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异位发酵床垫料的粪污处理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比较不同垫料的猪粪水消纳能力,本试验利用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以锯末和稻壳为垫料,比较分析不同垫料配比的发酵工艺、发酵产物的理化性质及粪污消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垫料含水量为70%的情况下,各垫料均能正常发酵。垫料温度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垫料的55℃以上高温期均维持了20天以上,其中稻壳垫料的最高温度达到了69.5℃。垫料发酵过程中为弱碱性,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不同垫料的有机碳含量变化均不大,但氮含量不断减少,磷和钾含量有所上升。锯末垫料的粪污消纳能力是稻壳垫料的2倍,锯末比稻壳更适合用做发酵床的垫料。  相似文献   

2.
一、发酵床垫料原料的选择1.锯末、稻壳型发酵床垫料的选择此类型发酵床垫料材料主要有锯末、稻壳、猪粪、米糠和发酵床微生物。锯末主要起保持垫料水分的作用,稻壳或秸秆主要起支撑垫料增加透气的功能,米糠和猪粪为发酵床微生物发挥功能的营养源,发酵床微生物起分解猪粪尿、提高和稳定发酵状态、促进饲料吸收、抑制病  相似文献   

3.
广西农作物秸秆在养猪发酵床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水稻、玉米、木薯、甘蔗、桑树等农作物秸秆替代50%锯木屑进行发酵床养猪的可行性,以期为各种农作物秸秆用作养猪发酵床垫料提供科学依据.以100%锯木屑做发酵床垫料养猪为对照,分别以稻、玉米、木薯、甘蔗、桑树等农作物秸秆替代50%锯木屑制作发酵床养猪,4个月后计算猪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并检测垫料温度、湿度、N、P、K含量和猪舍H2S、NH3浓度.结果表明:以桑树秸秆粉和甘蔗秸秆粉替代50%锯木屑的猪增重效果与对照处理较接近;在发酵床温度与湿度方面,除了以桑树秸秆粉替代50%锯木屑的垫料湿度与对照处理相近外,其他处理则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发酵床垫料中N、P、K含量也是以桑树秸秆粉替代50%锯木屑的与对照处理较接近;各处理发酵床猪舍H2S、NH3浓度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对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的要求(猪舍H2S浓度≤10 mg/m3、NH3浓度≤25 mg/m3).可见,桑树秸秆可以替代50%锯木屑作发酵床垫料,而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木薯秸秆、甘蔗秸秆均不适宜过多添加到发酵床垫料中,但其使用量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发酵床不同垫料配比前期发酵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基于控制畜禽粪便排放与污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其技术核心在于养殖垫料的调配与管理。按照各处理垫料总重量相同,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垫料(CK)、70%常规垫料+30%玉米秸秆(30% S)、4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60% S)、10%常规垫料+90%玉米秸秆(90% S)、2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20%沸石(60% S+20% Z),研究畜禽进入发酵床前垫料堆积阶段的发酵特征。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垫料堆积2~4天后温度可升到45℃左右,并可保持1~3天;各处理垫料含水率、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均呈降低趋势;pH值缓慢升高;电导率在整个发酵期间变化不明显。其中30% S处理发酵效果最好,温度在高温期和降温期均高于其他处理;其含水率、全氮和有机质分别下降了16.23%、26.31%和37.06%;pH值则升高了7.13%。综合判断,本试验条件下常规垫料和玉米秸秆按30% S混合进行前期发酵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以发酵床养猪废垫料为替代料的毛木耳菌丝培养基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发酵床养猪垫料废弃资源作为毛木耳培养料的再利用技术,以毛木耳781 为试验菌种,采用试管培养的方法,探讨发酵床养猪废弃垫料以不同比例替代麦麸、木屑的培养基质配方对毛木耳菌丝生长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发酵床腐殖质代替50%木屑的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培养后期的持续生长力最强。试验证实,纤维含量丰富的发酵床养猪废垫料,适宜作为毛木耳菌丝培养的木屑替代料,其最大替代比例为50%,可有效促进菌丝生长速度与持续生长势;而以发酵床养猪废垫料替代部分麦麸作为培养料,则明显削弱菌丝后期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究酸菜发酵的感官指标、发酵品质、乳酸含量、菌群的相对丰度、群落演替之间的相互影响。设计自然发酵和加菌发酵两种体系,对可培养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变化以及微环境酸度和乳酸含量的变化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酸菜发酵两个体系中,加菌发酵产物品质高于自然发酵组,而发酵的整个过程菌群都处于动态变化中。相对于自然发酵而言,加菌发酵体系更有利于乳酸菌建立优势地位,并抑制一些非功能菌群的生长,如:肠球菌类、大肠杆菌类、肠杆菌类等。整体上看,加菌体系的酸性更强,乳酸含量更多。面对外源菌群附着获得生态位引起的微生境群落结构变化,白菜内生菌通过细胞间隙和细胞膜与附着菌群传递群体感应信号,对相应菌群的迁移和生长演替进行调控。这种调控引发的一系列细菌菌群的动态变化综合表现为发酵周期大大缩短,酸菜品质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添加菌剂制作堆肥的肥效及菌群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加速低温地区农牧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以用于培肥地力,筛选一组能够在14天内转化稻杆重量36%的菌剂。利用气质联用检测挥发性产物,发现其中含有L-乳酸、甲酸、乙酸和丙酸等多种能够培肥地力的有机质。在东北低温条件下,添加该菌剂制作堆肥与不添加菌剂的堆肥相比,添加菌剂堆温最高可达63.0℃,55.0℃以上的高温期为7天,比未添加菌剂的堆肥腐熟时间缩短17天。发酵57天后发现添加菌剂与不添加菌剂堆肥样品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1.80和8.92 mg/L,C/N分别为12.65和13.69。添加菌剂培育的番茄种子和番茄幼苗长势也明显优于不添加菌剂的对照组。454高通量技术检测原菌剂与添加该菌剂制作的堆肥样品的菌群多样性,发现Bacteroides sp.、Firmicutes sp.和Clostridium sp.在2个菌群中都属于优势种,但添加菌剂制作的堆肥,其菌群多样性更加丰富。试验证明,添加菌剂制作堆肥不仅可缩短有机肥堆置时间还可以增加肥效。  相似文献   

8.
<正>高寒农区生态发酵床健康养殖技术是适合于西北及同类地区发酵床养殖的一项新型开发技术,与同类技术相比较具有耐寒抗旱,发酵床使用时间长(达6年以上)、维护简便、操作简单等优点。为更好地就地取材,发掘本地资源,我们利用当地农村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玉米芯、玉米秸秆以及木材加工废料锯末等为原料,开展了适合高寒农区生态发酵床垫料配比试验,筛选出最适合高寒农区发酵床垫料配比,以推广高寒农  相似文献   

9.
夏飚 《科学种养》2012,(10):35-36
干撒式发酵床在湿式发酵床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技术改进,制作时把干垫料原料与菌种混合后直接铺进圈舍,铺好后即可进行畜禽饲养。现将干撒式发酵床养鸭技术详细介绍如下:一、干撒式发酵床养鸭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中小型养鸡企业中粪污影响鸡健康和污染环境的问题,本试验选用不同菌种组合、垫料组成对鸡粪原位收集发酵效果的对比,研究鸡粪原位收集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原位发酵温度的区间在32~60℃。菌可乐组在不同垫料组成的原位收集中表现出发酵效果优于其他菌种组合。固氮效果最好的是A(奋肥菌)试验组。总磷富集程度最好的是C(福农)、E(菌可乐)两组分别达到31.69%和16.09%。总钾富集程度最好的是C(福农)、E(菌可乐)两组分别达到9.88%和12.84%。结果表明在原位收集中菌可乐组总体发酵效果优于其他试验组。  相似文献   

11.
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垫料湿度直接影响着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态。长时间垫料潮湿,易导致肉鸡患关节炎症,胸肌有水泡、胴体整齐度不好等,因此,应保持禽舍空气流通,保证垫料清洁干燥,及时清除潮结垫料。生产实践中有许多降低垫料湿度、防止垫料潮结的措施,现择主要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含水率的条件下异位发酵床垫料: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系数、压缩载荷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土壤力学试验方法,测定垫料五种不同含水率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当垫料含水率为29.22%~36.13%时,抗剪强度、内摩擦角系数会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含水率为45.55%~61.11%时,抗剪强度、内摩擦角系数会随...  相似文献   

13.
发酵床不同垫料配比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鸡舍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养殖试验,比较了发酵床不同垫料配比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鸡舍环境的影响。按照总重量相同原则,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垫料(CK)、70%常规垫料+30%玉米秸秆(30% S)、4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60% S)、10%常规垫料+90%玉米秸秆(90% S)、2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20%沸石(60% S+20% Z)。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耗料、料肉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处理30% S料肉比最低、死淘数最少;(2)各处理垫料含水率和氨浓度随肉鸡的生长逐渐升高,其中30% S处理含水率比CK降低了12.91%,平均氨浓度比CK降低了7.96%。综合判断,本试验条件下常规垫料和玉米秸秆按30% S混合作垫料饲养肉鸡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试验(青枣果肉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奶粉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研究青枣发酵饮料的感官品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台湾青枣发酵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青枣果肉添加量30%,蔗糖添加量10%,奶粉添加量6%;青枣发酵乳酸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35 h,发酵温度30℃,接种量0.25%。  相似文献   

15.
花生壳发酵基质对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研究了花生壳发酵添加尿素、复合肥、鸡粪的组合基质对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添加物发酵基质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能够培育出高质量的番茄幼苗,可以替代草炭用作工厂化育苗基质。适宜的基质发酵配方为:处理A1(25kg花生壳添加尿素85g),B3(25kg花生壳添加复合肥359g),C3(25kg花生壳添加鸡粪2393g)。  相似文献   

16.
根据普通面包制作的基础配方,在原料中加入凤梨浆制作出的面包,具有凤梨的风味,并有营养和保健功能。以凤梨浆添加量、牛奶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和发酵总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凤梨甜面包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凤梨浆添加量40%,牛奶添加量150 mL,白砂糖添加量80 g,再配以鸡蛋和黄油等原料经酵母发酵和醒发共计120 min,可制作出营养丰富、色泽诱人、口味香甜、风味独特的凤梨甜面包。  相似文献   

17.
<正>生态发酵床生猪养殖是利用微生物菌种将一定比例混合的锯末屑、粉碎棉秆(树叶或杂草)、营养添加剂、水所组成的垫料进行发酵,消除粪便的污染,达到环境保护和促进生猪生长的一种规模化生猪养殖技术模式。2009年,农十三师畜牧兽医站依托师科技局"生态发酵床生猪养殖技术示范"项目示范推广了该技术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季节变化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本文采用PCR-DGGE的方法研究了冬、春、夏季散养芦花鸡盲肠和小肠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季节的改变,散养芦花鸡肠道菌群结构变化较大,盲肠和小肠中夏季菌群结构与冬季相比只有66.7%、62.5%的相似度。盲肠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要明显高于小肠,但季节对盲肠和小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不同。相较于春季肠道菌群,冬季、夏季环境会导致盲肠菌群多样性降低,而导致小肠菌群多样性提高。盲肠中的共性菌为巨单胞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小肠中的共性菌主要为乳杆菌。盲肠共性菌的数量随季节变化不大,小肠内不同种类乳杆菌的数量随季节变化较大。这些实验结果为根据季节变化在鸡饲料中添加不同的益生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一次发酵法,以感官品质为指标,研究发酵型灵芝全麦面包的加工工艺及配方。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影响发酵型灵芝全麦面包的主次因素为发酵型灵芝粉添加量酵母添加量黄油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型灵芝全麦面包的最佳配方为高筋粉添加量94 g,发酵型灵芝粉添加量6 g,白砂糖添加量8 g,黄油添加量20 g,高糖酵母添加量1.2 g,食盐添加量0.8 g,面包改良剂添加量0.3 g。在此工艺下制得的发酵型灵芝全麦粉面包气孔均匀、色泽光亮,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20.
中式快速发酵香肠最佳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美国肉类协会(AMI)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对发酵香肠生产时间和温度进行的限定,设计正交实验,对影响发酵香肠生产的3个主要因素(菌种比例、GDL添加量和葡萄糖添加量)进行讨论。对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确定发酵香肠生产的最佳配方为菌种比(5∶1),GDL(1.2%),GLC(0.6%)。按最佳配方生产的产品亚硝酸盐残留为7.13mg/L,符合国家对肠制品亚硝酸盐残留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