率 ;当HI效价达 8log2 左右时 ,LaSota株疫苗免疫鸡对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也只有 80 %的保护率 ,而不同基因型疫苗免疫鸡已能 10 0 %地被保护 ;LaSota株疫苗免疫鸡只有在HI效价在 9log2 以上时 ,方可 10 0 %地抵抗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16.
采用 RT- PCR和 n PCR扩增出 3株河南省近期 (1999~ 2 0 0 0年 )猪瘟流行野毒的 E2 基因 ,分别克隆于 PMD- 18T载体 ,对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及氨基酸序列推导 ,同时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及 E2 糖蛋白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 ,所测 3株 HCV E2 基因的长度均为 116 9bp。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包括完整信号肽序列和部分跨膜序列 ,共由 384个氨基酸组成。3株流行毒的 E2 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 99%以上 ,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也在 99%以上 ;这 3株流行毒与 C-株兔脾组织毒 (疫苗种毒 ) E2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 83.14 %~ 83.2 3% ,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 88.14 %~ 88.6 8%。经遗传发生关系分析 ,C-株兔组织毒 C-株细胞毒属于组群 1(group 1) ,河南省近期流行猪瘟毒属于组群 2 (group 2 ) ,近期猪瘟流行毒与 C-株疫苗毒的 gp5 5蛋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1材料与方法 1.1二联营的制备与质量检验 1.1.1毒株来源与二联苗的制备。禽A型为杀性巴氏杆菌(APM)效力检验用强毒为C48.1株,鸡新城疫病毒(NDV)效力检验用强毒为北京株、APM1502株和NDVLaSota株,均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将APM强毒1502株培养菌液与NDV弱毒LaSota株感染鸡胚尿囊液混合,经甲醛溶液灭活后,按马闻天等的方法制备5批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批号05-1—05-5)。  相似文献   

18.
ND-EDS-76异源二联油苗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源NDV-D10毒株与EDS-76GC2每株混合接种同一鸭胚,培养96 h收集尿囊液,制成ND-EDS-76异源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然后与普通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同一鸡群,在 10,20,30,180,360 d分别检测抗体滴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差异不显著。在免疫后 30,180,360 d随机取鸡各 60只为 1组,用 NDV-F48E9和 EDS-76GC2强毒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在 30,180 d免疫保护率均为 100%,360 d对ND和EDS-76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2%和87%以上.对临床200万只开产前120日龄左右蛋鸡群免疫接种ND-EDS-76异源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可有效地保护整个产蛋期对ND和EDS-76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9.
武军元  陈创夫  王智超  李有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36-6437,6446
为了研究融合蛋白VP4-STI的免疫效果。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疫苗组(30μg VP4-STI+0.6μg LTB)、铝胶疫苗组[30μg VP4-STI+Al(OH)3胶]、纯化蛋白VP4-STI疫苗组(30μg VP4-STI)和PBS对照组,通过鼻腔滴入进行免疫,测定其抗体水平。用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进行攻毒试验,观测各免疫组小鼠的保护效果。除PBS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有抗VP4-STI抗体产生,第6周最高,铝胶疫苗组的抗体水平略高于实验疫苗组,纯化蛋白VP4-STI免疫组较低,与实验疫苗组差异极显著(P<0.001)。实验疫苗组和铝胶疫苗组小鼠对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均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与对照PBS组有明显差异。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STI的免疫原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不同佐剂的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灭活疫苗对鸡的免疫效果,选用铝胶佐剂、国产油佐剂及进口油佐剂与新城疫病毒抗原混合制成疫苗,免疫雏鸡,探讨不同佐剂的疫苗对鸡的安全性、新城疫的HI抗体水平及攻毒保护率。结果表明,3种佐剂的疫苗注射部位无不良反应;28天时HI抗体分别为28.2、28.5和28.8;56天时HI抗体分别为27.4、28.8和29.2,攻毒后的保护率分别为90%、100%和100%,铝胶佐剂、国产油佐剂、进口油佐剂配制的新城疫灭活疫苗以及对照组攻毒后肛棉拭子NDV阳性率分别为10%、0、0及100%。用进口油佐剂配制的疫苗可刺激接种动物产生快速免疫应答反应,抗体产生的效价高、维持的时间长,其效果优于其它佐剂,有望成为ND灭活疫苗的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